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江口海戰:唐朝征服高麗的插曲,卻影響了日本上千年

唐王朝建立之後,開始建立以大唐為中心的國際秩序。而在建立這種新秩序的期間,大唐與在朝鮮半島的高句麗、百濟、新羅之間的關係就至關重要。這也是為什麼隋唐兩代都會傾國之力來攻伐高句麗的原因。

隨著在各大國之間關係的緊張,各國之間的利益衝突更加嚴重,而各方勢力也進行了無數次的交鋒,最後出現了高句麗、百濟聯盟與唐朝、新羅聯盟之間的對抗。而這時候,日本也為了擴大自己的國際影響力,選擇和高句麗、百濟站在一起,這就形成了兩大集團之間對抗。

在公元655年,高句麗、百濟、靺鞨三國聯合進攻新羅,大唐不會讓高句麗做大,更不會見到自己在半島唯一的棋子被吃掉,所以在660年,大唐派遣大將蘇定方率領十萬軍士渡海支援新羅。蘇定方沒有直接去援助新羅,而是進軍百濟,不到月餘百濟王都便陷落在大唐之手。但是由於山高皇帝遠,唐王朝對於百濟的控制力很弱。當蘇定方的主力進軍高句麗的時候,百濟的遺民在得到倭國的支持下開始復國運動。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唐、羅聯軍和倭、百濟聯軍在白江口展開了一場關乎唐、高句麗、百濟、新羅、倭五國之間命運的戰役!

白江口海戰:唐朝征服高麗的插曲,卻影響了日本上千年

影視劇中的蘇定方

白江口之戰

在百濟滅亡之後,蘇定方留下劉仁願率領一萬人來駐軍百濟,新羅派遣了七千兵馬輔助劉仁願來安定百濟。唐朝進軍半島,不僅僅推翻了百濟的政權,還切斷了高句麗的援助,讓高句麗、百濟、倭國的戰線被截斷。

唐王朝對百濟的戰略是速戰速決,從蘇定方攻破百濟都城到撤軍期間不到兩個月,唐軍對於百濟的佔領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並不可以做到對百濟的完全佔領,以及對百濟城內的殘餘勢力進行清除。所以,在蘇定方撤離的時候,百濟國內的復國運動就開始轟轟烈烈的展開了。

百濟的滅亡,讓大唐在半島上有了一個穩定的立足點,有了這個穩定的立足點之後,大唐軍隊就可以和新羅軍隊匯合,對高句麗造成南北夾擊之勢,高句麗的在南面的屏障徹底喪失。而百濟的亡國會讓半島的統治權徹底掌握在大唐手中,日本原本在百濟的利益化烏有,而日本國內的也會因為百濟的亡國而陷入政權利益的紛爭。所以,無論是從國內還是國外的利益考慮,日本都是要出兵的。所以高句麗、倭國對於百濟復國勢力的援助是不遺餘力的。

白江口海戰:唐朝征服高麗的插曲,卻影響了日本上千年

白江口海戰示意圖

在這種新的形勢下,原本只是發生在半島的紛爭進一步擴大,白江口之戰終於爆發。

663年,劉仁願率領的唐軍和新羅的軍隊聯合將周留城外圍諸城逐一攻克,成功包圍了周留城。唐軍劉仁軌所率領的一百七十艘戰船也抵達了百濟,並在周留城之外的白江口嚴陣以待。十天之後,日軍水師才匆忙趕到了白江口,倉促應戰之下,被唐軍水師打的落荒而逃。當第二天日軍準備再次進攻大唐在白江口守軍的時候,又遭到了唐軍狂風暴雨般的襲擊。

在《資治通鑑》中有記載唐軍“四戰皆捷,焚其舟四百艘,煙炎灼天,海水皆赤”。白江口海戰大勝,日軍戰敗之後,周留城的守軍也開城投降,百濟殘餘或是逃亡日本,或是逃亡高句麗。此一戰之後,百濟的其他據點開始逐一被拔除,百濟國也徹底滅亡。

