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新能源汽車日子不好過了,因為補貼方式變了

新能源汽車,是當前國家重點關注領域,前前後後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排放標準限值、新能源補貼等,有效促進了行業發展。

但也不乏有濫竽充數,騙補的企業,車造的不怎麼樣,補貼賺的盆滿缽滿。

基於此,國家調整了補貼措施,今天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調整後的補貼政策。


怎麼補

為什麼新能源汽車日子不好過了,因為補貼方式變了

注:在2013年的初始辦法中,是按標準直接補貼,發展至2019年,補貼公式為:

單車補貼金額 =(里程補貼標準車輛帶電量 × 550)二者取最小值 × 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調整係數 × 車輛能耗調整係數

總之一個思想,電池能量越大、能耗越小,係數越大,拿到的補貼就越多。

為什麼新能源汽車日子不好過了,因為補貼方式變了


誰給補

補貼辦法是國家頒佈,由中央財政統一補貼。但各地方政府為了扶持本地汽車生產企業,也紛紛出手補助。為了促進行業良性發展,遏制地方政府過度保護,後規定,地方政府補貼不得超過中央補貼一半。


為什麼新能源汽車日子不好過了,因為補貼方式變了

2019年新政策要求,各地區在今後不再對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公交車和燃料電池汽車除外)給予購置補貼,轉為用於支持充電(加氫)基礎設施“短板”建設和配套運營服務等方面。如地方繼續給予購置補貼的,中央將對相關財政補貼作相應扣減。


補到什麼時候

補貼從2013年開始實施,到2019年,每年都有調整,是一個逐漸下調的過程。在2013最初版的辦法裡,就明確指出:“財政補助採取退坡機制。試點期內(2010-2012年),每家企業銷售的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乘用車分別達到5萬輛的規模後,中央財政將適當降低補助標準。”

根據最新政策,新能源補貼將於2020年底全面取消。

到那時,大家重回起跑線,究竟誰練就了鋼筋鐵骨,誰在濫竽充數,很快便會見分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