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逃過了老師的提問”:孩子,我願你做個“笨人”

這幾天,兒子開始上網課了。

他很抗拒,嘴裡一直嘟囔著“真麻煩,還不如去學校呢”。

孩子再沒鬥志,老母親也要一個勁催促他學習。

幫他搞定好一切上課設備後,我便出門上班了。

這是兒子第一次上網課,內心始終牽掛。

怕他適應不了這種方式,也擔心他自制力不夠偷偷玩手機。

打開監控,看著家裡的情況。發現他很乖,正兒八經地坐著,一動不動。

這讓我放心了。

回到家,問孩子網課上得怎麼樣。

兒子有點小得意地說:

“媽媽,我發現一個可以逃避老師提問的好辦法。

原來,只要在鏡頭面前定定地坐著,老師就以為我網卡了,根本就不會想要去提問我。

太好了,順利逃過一劫。”

看到兒子“自以為是”的樣子,我內心很不是滋味。

這是值得驕傲的事情嗎?

這麼做,根本就是投機取巧,對於學習一點用處都沒有。

僥倖逃避一時爽,日後才知道不專心對待學習,遲早要吃苦頭。

孩子,媽媽希望你聰明,但不希望你在學習這件事上“自作聰明”。

求知路上,做個“笨人”勤勤懇懇,於你有益。

“媽媽,我逃過了老師的提問”:孩子,我願你做個“笨人”

01

學習從不是件能“僥倖”的事

今年春節疫情爆發後,無數學子的春季開學日不斷被延後。

所有人都在關心重返校園的日期。

不少高三準考生,都在猜想高考的那兩天,是否也會跟著延期。

如果是,那就太好了。

每當看到這樣的言論,內心都一陣不解。

高考日推遲與否,會影響學習嗎?

有人說,這場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鏡,照出了家庭問題。

其實,更照出了學渣的真面目。

不喜歡讀書的,永遠都在關心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內心打著“最好不要上學”的如意算盤。

他們以為,逃得了初一就好,至於逃不逃得了十五,根本不在自己考慮的範圍內。

孩子,學習靠僥倖,根本不能真正獲得知識。

它好比做練習題的時候,你靠猜拳蒙對了答案,還以為幸運之神開眼了,卻不知下一次碰到同樣的題,你依舊有可能犯錯。

有實力的人,從不碰運氣,也不會受身邊環境的影響就停下學習的腳步。

這幾天,衡水一中火了。

“媽媽,我逃過了老師的提問”:孩子,我願你做個“笨人”

其他人還在抱怨“怎麼還不開學”,一中的高三生們早已進入備戰狀態。

作息和學校一樣,每天5點40分起床早讀,到點上網課,一天下來還做了8套題。

為何要這麼拼?難得全民放長假,放縱一下又何妨?

這些勤奮的孩子說,明年是新高考,沒有退路,但也不希望高考延期

他們深知,濫竽充數,從不是個好辦法。大浪淘沙過後,只有真正的金子才會留下。

孩子,媽媽不求你只在題海中遨遊,更希望你能像這些哥哥姐姐們一樣,不僥倖不耍心計,腳踏實地地學習。

書山有路勤為徑,求學路上“笨”點沒關係。

今日負重前行,明日才能在終點調神暢情,痛快言歡。


02

真正的聰明,是不走捷徑

去年11月份,“量子波動速讀”引發全民關注。

“媽媽,我逃過了老師的提問”:孩子,我願你做個“笨人”

培訓機構稱,學員能在幾分鐘內看完10萬字,甚至閉著眼睛摸書,就能讀懂書的內容。

聽起來很不可思議,可報名的人前仆後繼。

就算報名費不菲,也消磨不了大家的熱情。

畢竟這種學習“快”多了。

然而真相是,參加培訓的孩子只顧著快速翻書,連書本的字都沒來得及看清楚。

能學到什麼,可想而知。

有網友說,弟弟報了兩年,花了5、6萬,並沒有效果。

這種“聰明”的學習方法,受到教育學者熊丙奇的批評。

他說:“‘量子波動速讀’完全沒有科學依據,也違反基本的教育常識。家長在為孩子選擇學習方法時,應該更加理性,不要幻想可以走捷徑。”

這些速讀班的結局是,教育部出面查處,如今已無翻身之地。

孩子,你曾怪我沒給你報名“學習速成班”,你擔心不去就被“學霸們”甩在後頭。

這種心情我能理解,可是別忘了,這個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叮噹貓的記憶麵包。

不把知識細嚼慢嚥吃進去,根本無法學而有成。

自以為“聰明”的人,終究要為此交付沉重的智商稅。

真正的聰明是什麼呢?

