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要學習《易經》?

生活360x


為什麼有許多人要學習《易經》,易經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是這樣的?

《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是華夏五千年智慧和文化的結晶,更是哲學之源,哲學是可以指導任何一門學科,為任何一個人提供思維方法論的,要做好一個人,有這樣的好書,為何不去學習瞭解呢?

幾千年來,學《易》研《易》揚《易》的人不少,說《易》的書數不勝數,自封易學大師的,滿街都是。真懂《易》又用《易》的人並非很多。

《易》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豐富而深邃的哲學思想,涉及天地人等極其廣泛的知識內言,深入研習之利用之,能給人不少啟迪與幫助,故幾千年來,都在不同程度影響著人的思想和行為方式。學它用它的發揚它的人也實在不少,其影響力一直長盛不衰。

易經作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被認為是古代帝王之學,古代政治家、軍事家、商家都來學習,儒家把易經列為六易之中,道家認為是三玄之冠。多數學者認為,不知易無以言軍事,不知易無以言外交。

易經是中華學術的開始,從伏羲研究易經開始,內容不斷的豐富和傳承,涉及到天文、地理、醫藥、兵法、養生等多個領域,我們生活中處處可以找到易經,它是研究自然規律的學術。易經可以說是我們認識向身、優化自身、適應自然、探縈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論。

《易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根,回顧歷史上下幾千年,研究易經而有大成就的傑出人物比比皆是。伏羲、周文王、姜太公、孔子、孟子、劉伯溫、諸葛亮等等,他們都精通《易經》。

春秋時期,有老子讀《易》

有孔子讀《易》

中國儒、釋、道三家,你即便是研究其中一家都離不開《易》。“儒為表、道為骨、佛為心”

所以想要更好的研究傳統文化,《易經》是非常重要的書。


小馬談古今


我是劉井隆,1953年生人,年輕時當木匠。改革開放80年代初做中藥材生意,每天接觸中醫,有當中醫的想法。

年輕時對中醫有興趣,對《易經》也有興趣。每天閒暇之餘就看書,一晃就過去了幾十年,做生意走南闖北的也走夠了。

到了50多歲,想坐下來當中醫開診所,可是我考試“執業醫師”沒有過關。我沒有當中醫,我兒子當了中醫。

沒有當中醫,我當了算卦先生,俗話說“老陰陽,少木匠”。現在我兒子在一樓開中醫診所,我在二樓開卦館。

自古醫易同源,中醫通過望聞問切,而診斷一個人的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算卦通過象數理佔,而預測一個人的吉凶禍福。


劉井隆


本人雖從事技術工作,卻喜歡看各類古文化書。八十年代,開始盛行什麼周易八卦算命,還打著科學預測的名號,於是對《易經》發生了興趣。

周易八卦算命,我的爺爺,滿清最後的秀才,解放前當過私塾先生,他就會周易八卦算命。本人屬豬,父親比我大兩輪,也屬豬,但按公曆算,父親比我大23歲,而不是二十四歲。為此,問過爺爺,回答是,父親生日公曆是1924年1月,但卻是農曆癸亥年臘月,而周易八卦算命,以周曆為準,周曆以農曆的十一月為正月。

所以,那些所謂大師的周易八卦科學預測,根本就不懂周易。為此,本人深入學習,學會了如何占筮算卦。當然不是為騙人錢財,而是給親朋好友講解,千萬別信那些算命大師,白白送錢。


有話少說


本人學《易經》,是因為對傳統文化有特別的愛好,併為此頗有收穫。十多年來,在博客,論壇,常有帖子發表。註冊今日頭條時間不久,也多有悟空問答的有關《易經》問題的回答。絕非狂妄,而是提出幾個至今無人能夠反駁的觀點。

一,陰陽之說,國學界幾乎一致認為,《易經》論陰陽。其實,《易經》根本沒有陰陽二字,陰陽的概念也沒有。

是《易傳》論陰陽,但陰陽之說漏洞百出。《易傳》解《易經》八卦,八個卦象個大家庭,乾坤為父母,其它六卦為長男長女中男中女少男少女,父陽母陰,男陽女陰。“陰陽之義配日月”,離卦為日為陽,坎卦為月為陰。然而,離卦又為中女,坎卦又為中男。如此,離為日為陽又為女為陰,坎為月為陰又為男為陽,陰差陽錯!

