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滾吧!一鍵進入皇城十三絕

自打有了北京城,就有了北京小吃。

古都北京,各色傳統美食誘人胃口。今天,就來跟大家說說,近年來備受推崇的老北京小吃十三絕,到底是哪十三種呢?

01 豌豆黃

按北京習俗,農曆三月初三要吃豌豆黃。因此每當春季,豌豆黃就會上市,一直供應到春末,現一年四季均有售。

翻滾吧!一鍵進入皇城十三絕

豌豆黃


製作豌豆黃需將豌豆磨碎、去皮、洗淨、煮爛、糖炒、凝結、切塊。成品淺黃,味道香甜,清涼爽口。豌豆黃原為民間小吃,後傳入宮廷,因慈禧喜食而聞名。

民間豌豆黃稱為糙豌豆黃,原為回族民間小吃,有時加以小棗製成,常見於廟會。宮廷裡的豌豆黃在此基礎上做了改進,用上等白豌豆為原料,將豌豆煮爛過篩成糊,加上白糖、桂花,凝固後切成兩寸見方,不足半寸厚的小方塊,上面放幾片蜜糕,色味俱佳,質地細膩,入口即化。

02 艾窩窩

翻滾吧!一鍵進入皇城十三絕

艾窩窩


艾窩窩歷史悠久,明朝萬曆年間太監劉若愚的《酌中志》中說:“以糯米夾芝麻為涼糕,丸而餡之為窩窩,即古之‘不落夾’是也。用糯米洗淨浸泡,入籠屜蒸熟,晾涼後揉勻,揪成麵糰兒,摁成圓皮,再包上桃仁、瓜子仁、芝麻、青梅、金糕、白糖拌和成的餡。

《北京傳統文化便覽》中記載:艾窩窩為“北京一種清真風味小吃。色雪白,球狀,質粘軟,味甜香,因明代為帝后所喜食,故名‘御艾窩窩’,後傳到民間就稱之為‘艾窩窩’了。”艾窩窩曾是春夏季美食,現在大多數小吃店一年四季都有供應。

03 驢打滾

北京人吃“驢打滾”的習俗由來已久。據康有為弟子張江裁所著《燕京民間食貨史杆》記載:“驢打滾,乃用黃米拈面蒸熟,裹以紅糖水為餡,滾於炒豆麵中,使成球形。燕市各大廟會集市時,多有售此者。兼亦有沿街叫賣,近年則少見類。”

翻滾吧!一鍵進入皇城十三絕

驢打滾

從記述中可知,此品在廟會集市中必售的食品。驢打滾要用黃米拈面,也有用江米麵代替的,多加一點水使之軟潤,然後上籠蒸熟;黃豆炒熟後軋成面,將蒸熟的拈米蘸上黃豆麵擀成片,抹上糖豆餡捲起,切成小塊即成。驢打滾口味香,有特有的豆香味。

04 糖卷果

過去,糖卷果是逢年過節招待客人的上等食品。

翻滾吧!一鍵進入皇城十三絕

糖卷果

雖說是小吃,但一直被看作藥膳。看看配料您就知道了:以山藥、大棗為主料,並配以青梅、桃仁、瓜仁等為輔料。中醫認為山藥性溫味甘,無毒,入脾肺、腎經,有補中益氣、補脾胃、長肌肉、止瀉和健脾、固精、益肺的功用。大棗更是民間的滋補佳品。

在北京,最出名的糖卷果,要屬南來順飯莊的。南來順的糖卷果,山藥和大棗按著三比一的比例,加入果料成餡,裹上油皮蒸熟,捏成三角狀的長條。切出的卷果塊個個都是小指般大,如果刀工不精細,炸制時會造成口感不一。油七成熱下鍋,焦黃色時撈出,多一分則老,少一分則糯,火候恰到好處。此外,南來順熬製的糖稀還加入了桂花,給糖卷果更添了幾分清香之氣。焦黃的卷果裹上糖稀,撒上芝麻白糖,焦綿相間,酸甜可口,唇齒留香。

