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毛笔字应练那种字体?

艺术领域


这是一个多年来始终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主张从楷书入手,有人主张从隶书入手,有人主张从魏碑入手,有人主张从篆书入手,各执己见,各有各的道理,但很少有人主张从行草书入手。

无论从哪个书体入手,都有写成功的先例,比如写从楷书入手的有田蕴章、田英章兄弟,尽管现在社会上对他俩的字争论很大,但既然能引起争论,说明还是有争论的道理的。天津的文化大贤龚望先生,书法有“龚隶”之称,入手写的是隶书,他教出来的弟子,也大多从隶书入手,大书家孙伯翔先生是从魏碑入手的,以篆书入手的当代书家中我还没有发现,但秦朝的李斯,肯定是从篆书入手的,因为那时还没有隶书。

八十年代中期,我曾就这个问题,当面请教过孙伯翔先生,孙先生的回答是:哪个书体都行,只要你喜欢,就可以临摹。

对孙先生的话,我个人一百个赞同,哪个书体都行,但是,尽量避开行草书,因为上手就写行草书,如果再没有一位高明的老师指导,很容易写“油滑”了。





魏墉WEIYONG


根据题主的描述,自己有一点点基础,写出来的字不至于看着很幼稚,问练什么字体好,能不能练习行书。

我觉得题主不要着急练习行书,还是从楷书开始练起,楷书的基础是必不可少的,是学习书法的必备技能,楷书写不好,写其他书体也很难写好。

这不是我随便说说的,我的不止一位老师都告诉过我,一定要把楷书练好。


我也曾遇到过好几位学习书法的朋友,他们都是随便写了写楷书就开始学行书了,结果学习行书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普遍的问题就是笔画发飘、造型不准,用笔不沉着。

他们也知道要按下去,可是就是做不到,因为之前没有经过这种训练,潜意识里就没有,只要精神一放松就写不好了。

所以,我就直接告诉他们别写行书了,回过头去写楷书、写写篆隶吧。

学行书的确很有趣,写出来还显得很高明,可是一定要有好的楷书的基础,没有楷书,就是空中楼阁。

你觉得呢?

同意的朋友麻烦赏个赞,随手关注一下啦。


不二斋


对于书法问题不敢回答,就说说自己写毛笔字的经历。

我的毛笔字写得不好,因为没有坚持写。像大多数的人一样,我学写毛笔字是从楷书学起的。上小学时有大楷课,写毛笔字,都是描红,我描的挺好的,每次都能得好多个红圈,写得好的老师都用红笔圈起来。描着描着就不想描了,就想自己写,到书店买来字帖,练习“永字八法”。那时候条件不好,就用作业本背面练字,再一个就是找熟人收集一些旧报纸,在报纸上练习。也是自己没有长性,觉得写毛笔字也没那么难,拿来就写,根本不懂这里边隐藏的奥妙和精髓。所以就停了下来,后来学国学、读《心经》,感觉到了古老文化的魅力所在,又拿起笔来抄写诗经,练习小楷,但因琐事太多,不能静下心来,没有坚持下来。如今自己那颗喜爱古老文化的心又蠢蠢欲动了,禁不住买了字帖、备了纸笔又开始写字了。

写字之前上网查了资料、又向毛笔字写得好的老师朋友进行时请教,得出如下结论,指导我的练字行动。第一,书法入门从字帖开始,选择字帖从一流水平开始。所谓“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所以选帖应当取法乎上。选择一流的字帖,以期写出一流水平的好字。第二,不要什么帖都临,要择帖临之。第三,不要海量练字,要捡好字多练。第四,不要盲目地模仿,要练字的结构。第五,不要时断时续,要持之以恒。

最重要的是,初入书法,建议学欧体入门。因为欧体规律性强,比较容易上手。

欧体以“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劲挺,笔力凝聚”著称,它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创作的一种楷书字体。

“最不可忙 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又不可瘦,瘦当枯形;复不可肥,肥即质浊。”此即为欧体。

初学入门,可以选择一些和现代人的字的风格比较接近的一些字帖,尤以古代留下来的经典名作为佳。推荐书法家有文征明、赵孟頫等。文征明的《琴赋》、赵孟頫的《洛神赋》。又王羲之的《兰亭序》,钟少京的《灵飞经》,王献之的《玉版十三行》。

书法是一种艺术形式,是国之瑰宝。它是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书法这一艺术形式越来越被大家重视,必将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爱清馨爱古诗词