《易傳》陰陽之說,數分陰陽,奇數陽,偶數陰,極其荒謬,照此之說,誰家門牌數為偶數,豈不成了陰間?

二,《易經》六十四卦有固定的排列順序。按《易傳,序卦》的說法,是一個前因後果的關係,亁坤為天地,然後生萬物,六十四卦象天地萬物。第一卦乾,第二卦坤,,,最後一卦末濟。

然而,七十年代出土馬王堆西漢帛書周易,卻大不一樣。六十四卦卦名多有異名,卦辭爻辭多有異體字,但內容大致相同,關鍵是,六十四卦卦序完全不同,第一卦鍵(乾),第二卦婦(否),,第三十二卦川(坤),,第六十四卦益。

卦序不同,因果關係不同。帛書周易,顛倒了兩千年來的易學乾坤。

三,《史記太史公自序》有,“《易》曰:失之毫釐,差以千里”。這句著名的成語,如今任何版本的《易經》或《周易》都找不出來。對此,易學界集體裝聾作啞。

僅就此三點,本人敢挑戰國學界任何一位大師。


趙日金141


學易經最重要的是,要選好版本,少有彎路。否則就是浪費資源,大一點說是浪費生命。我學易斷斷續續二三十年了,學過很多版本,如淵海子平,四柱預測學,卜筮正宗,錢學易六爻預測,大六壬,還有其他預測書籍,手面相等。也學會了不少預測方法,達到了能預測的程度。但是有一個坎始終沒過好,就是準確率不高,雖然也有不少成功案例。

糾其原因有兩個:

一是,沒選準版本,拿起了就學。有些書本身就不科學嚴謹,就是學會了準確率也高不了。有的書作者只是吹噓自己,沒有乾貨,核心的東西保留了。可以說,任何一本書也不會把所有乾貨傾倒出來,想掌握核心很難。要真正學懂弄通,還得選好老師點撥。最近我發現,錢學易老師的預測新法很好,他們已成立了易經研究院,並且辦學習班講授,倒是個很好去處。請不要誤會,我們沒交集,我只是學過他的書。我不是給他打廣告。我的這個心得是用代價換來的。我把它分享給大家,就是不要重蹈覆轍。

二是,我堅持不好。有時候學起來很賣力,一個月就啃完了卜筮正宗,兩個月啃完了大六壬。但由於工作沒有繼續深入學習研究。同其他學科一樣,時間一長就荒廢了。實踐證明學易日曝十寒不行,貴在堅持。希望我的教訓能給大家一點裨益。


用戶泰和


人們為什麼學習易經呢?這裡面原因多的呢,我也學習易經,今天就來給大家說吧!


易經作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被認為是古代帝王之學,古代政治家、軍事家、商家都來學習,是華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儒家把易經列為六易之中,被道家認為是三玄之冠。為什麼那麼多的人研究易徑呢?多數學者認為,不知易無以言軍事,不知易無以言外交,不知易無以言外交,這句話可擴展和延伸到多個方面。

首先易經是學術的開始,從伏羲研究易經開始,內容不斷的豐富和傳承,涉及到天文、地理、醫藥、兵法、養生等多個領域,我們生活中處處可以找到易經,它是研究自然規律的學術。《易經》裡有言道:“觀乎天文,以察時變,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意思是說,治理國家必須觀察天道自然的運行規律,以明耕作漁獵之時序,又必須把握現實社會中的人倫秩序,以明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等關係、使人們的行為合乎文明禮儀,並由此推及天下,以成大化。

因此易經可以說是我們認識向身、優化自身、適應自然、探縈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論。

第二我們回顧歷史上下幾千年,因為研究易經而成就的傑出人物真是太多了。我們去看看伏羲、周文王、姜太公、孔子、孟子、劉伯溫、諸葛亮、毛澤東等等,他們都學了《易經》。一方面受這些大人物的影響,重要的是《易經》的文化智慧。

