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宮之爭:孫權一手導演的宮闈鬥爭,也是東吳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三國時代不僅有金戈鐵馬的戰爭畫卷,勾心鬥角的宮闈相爭也多次上演,對歷史進程同樣產生了重要影響。其中發生於東吳的“二宮之爭”便最具有代表性,這場持續十年之久骨肉相殘的宮闈鬥爭引起了東吳內部的巨大分裂,也使得東吳後期的政局變得動盪不安,是東吳由盛轉衰的轉折點,而這一切竟然是孫權一手“導演”的。

一、太子病逝,儲君新立

孫權有7個兒子,其稱帝后便冊立長子孫登為太子,孫登禮賢下士,勤勉好學,深得孫權喜愛。可孫登不幸於241年去世,年僅33歲。孫登的去世讓孫權備受打擊,他在詔書中說“國喪明嫡,百姓何福!”但國不可不立儲君,於是,再從自己的兒子中選擇一人立為太子就成了孫權必須解決的頭等問題。

其實這並不是什麼難事,只要按照當時的慣例“嫡長子繼承製”來操作就行了。不過孫權當時沒有立皇后,也就不存在嫡子一說。既然沒有嫡子,那就選年長者立之。而當時孫權的次子孫慮早已去世,所以三子孫和就成了最佳人選。太子孫登自然也知道這個道理,他在臨終前上書給孫權“皇子和,仁孝聰哲,德行清茂,宜早建置,以系民望”,也建議孫權冊立孫和為太子。

二宮之爭:孫權一手導演的宮闈鬥爭,也是東吳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其實孫權對孫和也是青睞有加“和少歧嶷,有智意,故權尤愛幸常在左右,衣服禮秩、雕玩珍異之賜,諸子莫得比焉。”於是在242年,也就是孫登去世的第二年,孫權就冊立孫和為太子。同年,孫和的長子孫皓出生。孫和儲位剛立,又生下兒子,這樣的“雙喜臨門”無疑更加鞏固了孫和的地位。但現實卻很殘酷,被冊立為太子的孫和馬上便捲入一場骨肉相殘的宮闈鬥爭。

二、禮制不立,骨肉相殘

按理說,孫權早已稱帝,又冊立新的儲君,自當按照慣例完備禮制,確定禮教法統以穩固社稷。東吳百官在242年正月便請奏孫權當確立孫和生母王夫人為皇后,並冊封其餘四子為王。但當時東吳正值多事之秋,孫權認為國家“民多徵役,歲又水旱,年穀有損。而吏或不良,侵奪民時,以致飢困。”不宜“崇爵位以寵妃妾”,便將此議擱置了起來。

群臣知道其中利害,所以仍然不肯罷休。是年八月,又再次奏請孫權“立後及諸王”,而這次孫權只冊立四子孫霸為魯王,並沒有冊封王夫人為皇后。孫權此舉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這為日後宮闈相爭,禍起蕭牆埋下了嚴重隱患。

冊封孫霸為魯王后,孫權應該讓孫霸作為藩王出鎮地方。但由於孫霸是孫和的同母弟,所以孫權仍然讓孫霸居於宮中,而且給孫霸的待遇和太子孫和並無多少差別“寵愛崇特,與和無殊”。孫權如此含糊不清的行為,給了孫霸錯誤的信號,讓孫霸有了覬覦哥哥孫和太子之位的野心,開始與孫和爭鬥。

二宮之爭:孫權一手導演的宮闈鬥爭,也是東吳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除孫霸外,孫權諸位子女中還有一人對太子孫和甚為不滿,此人正是孫權的長女——全公主孫魯班。孫魯班字大虎,因嫁給權臣全琮被稱為全公主,生母為步練師。由於孫和的生母王夫人曾與步練師爭寵,所以孫魯班對王夫人頗有微言。想必孫權沒有冊立王夫人為皇后,和孫魯班也有一定關係。

不久孫權臥病在床,孫和在寺廟中為孫權祈福,全公主則派人全程盯梢。一日,因孫和岳父張休居住的地方和寺廟很近,孫和便應邀到岳父家中坐坐。孫和此舉這給了全公主借題發揮的機會,她向孫權詆譭孫和不在寺廟為父皇祈福,反而“專就妃家計議”,又趁勢造謠王夫人“見上寢疾,有喜色”。

