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孙权的武力是什么档次?

一只好亻



孙权也算一个马上皇帝了,他性格中有侠义的一面,15岁就出来跟着哥哥孙策混江湖,参赞军机,他的点子最多,连孙策都自愧不如,这是孙策死了之后,为什么不把位子传给儿子,而传给孙权的重要原因,孙策站在老孙家基业的高度,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战乱不断,老孙家想香火不灭,非得像孙权这样的人才能保得住。

孙权19岁就被东汉皇帝封为讨逆将军,后来加车骑将军,这些都是武职,所以孙权孙仲谋,绝对算得上一个武将,只不过罗贯中先生没把他当回事。

从孙权的外貌也看得出,他不是个秀气人,碧眼紫须。孙权参与过多次战争,譬如灭黄祖,就是他干的,还打了三次,也算是抱了父仇;另外,灭山越,打濡须坞,争夺合肥等等,孙权都是御驾亲征的。所以孙权这个人,肯定是有一定的武功底子,比曹操要强一点,曹操会玩槊,至少懂一些套路,在赤壁作战时,也曾对酒当歌,借着酒劲,耍了那么一、两招,也曾怀揣着利刃,刺杀董卓未遂,但一上起阵,基本上是被人虐的,最丢脸的是征董卓时,曹操曾被两名小兵给活捉了。

孙权展示武力的地方,整个《三国演义》中,有两处描写:

第一处,刘备招赘江东那会儿,孙权跟刘备有过一次会谈,孙权曾剑劈入巨石,虽然用的是宝剑,但巨石不是豆腐,不是随便能砍入的,这么玩过的,也只有汉飞将军李广了。而且,孙权还经常性砍桌子,砍帅案……说明孙权的臂力还可以,有那么一手绝活,叫他“孙一砍”不为过,而且,他自认为不输给刘备,才当着刘备面,露这么一手,这么玩的。

第二处,在战合肥逍遥津的时候,面对强敌,孙权和凌统在第二队,如果孙权完全没武功的话,他应该不敢在第二队,当形势不利时,孙权马跃断桥,逍遥津上玉龙飞成功,这是需要骑术,和一定的爆发力的,必须要经常玩这种东西,才有可能玩成功,不可能瞎猫撞死耗子的。

因此,孙权的水平也算是个将了,只不过江东人才济济,不需要他去以身犯险,打打杀杀,对付张辽这种猛将他肯定不行,但一般的小兵还是拿他不住的,所以,孙权在魏蜀吴三雄中列第二,稍弱于刘备,要强于曹操。



菊兰庑主人


孙权和曹操、刘备自主创业不同的是他是正宗的“二代”!

孙权的父兄孙坚和孙策都是当世名将,又都是英年早逝,所以当孙权十八岁接手父兄基业时,便已是据有江东六郡的,一生中从未亲临战阵,连最重要的一战--赤壁之战都是周瑜替他打的!而孙权只是在后方负责调集援军和辎重后勤。

可能有人会说,没上阵不代表孙权不能打!只是没机会表现罢了。辛弃疾那首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写道:“亲射虎,看孙郎”——这可不是用典成痴的老辛杜撰的。的确《吴主传》确有记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於庱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卻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孙权确有射杀老虎的记录,但却是随从侍卫的帮助下,再搭上自己的坐骑的前提下,甚至连自己都差点被老虎咬死,以至于东吴重臣张昭多次劝阻。不说孙权和野兽间的打打杀杀,孙权人生中最接近战阵的一次是在合肥之战,在被张辽用精锐骑兵大破吴军,孙权一路逃命,“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

当然面对张辽这种狠人,曹操、刘备上也得怂!但这一句“权不敢动”就有点磕碜了!起码在勇气上就比手刃数十人的曹操和亲当矢石的刘备差得远了!