白江口海戰:唐朝征服高麗的插曲,卻影響了日本上千年

日本水軍戰敗的原因

在此次戰役中,大唐水師的兵力其實是不佔據優勢的。按照當時的部署,唐軍的水師不足萬人,而日軍的水軍應該不少於三萬。兵力懸殊之下,日本水軍還是慘敗,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一方面是軍備上的差距。

唐朝的水軍的戰艦種類已經非常多了,據可考的資料表明,至少有樓船、艨艟、鬥艦、海鶻等6種。每種戰艦的結構和作戰功能都各有特點,而且唐軍水師還配備了火箭等火攻設備。相比較之下,日本的戰艦就要落後多了,根據日本學者的研究,日本在唐朝時期的遠航船的排水量在100噸左右,而且只能搭載140人左右。一直到了明朝時期,日本的艦船依舊非常落後。在白江口海戰當中,日本的艦船是不能和唐朝水師同日而語的。

唐朝水軍的強大還能夠從大唐的商船折射出來。大唐的許多的商船因為太過龐大,而導致其他國家沒有相應的港口來放置這些龐大的商船,只能夠讓當地的小船來接上貨物。商船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唐朝水軍這種武裝到牙齒的大殺器。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進的武器裝備是克敵制勝的法寶之一。

白江口海戰:唐朝征服高麗的插曲,卻影響了日本上千年

唐朝樓船示意圖

另一方面是戰術運用上的原因

當時,大唐水軍在十日之前就已經達到了戰場,並且佔據了上游位置,而日軍卻剛剛趕到,在沒有經過休整的情況下就對大唐水師展開攻擊,唐軍以逸待勞,日軍的進攻自然不會有什麼斬獲。

到了第二天,日軍依舊沒有進行部署,就直接展開攻擊,打算用兵力優勢來碾壓大唐水師。但是他們卻忽略了唐軍的堅船利器。唐軍利用自己軍械上的優勢,對日軍進行包抄,圍堵住地方艦船之後,再用火攻,日軍逆水而上,並不能及時逃脫唐軍的圍攻。

大唐主帥以逸待勞,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以及地方將領急切的進軍和輕敵的心理,獲得了這場戰役的勝利。

白江口海戰:唐朝征服高麗的插曲,卻影響了日本上千年

白江口之戰的影響

對高句麗的影響

白江口之戰後,直接導致了百濟的滅亡。而隨著百濟的滅亡,高句麗失去了南面的屏障,讓唐軍可以輕而易舉的從百濟進軍,兵鋒直指平壤。唐朝對百濟用兵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為了征服高句麗,讓大唐的邊疆穩固。所以此戰其實對於高句麗的影響是最直接的。

對倭國的影響

有人稱白江口之戰對日本的影響只有二戰時期才可以比擬。白江口的失敗,日本的統治階級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此戰之後,日本生怕唐軍渡海來襲擊,為了防止唐軍來襲,他們斥巨資修築了四道防線,來防止大唐兵馬的進軍。戰敗後的日本,國內矛盾加劇,使得千餘年內唐軍都不敢出島,並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國內的改革,並且積極的向唐朝派遣使者,學習大唐的先進文化。有很多學者還認為,此次戰敗之後,日本為了消除影響,重塑國家形象,而將倭國更名為“日本”。

在我國的史書中,對此次戰役的記載並不是很多,可見此次戰役對大唐來說,只是征服高句麗的一個小插曲,而正是這個小插曲,卻改變了日本今後的走向。很多的日本學者都將白江口戰役看成是日本進入“律令制國家”的起點。

白江口海戰:唐朝征服高麗的插曲,卻影響了日本上千年

唐徵高麗百濟之戰

白江口之戰後,倭國戰敗,百濟消失,高句麗的滅亡也在彈指間,唐王朝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下共主,更是形成了在東亞範圍內以唐王朝為主的秩序體系。雖說白江口之戰對於東亞各國的軍事壓制是存在的,但是唐王朝走上天下共主高臺的原因卻不僅僅是軍事實力,而是經濟、文化等綜合國力的真實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