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剧中向公馆老洋房销售中那些奇葩事

人物介绍

买房者:林茂根卖房者:向林森(房主向玉荣的孙子)

房子看护人:耿叔(祖孙三代看房71年,被赠予2间房)

中介:店长房似锦、徐姑姑


林茂根出场是一位不起眼的富豪,早年也是受尽人间冷暖,一步步打拼成为饲料大王,他说买老洋房是想有一个他的精神花园。


当然到后面我们才知道其实他并不是单纯为了情怀,更多的是一种暴富后的炫耀,想要在老洋房举办60大寿,也就是这个软肋导致后面他不得不妥协。


一开始对房似锦说非常信任她,把这个事交给她去办,实际上整个房产中介市场已经知道了他的需求。整个房产中介都在帮他找房子,房似锦现在要跟整个中介市场赛跑。


徐姑姑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先是陪老邮差下棋,询问到哪所房子。找到房子后房似锦用自己的亲和力找到房主的名字,徐姑姑又找欧洲的私家侦探找到房子主人的孙子,后面寻找老洋房赠予书徐姑姑也是得到了老同学的指点。可见房产中介们为此事也付出了很多精力、人脉关系、费用。


此事件的善意就是,耿叔的爷爷耿长青当年是向玉荣的管家,耿叔一家三代都在替主人向玉荣看房,看了71年,信守承诺,常年打扫,修葺房子,之前一分钱没有收到,只是住公馆的2个小房间。


徐姑姑和房似锦为了帮耿叔找到房子的赠予证明东奔西走。


《安家》剧中向公馆老洋房销售中那些奇葩事


此事的恶意体现在,卖房者向文森翻脸不认耿叔的赠予书。

在卖出房子后也不管不顾剩下的一堆烂摊子,与买房者林茂根一起跳单房产中介,都不给中介费,直接飞回了欧洲。

买房者林茂根一开始说会妥善安排耿叔一家人,先把耿叔一家骗到自己的房子,说想住多久就住多久,我们还觉得林茂根很大气,谁知获得了产权证后就马上翻脸不认人,豪宅门锁换密码直接扔耿叔行李到地下车库。

买房了之后,没给中介费,再也不接房似锦的电话,典型的过河拆桥。


《安家》剧中向公馆老洋房销售中那些奇葩事


这在房产中介眼里叫做跳单。此时房似锦和徐姑姑两人只能干瞪眼,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就是这种跳单的行为,给以后的买房者会带来更多的不便,中介与买家、卖家相互不信任,不能提前见面,造成恶性循环。


朱闪闪说“林茂根那么有钱,买公馆不眨眼睛,为什么要逃掉我们小小的中介费呢”?


徐姑姑回答:这个社会呢,隔行如隔山,人人都想着自己做的这个行业,有多么的艰辛,有谁又会真正去体谅,别人有多么的不容易呢?更何况我们这个行业的付出,都是在客户看不到的地方,所以大家就觉得我们做事情容易,赚钱好赚。


《安家》剧中向公馆老洋房销售中那些奇葩事


房产中介开发一个房源不容易,卖房的时候带看一百多次,嘘寒问暖二三年,照顾孩子照顾狗,安排车怎么停客户怎么来,还准备矿泉水,打伞遮阳,在房子里等客户,还要随时跟卖家沟通,背后还会有很多付出。


但是很多人还是不把房产中介放在眼里,根本不会尊重他们。觉得他们就是打打电话,发发传单,钱就到手了。


《安家》剧中向公馆老洋房销售中那些奇葩事


徐姑姑说:当一个房子卖出去后,只是服务的开始!


当经历的越来越多的事情之后才发现,服务很重要,不能为了省一些钱,省去有温度的服务。因小失大。


剧中的林茂根以为自己通过跳单,省掉了几百万的中介费,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向家的后生也不是一个什么好人,拿了钱出了国玩起了失踪,剩下充满纠纷的向公馆遭到各个政府部门的罚款,一个非专业的人哪懂这些房产交易的诸多内幕呢?


最后留下的糟心事没办法处理,被罚了几十万,房子还不能保证能够顺利的住进去,只能又找了安家天下的房似锦,补上中介合同,为此在原本1个点的基础上还多出了1个点的服务费。才把房子给拿下,典型的偷鸡不成蚀把米。


跳出房产中介,来看保险行业也是如此,很多人买保险,觉得卖保险很容易,赚钱多,不知道别人在背后的付出。


从业很多年的业务员,拿的费用只是一二年,但是服务客户却是很多年。


我们总给自己想省钱找理由,自己的亲戚朋友卖保险说可以返还部分佣金;

拿到方案后,再去找别人购买,要优惠要礼物;

在互联网上各种了解后,找没人服务的产品购买。


《安家》剧中向公馆老洋房销售中那些奇葩事

有一句话是命运馈赠的礼物,背后都有明码标价


我们获得了部分的优惠,就会缺少了一些有温度的服务。


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却没有得到好的服务。


保险产品是一个低频率使用,很容易忘记,非常复杂的产品。忽略专业知识和服务,最后往往吃大亏。


遇到一位真正专业的保险业务员,才是我们买保险流程中最大的优势。


能够有人敲定最适合自己的方案、有人做健康管理、有人更新保障计划、有人提醒续保、有人协助理赔。能够真正帮我们做好风险管理。


还是那句话,我们以为的交易结束,只是服务的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