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季節為什麼容易患有心臟病?

寒冷季節或者說冷熱交替使人容易患心臟病,這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臨床事實!

寒冷或者冷熱交替會導致多種疾病的出現和加重,而以往應對手段的治療效果,卻往往不如預期,最後造成疾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寒冷季節為什麼容易患有心臟病?


冬季是心臟類疾病的高發期,原因在於不穩定的溫度變化對神經的影響!


正常情況下,血管的舒縮功能受交感神經支配,當冷熱變化超出交感神經自我調節的範圍時,會促使交感神經異常放電,引起動脈血管收縮、痙攣、變細,血壓升高。

其實我們的血管與冷熱的關係雖然存在簡單的熱脹冷縮,但更多的是溫度突然降低的溫差刺激,哪怕是在炎熱的夏天,如果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突然進入一個冷氣較足的房間,依然可能因為突變的溫差刺激而發生危險。

而秋冬季節的外界溫度較低,患者一旦從室內來到室外,就需要承受這種低溫的刺激,這種刺激首先影響的是交感神經,而非常人以為的血管,交感神經受到低溫的刺激會進入一種應激狀態,使茶酚胺類物質分泌速度增加,誘發體內血管發生痙攣,這種痙攣作用於整個血管,血管的整體發生痙攣,內部空間會變小,患者的血管原本就存在斑塊血栓,血液就已經嚴重受阻了,這時候在因為血管的痙攣,就等於是火上澆油,患者很容易出現心臟病,危及生命。


寒冷季節為什麼容易患有心臟病?


除了溫度以外,還有可能影響神經的因素嗎?


作為神經最親密的鄰居,脊柱對其的影響是最大的,它的病變(增生、旋轉、突出等)會持續壓迫刺激交感神經,同樣會造成神經紊亂的後果,而相比於短期內的溫差刺激,脊柱病變造成的刺激更為持久,只要患者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病情只會越來越重,不可能自然恢復。

所以說,對於心臟病患者而言,在寒冷的季節,避免交感神經受到劇烈的溫差變化刺激才是需要注意的關鍵,一切的病因都是以它為中心,在治療上應該選擇更為積極、有效的對因治療,在根源上降低神經興奮性,消除血管狹窄的病因,方可重回健康。

寒冷季節為什麼容易患有心臟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