臥病中的孫權失去了分析判斷的能力,竟然完全聽信了全公主所言,甚為震怒。孫權極為強勢,王夫人百口莫辯,不久憂懼而亡。孫權對孫和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使孫和無時無刻不在擔心自己的太子之位會被孫權廢黜。而魯王霸則對太子之位覬覦滋甚。

三、朝臣分立,黨爭不斷

太子孫和同魯王孫霸鬥爭的日趨激烈化,很快讓東吳朝臣分裂為太子黨和魯王黨兩個派系。站在太子這一邊的大臣主要為陸遜、朱據、諸葛恪、顧譚、張休、吾粲、滕胤等人,站在魯王這一邊的主要為步騭、全琮、呂岱、呂據等人。兩黨為了各自的政治利益展開激烈鬥爭,引起分裂。

這些人都是東吳的實力派。如陸遜、步騭、朱據先後擔任東吳丞相,顧譚則是丞相顧雍之子。諸葛恪乃大將軍諸葛瑾之子。全琮是孫氏宿將,又尚公主孫魯班,是孫權的姻親重臣。這些人以二宮之爭對立為兩黨,其實在早些時候就已經有很深的矛盾了。

其中全琮與顧譚、張休等人的矛盾最大。240年,全琮被孫權任命為大都督,與曹魏大將王凌大戰於芍陂,顧譚、張休也率兵參戰。最終東吳擊敗了王凌,而論功行賞之時,孫權則重賞顧譚、張休為雜號將軍,而全琮之子全端、全緒僅僅為裨將軍。全琮對顧譚、張休怨恨頗大,所以在二宮之爭中,全琮表現的極為活躍。

二宮之爭:孫權一手導演的宮闈鬥爭,也是東吳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而陸遜時任丞相,由於身份的特殊性,他本來對二宮之爭持中立態度。但他對朝臣分裂的現象不能熟視無睹,便出言相勸全琮,希望他能收斂一些,於是全琮又與陸遜不和。全琮無視陸遜,不久支持太子孫和的顧譚被流放交州。

太子孫和為保全自己,便派門下賓客——陸遜的族子陸胤出面請求陸遜幫忙。陸遜認為太子孫和的地位受到了嚴重威脅,便出於對社稷穩固的考慮,上書孫權陳述利害。孫權收到陸遜的上書大為震驚。因為陸遜作為丞相當時身在武昌,而太子孫和同魯王孫霸則在建業,兩人相爭的事情,他為何如此清楚?

這時孫權終於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他不僅下令徹查此事,還派人多次責問陸遜,陸遜最終憂憤而亡。而牽扯其中的楊竺、陸胤、吾粲等人被打入大牢。陸遜之死對東吳政局影響很大,經過複雜的人事調動,重新分配了利益關係,孫和同孫霸的關係也稍有緩和,二宮之爭暫時休止。

四、太子被廢,魯王賜死

陸遜死後,孫權也在權衡二宮之爭的危害性。他認為必須重新改立太子,方可消弭朝政的分裂混亂。這時,全公主孫魯班又站了出來。

孫魯班雖然逼死了孫和生母王夫人,但她內心也很不自安。當得知孫權想要改立太子之時,孫魯班為了自己安全的考慮,便順著孫權的意思建議冊立幼子孫亮為太子。同時,孫魯班將自己的侄女全氏嫁給了孫亮。

二宮之爭:孫權一手導演的宮闈鬥爭,也是東吳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250年秋,執意改立孫亮為太子的孫權將太子孫和幽禁。許多大臣勸諫孫權不可廢除太子,帶頭的則是時任丞相的朱據。孫權心意已決,便將丞相朱據貶職流放,其餘出面勸諫的許多大臣遭到流放和下獄。250年七月,孫權正式下詔廢黜太子孫和之位,並賜死魯王孫霸,支持魯王孫霸的一些人物也被一同誅殺。

