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文,要有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还要有一个懂语文学习的父母

学习语文,要有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还要有一个懂语文学习的父母

语文的学习,大家的共识是海量阅读,海量写作,海量背诵。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提升,要有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还要有一个懂语文学习的父母。

一、怎么样的语文老师才优秀

学习语文,要有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还要有一个懂语文学习的父母

一名语文老师,如果可以做到让学生多读,多背,多写,那就算基本合格了。

①优秀的语文老师需要让学生有更多的展示机会。

一名语文老师说, 为了能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展示的机会,他给学生划分学习小组。四人为一组,选出组长,副组长,记录员,监督员。组长负责学习,副组长负责纪律,记录员负责计分,监督员负责公正与否。每人都有任务,既管他人,同时又被他人管。这样分工明确,各尽其责,老师再管理起来就省心多了。 于是,课堂上,学生的小手一个个也都举起来了,读书的声音也越来越洪亮了,一些胆小的学生也敢站起来回答问题了。

②优秀的语文老师需要让学生有更多的阅读机会

学习语文,要有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还要有一个懂语文学习的父母

语文老师规定,小组内谁的得分低,要贡献一本书,放在班级图书角,供大家阅读。当然,自己得先读,然后推荐给大家。因为对于学习有障碍的孩子来说,只有阅读才能开启他们的心智,让他们不断进步。 由于班内图书不多,老师把家里的书也拿来供学生阅读。学习之余,学生如痴如醉的读着。除了学习,就是读书。学生打闹的现象不见了,老师的耳边也清静多了。

一个语文老师分享了学生作文《我的老师》里面的一段:我恨你,老师。你明明知道我的学习成绩不好,还把我分到班长这一组,我怎么能和她们比呢?我肯定每次都是摸底的一个。你一周评一次,分数少的要交一本书,还得自己先阅读,这我怎么能做到呢?可我又不敢和你说。第一周过去了,我得交一本书。回家一说,妈妈真爽快,立即答应给我买。难过之余又有些庆幸。于是我得到了第一本书,你要我尽快读完。我只好认真读。终于读完了,在课堂上,我给大家说了我的心里话。说实话,开始不想读,后来读着读着自己都哭了,你们想哭吗?那就看我的书吧!没想到,老师带头给我鼓掌,那一刻,我幸福极了,心里对老师的恨也消失了,虽然每次都是我交书,但我很快乐…… 语文老师把这位同学的作文登在了班级的书册上,为此,学生高兴了好几天。不难想象,她的语文成绩也越来越好。尤其是作文,班级书册每期都有她的作品发表。

③授之以渔永比授之以鱼更重要

学习语文,要有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还要有一个懂语文学习的父母

语文教学在交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他们便能自己去学习了,这比什么都好。归根结底,学习终归要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 一个不爱读书的人,你将无法想象,他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危害。思想不是灌输,不是硬塞,而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真实流露与实践。他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

阅读的最高境界是悦读。只有悦读的人,才有健康的身体和思想。他才能够做一个好人,一个快乐的人。而现在的社会,迫切需要好人,愿意与人分享快乐的人。语文老师需要告诉孩子,当你失掉勇气的时候,就去读书,去亲近书,走进书里,你会发现,自己原本很优秀,只是自己挡住了前进的路,击败你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二、家长怎么样教孩子学语文

学习语文,要有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还要有一个懂语文学习的父母

作为家长,应该配合老师,让孩子学好语文。有些家长,不是天天对着孩子唠叨语文学习的大道理,就是强化孩子缺点,例如“你怎么就这么笨?这么简单的字都写不出来?这写的是什么作文?” 孩子的感受就一个字:烦。 结果呢?孩子越发不爱学习语文了。

很多学生家长当孩子语文学习不如人意的时候,往往束手无策。其实关键就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们应当致力于培养孩子重思存疑、互学共进、专心有恒的学习精神;培养出声诵读、多读多背、勤作笔记、认真书写、融入生活、勤写多练的学习习惯。

家长在忙碌我们的工作同时一定要抽出足够的时间,和我们的孩子在一起。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这是家庭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家长要引导孩子的语文学习,必须引导孩子走进生活、走进社区,与生活、与社会共呼同吸,留心观察,深入体会,这个过程不仅是加深对书本认知的过程,也是创造性意识与思维生成与发展的契机,更是一个人精神世界成长的绝佳时机。

语文的学习,不是决定于一朝一夕,而在于日积月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