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活得最值的军阀,军旅生涯顺利,经商风生水起,最后还得善终

他是活得最值的军阀,军旅生涯顺利,经商风生水起,最后还得善终

陈光远是民国时期有名的军阀,儿时卖粮,少时当兵,因为有点文化、武力爆棚,后来进入天津武备学堂,接着抱上袁世凯的大腿,升至江西督军,成为一方诸侯。这种从底层爬上来的老油条,最善精打细算。

陈光远做江西督军时,手下的士兵从不骂他克扣军饷,但这并不代表他跟钱有仇,只是他捞钱的手段与其他军阀不同,没那么明目张胆,讲究含蓄的技巧。

他是活得最值的军阀,军旅生涯顺利,经商风生水起,最后还得善终

陈光远所率部队的军饷由陆军部供应,但当时政府资金短缺,军饷不能及时到位。于是,陈光远以筹措军饷为由,隔三岔五向江西财政厅打秋风,让他们往指定账户汇款15万。等陆军部发下军饷,他便对外声称财政厅给的钱已花完,或是象征性地退回几万,然后把剩的钱悄悄转入个人名下。一年下来,一百多万轻松到手。他在任的几年里,仅靠这招捞的钱就有八九百万之多。

如果说他揩公家的油还有些忌惮的话,那他搜刮古董可就毫不手软了。一次,九江历史博物馆内部维修,陈光远对相关负责人说:“这些文物太珍贵了,不能有任何闪失!”工作人员选定的几个文物临时存放点都被他否定了,最后,他慷慨激昂地说:“放到督军府里吧,为了保管文物,我宁愿腾出‘风水宝屋’,自己住好住坏都行!”于是,督军府很快被珠光宝气填满。

他是活得最值的军阀,军旅生涯顺利,经商风生水起,最后还得善终

不久,博物馆装修完毕,文物也都陆续送回。然而,工作人员一数,少了一百多件康乾时期的珍品官窑瓷器。其中猫腻,工作人员心知肚明,但谁也不敢说破。后来,这一百多件瓷器被陈光远搬上古董市场,换回一大笔钱。陈光远离任时,当地政府内部传开一句话:“穷了江西一省,富了光远一家。”

陈光远并不满足于“一家有钱”,他深知,为使财富更加稳固,还需要“一家有权”。他费尽心机地编织人脉网络,子女八人都与当世权贵联姻,国务总理潘复、巨贾李颂臣、军阀孙传芳等都成了他的亲家,好不威风。民国乱世,多少暴发户栽了跟头,陈光远却仗着众多靠山一路狂嗨。当然,寻找靠山也要拿钱铺路,而陈光远就没缺过钱。

他是活得最值的军阀,军旅生涯顺利,经商风生水起,最后还得善终

1922年,陈光远在与粤系军阀的对战中吃瘪,被撤了江西督军的职务。他觉得打仗的危险系数太高了,不如闷声发大财,索性回家经商,安心做土豪。凭着庞大的人脉与雄厚的资金,陈光远很快吞下启新洋灰公司、开滦煤矿、中国实业银行等肥肉,可谓财源滚滚。在这期间,他还迷上炒黄金,每天研究黄金行情,后来独创一个套路—如果金价跌至最低,便立即购进500两;如果金价涨至最高,便果断全部脱手,根本不纠结买进卖出后的价格涨跌。结果,他成了名噪一时的“黄金抄手”,很多人都把积蓄双手奉上,请他帮助赚钱。

陈光远的军旅生涯相当顺利,经商也是风生水起,最后还得善终。作为一个乱世军阀,他熬得很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