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面,智慧父母從不做這7件事,孩子長大後聰明善良人見人誇

董卿是全國著名的主持人,不僅文學素養高,情商也非常高,經常能在節目中口吐蓮花說出一些讓人佩服的話語。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董卿曾今在《面對面》節目中說過的一句話,她說“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自己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句話說的真的是太精闢了。

當孩子面,智慧父母從不做這7件事,孩子長大後聰明善良人見人誇

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就是生養自己的父母,孩子的所有行為都是在模仿父母,無論父母在孩子的面前做過什麼、說過什麼,對孩子都是有一定影響的,甚至有可能是不可磨滅的,父母的言傳身教,對於孩子來說是無可替代的。

父母生活態度樂觀積極,那麼孩子也同樣會充滿自信和熱情。

父母生活態度消極悲觀,那麼孩子也同樣會產生消極的情緒,甚至會有厭世的行為。

父母待人接物謙遜有禮,那麼孩子也會溫文爾雅禮貌待人。

父母遇事暴躁一族,那麼孩子也會非常的粗魯給人浮躁的感覺。

孩子的模仿能力驚人,你永遠才想不到,孩子什麼時候會在自己的身上學到什麼

;所以在孩子的面前,家長一定要非常注意自己的行為,尤其下面的這幾件事情,家長更是不能做。

當孩子面,智慧父母從不做這7件事,孩子長大後聰明善良人見人誇


不要當眾揭短,說孩子的糗事

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好多媽媽都喜歡用手機記錄下孩子的成長瞬間,很多媽媽更喜歡把孩子的糗事當做趣聞分享到朋友圈中,讓大家點贊和留言。對於媽媽來說,這是熱愛生活的一種表現,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卻是暴露隱私的行為。

有些媽媽甚至會在朋友圈中分享孩子洗澡時候的照片,自己覺得很逗趣,大家都會喜歡,但是殊不知,孩子的隱私部位都被自己的公佈出去了,如果朋友圈中隱藏著不懷好意的人,那自己的孩子尷尬不說還容易造成一些潛在的危險。

記得,我曾經看過一個真人秀節目,嘉賓是宋丹丹和兒子巴圖,宋丹丹就在節目中半開玩笑似的說自己生了一個廢物,什麼也不會幹,還說自己都想換兒子了。就連巴圖給自己煮雞蛋暖胃的時候,孩子嫌棄巴圖笨手笨腳,雖然巴圖並沒有說什麼,但是能看出來巴圖的

臉上透露著尷尬和無奈

其實宋丹丹作為單親母親,她是很愛巴圖的,為什麼會在節目中一隻吐槽呢,多半是因為為了節目效果,或者是隻是逗趣和分享自己的有趣經歷,但是她忽略了兒子巴圖的感受。

在日常生活中,這是父母經常會犯的錯誤,常常忘記了孩子的感受,忘記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需要尊重和愛護以及鼓勵的。父母在眾人面前,分享孩子的糗事,是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嚴重的傷害和打擊,會讓孩子陷入情緒的低谷,這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是背道而馳的。

當孩子面,智慧父母從不做這7件事,孩子長大後聰明善良人見人誇


不要當著孩子的面,侮辱嘲諷另一半

在一檔明星親子真人秀中,胡可帶著兩個孩子參加節目,有一次在吃飯的過程中,胡可當著孩子的面一直在抱怨沙溢這裡做的不好,那裡做的也不對。育兒專家就對胡可的行為進行了否定,說胡可的行為是大錯特錯的。

在孩子的眼裡,爸爸和媽媽應該是親密無間的,並且爸爸和媽媽都是完美的,是自己的榜樣和英雄。如果父母經常當著孩子的面互相貶低或者嘲諷,會讓孩子感到很傷心、失落失望。

父母的互相貶低會讓孩子看在眼裡,成為錯誤的示範,同時孩子會對一方產生負面的評價或者是產生偏見,更會讓孩子認為,父母的關係不和諧,擔心是因為自己的原因才會這樣,長期以往下去,孩子不僅會沒有自信,同時也會失去對父母的信任,更會對婚姻產生排斥感。

當孩子面,智慧父母從不做這7件事,孩子長大後聰明善良人見人誇


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破壞獲扔掉他的玩具

前兩天,我家發生了一件這樣的事。到了晚上吃晚飯的時間,飯菜都已經擺好了,就等全家上桌開動了,結果我和雪碧爸爸都上桌準備開動了,

雪碧卻一直沒有過來,於是我就去雪碧的房間找雪碧。

雪碧在房間裡玩她的娃娃呢,似乎沒有聽見我們的召喚,於是我又告訴她醫生,讓她洗洗手來吃飯,回到飯桌前,我們繼續等雪碧,半天,依然沒有過來。這回爸爸出場了,並且是怒氣衝衝的來到雪碧的房間。看見雪碧依然還在玩她的娃娃,爸爸氣得上前拿起娃娃就給扔了出去

雪碧可能被嚇到了,好半天才反應過來,開始大哭,還非常的委屈。其實爸爸的行為完全是錯誤的,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致命的打擊