是從不奢求走捷徑。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國藩告誡過他的孩子:

“餘於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爾不可求名太驟,求效太捷也。

熬過此關,便可少進。再進再困,再熬再奮,自有亨通精進之日。”

這是多真實的道理啊!


無論做什麼事,都要一步一個腳印,不要急於求成,也不要想著走捷徑,耐得住寂寞和煎熬,才能成為人上人。

那些靠小聰明,走捷徑的人,最後都繞了遠路。

“媽媽,我逃過了老師的提問”:孩子,我願你做個“笨人”


03

吃得了學習的苦,才能免吃社會的苦

徐小平說過:“當有兩件事擺在你面前,一件你輕鬆可以上手,一件需要你從頭學習摸索,別猶豫,選那件難的。”

學習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有點苦,也充滿挑戰。

但是戰勝困難,不就更容易收穫到成功的喜悅嗎?

孩子,我願你在學習路上,能啃下學習的苦,好讓你未來品嚐到生活的甜。如果你覺得難,不妨試試這三件事。

1. 找出你感興趣的事情,是成功的開端。

孩子,學習是自己的事。要你自己感興趣,才會覺得有意義。

先想想,哪些東西最能引起你的興趣,就是當你在談論它或者想到它時,你會有滿滿的熱情和幹勁。

隔壁家的明明哥哥,他很喜歡玩模型,整天拆來拆去,說自己以後想要造飛機。

這是他的興趣,也是夢想。雖然遙遠,但他肯一點點開始組裝,便是最好的開始。

有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此話一點不假,只有你找到心中所愛,你就會有想要開始的動力,這開頭也就沒那麼難了。

2. 列出你的目標計劃,是成功的方向。

做事無計劃,盲人騎害馬。

孩子,你不需要覺得做計劃很難,只需要在每天開始行動前,分一下難易程度。

媽媽覺得,你可以參考一下李玫瑾教授分享過一個寫作業的習慣培養方法。

她說,將作業分成三個區:容易,難,容易。

開始先寫容易的,寫完休息一會,緊接著寫難的,堅持寫完,再去休息玩一會,最後再寫容易的。

其實這就是規劃,當你把想要做的事情列出來,挑容易的先做,有了信心再去挑戰難度大一點的。

這部分花的精力和時間較多,但沒關係,堅持到底,完成了剩下的就好辦了。

3. 及時總結反省,是成功的保障。

孩子,知道為什麼媽媽特別喜歡問你在學校的經歷嗎?

就是希望能回顧下每天的生活,收穫了什麼,失去了什麼,明白了什麼。

孔子 “吾日三省吾身” 的精神,媽媽希望你牢牢記住。

經歷過的事情,是最好的教訓。

認真自省,能帶動你對自己的思考和認識,總結經驗,能幫助你規避問題,這將對你持續不斷向前進提供莫大的助力。

04

最近,你很喜歡一位主持人,她是《中國主持人大賽》新聞類的冠軍鄒韻。

你說,這個大姐姐出口成章,為夢發聲的時候,眼睛裡有光。

你知道她的經歷嗎?

讀書的時候,她參加過兩次CCTV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就是為了實現“同聲傳譯”的夢想。

然而落選了,歪打正著成了一名媒體人。

此後的9年,她一直以記者的身份站在最前線,用自己的聲音展示中國媒體人的魅力。

這條路,對於不是專業出聲的她,並不好走。

縱然有想要放棄的念頭,她始終堅持。

直到今年,她站上了中國主持人大賽的舞臺,讓人見識了她“走運”的一面。

在所有人欽佩她臨場不懼、自信淡定的底氣時,她說:

“我想我底氣可能來自於,在過去的九年裡,我的報道是我一條一條跑出來,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來,一個畫面一個畫面編出來,一場直播一場直播完成出來的。

生命見證過多少真實,付出過怎樣的努力,我希望就會有怎樣的底氣。”

“媽媽,我逃過了老師的提問”:孩子,我願你做個“笨人”

孩子,投機取巧、心存僥倖,都無法成為一個人真正的底氣。

再聰明的人,他也是靠一步一個腳印的“笨”辦法,拼搏努力在向前邁進。

任何的成功,終究離不開一股拼到底的蠻勁。

但願你能踏下身子,腳步落到地上,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