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愛很愛你

每一個媽媽都在拼盡全力愛著自己的孩子,願意為孩子付出時間、精力、物質,甚至生命,只是在這個過程中,常常有一種越用力愛越無助的感覺。

很愛很愛你

朋友兒子五六歲眼睛弱視,媽媽很著急,帶他反覆諮詢了多個眼科醫生,最終選定了一款輔助恢復的眼鏡,需要每天早上固定時間戴眼鏡做訓練。

媽媽是個“戊癸合”,兒子是個壬水。

媽媽非常看重對孩子“言必行行必果”能力的培養,為了給孩子建立良好誠信認知,便同孩子做好約定:“每天必須要自己堅持而不是靠媽媽督促。如果做不到,我們就把眼鏡扔掉。”

媽媽不知道,對於壬水的孩子,他們向來都是很容易隨意,玩兒到嗨會忘記很多重要的事情,父母學會偶爾做個丁火,適度提醒一下才能讓壬水的孩子慢慢找到節奏感。

“好的,媽媽,我一定能夠堅持。”兒子不知道眼睛的好壞對自己到底有多大影響,但卻對這個長相有些奇特的眼鏡很感興趣,很有壬水特性的隨口答應著媽媽。

很愛很愛你

新鮮感過去,孩子並沒有很好堅持。面對孩子的“不誠信”媽媽極其生氣,反覆督促幾天之後,終於忍不住要進行一次“教育”,讓孩子知道不講誠信的代價。

“答應我要訓練,卻不能堅持,這屬於是說話不算數,你知道嗎?”剛開始媽媽強忍著情緒想先把道理講明白,可是她看到“壬水”的兒子不但沒有認真聽自己說話,還搖晃著身體玩兒起來了,提醒兩次仍然不能專心聽自己說話,忍無可忍,揚手打了孩子個趔趄,此時的兒子只能邊哭邊乖乖站在媽媽面前聽訓。

媽媽一頓數落之後問:“我以後還能相信你嗎?”

“能,媽媽,一定能,我一定做好。”相信什麼,自己能做好什麼,兒子其實都沒有過腦子,他只知道,此時此刻這樣說才會免於一頓更疼痛的暴打,順勢而為躲過當下是壬水的一種本能。

“好,如果你明天再做不到,我就不只會扔掉眼鏡,還要把你這個講話沒有誠信的小孩兒一起扔掉。”當看到孩子哭著點頭應允是,媽媽以為嚇唬有了效果。

很愛很愛你

結果,第二天,孩子竟然又忘記了。盛怒之下,媽媽把拿著眼鏡的兒子直接拎到門口,做出一副不要他的樣子。媽媽看著嚇到哇哇哭的兒子,於心不忍但還是要這麼做,因為愛兒子,希望兒子保護好眼睛還要做好誠信,媽媽想:“這次必須得給點教訓,既然怕我扔掉你,下次就一定能做好的。”

兒子無助的抱著媽媽的腿,語無倫次,只能不停喊:“媽媽,媽媽,別丟掉我。”

這樣的事情連續上演多次,媽媽發現孩子越來越不好管,不但做不到自己期望的樣子,還變得不承認錯誤,一批評就發脾氣,既懼怕自己又在不斷對抗自己。

媽媽很困惑,明明很愛很愛孩子,怎麼孩子就不能感受到,不能做好的自己的事情呢?

很愛很愛你

其實,當孩子看到暴怒的媽媽說不要自己時,建立了一個認知:“做了媽媽不喜歡的事情,媽媽就不愛我了,就會把我丟掉……”所以,當意識到自己犯錯,或媽媽指出自己錯誤時,他們要努力對抗,努力推脫責任,不能讓“媽媽不愛我不要我”的事情發生。這個時候的孩子,哪裡還有反省改錯的心思?不認錯,成了孩子保護自己唯一的方法。

很愛很愛孩子,就打開自己的認知系統,用心提供一個可以保證孩子情緒安適、健康成長的環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