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为什么叫汕尾?

慈小姐


我们先来理解一下什么是“汕”,汕指海滨泥沙积聚而成的沙脊。由于韩江泥沙在海滨地带的不断冲积,并在潮汐风浪的作用下,在今汕头和汕尾一带形成一条自然的沙堤,这种沙堤就叫做“汕”。

汕尾原名叫“汕美”,汕尾素以滨海鱼港著称,有美丽的滨海风光,故得“汕美”之名。由于汕尾地处广东省南部未端,旧时曾俗称“尾省”。“尾”与“美”谐音,人们便渐渐地把“汕美”称为“汕尾”,汕尾由此而得名。

汕尾是潮汕文化、闽南文化、广府文化、客家文化的交汇地,文化多元而兼容。秦始皇统一岭南到1988年汕尾一直属于惠州管辖。1988年从惠州析出成立地级汕尾市。汕尾说的话是福佬话(大概可以与汕头话交流),但习俗上与潮汕地区有所区别,汕尾人经商精明,在广州、特别是深圳特区很多汕尾人经商。


李艺泓


这个问题有意思,首先汕头不是哪个地方的头。汕头原来是揭阳(现属于澄海)海边的一个渔村。元代时,在现在的光华埠一带已形成较大渔村,当时称为“厦岭”。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时,现在的外马路老妈宫一带至崎碌已形成沙脊,称作“沙汕”(一种说法是这种沙堤就叫做“汕”,还有一种说法是“汕”是古代渔具的一种,加之当地人都是渔民为主,所以取名为“沙汕”)。明代万历三年1575年时,沙脊积聚成片,称作“沙汕坪”。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时在现在的外马路人民银行汕头支行所在地建炮台(现在的石炮台公园)、烟墩,称作“沙汕头”,再以后,清政府在这里设站收取盐税,去掉“沙字”简称为“汕头”。

汕尾也不是哪个地方的尾。汕尾之得名,源于海沙滩的两条自西向东的沙陇线(沙坝),当地称为线,当地方言谐音“线”为“汕”,而当地人人聚居的港口墟集处于沙陇线尾部,故称汕尾。

所以两个城市的头尾,只是一种巧合,就好像王祖蓝,绝对不是我女神王祖贤的弟弟

听讼者


汕尾的普通话谐音确实不太好听!建议改成红海市(红色的土地、辽阔的海洋)[呲牙]


海鹰汕掠梦


汕尾原名“汕美”,因“汕”的意思是海滩的高处,而这里又以美丽滨海风光著称,故得名“汕美”,“美”与“尾”谐音,后来就把“汕美”叫做汕尾。汕尾港早在宋初就成为商埠,曾经是“舟楫云集”之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有“小香港”之称。汕尾市山明水秀,风光旖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先人创造的灿烂文明,形成了“神、海、沙、石、”多姿,“湖、岛、湾、岬”独特,“峰、泉、岩、洞”迥异,历史古迹和革命文物辉映的旅游资源特色。滩缓潮平水清的红海湾遮浪半岛,香火旺盛的凤山祖庙,峰峦迭翠山抱水绕的莲花山,宋末君臣南逃足迹的“壮帝居”……每到一处,汕尾都有值得称道的风景,值得回味的历史…

兼具潮客性格的汕尾人 汕尾市,是一九八八年初经国务院批准,以原海,陆丰的行政区域建立起来的地级市。辖海丰、陆丰,陆河三县和市城区,共设置3个办事处、40个缜、10个乡,13个农林场。总面积5271平方公里,总人口213万。全市旅居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近百万人。 在这里,可能会有不少朋友,尤其是外省的朋友根本连汕尾的名字都未听说过,或也仅限于听说而己,并不真正对汕尾有多少了解。当然,更有的,只因另一个带“汕”字的城市——汕头的名头太响亮了,所以才连带的认为有头就有尾,由此才连猜带蒙而得到汕尾的一鳞半爪印象! 其实,只要提起汕尾的另一个名字——海陆丰,则恐怕普天之下,就算是海外,也没有几个人会不知晓的了!汕尾市,就是基本上是在原海丰县、陆丰县的基础上设立的!说到汕尾,是绝对避不开“海陆丰”这几个字的!“海陆丰”在全国、在海内外的知名度,要远较“汕尾”为高,要响亮得多!(近年来,有不少人纷纷提议,要将汕尾市改为“海陆丰市”,甚至连本地的省人大代表也将此正式做为提案,提交到了省九届人大进行审议!) 而人们一提起“海陆丰”,在这过去的几十年以来,则又会情不自禁的想起一个伟大的人来——彭湃!一提起彭湃,则首先在脑海里显现的,也是“海陆丰”这三字!彭湃与海陆丰,早就溶为了一体,他是海陆丰的儿子,他又是海陆丰最形象的代表,他就是海陆丰的活招牌!他因在海陆丰的所开创的丰功伟业而名垂青史,而海陆丰也以出了他这么一个英勇的儿子,而感到万分的自豪! 还一个问题则是,人们一提起“汕尾”,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就将其与“潮汕”联系起来!汕头汕尾嘛,大家都是“汕”,大多数人又是同根同源,讲的语言,风俗习惯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不由分说的被连在了一起! 其实,汕尾人与其它地区的潮汕人,是有很大不同的!在海陆丰,沿海一带的潮汕文化与内陆一带的客家文化既独立发展,又互相倚重,既共生共荣又各有天地!或许是因为历史上长期归属客家人占大多数的惠州府管辖的缘故,(只有5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才归汕头管辖)而且又身处在客家人的包围圈之中,(汕尾一面临海,其它身惠州,河源,梅州,揭阳中间,惠、河、梅都是客家地区,另与之接壤的揭阳部分,也大都是半客家地区,如揭西,普宁,只有惠来这么一个小缺口与潮汕其它地区相连,而本地北部山区,也有陆河等大量的客家人聚集地!)因此,尽管海陆丰有时被并入了潮汕地区,但由于地缘的关系,不少礼仪习俗与潮汕