其实初学毛笔字,从楷书,隶书入手比较适合,这些字体都是静态的,比较直观,便于识别(没有牵丝引带,错落跌宕,墨法多变的讲究),一则实用,工整,美观,符合大众审美情趣。二来可以掌握汉字结构,笔法章法及控笔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习楷书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颜、柳、欧、赵”外,也可以临摹二王,钟繇,赵孟頫,文征明等写意性强,工整漂亮之类的小楷法帖,还可以从魏碑入手,如《张猛龙》、《张黑女》等这些都是魏碑的经典,能把它们学好,也是很有味道的。隶书可选用《礼器碑》、《乙瑛碑》、《史晨碑》、《曹全碑》、《张迁碑》等汉隶名碑。在初学阶段,学习书法不可贪多,不可见异思迁,频繁更换字帖,否则贪多嚼不烂,最后搞成四不像。一定要选一家自己喜欢的字帖,从一点一画一字去学,循序渐进,临帖没有速成,更没有捷径,唯一的方法就是认真临帖。只要方法正确,心诚力到,持续努力一、二年也可能会写的像模像样,小有成就。

下图是我学习隶书的习作......


雨晴斋


您好,我来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初学毛笔字只要不从草书入手都不算错!

篆隶真行草,为什么草书排在最后,因为草书是最难的!


有很多人喜欢从篆隶入手,这样基础会打的很好!练习笔画的厚重和灵动,为学习行书草书做好准备!

但大部分人喜欢从楷书入手,的确,楷书算是基础,打好基础学习其他的书体会事半功倍


从行书入手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没有篆隶楷的基础,会花费更长的时间!我就是从行书入手的,没写过楷书

不管什么书体,只要写毛笔字,以后都要慢慢接触,都要学到,都要涉猎!这点毫无疑问,所以只要喜欢,找一本自己的喜欢的字贴认真大量的临写就够了,不必拘泥于条条框框!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您

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多包涵

我是喜欢书法和吉他的墨宝,谢谢


墨宝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我认为现在练习书法最好的取法对象是赵孟頫。他的各种书体流传下来的比较齐全,楷行隶草篆都有。是全面系统的学习书法的最佳选择。
当然,这只是个人的偏好。


并不能代表其他人的见解。

初学书法,以楷书入手。这是很自然的事。因为楷书的书写相对较慢,而且结构也较行草书固定。是初学者较为容易掌握写好的书体。行草书的结构变化多端,初学者理解上出现偏差的话,便进入到了歧路,永难回头。

如果想要把字写好,不论是抱着远大的理想还是自娱自乐的消遣,都应该有把字写的合乎法度的态度去对待。就算消遣,也要能让自己看着舒服,心情才会愉快,对吧!

假如不按套路来,而是放弃基础训练,直奔主题,手中的活没有,达不到想要的结果,白白的浪费了时间,于事无补。

古人云:有功无性,神彩不生。有性无功,神彩不实。

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所以,要想写出神彩飞扬的书法,还是先把基础打牢,再去往更高层次的书体攀登。


子衿书法


现在你想进一步学习书法,又苦于字帖的选择。

这是初学书法比较普遍的迷茫和彷徨心态。

首先,学习书法要与自己的目标结合起来。

比如,我们学习书法就是纯粹的书法艺术学习,还是有一定的实用目的?这个一定要搞清楚。


我们现在的书法实用书法有楷书、行书和草书三种。

所以,实用书法学习,就应该在楷书、行书和草书这个系统选择。

在这个系统一般首先学习楷书,楷书学习一段时间,再去学习行书,条件允许,最后学习草书。

为什么这是一个“实用”书法体系呢?因为书法最直接的意义就是在生活中应用。


楷书、行书大众最普遍使用的书法,写好这些字,群众容易感兴趣,还可以直接为群众服务,为群众喜闻乐见。

你想想,如果学习的是篆书和隶书,是不太实用的,与最广大群众有一定距离,也就与生活一样一些脱节。

但是,如果是纯粹的学习书法艺术,那就没有什么实用不实用之分了。

学习书法从什么字体开始都可以。这就是一种个人兴趣选择了。


如果是纯粹的个人兴趣选择,那么还是以自己喜欢的字体为宜。

比如,喜欢篆书,就从篆书系统选择。


喜欢隶书,就从隶书系统选择。

喜欢楷书,就从楷书系统选择。

一般初学书法,不建议从行书和草书开始。

初学书法的兴趣选择只能是篆书、隶书和楷书这三个体系了。

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我们对楷书是有一些模糊概念的。

一般我们说的楷书都是指唐代的楷书。

例如欧阳询的《九成宫》、虞世南的《雁塔圣教序》、褚遂良的《阴符经》、颜真卿的《多宝塔》、柳公权的《神策军》。


初学书法学习其中任何一家的字帖都可以,而且,你真的学好任何一家的书法,也是非常不错的。

此外,元代赵孟頫的楷书,也是明清以来广泛受到欢迎的书法。

以上的楷书,基本属于唐代以来的王羲之楷书书法体系,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也是非常主流的楷书。