05 薑絲排叉

薑絲排叉,也稱薑汁排叉、姜酥排叉、蜜排叉。從其名就可知道,它原料中有鮮姜。做法是先用薑絲熬煮出桂花飴糖,再將炸至淺黃的排叉過蜜糖,入口酥、香、甜。

翻滾吧!一鍵進入皇城十三絕

薑絲排叉

薑絲排叉不但是北京傳統小吃,也是北京茶菜的一個品種。茶菜是滿族、回族禮儀性食品。滿族人在設席宴客時,習慣先飲茶並佐以茶品,隨後的冷葷、熱菜、甜食、湯羹都需按順序上桌。而穆斯林不飲酒,礙於餐桌上的禮節,多以茶代酒,故而茶菜也不可少。

據《天橋小吃》作者張次溪先生說:“舊天橋有專門賣小炸食的店家,炸不盈寸的麻花排叉,用草紙包裝,加上紅商標,是過年送禮的蒲包,又是小孩的玩物。”對這種小炸食前人還有詩稱讚說:“全憑手藝制將來,具體面微哄小孩。錦匣蒲包裝飾好,玲瓏巧小見奇才。”

06 糖耳朵

“耳朵竟堪作食耶?常偕伴侶蜜麻花。”糖耳朵是北京小吃中常見的名品,又稱蜜麻花,因其形狀似人的耳朵得名。糖耳朵色澤棕黃油亮,質地綿潤鬆軟,吃起來甜蜜可口,甚是惹人喜愛。

翻滾吧!一鍵進入皇城十三絕

糖耳朵

夏季炎熱,糖稀容易脫落,故糖耳朵適合在其他三季吃。 與蜜麻花相似的還有蜜篦子,又稱“蜜三刀”,原料配製與蜜麻花完全一樣,只是形狀不同。蜜三刀三層平,中間豎劃幾刀,油炸後過蜜而成。此外還有幹糖麻花、芙蓉幹糖。幹糖麻花不過蜜,芙蓉幹糖也不過蜜。而是滾上一層用熟面和白糖混合的糖粉,都有甜、酥、脆的特點。

07 麵茶

清代《隨園食單》記載:熬粗茶葉汁,炒麵兌之,加芝麻醬亦可,加牛乳亦可,微加一撮鹽。無乳則加奶酥、奶皮亦可。

翻滾吧!一鍵進入皇城十三絕

麵茶

過去冬日裡的北京城,衚衕口的清真小吃店最是誘人,掀開厚厚的棉門簾,迎面而來的是暖暖的空氣中瀰漫的香氣。美食皆備,點上一碗麵茶做“壓軸戲”是必不可少的。

翻滾吧!一鍵進入皇城十三絕

舊時賣麵茶的商販

乾淨的白瓷大碗,兩勺小米麵熬成的麵茶糊,大師傅有如國畫大師般地用調好的芝麻醬汁在碗中揮灑自如地畫出各樣線條,最後在麵茶上均勻地撒上椒鹽和芝麻。當這樣一碗麵茶呈現在您面前時,那喜悅遠勝於今天看到卡布奇諾咖啡上漂浮著的花朵。

08 饊子麻花

饊子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的精品,深受百姓歡迎。饊子麻花古名為“環餅”“寒具”,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谷部》中十分清楚地交待說:“寒具即食饊也,以糯粉和麵,入少鹽,牽索紐捻成環釧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可見饊子麻花的古老。

翻滾吧!一鍵進入皇城十三絕

饊子麻花

饊子麻花製作起來比較麻煩,要先將鹼面、白糖、糖桂花和溫水用木槌研化入面,餳好的麵糰搓成約二寸長的長條,蘸上水和芝麻仁,搓成約一尺二寸長、直徑二分的細條,幾經對摺捏抻做成坯子,後用花生油炸至金黃色方得成。