其它地区是大不相同,所以人们又俗称海陆丰人为“半山客”。这一切,造成了汕尾人对潮汕并不是怎么的认同,与潮汕其它地区的关系,也一直是若既若离! 一段时期以来,汕尾人对于自己是否属于潮汕地区,也是很迷惑的。因为如从语言上,风俗和历史上来讲,他们大都可归作潮汕人。但却又因长时期远离潮汕的大本营,所以语言,风俗上又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对潮汕又缺乏认同感,并不怎么认同自己是属“潮汕地区”的一分子。另外,再加上其它各地的潮汕人,对是否把汕尾包括进大潮汕地区,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例如,很多潮汕的网络、网站,在论述潮汕的时候,就只认潮州,揭阳,汕头为潮汕三市。不少潮汕人也并不认同汕尾为“家D囊”,而很多潮汕人,潮汕的学者在论述“潮汕地区”的时候,也往往并不把“汕尾”包括进潮汕地区里边去的!可以这么说,历来,汕尾与其它潮汕地区的联系,并没有其它各潮汕地区间联系那么密切的,相反它与惠州的联系却反而更要强些! 汕尾绝大部分人是属汉族的,占总人口的99。9%以上。不过,却也有一个世居此地,而人口极少的少数民族——畲族,他们聚居在海丰县鹅埠镇上北管理区红罗村,人数只有一百多人! 汕尾的方言是很杂的,基本上海丰县,陆丰县,城区等,大部分地区通行的是变了形的“潮汕话”,也既“福佬话”。而陆河县,海丰县与陆丰县的北部少部分地区,则有不小的部分讲的是变了形的“客家话”。还有少量讲白话的集中于汕尾港和马宫港,使用人口多数为深水渔民。其它还有“占米话”,“畲语”等!其中,“占米话”是一种含有官话成份但深受客家话、闽南话影响的混合型方言,有陆丰市西南镇青塘村、大安镇坎石潭和海丰县平东镇龙吟塘3个方言岛,使用人口约9000人。“畲语”是聚居住在海丰县鹅埠镇红罗村的畲族居民所操的本民族语言,使用人口约180人。 汕尾人的语言,无论是潮汕话,还是客家话,彼此都早已深深地受到了对方的影响,而形式发生了大变!例如:相对于潮汕其它的地方,汕尾人讲的“潮汕话”因受客家人的影响,相对于其它地区的潮汕人讲的“潮汕话”,是偏软的;而汕尾人讲的“客家话”,则因受“潮汕话”的影响,相对于兴梅的客家话,是偏“硬”的!这里讲的软硬,是指语气方面的! 事实上,汕尾人是都具有一种既有异于潮汕,又与客家不一样性格的独特人群!他们的性格,是兼具了潮汕与客家两种性格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溶合而成的。他们既具有潮汕人团结,讲义气,强悍的性格,又具有客家人那

种达观向上,自强不息,坚韧的品格!他们是这两种不同民系深深溶合在一起后而形成的。这中间,早已很难分清,哪些是属潮汕人的性格,哪种是属客家人的性格了!他们的为人,处世,对事对人的态度方式,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方面,无不深深地体现着独特于汕尾以外的人的地方,全都带上了深深的“汕尾”烙印! 只要是汕尾人,无论他讲的是潮汕话,还是客家话,在这方面,都是高度一致的!他们中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东西,就是饮食等风俗习惯,也是日益趋于一致的!在这里,我想举一个证据,那就是客家擂茶的风行! 饮擂茶与食擂茶粥是客家一种古老而独特的习俗,它起源于中原流传于广东、湖南、江西、福建、台湾等地的客家人中。擂茶,也叫咸茶。全国农村吃擂茶的地方并不多,广东的汕尾市和揭西县以及桂、赣、湘西、台的部分地区,才有此习俗。 制作擂茶与擂茶


佛山开心彼得


汕尾原本是海丰县下辖一镇,是国家级优良渔港,后来广东省打算在海陆丰的基础上(当时还没有陆河,陆河还是陆丰的一部分)设一地级市,虽经过海陆丰两地的不断竞争,最终还是因为汕尾镇毗邻南海,镇中心又有全国最大的海水泻湖品清湖,十分适合建设滨海旅游城市,而被最终确定为地市行政中心,而海丰县也析出捷胜,汕尾,红草,妈宫等镇设为市城区(至今未有区名,该区全称为“城区”),作为县处级区,为汕尾市政府所在地,汕尾市也因此得名,与头和尾之说没有很大关系。


尹书臻


汕头的《头》与汕尾的《尾》不是对应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