历史冷知识钩沉


说到三国时期武功绝世的名将,很多人想到的是吕布关羽张飞赵云典韦等人,他们都是属于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顶尖武将,然而,对于魏蜀吴三国的头目也就是“曹操、刘备、孙权”三人的武力值,很多人往往都忽略了,作为三个当时最强的诸侯,他们依旧没有放弃角逐,都不甘偏安一隅,不过他们比拼的往往是斗智,拼兵力,比手下的文臣武将集团阵容而已,不会也像武将一样上阵厮杀单挑。那么,如果他们三个人以单挑决胜负的话,究竟是谁更胜一筹呢?

NO.3:孙权

孙权是江东猛虎孙坚的儿子,小霸王孙策的亲弟弟,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孙坚在早期时,就以武艺高强而文明,素有“江东猛虎”的美名,其长子也就是孙权的哥哥孙策比起其父更是有过之而不及,凭借向袁术借来的几千兵马和父亲给自己留下的几位旧臣,短时间内平定东吴、所向披靡。而作为东吴第三代的掌权人孙权,咋一看他是坐而收取父兄留下的江东基业,但并不代表他就是纨绔子弟。

孙权的武力,更多体现在射猎上。辛弃疾那首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写道:“亲射虎,看孙郎”——这可不是喜欢用典的老辛杜撰。《吴主传》确有记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於庱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卻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孙权挽弓射虎,却被老虎伤了马,幸好被随从解救猎杀了虎。东吴的重臣张昭,就曾劝谏过:“您是人君,应该驾御英雄,驱使群贤,怎么能和猛兽搏斗,与小校争勇?”孙权虽然当时谢过,但事后还是“犹不能已”,制作了一个射虎车,只带一个车夫,站在车中射猎。“时有逸群之兽,辄复犯车,而权每手击以为乐。”

打猎控孙权,和曹操刘备相比说到底还是个大男孩,没有与人阵前厮杀的经验,所以暂且给他排为第三

NO.2 :曹操

曹操年少时是个放浪不羁的游侠儿,什么走狗斗鸡、欺男霸女的坏事都做过。超人的胆略,加上出众的武艺,让他年少时名气就非常大。射杀猛兽的事,曹操也做过。《魏书》记载:“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

曹操最武勇的事迹,是下面三个故事:

1、手戟退张让。

《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孙盛《异同杂语》记载:“太祖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於庭,逾垣而出。才武绝人,莫之能害。”

中常侍张让是当时权倾一时的大宦官,小流氓曹操私入他寝室,要么是偷物要么是偷情,被发觉后舞着手戟翻墙而走,没人能挡,这是多厉害的家伙!

2、杀吕伯奢一家。

《三国演义》里,曹操不愿归附董卓,逃归乡里,与几个从人路过故人吕伯奢家。曹操担心吕伯奢告密,心狠手辣杀了他一家,留下“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名言。但《武帝纪》却另有一说,“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吕伯奢的儿子和宾客劫持曹操在先,曹操动手在后。

说到杀人,“手刃击杀数人”对曹操来说,只是小意思。因为曹操骇人听闻的真正实力,下一个故事可知。

3、手杀数十人。

讨伐董卓失败后,曹操因为兵少,与夏侯惇等到扬州募兵,募集了四千兵,不料行军到龙亢时,士卒开始叛乱。《魏书》栩栩如生记载道:“兵谋叛,夜烧太祖帐,太祖手剑杀数十人,馀皆披靡,乃得出营。”

夜半士兵叛乱,大营被烧,衣冠不整的曹操居然处乱不惊,持剑手杀数十人,其他的叛军惊散,安全脱离险境。曹操的胆气和武力,强悍到何种地步!同样遭遇叛乱,拿一个大家熟悉的人物来比较:演义中的三国最强者吕布。

吕布在下邳遇到部下叛乱,“布不知反者为谁,直牵妇,科头袒衣,相将从溷上排壁出。”“溷”就是厕所,吕布光头头袒着身,牵着妻子躲进粪坑,推倒墙壁逃命去了。

NO.1 :刘备

刘备的武力,是三人中最强的,而且强的不止一星半点,如果和曹操孙权单挑决天下的话,或许争霸天下就没有曹操孙权什么事情了。

在《三国志》中写刘备:“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可以看得出刘备其实和曹操一样,东汉时期流行游侠之风,手下没几个人,根本不敢出来混。