“易”字也有三層含義,即有“三易”之說,第一是變易,易經最重要的思想,就是變易,它認為世界上一切事情都在變化之中,裡邊有很多話進行闡述,值得我們探討和深思。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現矣。”

“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佔。”孔子在提示我們在行動的時侯,首先要先觀察自己行動的性質、動機、環境以及自己的身份、地位、知識能力、助力、阻力等因素,類似易經中的哪一卦哪一爻,然後用於指導我們的生活,規範我們的思維和行動。

第二是簡易,《易經》把世間萬事萬物講得很清楚,很簡單,但是我們做事情的時候,很多事情我們是在不斷地複雜化。

《易經》把“簡單”寫得很清楚:“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剛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易經》告訴我們,只有容易的,我們才會親近它,只有簡單的,我們才能做得長久,才能做得有功!

第三個是不易,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會變化,但不是亂變,會遵守一定的規律,這種規律是不變的。什麼事都有規律,什麼事都會變化,這就是不易之道。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在我們生活當中,處處都有《易經》的影子,但是我們普通人,普通老百姓只是日用而不知;天下也沒有什麼特殊的,不過是“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

天地之道,沒有一點複雜,每天太陽昇起來,晚上落下去,這就是天地之道

《易經》是講道理的,講規律的,所以學《易經》,一定要讀熟,要把《易經》的書全文讀熟,先建立易德,沒有易德的人不要學《易經》。


其實換個角庋,對於我們普通人,易經更是一本地球漫遊指南和人生成長的指導,關於世界、人生、關於我自己都可以從中找到答案和啟示,它告訴我們如何認知世界、如何認知自己,從而做到持經達變、通達樂觀。易經離我們普通人並不遙遠,生活處處是易經,每個人都是一部易經史。今天我舉幾個我們貼身的例子來說明一下。其實我們實生活中,比如說生病,有好多人是違背了易經的道理,比如咳嗽不一定不好,咳出來才是我們身體的毒素拍排出來的過程 ,關鍵是我們弄清楚咳嗽的原因,為什麼咳嗽。現代生活中人生病都是情緒病、心態病。比如你今天感冒了,為什麼呢?大家都沒有真正找原因去,一般歸集於天氣等,沒去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其實真實的原因是你沒有注意天氣的變化,沒有提前預判和預防,該你加衣服的時候沒有加,該你出去透透氣的時候你卻窩在家裡,該你休息的時候你卻跑出去了,不注意冷暖變化,飲食調節,你的身體和外界出現了衝突而導致的。我們的每一個舉動和行為都可以用易經的卦來解釋。我們的身體就是外卦,也就是上卦,我們的心態就是內卦也就是下卦,我們有時候感覺不舒服,就是內心好身體有了衝突和對抗造成的,比如說你想哭那就哭出來,你就舒服了,可大家並不是這麼想,想到的是馬上去制止,再比如說發怒,按易經的道理,應該是發洩出來就好受了,如果堵在心裡,慢慢你就會生病。生活中你心裡想的,和你表現在身體表面,往往是不一樣的,加上環境的因素,有可能過多的是對抗,這就是現代生活中有那麼多奇怪的病原因。

身體和內心有衝突,造成了心理問題,我們看一下是一種什麼樣的對抗,然後分析是64卦的哪一卦,那我們就有解決問題的方案了,按照64卦中所含的規律去化解沒有一點問題,這就是我們學習易經的奧妙。有的人成天不高興,也是內心和身體對抗造成,如果長期這樣,不生病才怪呢?

