学校考核量化分校长副校长最高,主任副主任年级最高,合理吗?

布衣教师


对那些务实的学校领导,分数高无可非议,理所当然。而对那些务虚的人,那就另当别论了。


清水行业


绩效工资就是割老师身上的肉,奖励领导的制度。新办法!新措施!新要求!职称按照教龄自然晋级,高!只是省去了中间环节!同工同酬,按劳分配的原则如何才能保证?

【一】提出宝贵意见

一直以来被大家热议的教师职评问题,不断地被推向高潮,似乎有不解决不罢休的态势。

大家都纷纷提出宝贵意见,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改变优化职评政策,力促教育公平公正。

职称评聘按照教龄自然晋级晋岗的办法被广大的网友和部分教师所推举。

不难理解,很简单,就是给职称设定一定的年限,到时候自动晋级晋岗调整工资待遇。比如:满5年自然晋级为中小学初级教师,岗位是11级;满10年自然晋级为中小学中级教师,岗位是10级等等。晋级晋岗后,工资待遇必然随之调整。

【二】自然晋级晋岗的好处

我想,这样做的好处至少有以下几五个方面的好处。

1.教师可以安心从教,细心钻研教学,踏实工作,不再被晋级职称所困扰,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2.避免出现不努力工作,没有真才实学,没有教学业绩,业务水平和能力低下也能晋级高级职称,获取高收入的现象发生。

3.实现同工同酬,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

4.可以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能够照顾到年轻教师和能力水平很高的又没有关系又老实本分的教师。

5.真正实现教师职业幸福感、归属感和吸引力。

这个办法好!我赞成!

【三】摸着石头过河

任何一项政策法规能够实现落地生根,不经过实践的验证,都不能付诸实施。


今天空气流通畅


我认为在学校补贴中校长副校长最高没有错,当然校长副校长为了显示高风亮节,主动拿少是另一回事。很多人以为一线教师、毕业班教师辛苦,应该最高补贴;而校长副校长好象每天无所事事的样,其实一间学校,校长等班子成员作用巨大,责任最重,无论教师学生出什么大事,最终责任都追回到校长和分管副校长头上。就象今次新冠疫情,我们这里教师可放长假宅家享天伦,但校长等班子领导年初二就要回校值守了。所以看问题不能看表面,应看实际,应实事求是,当然,校长也不能多拿独占,与学校一线教师拿同一档补贴,我认为是应该的,也是合理的。


陈总8564


你知道吗?

这些得分高的校领导其实心里委屈着呢!

你知道吗?

他们心里何止满足于在中小学校园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池塘里混点污泥浊水?

你知道吗?

他们巴不得到省市县级领导岗位去为国分忧,为民造福呢!

你知道吗?

作为一个一线教师,踏踏实实、规规矩矩服务好党的教育事业,服务好学生,就死而无憾了。


王白石12345


俗话说:“叫花子烤火往怀里扒”。

哪个学校不是领导高于老师?

从各个学校的工作量计量方案都是领导商量决定的,经职代会通过。

教师按课时计算,领导首先按职务定量。一般校长按全校教师(包括带有行政职务的任课课教师)中最高工作量来定,副校长略少一点点,其他领导逐级少一点点。如领导有上课的,再加上一般老师一样的计算方法,这样职务+课时=实际所得。所以各级领导(不论官职大小)总会比一般教师要多。

这样计算得到,领导都会高于老师,而对于除语数外,其他的科目的任教,有很多的人还达不到领导的一半。

这是现实。无法抗拒。至于合理或不合理,谁来评判?只会引起部分教师心里的不满。也就有了此(合理吗?)的提问。

为什么很多人都想方设法弄个一官半职?而这一官半职也只有校长能给予的。

加油吧,成功了,你就不会提问了。


犀城鹤


要看方案是怎么制定的,如果方案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制定的,也是教代会通过的,而且考核也是严格按照方案执行的。那就应该没有问题。行政干部所做的活也是比较累人的,管理人的事情都不好做,工作琐碎头绪多。他们不仅有行政工作,而且还有教学任务,如果都做得出色,理所当然应该是最高的。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一个团队中,追求公平没有错,但是公平绝对不等于平均,平均一定不利于团队的发展。我是一个中年教师,年轻不成熟的时候也有问题中的想法,总认为自己是最辛苦,最努力,待遇最高的那一个?其实人人都在努力,他们很多人比我做得好!尊重同伴,尊重对手,他们都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世界上有不公,但是没有那么多的不公!



