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臥撐是下去時吸氣,還是上去時吸氣?要注意什麼?

倪翠坪


俯臥撐正確呼吸方式:發力推起時呼氣,其他過程選擇吸氣!



作為訓練胸肌、肱三頭肌和三角肌前束為主的推理肌群的經典練習,俯臥撐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日常訓練當中,除了要注意正確的動作姿態以外,還需要注意呼吸的把控,這樣才可以高效的訓練到自己。

其實無論是俯臥撐還是其他動作練習,例如深蹲,引體向上等等,在訓練時呼吸很關鍵。在所有動作發力過程當中進行呼氣有利於核心繃緊,從而產生更大的力量。


例如俯臥撐的向上推起的過程、引體向上向上拉起的過程、深蹲蹲起向上的過程都是發力的過程,這時進行呼氣會有利於核心繃緊,利於動作完成。

當然這是常規情況。如果一個動作強度足夠大時,例如只能完成一次到兩次,就可以屏氣完成動作,這同樣有利於力量提升。

但在日常訓練當中,還是要以正確的保持呼吸,這樣才能確保健康的身體。

瞭解更多健身知識,請關注“大囚自重健身”


大囚自重健身


1.俯身向下時呼氣,向上時吸氣。這是符合大多數人的呼吸方法,個人體質不同,每天200個是正常可以做到的,可以分組完成(5到8組)重要的是循序漸進,起時吸氣,降時呼氣,動作不要太快,按心跳有節奏的上下運動。

2.做幾次動作一次呼吸。連續做幾次動作後暫停呼吸,做一次呼吸,再連續做幾次再一次呼吸。

3.腹式呼吸比較好,就是剛出生的孩子呼吸方式,吸氣時腹部鼓起,雙肩上抬,呼出氣時腹部氣體排出,這就是腹式呼吸法。

通過以上介紹,希望大家能在生活中多做一些運動,使得自己身體更加強壯,體質更好,在做運動同時也注意安全,掌握正確鍛鍊方法,讓自己生活更精彩。謝謝




司機小徐


一,健身的呼吸法則。

向心收縮的時候呼氣,離心收縮的時候吸氣。

發力的時候呼氣,反之吸氣。

向心收縮,肌肉在發力,適當胸壓腹壓更適合發力,同時會增加收縮距離,對健身更好。

離心收縮,肌肉多少會有一點洩力(當然有離心訓練方法,需要注意力更集中,肌肉更緊繃),需要吸氣,增加胸壓和腹壓,縮短收縮距離,且能更好的保護自己。

二,自重健身何必在意這些細節。

當然在意肯定是好的。

但俯臥撐你一分鐘不得做個30個往上啊。

你跟著呼吸節奏走,一分鐘就做20個?

不合適吧,孰輕孰重?

三,呼吸節奏主要是為了安全。

自重健身本身還是非常安全的。

在負重抗阻訓練中。

有時候為了安全考慮甚至要憋氣。

增加腹壓胸壓,收緊核心保護自己。

總結:

呼吸方法

一般情況下可以分兩種呼吸方式:一種是每次俯臥時吸氣(只能用鼻),撐時就呼氣(可以用鼻和口)。


量販彩虹


你好,我是不介意荊棘的角鬥士,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們先說結論,俯臥撐下去時吸氣,推起來時呼氣。

呼吸是一件很簡單的事,然而在健身過程中,很多人都在強調動作標準,恰恰忽視了呼吸的重要性。除了動作標準之外,呼吸也是在健身過程中需要掌握的一項技能,正確的呼吸方法不僅能夠提高運動表現能力,而且還可以增強訓練效果。然而,如果呼吸方法不當,就極易導致過早疲勞,出現頭暈、噁心等症狀,甚至造成運動損傷。

我認為在健身過程中,呼吸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供能;二是保持軀幹穩定。

供能

我們都知道,細胞是通過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機物,從而釋放能量供我們各項生命活動。呼吸作用離不開氧氣,正確的呼吸方式可以在相同的條件下攝入更多的氧氣,血液在循環過程中將這部分氧氣運送至細胞,從而產生源源不斷的能量。

保持軀幹穩定

軀幹是如何通過呼吸作用保持穩定的呢?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兩種呼吸方式,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

