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死后,妻子吴氏引发一桩丑闻,刘婵下令处以极刑


除了闻名遐迩的四大名著,中国还有颇多文人墨客编著的书籍等着去发现。比如说司马迁编纂的资治通鉴。司马迁的这本旷世名著可谓是了解历史的窗口,俗话说一千个人心里有一万个哈姆雷特。资治通鉴虽为名著可是太过于主观,对于汉朝君主刘禅的描写引起读者强烈的两极分化。如今,网络时代里,对于刘禅的评价无非是懦弱的君主又或者是虽是傀儡,但是也堪比越王卧薪尝胆,是一个深谙韬光养晦的才人。两种评价的共同点皆是认为刘禅名存实亡,只不过一个乐观一点,一个悲观极致。究竟,刘禅是否真的只是诸葛亮的一个傀儡?看完以下的故事,你就明白了。


刘备死后,妻子吴氏引发一桩丑闻,刘婵下令处以极刑

图为刘备之子刘婵(电视剧)


倚老卖老、空有一副好口才

天下人皆知桃园三结义的故事,知晓诸葛亮身上的军事才能,却不知刘备一生败仗吃遍,妻离子散。刘备一生娶过很多女人,皆沦为敌军的阶下囚,只有两位夫人一直陪伴在侧。刘备与孙权联谊之时,娶了孙夫人,只不过后来被孙权派人接走,紧接着又娶了后来的吴皇后。刘备死后,吴皇后再一次守寡,眼看宫廷生活无趣,刘禅为母亲想了一个办法解闷,让官员妻子进宫请安陪太后说说话。


刘备死后,妻子吴氏引发一桩丑闻,刘婵下令处以极刑

图为刘备的妾氏、守寡的吴太后


刘琰的宠妾胡氏就在入宫请安的名单之列。刘琰是刘备时期的老臣,跟随刘备多年,资历深厚。老主去世后,刘大人得到新主刘禅的多方照顾,升迁为车骑将军,仅次于当时万人之上的诸葛亮。升迁后的刘大人没想着继续为国奉献,反倒到处挖苦别人,朝中人都被他用资历倚老卖老挤兑了个遍。可是天外人、洞外天,做人要低调。这一日,刘琰遇到了暴躁脾气的将军魏延,乱说一通,挤兑魏延无实权,一介武夫只会耍刀弄枪。魏延一生舞刀弄枪,从未受过如此侮辱,拿出长刀就要跟刘琰较量,幸得诸葛亮走过来劝和。当时正值东汉时期,腹背受敌,吃了不少败仗,民间皆以习武为耻,而刘琰这正是拿此做文章。不过诸葛亮未弄清事实,便直接给了刘琰一顿批评,言语极尽谴责,想来一个只会耍嘴皮子的文官如何能与骁勇善战的魏将军比呢?


刘备死后,妻子吴氏引发一桩丑闻,刘婵下令处以极刑

图为舌灿莲花的刘琰


刘琰事后给诸葛亮书了一封信,言语间表达了对此事的惋惜,只差不得负荆请罪,自刎谢罪。事了,希望诸葛亮给自己一个克己责躬的机会,改过投死。诸葛亮虽说没要了刘琰的性命,但朝廷也不再有刘琰的几分薄面,人人皆知刘琰空有一副口舌,没有真才实干。


刘备死后,妻子吴氏引发一桩丑闻,刘婵下令处以极刑

图为电视剧三国中的诸葛亮


神志恍惚、授卒鞭妻之权

自从自找不痛快之后,刘琰变得不善寡言,神志也受到了打击。正月期间,刘琰妻子胡氏同往常一般入宫觐见吴太后,见其长得漂亮,留她在宫中小住。不想回来的时候,刘琰下令府中将士鞭刑胡氏500,一边打还一边骂道其不守妇道,原来刘琰疑神疑鬼胡氏与刘禅有染。鞭刑之后的胡氏早已伤痕累累,刘琰将其赶出门外,还不忘侮辱一番。

不知悔改、终败于三岁之舌

胡氏不堪受此大辱,直奔京城三法司处,告知遭遇。事情上报给刘禅,帝王大怒,传唤三法司下了诏书,卒非鞭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意思是说,下属不可以鞭刑妻子,脸也不是踩踏的地方。不久,刘琰就被除以极刑,暴尸于市野。


刘备死后,妻子吴氏引发一桩丑闻,刘婵下令处以极刑

图为刘婵


那么,看到最后的朋友可能会有疑问了,这于我们开头所说刘禅并非名存实亡有什么关联呢?实际上,我们以一个故事来告知各位,当刘琰被处以极刑的时候,诸葛亮远在边塞与司马懿对峙,诸葛亮为什么会饶恕刘琰,无非就是看在先主刘备的面子?

刘备死后,妻子吴氏引发一桩丑闻,刘婵下令处以极刑

图为电视剧中的诸葛亮与刘婵


可是刘禅此举不正是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因此虽然诸葛亮手握实权,也只是对外负责军国大事,刘禅也并非无知小儿,反而有自己的主见,被无辜带"绿帽"之后,刘婵立刻下令取消官员妻子定期入宫的规矩。而反观刘琰最终的下场只能说是倚老卖老,自食其果,怨不得旁人。

参看文献:《资治通鉴》

《那时汉朝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