心归文海


合理还是不合理,站在一线教师角度看不合理,而站在学校大小领导角度看是合理的。

首先,如果是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校长,真心想把学校的教学质量抓上去,那么肯定不会制定领导的量化分高于一线满课时的老师的。

其次,只有某些公办学校,校长只会干形式主义的表面的文章,只要上级领导来学校检查,就让中层忙于造假,加班加点,这么辛苦的,肯定要体现在量化考核上的,分数高了,不止年终奖金多,评职称也在前面。好处多多。

最后,校长为了体现所谓的公平,公正,往往打着这是教代会决定的,其实学校教代会就是只是形式。


cml1969


学校考核量化分校长副校长最高,主任副主任年级最高合不合理?

合不合理要看情况:

1、首先看考核制度是否合理。如果考核制度是根据上级文件制定,体现了多劳多得,大多数老师都同意,教代会也通过。那么制度合理。

2、制度执行过程是否公正透明。量化分是根据学校细化工作的各大板块组合的。如果平常每一个板块考核都是公平公正透明,那么每个人的表现都是有记录的。比如关于出勤制度,如果设定得每天迟到早退扣分,开会缺席扣分,那么扣了分的可以每天或者每周公示,每月每期做总结,一学期扣分情况就一目了然。制度执行的公平公正透明是考核量化公平公正透明的关键。

3、学期汇总各项量化加分计算是否的公正透明。只要制度合理,执行制度公正,加分过程透明,分数算出来,校长最高,那么就是合理的。

可能有的老师会说校长和领导没上课或者上课少。但是校长的职责更多的就是管理学校、发展学校、统筹安排。领导有一部分的分是根据上级教科局或者教育局对学校的考核分来计算的。学校总分越高,说明领导管理有方,领导的分数也会比较高。都是有制度规定的。或许领导没看到一线老师的敬业与辛苦,但一线老师可能也没看到领导的压力与辛苦。大家相互理解。

我不是领导,但我看到我们学校的领导真的不轻松,平常加班周末加班假期加班都是常事。而且有些事,以我的能力完成不了。所以,我觉得领导考核量化分高点也无可厚非。

当然,如果是遇到心术不正或者能力不足的领导——制度不明确,考核不透明,管理靠人情,导致的量化分的差距,肯定大多数都会不服有怨言,这样的学校不会发展,这样的领导可能也待不长久。

这是我的看法哈[耶][耶]!你们怎么看呢?


番茄乐园


题主肯定是教师,所以提点建议。努力提升自身素养,积极投身本职做出扎实可见的成绩。这样自己可以做校长,把老师的量化分定0分自己定100分,报今日之仇。

如果不屑于做校长,则可以换一下环境。因为稍上规模的学校,校长是由主管部门考核不参与本校考核的,教师的考核也将是分组进行的。副校长们中层领导们应该是单列考核的与教师工作肯定无可比性,而且语文和数学也是有区别不可强拉在一起。

你如果做不了校长也改变不了环境,那么你说多了都是泪,别人也爱莫能助。


楚天959


不合理又能怎样?

几十年都是这样搞的。所有的考核量化方案,所有的绩效考核方案,所有的分配方案……都是校长和相关的行政人员制定的(所谓的教代会,就是一个摆设,一个傀儡),他们肯定要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嘛。

这其实就是现在的国情!

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都在找教学质量上不去的原因,这不,现现成成的摆在这里。

“找”的人装着没看见,东找找,西找找,越找越离谱,越找离真相越远。

校长副校长不上课,或上很少的课,却拿着比旁人高得多的钱(就像网上近期声讨的医院院长比援鄂一线医护人员还拿得多),教师嘴上不说,心里却没少嘀咕,这样的教师会拿出干劲来?

很同情这样的教师,他们除了选择“出工不出力”之外,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来反抗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