刘备成年以后,戎马一生,从讨伐黄巾军开始,到夷陵战败,几乎一生都在马背上度过,相比于曹操孙权,刘备更是一个草莽英雄。《典略》里“平原刘子平知备勇武,荐备于从事”,这句话不是白说的

刘备并不是很多人心里想象的那种怂包,每每战斗都在第一线,其熟知战阵的勇敢和具备较强的武艺是毋庸置疑的。《法正传》记载:“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

再说刘备与关张二人初见之时,一人便分开了缠打与一处的关张二人,后关羽张飞这等心高气傲之辈都能拜刘备为兄长,尽心尽力辅佐刘备,说他没两把刷子是不可能的

所谓勇将,如此而已。三国时代,若论到势力首脑武力,刘备当属第一。


古今历史观文


孙权的武力是肯定不及孙坚、孙策的,冲锋陷阵的事干的比较少,不过因为其父兄的原因,应该也不会太低。历史上记载他非常喜欢打猎、射虎,苏轼诗词中“亲射虎,看孙郎”说的就是他,而且喜欢自己一个人去打猎,完全不害怕野兽袭击,可见还是有一定的真本事。在《三国演义》里面他也曾用剑劈开大石,应该武力和刘备不相上下。游戏数值参考的话,我就记得在《梦想帝王》里孙权的武力值是84(吕布最高是100),应该是比较中肯的。



恐高之鹰


三国志记载,建安二十三年十月份,孙权将要去吴郡,途中在凌亭骑马射杀老虎,孙权所骑乘的战马被老虎咬伤,局势十分危急,此时若是寻常百姓,必定已经身死虎口,那么孙权是如何虎口脱险并且反杀老虎的呢?

孙权面对老虎的袭击,没有惊慌失措,因为他知道这时候必须保持镇定,越是惊慌失措越是危险,在这惊险万分之际,孙权挥动双戟向老虎发起猛攻,老虎居然被孙权刺伤而退却,随从张世乘机用戈攻击老虎,最终将老虎捕获。孙权能够单挑老虎,可见其武力之高。



大熊经典电影


建安二十三年十月份,孙权将要去吴郡,途中在凌亭骑马射杀老虎,孙权所骑乘的战马被老虎咬伤,局势十分危急,此时若是寻常百姓,必定已经身死虎口,那么孙权是如何虎口脱险并且反杀老虎的呢?

孙权面对老虎的袭击,没有惊慌失措,因为他知道这时候必须保持镇定,越是惊慌失措越是危险,在这惊险万分之际,孙权挥动双戟向老虎发起猛攻,老虎居然被孙权刺伤而退却,随从张世乘机用戈攻击老虎,最终将老虎捕获。孙权能够单挑老虎,可见其武力之高。

张昭曾经劝说孙权:“你是一国之君,应该驾驭英雄,驱使群贤,怎么能够去和野兽搏斗,与普通人斗勇呢?”可是孙权不以为然,依旧热衷于打猎,为了方便围猎,孙权甚至设计了一辆专门用来打猎的射虎车,经常有猛兽袭击战车,孙权居然以与它们战斗为乐。

由此可见,孙权的武力是非常了得的,父亲是江东猛虎,哥哥孙策是“小霸王”,常年跟着孙策四处征战,没有一定的武力怎么行?


