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31载,她屡劝丈夫纳妾,最后面对一纸离婚书,她一个字回复


步入婚姻中的女人,有几个不想丈夫只爱自己一个人,一生一世成为他的唯一爱恋。但对于有些女人来说,想要留在一段婚姻关系里,真的太难。就算百般退步忍让,万般委曲求全,最后却只落得个流水有意恋落花,落花却无意随流水的哀婉局面。

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样的期许只能化作一场春梦,我们或许可以这段故事中,体悟到不样一人生。


夫妻31载,她屡劝丈夫纳妾,最后面对一纸离婚书,她一个字回复


包办婚姻

民国时代,新旧思想交替,古老习俗与现代思维并行,太多的婚姻在这个时代暗波涌动。而国父孙中山亦在其中。

作为民国的开创者,他同时也是旧社会包办婚姻的一分子。在他未成名之际,他与包办妻子卢慕贞的婚姻,看上去也是门当户对的。但一个旧时代的传统妇女,一个新时代的进步青年能否收获婚姻的幸福,却不能仅靠家庭条件上的门当户对来支撑,夫妻二人的三观,其实才是考量这场婚姻的最重要因素。


夫妻31载,她屡劝丈夫纳妾,最后面对一纸离婚书,她一个字回复


1884年,孙中山与包办妻子卢慕贞结婚。婚后生活,也是旧社会传统婚姻的写照。只不过被这段旧时代婚姻束缚的,似乎只有卢慕贞。

以外人的眼光来看,卢慕贞端庄贤淑,家庭条件优渥,懂事勤快又孝顺。但在孙中山眼中,她不过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脚女人,纵然无意这桩婚姻,但彼时的他却无力反抗家人安排。

但有点却是必须要承认的,那就是卢慕贞担得起贤内助这个称号,无论是照顾丈夫,还是服侍公婆,再或操持家务,她样样让人挑不出毛病。


夫妻31载,她屡劝丈夫纳妾,最后面对一纸离婚书,她一个字回复


孙家上下对这个儿媳也是颇为满意,只是在孙中山眼里,她仅是家人安排的一个妻子而已,除了敬重外,对卢慕贞,他也是别无情感了。

就连儿子孙科出生,孙中山都不愿陪在她身旁,而在三女孙婉即将出生之际,孙中山却在异国他乡。

公公病重弥留之际,皆是卢慕贞起早贪黑地照料,熬药煎汤侍奉至终老。孙家老少皆对此感念于心,但这份孝顺,这份贤惠,却根本无法拴住孙中山的心。

孙中山心之向往,是卢慕贞永远也到达不了的远方,她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看着丈夫在婚姻中来来往往。


夫妻31载,她屡劝丈夫纳妾,最后面对一纸离婚书,她一个字回复


一往情深

都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但卢慕贞之于孙中山,绝对做不出那样的事情。

1895年,孙中山首次反清起义失败,除自己被通辑,家人也跟着被连累。危难之际,是卢慕贞带着4岁的儿子,1岁的女儿及婆婆和婶婶在乱世逃离。

上有老下有小,一个旧社会的弱女子,却不得不强行撑起这些人的生计,她的生活之最艰难可想而知。但每每忆及,她对孙中山却从未有过一丝的抱怨。

不仅不抱怨,她还担心丈夫的安然,她还期待他完成伟大使命后,能与她共享安稳的生活。

但彼时的孙中山虽然忙于事业,但情感上却并不孤独,那段期间陈粹芬除了协助孙中山工作,还是他的红颜伴侣。对此卢慕贞没有丝毫不满,她甚至鼓励孙中山纳妾。


夫妻31载,她屡劝丈夫纳妾,最后面对一纸离婚书,她一个字回复


在卢慕贞看来,丈夫纳妾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孙中山最终并未与陈粹芬走到一起,不过卢慕贞却已把她作为孙中山的妾室来看,让其生活在孙家,把她当作妹妹一般。