所以我們要的是內心和身體的和諧平衡,這就是易經的一陰一陽之謂道。

為什麼學習易經,我們學習易經的好處,一下不可以說完,我們今天就說到這裡,有興趣的朋友可關注我的頭條,在哪裡我們具體慢慢探討和學習,我們每天會學一點。大家還有不同的意見和我有說的不妥的地方,請大家來討論區討論分享,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博雅古今


為什麼要學習《易經》?我也自問過,認真思考過,學前學後都認真想過。

《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是華夏五千年智慧和文化的結晶,更是哲學之源,哲學是可以指導任何一門學科,為任何一個人提供思維方法論的,要做好一個人,有這樣的好書,為何不去學習瞭解呢?於是,正在我而立之年時,我認真的去學習了它,想多瞭解,而又學以致用,改變人生。

幾千年來,學《易》研《易》發揚《易》的人不少,說《易》的書多得很,自封易學大師的,滿街都是,小的自認孤陋寡聞,井中蛙,沒遇上過真正的易學大師,所見的,多是誇大的,目的是想借此多賺點錢的人。除了借《易》虛張聲勢外,真懂《易》又用《易》的並非很多,有的八八六十卦也認不全。

《易》是哲學,是代數學,粗俗地說,是個大袋子,什麼都可以裝進去,是符號,什麼都可以代,代什麼是什麼,只要你夠聰明,有智慧,有想象力,懂得變,知變會變,就可以說學到家了,也可以說是我學《易》最大感受。

《易》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豐富而深邃的哲學思想,涉及天地人等極其廣泛的知識內言,深入研習之利用之,能給人不少啟迪與幫助,故幾千年來,都在不同程度影響著人的思想和行為方式。學它用它的發揚它的實在不少,其影響力一直不衰,有增無減。

學《易》,使我明白了許多,比如:陰陽,一分為二,對立統一宇宙觀,唯物辨證方法論,天人合一思想,理象數佔,量變質變,肯定否定,生剋制化等等,實在太多。善易不卜心自明,氣通天地感鬼神。《易》讓我看清了許多,弄懂了許多,感悟了許多,受益無窮。








樹德漢碩


《易》經,人類已知最早的二進制,雖然是占卜書,但從某種意義來說,是中華文化的根源。拋開占卜一道,古代的很多生活用具,都是根據卦象所創。像舟船,就是“解卦”,下面的坎卦代表是水,上面的震卦代表木,根據卦象創造出了舟,木行於水上,還有像衣裳、農具……太多了。我們來單看卦辭,都是做人行事的準則或哲理,比如我們最常提到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可能我們很多人都沒學過《易》經,但是這些精神和品質都已刻在了中國人的骨子裡世代相傳。連國外精神分析的先驅,榮格一派,也是在易經中找到的靈感。

所以,學周易有何不可的呢?



老鐵胡侃


《易經》簡單的來講,它經過長期歷史時期的發展,內容逐漸的深化和發展,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有時具有指導意義和預見性,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學習和研究它。

《易經》講究事物的陰陽平衡原則,認為事物一旦失去陰陽平衡就會出問題。

在人的身體外部存在陰與陽的問題,如手背為陽,手心為陰,人的背為陽,人腹為陰。人身體內部同樣存在陰與陽之說。老中醫給人治病的主要依據就是調整人體內陰陽,當陰陽達到平衡了,人的疾病也就被治好了。

《易經》還把人的一生分為若干個階段,它告訴人們在什麼時期要潛,在什麼時候要升,這都是很有講究的,如果人一旦走錯每一步,就會出現問題或者是災禍等。

大自然中的陰陽問題無處不在。人們研究《易經》,可以對人們生產活動以及為人處世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易經》滲透著不可言傳的道理,但它不是謎信。


6734745943006


我個人呢,其實是因為病多,看黃帝內經,後來呢,因為看黃帝內經的過程中都在提一個易經,就這麼就去看了。那當看了這些書籍之後,慢慢的深入其中,發掘它所描述的框架和體系,絕不是一般的人,可以弄出來,那麼先民,在幾千年前能寫出來這些,確實,不可以想象。就發現了他比我們所要使用的預防醫學領域的東西,超前的很多很多,可以在某一年還沒到來就提前性的說出來,將會得什麼病?在什麼方位?如何得治?這個是很厲害很厲害的。學易經的過程中,可能經歷了很多的事情,以至於那深深的體悟了古人所說的那句話,易經不易。從十幾歲到現在30年也沒有參悟透,到底已經有多廣大,多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