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正面

2019年我们在专注沈阳市场的同时,也开始把目光投在了其他蓬勃发展的城市。武汉,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自然也在我们重点关注的范围内。我们本来计划在2020年选几个重点城市考察。但是这次疫情的影响突如其来,我们的计划要做很大幅度的调整,并不是首选的武汉,恐怕要优先考虑了。


一个人可以选择以不同的面孔示人,但是城市不可以。城市的面孔,取决于人们从什么视角去看他。

从各自的角度出发,不同的人会给同一个城市贴上不同的标签,有时甚至截然相反。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武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明星”。但是谁也不会想到,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却是因为这个城市里一个并不起眼的海鲜市场。在中国,很少有城市能在短时间聚集这么普遍的关注。

春节以来每天各种渠道的围绕着武汉疫情的信息铺天盖地。这让武汉很尴尬,他羞愧的转过身,任人们盯着裤子上被撕开的洞。


武汉的正面


武汉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历史上,武汉从元初(1281年)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所之后,就一直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明清时期武汉得名“楚中第一繁盛”,并成为全国性水陆交通枢纽,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誉。1861年汉口开埠。众多外商在此经营长江航运和茶叶等农产品出口业务。武汉经济迅速繁荣,有“东方芝加哥”之称。建国以后,武汉先后为中原临时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华中局、华中军区,中共中央中南局、中南军政委员会、中南行政委员会、中南军区的所在地。1986年12月,国务院公布武汉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6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国家发改委发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武汉的正面


地理位置上,武汉处于中国中部的核心位置,也被誉为中国经济地理的心脏。

说武汉是“天下之中”,这毫不夸张。它不仅仅是华北、华南、华西华东四个人口密集圈的几何中心,在交通上也是绝对的核心。水路上,武汉处在长江中游,又是长江主要支流——汉江与长江交汇处,横跨长江、汉江两江三岸。顺长江而下,可至华东入东海;逆长江而上可深入广阔的西南腹地;逆汉江则可达西北地区。而陆路上,武汉是东-西、南-北、东北-西南、东南-西北、四大战略通道交汇点,是国务院认定的国家路网中心。随着高铁规划的逐渐落实,武汉与周边重要城市的“距离”越来越近,其区位优势越发明显。目前武汉的铁路客运量已经超越北京和广州,位居全国第一,成为了全国最大的铁路运输中转站。


武汉的正面


从教育资源上看,武汉是中国四大科教中心城市之一。

截至2017年,武汉有普通高校83所,在校研究生12.7万人,在校本科及大专生94.8万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7所、国家重点实验室2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百所;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总数107.5万人。武汉庞大的大学生数量,来自于武汉的密集的高校。在2018年的各城市高校数量排名上,武汉以83所之多仅次于北京排在全国第二位。从质量上看,在全国百强高校的数量上也以7所排在第三位,紧随上海之后。


武汉的正面

2018年全国各城市高校数量排名(前十五位)


在产业方面,第二产业中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是武汉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在2018年,这三个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总量突破5000亿元;同时,在金融、商贸、物流、建筑等行业的增加值也均过千亿元;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在2018年突破2100亿元,增长了17%。

第三产业方面,旅游业最为核心。在2019年武汉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3.1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70.8亿元。(虽然受疫情影响,武汉的旅游业遭到重创,2020年相关企业大量破产,总收入大幅下滑在所难免。但是秀美的湖泊仍在,雄厚的文化底蕴仍在,武汉的三产恢复元气,也只是时间问题。)


目前武汉本土的境内上市公司共有63家,而据不完全统计,武汉的境外上市公司也已达20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在武汉投资的已达到266家。而近些年,随着富士康、京东方、长江存储、华为研究所等的各大型项目相继建立在武汉,其先进产业发展的势头也越发明显。


武汉的正面

武汉本土上市企业


这段时间里,我们观察武汉的视线更多的停留在疫情给我们打开的窗口里,但那只是武汉的一个特定的侧面而已。疫情过后,人们又在所难免的据此给武汉贴上一些标签。这些标签会在很多时候会让我们忽略掉去看武汉的正面。


标签,是一种我们对信息的压缩和简化。

它的优点是直接了当的形成我们对不了解的事物的概念。但是这种标签化的印象恰恰是我们发现市场真正价值的障碍。例如,对于东莞,我们只要一提到这个城市,就会联想到性服务。身边的人有谁在东莞工作或者安家,总会得到人们的嘲笑。但是谁又会想到,就在偏见的蔓延中,东莞已经从“性都”,迈向了“音乐剧之都”。就是这种偏见,掩盖了我们对城市本身的观察。


偏见对人们的迷惑性是先觉的投资者们喜欢的,人们因为偏见不看好的领域,往往就是价值谷地的所在。当偏见的消除,人们的嘲笑变成惊叹的时候,许多机会也就不在了。


正文由《辽宁楼市》团队成员提供发表,仅供本公司合作伙伴、客户使用,所引用信息皆来自公开渠道,内容和观点传递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平台所发表部分文章资讯、内容来源互联网,旨在传导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其它机构、自媒体、个人引用,转载请注明出处《辽宁楼市》,原创作品可文章底部留言获取“白名单”。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团队对免责声明条款和正文具有修改和最终解释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