不过,现在我们对楷书的视野,也有一定的丰富和扩大。

南北朝时期优秀的魏碑书法,也被认为是楷书的范围。

学习魏碑,是书法的一个新传统。清代以前是没有学习魏碑的书法家。


现在之所以把魏碑也纳入楷书系统,是对楷书的丰富。

喜欢魏碑的朋友也可以在魏碑系统,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法风格。

学习魏碑书法,可以有一种新颖的气象。所以,魏碑也是许多书法家喜爱的字体,而且群众也比较喜欢。


千千千里马


我的毛笔字不好,粗练过几天,说说感悟。练毛笔字应从楷书练起,扎实基本功,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再学其它的书体才能发挥自如。很多书家的楷书都非常好,各有千秋。我认为柳公权的楷书较易入门。他的楷书以方笔为主,方圆并用。方笔用折锋逆入,收笔回锋折回,笔画首尾形方,转折处干净利落,厚重遒劲。
圆笔逆入裹锋,不折不顿,一往即收,圆转回旋,笔画首尾圆润。书体端正俊丽,谨严劲紧,中宮紧缩,横式多左紧右松,纵式则上紧下松,疏密有致,于匀称之中求得变化。

柳大师的要旨是“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乃可法矣。“

初练时可从基本笔画入手,一段时间后去临摹柳大师传世之作《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可摘重点字练其笔画、间架结构,反复揣摩,潜心钻研。

持之以恒,水滴石穿。



苍松SH


《艺术书法入门选田英章楷书最实惠;日常实用书写选馆阁体最务实》

一、入门学书法千万别选错方向;

初学书法首先弄清楚学习书法的动机最重要,然后才说选帖选书体。因为书法按使用属性本身分为两大类别:实用书法与艺术书法。

两种书法适用场景不同,技术要也不尽相同。直接影响选帖的准确性。

二、想尽早当上“书法家”,那就选田英章欧楷入门吧!

如果你是想提高自己的书法艺术修养,为生活增加乐趣,甚至成为一个书法家,拿你的作品作为您游览世界的证物……那你就选择各种艺术书法书体练习。

比如工笔楷书、艺术行书、草书……田楷入门艺术书法已成为最成熟快捷的经验。十来年的持续火热就是明证。田楷作为欧楷的精简版,是有史以来书法最快受众最大、还方便自学入门书法品种!

管它别人怎么吐槽!

三、如果你主是想提高日常书写水平,比如公文,比如作业,比如考试、比如粉笔板书,那你就选择实用书法,大批的硬笔书法字帖可以,长期悄悄流行的“馆阁体”那就是最佳选择!

如果你是希望先提高自己曰常书水平,比如硬笔工作书写,或者作业书写,或者考卷书写,或者粉笔书写……这样的书写,要求书写规范、字迹要工整、笔法要流畅、还要美观快速便于认识。

对于个性化的艺术基本不予接纳……这时你要选的就是实用书法!比如现在流行的规范汉字硬笔书法!更好的一个替代品当然就是明清时代的规范汉字一一馆阁体。


创新炎黄


写的一手好好字是必须步骤,并且代表着一个人的气质,尤其是练字非常重要,但从什么时候学习,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初学毛笔的人士,应该注意,选择字体很重要,所以这也让大家都很关心,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要重视。那么,初学毛笔字练什么字体?

初学毛笔字练什么字体

从字体上讲,有人主张从隶书或魏碑开始,认为学习隶书和魏碑对训练基本功有利。当然从学习魏碑开始未尝不可,因为它已经属于楷书范畴了。

如果从隶书开始练习,只从掌握隶书体出发自然是可以的,但如果从隶书开始掌握结构、笔法的基本功力,成为掌握各体的基础来说,不如从楷书开始,从目前初学者看,大多从学楷书开始,篆、隶、楷、行、草五体,楷书结构的排列正好是中间阶段。

初学者怎样拿毛笔

先学握笔,原则上讲,艺术创造要发自内心,所以怎样舒适就怎样拿,但初学者很难找到合适的拿笔姿势,一些比较奇葩的拿笔姿势都是大师们。普通人应该用食指和拇指先捏住毛笔在,注意把笔放在食指的第一指节,食指的第一指节与拇指一起捏住毛笔,这是握笔成型的基础,可能只借助这两根手指还并不能拿稳。

写一手好字使人们的希望,因为这样可以代表一个人的修养,自然大家都很注意日常的生活,如果有所不适更是要重视。想要学习毛笔字修身养性,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初学者更是要注意,有所不适,更是要注重起来,不容小看,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