米爸Derek


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刘备心里暗道:“如果能够占据荆州,成就霸业,那么这块石头就能够斩断。”孙权则暗道:“如果能够占据荆州,那么这块石头就能够斩断。”结果刘备和孙权挥剑,两个人都斩断了石头,排除迷信成分,孙权能够用剑斩断石头,可见其武力水平不在刘备之下。

正史中的孙权曾经途中在凌亭骑马射杀老虎,孙权所骑乘的战马被老虎咬伤,局势十分危急,孙权面对老虎的袭击,没有惊慌失措,因为他知道这时候必须保持镇定,越是惊慌失措越是危险,在这惊险万分之际,孙权挥动双戟向老虎发起猛攻,老虎居然被孙权刺伤而退却,随从张世乘机用戈攻击老虎,最终将老虎捕获。孙权能够单挑老虎,可见其武力之高。


生活大话家


论个人武功,搏杀老虎,三国时代,唯孙权独尊!

纵三国名臣武将,何人有此业绩?!!

题主问的是武力……应为综合国力!不计较个人武功!

纵观三国,孙权尚且自保,竞能打得刘备屁滚尿流!综合国力,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纵观三国综合国力,孙权权居亚军!


主天安


孙权智勇兼备,他不是攻城掠地的马背上的皇帝。他从哥哥手里接过东吴大权,东吴的内政还是很乱的。如果孙权没有本事,东吴早投降了曹操, 孙权的父亲是号称“江东猛虎”的孙坚,其父亲在年少之时岁就单挑群盗,群雄讨董时期斩杀董卓手下猛将华雄击退吕布(三国演义中将为了彰显关羽的勇猛,斩杀华雄的功劳移花接木到了关羽身上,并且虚构了三英战吕布的故事。)孙权的哥哥是号称“小霸王”的孙策,年纪亲亲就平定江东六郡,作战身先士卒悍勇无比,可是孙权似乎没有留下什么威名。但是虎父无犬子,既然孙坚武力那么强,想必孙权的武力也差不到哪里去吧,即使是《三国演义》,也不会把谋臣写成猛将,把猛将写成谋臣,演义虽然只是小说,却不至于“空穴来风”,因此《三国演义》依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小哥观察站


孙权是三国时期一个重要的政治人物,智勇兼备的英雄。他不是攻城掠地的马背上的皇帝。而是内政的一把好手。他从哥哥手里接过东吴大权,东吴的内政还是很乱的。如果孙权没有本事,东吴早投降了曹操了。

和曹操一样,孙权也很重视农业的生产。大约在建安七、八年间,他就开始推行屯田。东吴的屯田分为军屯、民屯两种,采用军中编制,设置典农校尉、典民都尉、屯田都尉等官职管理屯田事务。屯田兵且耕且战,屯田户只种田,免除役事。公元226年,孙权还采纳陆逊的建议,扩大屯田面积,并将自己驾车的牛由八头减为四头,用于耕地。他还身为士卒先,亲自耕田,“与众均等其劳”,这些作为大大鼓励了士农的情绪。

南京古石头城遗址这里古为长江古道,孙权在这里依山筑石头城,所谓“石城虎居”就在此。

孙权还注意兴修水利。他在建业开凿东渠,宽五丈深八尺,把玄武湖水倾泻入秦淮河里。他又在句容开凿破岗渎运河,通往云阳(今江苏丹徒)。这些水利工程,既便于内河航运,又可供灌溉农田。

为了长江水战和江海交通的需要,孙权还大力发展造船业。他设置官员,监督工匠和罪犯造船。其造船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船的规模也相当可观。有了理想的江海交通工具以后,为了扩大势力,东吴的对外联系也扩大了范围。公元230年,孙权“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土万人,浮海求夷州、禀州。”吴军达夷州(即今台湾岛),开始书写大陆与台湾岛交往的历史。孙权还进一步巩固了对交州的统治,积极派人与海外的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南方)谙国建立了友好关系。以后,又派交州刺史出使南洋诸国,与印度建立了联系。

同时,为恢复和发展生产,孙权还多次宽赋息调。夺取荆州后,他曾下令诸将,“尽除荆州民租税”,并加强武备,崇尚节俭。公元226、231年都曾下诏,放宽催收农夫所欠租税,不要再征租赋。

这些措施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东吴的综合国力,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农民生活的稳定和逐步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