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人生只有兩個選擇,若不能流芳百世,則應該遺臭萬年(下)

中華民族璀璨的歷史星空中,耀眼的明星星羅棋佈,"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無數的能臣名將,英雄豪傑,文人騷客粉墨登場,演繹著一幕幕引人入勝的歷史活劇。沒有劇本,他們用生命在演出。一個個膾炙人口的故事被記錄下來,傳承至今。

我是竹沐春風,我是歷史故事的搬運工。

兩晉南北朝是亂世出英雄的時代。傑出人物層出不窮,他們的故事更是精彩紛呈,竹沐春風將為你娓娓道來。

兩晉群英譜(七)

三伐中原折戟還,廢立覬位臭萬年

——一代奸雄桓溫(下)

他的人生只有兩個選擇,若不能流芳百世,則應該遺臭萬年(下)

話說桓溫在滅掉成漢之後聲望空前高漲,因為他不僅僅是在為國開疆擴土,而且還消除了自長江上游順江而下的攻擊威脅,這一點是祖逖和陶侃無法比的。現在的東晉王朝只需注視北方的局面了。

僅僅過了兩年,歷史的天平在向東晉王朝暗暗傾斜了。因為北方徹底亂了!349年,後趙皇帝石虎病死,他的子侄們為了皇位殺得天昏地暗;350年,石虎的幹孫子漢人石閔廢殺後趙最後一個皇帝,恢復自己的漢姓冉,自立為帝,後趙滅亡。冉魏初創,頒佈"殺胡令",胡人大批被殺;351年,氐人苻健擊敗羌人姚襄,割據關中,在長安建立前秦;352年,冉閔兵敗河北無極,被前燕擒殺。一片混亂中,許多原後趙的文臣武將也紛紛降晉。

這時機不可能再好了,感覺就像是為北伐中原,收復失地而定身打造的,偏安一隅的東晉朝廷似乎明天就能定鼎中原,打回老家去。然而,史實卻告訴了我們一個真相:現實比想像要骨感得太多,因為歷史發展有自己的客觀規律。換句話說,東晉偏安江東本就已是貪天之幸,延續晉朝國祚百多年已經是給足司馬家面子了,怎麼可能還會讓他們光復中原。這不是迷信。

我簡單闡述一下:一、司馬家篡魏立國,得位不正,其它野心家但有實力則蠢蠢欲動;二、倉皇南渡後,因在江東根基不深,司馬家不得已與世家大族共同治政;三、欲北伐中原,必須君賢臣能且上下一心,否則結局不是兔死狗烹就是鳩佔鵲巢;四、久居江東,北方世家的財富也大多轉移過來了,執政的世家階層沒有北伐的強烈願望。這些就是為什麼桓溫三次北伐僅僅只有一次小勝的深層次原因

他的人生只有兩個選擇,若不能流芳百世,則應該遺臭萬年(下)

回過頭來看桓溫,有著敏銳政治嗅覺的他是不會放過這種好機會的。349年石虎剛死時,他就上表請求北伐,其時他治下已有八州之地,招募兵員、調配物資,均可自行安排,儼然一獨立王國。試想朝廷怎麼會再讓桓溫去通過北伐來提高聲望?標準操作當然是駁回,然後另外扶持一股勢力來牽制。朝廷選中了揚州刺史殷浩,這可就所託非人了,因為殷浩精讀《周易》、《老子》,擅長玄言,是個清談高手,能力卻不怎麼樣。看看,這就是晉廷選人的標準,這種人怎麼可能駕馭得了北方大好卻複雜的局面。果不其然,殷浩從350年2月開始準備北伐到353年十月兵敗,整整浪費了三年最黃金的時光而且損兵折將達七萬餘,良機就這樣被錯失了。

桓溫見殷浩兵敗,其實還挺高興,愚蠢的對手設置的屏障就這樣自我毀滅了,現在自己的拳頭最大,還有什麼可以阻擋自己北伐?

354年正月,桓溫彈劾殷浩,要求將其廢為庶人,朝廷無奈准奏。二月,桓溫立即率領水陸步騎四萬從江陵出發伐秦。水軍從襄陽上溯漢水上游入均口(今湖北丹江口),到南鄉(今湖北均縣);步兵從浙川(今河南內鄉)向武關進發;同時令梁州刺史司馬勳出子午道(今陝西安康北上,越秦嶺,至今長安縣東)進軍關中。

進軍十分順利,直到四月才在藍田和前來拒敵的五萬前秦軍相遇。藍田是個好戰場,地勢開闊,適合兩軍佈陣並展開大戰。列陣完畢,雙方開打,前秦軍主力率先發起攻擊,其中秦將苻生非常耀眼,他單騎衝陣,在晉軍陣中往來衝殺十餘次,殺傷無數,給晉軍帶來了不小的麻煩。然而晉軍卻並沒有慌亂,在桓溫沉著的指揮下與前秦軍周旋,待等前秦軍力竭之時拼死發動反擊,打得前秦軍主力潰逃;緊接著,桓溫的弟弟桓衝又在白鹿原(藍田西)擊敗前秦軍側翼苻雄部,晉軍兵威大盛。

他的人生只有兩個選擇,若不能流芳百世,則應該遺臭萬年(下)