从中不难看出卢慕贞对于孙中山之情深眷恋,但对于孙中山来说,他的远大抱负又岂是卢慕贞帮他纳一个妾室那么简单。

他想要的轰轰烈烈的人生,终究都与卢慕贞无关,无论是事业上的长路漫漫,还是精神上的相互依恋,妻子卢氏都无法与之相伴。

生活在低谷的时候,或许她还能够有与他相依相伴的奢望,可当他终于一飞冲天,功绩耀眼的那一天,也自是她罗袖慢收,从这场婚姻中谢幕的那一天。


夫妻31载,她屡劝丈夫纳妾,最后面对一纸离婚书,她一个字回复


巅峰谢幕

在孙中山登上事业巅峰后,卢慕贞却无法与之同享那份荣耀,在享受短暂的光芒后,她如烟花一般从此消散于人们的视线。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作为"国母"的卢慕贞自然也被各种捧宠,带着孩子去往南京的路上,她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场面之壮观,甚至有点她受宠若惊。但相比这些场面上的虚名,她更看见的只是丈夫孙中山的一张笑脸。

1913年,孙中山赴日本考察铁路状况,妻子卢氏也相伴前往。日本媒体对于花了巨幅版块来报道,作为"第一夫人"卢慕贞抵达日本的盛况还被报纸专门发文报道。

对于卢慕贞来说,这一趟日本之行,让她的声名被推至一个最高点。但人生最戏剧的一面却在于,生命中所有的拐点也都与至高至炫的那一刻相关。


夫妻31载,她屡劝丈夫纳妾,最后面对一纸离婚书,她一个字回复


在与孙中山短暂的相处中,卢慕贞发现自己已无力追随他的脚步。一个激进的革命者,一个旧时代的女,他完全帮不到孙中山,无论任何方面。

所以同孙中山生活了20余天后,卢慕贞独自回乡了。她给他全部的自由,不仅仅是人身的,还有情感的。

她想一定有优秀的,年青的女知识分子,愿意与丈夫相伴,助力他事业的发展。她自始至终都想要让丈夫找个这样的伴,纳妾在她这里是完全被许可的。

但这对于孙中山来说,却是不够的。因为在他这里,男女平等,一夫一妻才是正常的夫妻关系,如果有一天自己真的遇到那么一个想要结婚的人,他只会先与卢氏离婚。

而这一天,对于卢慕贞来说,却来得太快。


夫妻31载,她屡劝丈夫纳妾,最后面对一纸离婚书,她一个字回复


甘愿退出

1915年,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日本邂逅,至此两个志同道合的人开始相互陪伴。同样的思想眼界,同样的革命目标,无比契合的三观,都让孙中山产生了要与宋庆龄结婚的念头。

于是孙中山一封要求离婚的信就到了卢慕贞手中。

信中孙中山说离婚原因有两点:其一,他与宋庆龄皆基督徒,奉行一夫一妻制;其二,宋庆龄是很好的革命伴侣,可帮助自己。

对于一个有着传统思想的封建人来说,被休无疑是桩奇耻大辱的事情。她不知道自己此后如何在人前行走,她想不能为什么自己明明可以容忍孙宋在一起,他却非要离婚不可。

心中纵有千般委屈,万般不舍,卢慕贞最后却一定要是决定成全他的丈夫。于是,一个"可"字成了这桩婚姻最后的了断。


夫妻31载,她屡劝丈夫纳妾,最后面对一纸离婚书,她一个字回复


31年夫妻情分,终是抵不过一样的三观。就像歌词里唱的那样"我对你最后的疼爱,是手放开……"

1915年9月,卢慕贞飞赴日本,协商离婚事宜。同年10月,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日本东京完婚。自此之后,卢慕贞不再是孙中山之妻。

虽然离婚后,卢慕贞离婚不离家,依然重复着此前的生活,只是再也无法以妻子的之名介入孙中山的生活了。但三十余年夫妻相伴,卢慕贞对孙家尽职尽责,孙中山也会全然不念。

对卢慕贞物质上的帮助,或许让孙中山能些许心安。而卢慕贞也把宋庆龄当亲人看,还教育儿子要尊重她。

1925年,孙中山逝世,卢慕贞发文悼念,称其具有"伟大的精神 ,伟大的人格",可见对昔日丈夫她始终敬仰。

晚年的卢慕贞过着平静安稳的生活,至85岁高龄终和这个世界说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