09 蛤蟆吐蜜

蛤蟆吐蜜又稱豆餡燒餅,在烤制過程中,因餡兒受熱膨脹,燒餅邊上有自然開口,吐出豆餡,掛著燒餅邊上,故而名曰“蛤蟆吐蜜”。

翻滾吧!一鍵進入皇城十三絕

蛤蟆吐蜜

相傳明朝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時,追隨燕王征戰的將士們為了軍糧便於攜帶,就把一種用麵粉烤制的餅抹上羊油脂。天津一劉姓人家見此餅後決定在此基礎上研製一種口感上佳的麵食。經過幾代人的不斷探索,劉家人終於探索出“蛤蟆吐蜜”,並將之完整地傳承下來。

蛤蟆吐蜜需趁熱吃,外焦裡香,溢出的餡料也被烤焦了,尤為美味。

10 焦圈

焦圈色澤深黃,形如手鐲,焦香酥脆,風味獨特。北京人常愛燒餅夾焦圈,喝豆汁時焦圈也是必不可少。

翻滾吧!一鍵進入皇城十三絕

豆汁焦圈鹹菜絲的經典搭配

焦圈配上豆汁,堪稱北京小吃的代表。《燕都小食品雜詠》曾精妙地描述豆汁焦圈的滋味:“得味在酸鹹之外,食者自知,可謂精妙絕倫。”三五個焦圈搭配一碗豆汁,再來一碟兒辣鹹菜絲兒,佔了五味中酸、辣、甜、鹹四味,獨沒有苦味,是為老北京的人生期盼。

11 糖火燒

老北京人都知道通州有三寶,其中之一就是大順齋的糖火燒。

翻滾吧!一鍵進入皇城十三絕

糖火燒

明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前後,回族青年劉大順一家三口為避戰亂,自南京隨進京運糧船沿京杭大運河北上,一路顛沛來到通州,不敢貿然前行,便在通州南大街安家大院暫居下來。為謀生計,劉大順一家在路邊開了一處回民小吃攤,掛出幌子,專做油餅,麻花和甜、鹹火燒,就像今天外地進京的夫妻攤一樣,為討吉利,取名“大順齋”。

翻滾吧!一鍵進入皇城十三絕

製作糖火燒要先將紅糖加麵粉搓散烤熟,加入麻醬、桂花、油,和成芝麻醬餡,用乾麵粉加發面發酵,醒面後將面搓成長條,摔成“山子”,抹上糖醬,揪成小團後摁扁碼入烤爐,熟後晾涼,放入木箱中悶透悶軟即可食。

12 炒肝

炒肝是一道著名的漢族小吃,至少有百餘年的歷史,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通縣人楊靜亭撰寫的《都門記略》中已有記載。

翻滾吧!一鍵進入皇城十三絕

炒肝

炒肝是由開業於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的"會仙居"首創的,是在"白湯雜碎"的基礎上,去掉心和肺並且勾了芡,從而形成流傳至今的炒肝,大腸、豬肝、大蒜切碎,加上澱粉煮成濃濃的一碗。

正宗的吃炒肝方法既不用勺子也不用筷子,一手託著碗底,轉著圈喝,好處是腸、肝和芡汁分佈均勻。如今在北京,很多地方都能吃到炒肝,字號最老的當屬前門東鮮魚口的“天興居“。

13 奶油炸糕

外表討喜的奶油炸糕,算是北京小吃中知名度較高的一個。

翻滾吧!一鍵進入皇城十三絕

奶油炸糕

烹製奶油炸糕一般用到花生油或菜油,也可用牛油,但不宜用豆油或芝麻油,因為這兩種油容易抵消奶油味。炸得的奶油炸糕膨脹如球,通體金黃,滾上白糖即成。端上桌來,色如白霜,焦脆酥嫩,甜香馥郁。在過去是招待客人的上等主食,比吃餃子的規格還要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