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不過餃子

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如倒著。這兩句民間俗語把人最舒服的狀態說盡了。我第一次聽到這話的時候,總會腦補一個躺著吃餃子的畫面,豈不是又好吃又舒服?

餃子在北方的地位和意義絕非任何普通吃食可比,我第一次讀《白毛女》的時候,看到楊白勞在除夕之夜躲債歸來,從懷裡掏出來一截紅頭繩,還有一小袋子白麵,就為了父女二人在過年時候能吃頓餃子的時候,心中感動了好久。能不能吃上一頓白麵餃子,確實是那個年代是否過了一個好年的標誌。

我娘愛包餃子,用她的話說,這玩意兒省事兒,不用炒菜了。

餃子好吃不好吃,取決於內裡的餡料。我愛吃各種素餡的,韭菜,茴香,西葫蘆,茄子,甚至黃瓜西紅柿皆可入餡。我不愛吃肉餡的,總覺得一嘴咬下去,滿嘴油乎乎的,有些發膩。

調製餡料是門學問,我娘把餡調拌好,將筷子在餡盆邊一放,就會招呼我嚐嚐鹹寡,寡就是淡的意思,我煞有介事的抄起筷子吃了一口,然後告訴我娘是寡還是鹹了。有時候我妹妹也會眼紅我這個工作,和我搶著嘗,可是總會招致我孃的一頓訓斥和搶白,說上一句,閨女哪有嘗餡的?我到現在也沒明白這是為什麼。是因為男孩子味覺更發達?還是別的什麼不得而知的原因?

我那時還不會包餃子,只會擀皮兒,手忙腳亂著,慌慌張張著,大小不一,厚薄不均的麵皮被我拿到桌子上,總免不了被我娘奚落一番。

包好的餃子一個個鼓著肚子,就像孩子噘起來的嘴巴一樣,等待著大鐵鍋裡將要沸騰的水。我坐在灶堂前,燒著火,這是我最愛的工作。看著一大鍋水慢慢沸騰起來,餃子就要下鍋了。它們排列整齊,霹靂撲通的跳下水去,一個猛子就不見了,等到再浮上來的時候,這些餃子的顏色都發生了變化,晶瑩剔透,吹彈得破一般。沸騰過兩三遍,餃子就可以出鍋了。

有了冰箱之後,速凍餃子似乎成為標配了。我不愛吃速凍餃子,總覺得那不是真正的餃子,起碼,是一些沒有靈魂的餃子。閒暇時光,自己包上兩蓋簾,倒上幾小碟醋,煮熟撈出,開吃啦!最後,還要喝上一碗煮餃子湯,這有講究,叫做原湯化原食!

這就是餃子。

好吃不過餃子

好吃不過餃子

好吃不過餃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