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上学时在班级第十名的同学毕业后最有出息?有科学依据吗?

用户5201129941477


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但是,这是很多人在大量实践调查中总结出来的心理学现象。

第10名现象意思是说,位于班上10名左右的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表现特别出色,而那些以前成绩数一数二的学生长大后却淡出了优秀的行列。也就是说,班级第10名的同学会比那些成绩名列前茅的同学更有出息。

原因:那些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考试,考试考什么他们就读什么,由于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学习上,所以从根本上决定了不考就不会去读,而且他们没有时间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也不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甚至于与人交往都很少,因此造成了这部分学生在创造力,社会实践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制约。而这些能力恰好又是学业与成功成功的必备条件。

还有更严重的是,由于成绩长期名列前茅,因此背负了太多家人和老师的期望和压力,一旦取不了好成绩,心理承受能力就会大大削弱,就容易有一颗易碎的玻璃心,变得不敢面对困难。而拥有一颗敢于面对挫折与失败的心,经常是决定成与否的必要条件,因此他们慢慢就退出了优秀的行列。

与成绩名列前茅学生相反的是,成绩在第10名左右的学生,虽然他们成绩不是特别优异,但是他们有很大的潜力,学习自主性会更强。再加上他们没有太大的压力,反而有更良好的心态,因此学习学得更加轻松快乐。

另外,成绩在第10名左右的同学,读书的目的并不完全是为了考试。因此,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因而他们在兴趣爱好、拓展知识和创造力方面更加突出。

第10名现象告诉我们一个人成功,并不取决于文化成绩的好坏。因此作为家长和学生,都要以一颗平常心看待文化成绩。我们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取得好成绩而读书,而是为了增强自己的学问,完善自己的道德,锻炼自己的意志,磨炼自己的心性。所以,改变读书观念,拥有上面所说的品质,才是我们自己读书的体现,才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任。

我是高三探长,关注教育热点,关注孩子成长,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欢迎关注,留言评论。记得点赞哟

忧优纵横侃教育


这个问题,我是有发言权的。我当班主任,把三千多学生送上了各种大学,是有发言权的。问题说,第十名,这只是一个点,一个人,是最有出息的.。而是中上同学一般大学毕业后,是比较更有出息。我当班主任,一直当到退休,是高中的特级教师,我认为有以下原因。,我们班前几名,大学都考得很好,为什么他们们大学毕业后,一般都不是非常成功的呢?因为高中毕业考大学,仅管考得很好,上了一流重点大学,但毕业后的贡献不一定大。因为他们把书读死了,他们仅管智商很高,但情商不一是高,一般他的们的情商没有中上同学高。因为中上同学,比较活跃,社会交住多,团队精神強,一句话,成功的软实力强,所以贡献更大,更为成功。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也有个别学习特好的同学,情商发展也很好。我的学生有一个飞机动力的转子专家,就有很大的贡献。智商决定成绩和录用,情商决定提拔和成功。培养人才,要智商情商一起抓。关于智商和情商我已经有文章讲过,这里不再重复了。


钟灵毓秀饶


以前有一句话说,天下没有第一,只有第七。

意思有点类似,班上第十名毕业后最有出息。

俺认为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太随机性了,怎么以前跟今天的说法不一?

如果换成,班上第实名,毕业后更有出息。

我到是有点信,这样一来,说明他(她)的成绩没有参假,实至名归也。

并不是说,班上第一至九名都是参假的成绩。

也许太过在意学分上的成绩,而撇下了其它的进步。例如社会交往之类的,,,,,,,这样一来,班上第十名,毕业后比较有出息。到是有一定的道理,但不绝对。



用户4926524205


题主问的是“第十名现象”吧?

这个情况确实是有的,它是杭州一位从教20于年的教师发现的。

这位老师对以往的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学生时代在班里排名前三名的学生,走向社会后往往坎坷,反倒是排名三到十名的学生就业后更有创造力。

中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曾经对此进行了研究,认为之所以有这样的现象,是因为成绩排名三到十位的学生受老师关注较少,容易养成独立思考习惯,学习上较少有依赖性。


子贤090206


带着目标的调查最终必然得出两种结论,符合设想或不符合设想。上学期间多有一个神奇的现象就是,班级的第一名基本常年不变,其余名次【特别是十名左右】经常换位,也就是说,出现在班级第十名的人数概率上会最多。那么,用一个更大基数样本去与其他作为对比,其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作为一个大概率事件,究其本身也是有一定逻辑道理存在的。首先,班级第一的同学不是全能就是全不能,而第十名左右的同学之所以经常轮换就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一旦有想法就会容易偏科。对于偏科的同学,融入社会之后也通常会“剑走偏锋”,从主流之外突破,从而实现跨越式成长......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以邻里互助,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一项公益普惠的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即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


育邻人


我觉着没有依据吧,说这话的人很大概率只是看到了他周围的情况,但不能以偏概全。


西瓜游戏娱乐随播


班级第十名毕业后最有出息,这怎么可能有科学依据?

当然你非要说,这些第十名左右的同学,也是有本事的。现在学校一个班一般是40-50人,第十名也就是中上游的水平。他们不在最前面,就不会顶着老师和其它同学的压力。也不在后面,被老师,家长批评。又比中游的同学学习好。能够保持这个名次的同学,有可能是隐藏的学神,或者是不喜欢招摇的学霸。毕业后,很多排在前面的同学,或者继续深造,或者工作不得力。让人想不起他们,反而第十名左右的同学,找到好的工作,或者独自创业。才给你这样的错觉吧。


剑139790523


前十名的学生小学毕业有可能考上重点初中,初中毕业有可能考上重点高中,重点意味着有好的师资,学习氛围。毕业有可能考重点大学,这样学习知识,有助于帮助他成为成为工作达人。


令狐青云89088282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也是从不同的渠道多次看到类似的说法,至于其中的原因,或者说科学依据,我真的说不出一二来。不过我还是觉得,这是不是人的一种心理原因,人云亦云,最终也就成了人的一种“看似”的定律。


促成教育


这个也不一定,学习好的同学长大后有出息,学习一般的同学长大了也有不错的,不能一概而论,通向成功的路千万条,努力学习是其中的一条,但不是唯一的一条。至于要走哪条路,那就命由己作,福自己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