相信很多家庭也都遇到過同樣的狀況,父母在憤怒的情緒下,激動扔掉孩子的心愛的玩具,雖然對於父母來說,這是無關緊要的東西,但是卻是孩子心中的摯愛,父母衝動的行為不單純的只是扔掉玩具,而是在

輕視自己、侮辱自己

同時父母暴力的行為,也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示範,讓孩子認為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使用暴力來解決,可以依照自己的情緒去隨意破壞物品,對於孩子的人生價值觀,是一種偏激的誤導

當孩子面,智慧父母從不做這7件事,孩子長大後聰明善良人見人誇


不要在孩子的面前經常抱怨

好多父母會當著孩子的面,抱怨自己有多麼的辛苦,抱怨工作累,抱怨工作環境不順心等,好多父母也會把工作中的負面情緒帶回家,只要下班回家,就永遠是苦著臉的。

孩子每天都在抱怨情緒中生活,就會耳濡目染的對自己的生活也充滿了抱怨,養成消極的人生觀。

父母的格局高度,決定孩子的眼光和未來,只有父母感覺幸福傳遞幸福,孩子才能真正的感覺到幸福,並且培養出樂觀向上的人生價值觀。

反之,生活在抱怨中的孩子,肯定會成為一個怨天尤人,一事無成的人。

當孩子面,智慧父母從不做這7件事,孩子長大後聰明善良人見人誇


不要在孩子的面前破壞任何規則

大家都討厭“熊孩子”,因為熊孩子的行為沒有任何的規則可言,大家都認為,熊孩子都是父母溺愛的結果,其實這個說法不完全是對的。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的行為是複製與自己的父母的。所以真正造成“熊孩子”的根源是家長的錯誤行為示範。

雪碧的舅媽是個不拘小節的人,有一次我們開車一起出去玩,在車上,舅媽拿出我準備的各種零食和水果,分給了雪碧和姐姐。當孩子吃完手中的食物後,剩下的瓜果皮,舅媽接過來就直接扔向了車窗外。

後來,雪碧跟姐姐在舅媽家裡玩,東西扔的到處都是,舅媽下班回來,看見家裡亂七八糟的,就非常的生氣,還嚴厲的批評雪碧的姐姐,結果姐姐就說,你都能往車窗外扔東西呢,我在自己家隨便放點東西還不行啊。

孩子的話,讓雪碧的舅媽啞口無言,確實是這樣,明明是自己先做錯了事,有什麼理由再來嚴格要求別人的。

什麼是教育?那就是給孩子制定合理的規則,讓孩子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這樣在進入社會後才能很好的融進集體中,孩子養成遵守規定的習慣,才能真正的懂得什麼是自由。

當孩子面,智慧父母從不做這7件事,孩子長大後聰明善良人見人誇


不要當孩子的面“哭窮”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毛病,就經常在孩子的面前哭窮,經常說自己家是窮人,沒有錢。

家長在家死把著金錢,以為只要孩子不跟錢接觸,就不會亂花錢了,告訴孩子家裡沒錢,孩子就不會產生慾望,其實這樣的觀點完全是錯誤的。

家長應該從小教會孩子正確的理財觀念,而不是把這錢,單純的告訴孩子,家裡沒錢。因為這樣孩子只會認為媽媽是故意的不想給我花錢,甚至孩子會因為媽媽的“吝嗇”覺得自卑,覺得自己的家庭比別人的家庭差,比別的家庭窮。

正確的方法是,家長可以給孩子一個記賬的小本子,然後告訴孩子,如果你想要買什麼可以,但是要用自己的辛苦付出來換取。可以在家採取有償服務,鼓勵孩子在家主動做家務,然後父母給予一定的報酬。

這樣孩子自己通過努力勞動,能夠獲得回報,知道不能不勞而獲。孩子獲得回報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感受什麼是先苦後甜,同時也能感受父母工作的辛苦。孩子要買東西的時候也會直接聯想到,自己要付出多少辛苦才能換回來,這樣做到底值不值。

還有的家長,會把家裡的財政大權交給孩子,讓孩子在一個月的時間中,管理家裡的採買,以及各種生活支出,並且要求孩子,每天都要進行記賬。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家人對自己的信任,同時也學會如何管理手中的金錢,能從根本上解決亂花錢、大手大腳的壞毛病。


當孩子面,智慧父母從不做這7件事,孩子長大後聰明善良人見人誇


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大聲爭吵

誰都會有情緒上的變化,生活和工作上的雙重壓力,有時候就會讓人的情緒變得沮喪,甚至是暴躁。當帶著這樣的情緒回家,夫妻倆難免會因為一些小事而發生爭吵。

家長當著孩子的面經常大聲爭吵的話,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陰影以及恐懼感,孩子的壓力也會無形中增大。

好多家長會認為,孩子還小,根本就不懂什麼是爭吵,其實孩子懂的遠遠比父母認為的要多很多。孩子們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具有很強的觀察能力了,這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通過觀察瞭解世界。

孩子通過自己的觀察,能夠了解到父母的情緒變化,爭吵中的父母就會帶來恐懼感,長時間生活在恐懼感中,就會形成壓抑型的人格,對孩子的未來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

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想了解更多的育兒相關知識,歡迎關注我,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的朋友有用,也可以轉發給有幫助的人。感謝你的支持,讓我們在育兒的道路上,共同努力共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