250年十月,孫權正式冊立幼子孫亮生母潘氏為皇后,這是孫權第一次冊立皇后。十一月,孫權冊立孫亮為太子,這場持續十多年的“二宮之爭”終於結束。

五、放任爭鬥,制衡朝政

回過頭來看“二宮之爭”,孫權似乎一直在放任其局勢發展,直到陸遜正式表態後才出面干涉。其實這一切孫權都看在眼裡,孫權之所以放任事態發展,是為了再次制衡東吳的政局。

東吳和蜀漢一樣,都是“外來政權”。東吳的統治核心是江北的淮泗集團,像周瑜、魯肅、呂蒙、諸葛瑾、步騭這些人都屬其中,而江東士族則是被壓制對象。孫策攻佔江東時,對江東士族多有殺伐,最終被刺客刺傷而亡。孫權繼任後,由於局勢未定,便一直在居中調和江北淮泗集團和江東士族之間的關係,廣泛招攬江東士族。陸遜則是代表人物。

陸遜很早就跟隨孫權,從文書小吏到上大將軍,再到東吳丞相,成為三國時期少有的出將入相的人物。孫權也對陸遜極為信任,不僅將太子託付給他,甚把自己的一枚印璽放在陸遜身邊,讓他全權處理東吳和蜀漢的外交事宜,陸遜在東吳的權勢和地位可見一斑。

二宮之爭:孫權一手導演的宮闈鬥爭,也是東吳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江北淮泗集團對陸遜如此受寵自然是不服氣的,孫權也很清楚。他在等待一個恰當的時機來再次制衡朝政,而“二宮之爭”正是這樣一個大好機會。所以在陸遜正式表態前,孫權對此事是聽之任之,一直在放任事態發展,他在等待陸遜站出來。

其實陸遜最正確的方式是保持中立,但出於對東吳社稷的考慮,身為丞相的他必須要有所表示。而只要陸遜出來表態,無論他支持太子還是孫霸,孫權都可以找到各種理由將他責罰。歷史中,陸遜是因為站在太子一邊被孫權責罰的。其實如果他支持孫霸,孫權照樣可以給他羅列一個“廢長立幼”的罪名。

陸遜憂憤去世後,他的職權則被三個江北淮泗集團的人物所瓜分:步騭擔任丞相;諸葛恪擔任大將軍,駐屯武昌,領荊州事務;呂岱為上大將軍,負責武昌右部督。而這三人,諸葛恪是太子黨,步騭和呂岱則為魯王黨。從此可以看出,三人的升遷和其支持太子還是魯王並無關係,孫權就是要藉著“二宮之爭”來制衡朝政,打擊江東士族,提升江北淮泗集團的權勢。

六、由盛轉衰,影響深遠

事實上在陸遜死後,孫權完全可以就此罷手,以和平的方式結束這場宮闈鬥爭。但他在陸遜死後的第5年,卻以廢黜太子、賜死魯王、改立孫亮的方式來結束“二宮之爭”,這就為東吳後期政局的動盪埋下了極大的隱患。

孫亮被立為太子時年僅8歲,登基時只有10歲,所以國家事務均交由孫峻、諸葛恪、滕胤三位輔政大臣處理。正如曹魏的曹爽和司馬懿那樣,同為輔政大臣的諸葛恪同孫峻很快發生了矛盾。253年,也就是孫亮登基的第二年,諸葛恪敗於孫峻 ,被滿門抄斬,廢太子孫和也被逼自盡。自此開啟了孫峻、孫綝等權臣擅行廢立的局面。

二宮之爭:孫權一手導演的宮闈鬥爭,也是東吳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258年,孫綝廢黜孫亮,改立孫權六子孫休為帝。259年,孫綝被孫休定計誅殺。264年,孫休暴斃,廢太子孫和之子孫皓被權臣擁立為帝。孫皓因其父孫和”受二宮之爭“影響飽受屈辱,年幼顛沛流離,因此極度缺乏安全感,便濫用酷刑、沉迷酒色,最終將東吳江山斷送,成為亡國之君。

可以說,東吳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正是“二宮之爭”。如果孫權能夠妥善處理此事,東吳後期的政局便不會如此血雨腥風,動盪不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