桓溫趁勝進駐灞上,距離長安城咫尺之遙。而這時的長安城內兵力空虛,秦主苻健只帶六千老弱守城,命雷弱兒等率僅有的三萬精兵抵敵。關中的老百姓也群情振奮,紛紛前來勞軍,有些老人激動得淚流滿面,說:"沒想到今生還能再見官軍!"(關中已經陷落38年了)

民心可用,軍心可用,正是一鼓作氣拿下長安的大好時機,桓溫卻駐足不前了。後人多認為他已經達到了向朝廷示威的目的,政治資本也撈足了,故而也就沒有了滅秦的決心。我倒覺得這僅僅是最弱的一個原因:因為如能一舉滅秦,政治資本豈不更足?我認為桓溫還考慮了其它幾個原因:

一、只見勞軍卻未見關中豪傑率眾來附,不知道民心是不是真的可用;二、司馬勳部被秦軍襲擊無法會師灞上,自己不足四萬的兵力感覺捉襟見肘;

三、千里遠征,孤軍深入,後勤難免不濟,本打算割關中新麥補充軍糧,誰知秦人清野,先割了新麥。軍中日漸缺糧;

四、攻長安若不能一攻而克,那自己這支孤軍則連撤走都成問題。

左思右想,桓溫決定撤軍。撤軍之前,在白鹿原又與前秦軍幹了一仗,這次雙方的氣勢完全不一樣,前秦方是殊死搏鬥,晉軍則已謀生退意,戰果不問可知,晉軍戰敗,損失兵力一萬多。撤軍之後,前秦軍尾隨追擊,一直追殺到潼關,晉軍又損失上萬人。

桓溫的第一次北伐就這樣在大好局面下虎頭蛇尾的收場了。桓溫對形勢持重觀望,當斷不斷是他失敗的主要原因,如果他進駐灞上後立刻攻打長安,關中的老百姓在局勢明朗的情況下一定會投軍送糧的,長安反倒淪為孤城,形勢馬上逆叛,他的所有擔心也就不復存在了。故而桓溫只能稱奸雄而無法成為梟雄。

356年,前秦內亂,冉魏的舊將周成佔領了洛陽,羌人姚襄佔了許昌後又北上來爭洛陽,於是桓溫上表要求:"移都洛陽,修復園陵",朝廷准奏。八月,桓溫自江陵北上,在洛陽城南的伊水與姚襄結陣而戰,桓溫披甲在前軍親自指揮,一戰擊敗姚襄。姚襄西逃,周成投降,桓溫進駐洛陽。收復舊都,這可是實打實的大功勞,桓溫的聲望又起來了。

而後幾年,桓溫與朝廷相安無事,沒有大的衝突。直到363年,桓溫實力越來越強,朝廷加桓溫侍中、大司馬、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假黃鉞。於是他移鎮姑孰(今安徽當塗),派兄弟桓豁領荊州刺史,兄弟江州刺史桓衝監江州及荊、豫八郡軍事,長江上下游的軍政大權(除京口外)都在桓家的掌握之中。桓溫取晉而代之的心則越來越強烈,但是他總覺得還必須北上中原,打一個大勝仗,然後回來再受九錫才能真正名實兼收。

369年4月,桓溫率步騎五萬,從姑孰出發北伐前燕。當時正逢大旱,水道不通,桓溫便讓人在鉅野開鑿水路三百里,大軍乘船由清水進入黃河,船隊連綿好幾百裡,氣勢威武之極。可是這次桓溫又犯了和一次北伐同樣的錯誤,他本來應該全軍直逼鄴城,速戰速決,否則必然會因軍需不足而敗。而桓溫卻徐徐前進,儘管晉軍連戰連捷,在七月就進逼到了離鄴城僅200裡的枋頭,然而在前燕名將慕容垂的抵抗下卻無法再進寸步。九月,晉軍糧盡且無冬裝,桓溫被迫燒掉船隻,拋棄輜重,從陸路撤走,慕容垂緊隨追擊,在襄邑(今河南睢縣)大破晉軍,斬首三萬級。桓溫的北伐徹底失敗了。

他的人生只有兩個選擇,若不能流芳百世,則應該遺臭萬年(下)

可是桓溫的皇帝夢還想做下去,欲重新樹立威望他只有發大招了。371年11月,桓溫帶兵入朝,廢除了司馬奕的帝位。而後,桓溫親率百官迎會稽王司馬昱入朝,擁立為帝,是為晉簡文帝。晉朝立國以來尚未發生廢立之事,所以百官震慄,桓溫也緊張不已。

為了消除不和諧的聲音,桓溫大肆清除異己。他的威勢達到了頂點。於是他在372年7月晉簡文帝去世後,就不停暗示朝廷賜他九錫,以便禪位於他。東晉的世家名士都是人精,知道桓溫有病,故意找各種理由拖延,終於拖到373年七月桓溫去世。

一代奸雄桓溫隕落,終年六十有二。他的一生沒有辜負自己的願望:"如若不能流芳百世,那就應該遺臭萬年。"

桓溫死後,兄弟桓衝代他鎮姑孰,桓衝不是野心家,東晉進入了一段難得的沒有內耗的發展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