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菜:乡间酒席独有的一种表演,入心又入味


跳菜:乡间酒席独有的一种表演,入心又入味


席要有菜,菜要需端,端着得跳,所以叫着跳菜。

乡间的酒席是热闹的场面。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大姑娘小媳妇,都来了,都聚在一起吃酒席。

无论是结婚生子做大寿还是有人过逝,酒席是少不了办一场的。要是酒席都办不起,那你家就得让人笑掉大牙了。

村口院坝晒坝,那是摆酒席的好地方,亮堂,宽敞,闹得开。

桌子板凳一张张流水一样摆上,大响午火炮噼哩啪啦放过,三五几个,一群一伙,相约相邀,邻里乡亲就聚上来了,吃酒席。


跳菜:乡间酒席独有的一种表演,入心又入味


乡下人的酒席讲究,俗称“九大碗”。碗不能上八个也不能上十个,八个碗是残席,十个碗那是伤席,都不是吉利的。不多不少,就九个碗。盘啊碟啊杯呀不能算,那是上配菜上小吃上酒用的,不是正菜。九大碗里装着的才是正菜。

一桌酒席,鸡呀鱼呀鸭呀肉的,那是少不小的。少了,那就是素席。素席只能摆在庙里,说来不好听。厨师要用荤荤素素这些东东西西做成九大碗菜,那是考验手艺的活儿,一般人是拿不下来的。

能在乡村里办九大碗的厨师,那在厨师界都能算师傅算角儿的了。人多嘴杂,有老有小,粑的硬的,汤的炖的,烧的炒的,能满足大众口味,那是要费上一番功夫的。


跳菜:乡间酒席独有的一种表演,入心又入味


村子口几大口铁锅摆着,几大层蒸笼重叠着,热气腾腾。全村人都知道哪家哪户要摆酒席了。要摆就要去,一个村子的人都去。

吃酒席是一回事儿,看跳菜那是另一种热闹。

酒席开张,一道道菜从锅里蒸笼里端出来,放灶上台上。

只见一人拿着一个长方形的黑油漆木盘子,长有一米二,宽有半米。一碗一碗的菜放在木盘子里,那人一手托盘,一手前后摆着,边走边唱,边走边喊。

“众位亲朋来我家,热热闹闹靠大家;大礼大恩全带到,你家有事早帮忙。”跳着唱着,唱完,大喊一声,眼晴尖,看着点,菜上桌,放开喝哟。

那跳菜是要吃功夫的。

十几个菜在木盘子里重着叠着托着,脚下跳着,嘴里唱着喊着,不把木盘子打翻菜倒一地就是功夫了。如果是帮人端菜上酒席,跳菜时把木盘子打倒打翻了,那是不吉利的事儿,主人家是要找你说理的。手力,腰力,脚力,眼力,那都是跳菜时必不可少的功夫。


跳菜:乡间酒席独有的一种表演,入心又入味

村子里要说跳菜高手,当数村东头的陶二叔了。

陶二叔长得牛高马大的,早年出远门下过川东跑过码头,啥子重活儿累活没干过。

跳菜这点功夫,在他手里就是一盘小菜。陶二叔跳菜有技术,力气大,却全使着巧劲儿。托盘要轻,腰力要柔,脚上带风,嘴皮要灵,眼看四方,手托木盘上菜就唱。

陶二叔的嘴上唱功也好,除了唱些祝福主人家吉利发家的词儿,还能唱些村里人喜欢听的山歌。

“妹从高山顶上来哟,我在村里跳菜来呀;妹能吃上哥一口呢,半年忘了点灯台,嗬哟喂。”一坝子吃酒席的人都笑起来了。笑得有的人夹在筷子上的大块肉都掉地上了。有人高喊,陶二叔,再来一个。陶二叔手托木盘,左左右右摇摆着身体,半下腰,来一个全圈转,猛站起身来,那些菜在木盘子里稳稳当当,没倒没翻。

来一个就来一个,陶二叔张口就来。“天上乌云比墨黑,小妹约我去打铁;三五几天没挣钱,一脸熏得漆抹黑,唉哟来。”村里人的心思,一半是来吃酒席的,一半是来看陶二叔跳菜的。


跳菜:乡间酒席独有的一种表演,入心又入味


哪家哪户办酒席,要是没有请陶二叔跳菜来,那就是个冷场活儿。

那年,村子西头的的李三爷嫁女。后山的肖五叔要同陶二叔比跳菜的功夫,可就热闹了。

肖五叔也是跳菜的好手,干过木匠石匠的手艺,全身上下都是力气。

肖五叔一手托九大碗,边跳边唱,汤不撒菜不掉的,山歌唱得也到位。陶二叔一上场就来绝活儿了。陶二叔手不托盘,而是托着一根九尺长的杉木,圆的,两手合拢那么大。

圆杉木上面前后各摆上九个大碗的菜,又跳又唱,碗稳稳不动,汤呀菜的没洒一滴,把肖五叔都看呆了,连声叫好。

村子口那一坝子吃酒席的人,都忘记自己是来吃酒席呢还是来看表演的。陶二叔跳菜上菜完毕,没有一个不上前敬酒的。


跳菜:乡间酒席独有的一种表演,入心又入味

村上人家,摆酒席,等都要等着请陶二叔跳菜。有一回,村子里李二老师做六十大寿,陶二叔在家里犯重感冒,起不了床。寿酒硬是推迟了一周,等陶二叔感冒好了能跳菜了才办。

陶二叔跳菜的功夫表演,看得李二老师从城里来的亲戚朋友几桌子都笑开了花,高兴得全喝醉了,过田埂时,差点掉到了村子门前的大田里喝了一身的“滚田酒”。这事儿,在村子里传了好些年。

跳菜还在村子里的酒席上进行。陶二叔还在村子里跳菜。

这些年,漂荡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酒楼饭店餐馆,那里天天都有酒席上演。服务员来自五湖四海天南地北,一个个长得水灵水灵的。进了门入了店,服务员满脸堆着笑。酒席上,大口吃肉大杯喝酒的也有,说着昨天今天以及天地之间的事儿,有故事有情节有内容,像真的一样。

可那些酒呀菜的,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味道。喇叭音响舞台里,歌声笑声闹声,表演也很是卖力气,可就是有些刺耳。想吐,有时半杯酒半筷子菜下肚,就想吐。还是乡间的酒席与跳菜有味道,有着不一般的味道。


跳菜:乡间酒席独有的一种表演,入心又入味


酒席,跳菜,我不知道老家那个乡村里乡亲们吃的是酒菜呢,还是看一种表演。

也许,乡亲们还对“表演”这个词只是一种简单的认识。可是,来源于乡土几乎与自己贴着心的东西,就能入味,入心。时间如水,却无法冲淡,那是一种传承。

跳菜,有时感觉就在自己心里跳动,那能说它就是一木盘子菜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