  • 胸式呼吸

胸式呼吸是通過胸部控制氣息,將氣體吸到胸部,然後通過胸部擠壓再將氣體排出。胸部呼吸會限制我們的吸氣量,不能使更多的氣體進入肺泡,通常被認為是一種不完全的呼吸方法。如果吸氣量不夠,就會導致氣流不穩、氣息不持久,從而在鍛鍊的過程中出現過早疲勞。所以,在力量訓練中,一般不提倡採用胸式呼吸方法。

雖然胸式呼吸的吸氣量不高,但是換氣頻率快,有利於保持身體處在輕盈的狀態。所以,在跑步過程中往往採用胸式呼吸。

  • 腹式呼吸

我們在武俠劇中經常會聽到“氣沉丹田”這幾個字,其實說的就是腹式呼吸。為什麼他們要強調氣沉丹田呢?這是因為,氣沉丹田更有利於身體穩定和蓄力。

腹式呼吸相比於胸式呼吸,可以吸入更多空氣(保證供能),吸入的空氣越多,腹部壓力越大,腹部壓力越大,肌肉張力越大,肌肉張力越大身體的穩定性也就越好。所以,在深蹲、硬拉這些大重量高強度的訓練過程中,一般採用腹式呼吸方法,而且腹式呼吸可以有效避免頭暈、眼花等現象。

腹式呼吸法:先慢慢地用鼻子吸氣,吸氣的過程中,胸廓上提,腹部慢慢鼓起,這個過程需要5~8秒,然後屏氣2~3秒,腹部充滿空氣,此時身體是最穩定的;然後用3~5秒將氣體從嘴巴呼出。

如何掌握呼吸節奏

在瞭解了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之後,接下來就聊一聊如何掌握呼吸節奏。首先,我想要糾正一點的是,我們並不是主動吸氣和呼氣的,氣體是被壓入和擠出體內的!

以胸式呼吸為例,首先是橫膈膜肌上提,胸腔體積擴大,相比於外界,體內壓強減小,這時氣體被壓入體內;當橫膈膜肌收縮時,胸腔體積減小,體內壓強變大,氣體被擠出體內。

明白這個道理就不難知道我們該如何把握呼吸節奏了。舉個例子,當我們做臥推時,下放過程中,胸腔被打開,此時應該吸氣;上推過程中(發力),胸腔被擠壓,此時應該呼氣,這個例子就直接否定了發力時吸氣的觀點。再舉個例子,做引體向上時,上拉時,胸腔被打開,應該吸氣;下放時,胸腔被擠壓,應該呼氣。

所以,在健身的過程中,呼吸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我們不應該簡單地認為發力時吸氣,瀉力時呼氣這種觀點,我們應該將呼吸原理和運動學理論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

總結

  1. 正確的呼吸方法可以提高運動表現能力,增強鍛鍊效果,降低受傷風險;
  2. 有氧鍛鍊時一般採用胸式呼吸,力量鍛鍊時採用腹式呼吸;
  3. 發力時吸氣,洩力時呼氣是不完全正確的(比如臥推);

所以,掌握正確的呼吸節奏,不僅可以提高運動表現,而且可以將我們的鍛鍊效果更大化。以上就是我的答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不介意荊棘的角鬥士


下放過程吸氣,發力推起過程呼氣,其他動作也都是這樣的原理,離心過程吸氣,向心過程呼氣

大體原理就是:

下放(離心)過程,肌肉是逐漸拉伸的,這時配合吸氣,可以起到擴大胸腔的作用,增大拉伸的範圍,拉伸效果更好,墊高雙手位置,也是為了類似效果。

發力推起(向心)過程,肌肉是逐漸收縮的,這時候呼氣,到頂時,胸腔縮小,可以使肌肉收縮更強烈,俯臥撐到頂時額外多做出一個含胸的動作,也可以起到進一步縮短肌纖維的作用。

最後說一點,並不是所有動作都是如此,一些大重量複合動作必要時可以加入一個屏氣的過程,但是也是有一定技術要求的屏氣也不易時間過長,要與吸氣呼氣正確搭配,不然會造成頭部缺氧暈厥,眼前一黑,直接倒地,我就暈過,還撞器械上了,撞的自己鼻青臉腫的,這種情況一般都是,重量過大導致的呼吸混亂,降低重量,正確呼吸就沒問題。


XXX是個好青年


親,發力時吐氣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