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譽為國軍的裝甲兵之父,曾率杜聿明長城抗戰,後組建第五軍

在國民黨的五大王牌軍中,最拉風的就是第五軍,因為第五軍是中國第一支裝甲部隊,能和日軍硬碰硬。今天就來介紹一下第五軍的締造者徐庭瑤。值得一提的是,徐庭瑤的名氣並不大,但他的部下中卻出了很多名人,比如杜聿明、鄭洞國、廖耀湘等等。


他被譽為國軍的裝甲兵之父,曾率杜聿明長城抗戰,後組建第五軍


徐庭瑤祖上是當地的名門望族,所以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民國初年,他很有預見性地認為一定會爆發戰亂,所以他就果斷選擇投筆從戎,成為了保定軍校第三期的學生,他的同學中有白崇禧、張治中、蔡廷鍇這樣的大名人。

從保定軍校畢業之後,徐庭瑤最開始是在安徽地方軍閥倪嗣沖手底下效力,但是倪嗣沖只想著搶地盤,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這與徐庭瑤的理想完全相反,所以徐庭瑤就在一氣之下辭官回家,當了一個老師。

兩年之後,徐庭瑤在朋友的邀請下加入了粵軍許崇智的部隊,此後他就得到了蔣介石的賞識,從此平步青雲。很快徐庭瑤就當上了第四師師長,值得一提的是,後來在第五軍成名的杜聿明當時就是他手底下的一個團長。


他被譽為國軍的裝甲兵之父,曾率杜聿明長城抗戰,後組建第五軍


徐庭瑤剛上任的時候部隊紀律很差,只有杜聿明服從他的命令,所以徐庭瑤對杜聿明多有提拔。

日軍佔領熱河之後,全國的輿論都在給蔣介石施壓,沒辦法的蔣介石就讓徐庭瑤帶著第十七軍北上馳援,這也是在長城附近進行抗戰的唯一的國民黨中央軍。日寇進攻古北口的時候,徐庭瑤命令杜聿明帶領二十五師進行抵抗,杜聿明血戰了三天,用慘烈的傷亡換來日軍傷亡兩千多人的戰果。

古北口抗戰是長城抗戰中最慘烈的戰役,徐庭瑤眼看十七軍的官兵要用血肉之軀對抗日軍的機械化部隊非常難受,於是就向蔣介石建議建設中國的機械化部隊,這樣才能應對隨時有可能爆發的中日全面戰爭。


他被譽為國軍的裝甲兵之父,曾率杜聿明長城抗戰,後組建第五軍


蔣介石對徐庭瑤的建議很認可,就派他遠赴歐美各國進行考察,回國後徐庭瑤就開始組建第一個裝甲團和戰車營,並且親自擔任機械化學校教育長。但是此時的蔣介石還在把自己的重心放在打紅軍上,所以對徐庭瑤的機械化部隊興趣不大。

直到全面抗戰爆發後,徐庭瑤才在蘇聯的援助下真正組建了中國第一支機械化部隊,也就是後來的第五軍,之後徐庭瑤升任第三十八集團軍總司令,杜聿明接替了他的位置。

崑崙關戰役中展現了中國機械化部隊的厲害,蔣介石對此非常滿意,之後又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組建幾十萬的機械化部隊,對抗日戰爭貢獻良多。


他被譽為國軍的裝甲兵之父,曾率杜聿明長城抗戰,後組建第五軍


不過蔣介石的機械化部隊沒能阻止蔣氏王朝的覆滅,但徐庭瑤的貢獻還是值得強調的,所以他就被譽為是國民黨軍的“裝甲兵之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