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重大傳銷案件分析報告:深度解讀,傳銷騙局大揭祕


2019重大傳銷案件分析報告:深度解讀,傳銷騙局大揭秘

關注“匯眾-直銷新聞”(ID:zhixiaoxinwen)隨著時代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國內傳銷活動愈加猖獗,違法傳銷屢禁不止。傳銷也開始“多元化”即傳銷載體虛擬化、作案方式趨向職業化,傳銷方式更加隱蔽、更具欺騙性、傳播速度更快,蔓延範圍也更廣。

2019重大傳銷案件分析報告:深度解讀,傳銷騙局大揭秘

圖1 2019年全國各省市傳銷案件分佈情況

從圖1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413件的重大傳銷案件在各省市的分佈情況可以看出廣西、浙江、湖南、廣東和山東等地的非法傳銷案件頻發,而政府打擊力度也在加強。


2019重大傳銷案件分析報告:深度解讀,傳銷騙局大揭秘

圖2 2019年四大經濟區域傳銷案件分佈

從全國四大經濟區域來看,東部、西部和中部地區的傳銷案件數量最多,合計佔比高達95.4%,傳銷活動聚集地一般在分佈在東部交通便捷、人口密集和經濟發展迅速的城市以騙取投資和發展下線人員,或中西部地區二三線城市,多餘房屋閒置地區,以各種投資、“國家工程”拉人頭,發展非法傳銷。而東北部地區的非法傳銷案件較為少,佔比為4.6%。


2019重大傳銷案件分析報告:深度解讀,傳銷騙局大揭秘

圖3 2019年重大傳銷活動類型佔比情況

從圖3,2019年重大傳銷活動類型中,網絡、金融和“國家工程”傳銷佔比最大,合計為94.2%,可見這三類傳銷類型影響範圍最廣,具有更強的迷惑性,而“假慈善”、“養老”、“旅遊”和“假冒直銷企業”傳銷,相比往年來說較為減少,合計佔比5.8%。

近幾年,我國各級工商、市場監管部門以及公安機關的嚴厲打擊整治下,傳銷違法犯罪活動發展蔓延勢頭得到一定遏制,公開宣傳自己是傳銷活動的已基本消失,但新型傳銷依舊猖獗。可無論傳銷的形式如何變化發展,其實質仍是以購買份額作為繳納入門費,發展下線人員、拉人頭組成層級,以下線人員“業績”作為獲利依據。因此,識別傳銷,需要看三個特徵:

(1)入門費

是否需要認購商品或交納費用取得加入資格或發展他人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

(2)拉人頭

是否需要發展他人成為自己的下線,並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給付報酬,牟取非法利益;

(3)計酬方式

是否以直接或間接發展人員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報酬,牟取非法利益。

如果符合以上特徵,就有可能涉嫌傳銷。傳銷不但給參與者帶來經濟損失,也對社會治安、社會和諧穩定帶來危害。因此對於傳銷,自身必須要提高警惕,遠離傳銷的危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