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涉縣的古八景,你都去過嗎?

懸鐘石鼓


涉縣位於冀西南邊陲,地處太行山東麓,居於晉冀豫三省交界。涉縣踞山為屏,境內峰巒疊嶂,峽谷縱橫,太行山盤亙全境;涉縣涉水而名,境內有漳河及其支流清、濁漳河,流經縣境。明代張升《重修涉縣誌》雲:“涉縣四面皆山,清漳一帶瀠洄山足,趨縣治者必涉焉”。

涉縣古稱沙侯國,沙陽為舊邑。邑人張作肱《涉邑賦》有“維沙陽之舊邑,隸鄴下之西偏”。西漢初,始置沙縣,後改涉縣。東漢初改涉縣為涉侯國,三國屬曹魏,兩晉改屬司州廣平郡。隋唐先後屬上黨郡、潞州,金元一度升為崇州,明清屬彰德府磁州,民國直屬河南省。新中國成立後,劃歸河北省邯鄲專署,後屬邯鄲地區,1993年,邯鄲地、市合併,屬市轄縣至今。

涉縣鍾靈毓秀,自然風光獨特,名勝古蹟引人入勝。明嘉靖時,舊傳縣有八景,即:鐘鼓奇形、媧皇勝蹟、龍山土龜、韓山戴雨、熊耳雙峰、青頭臥雲、柏臺晚照、漳河落澗。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知縣黃澤重修《涉縣誌》,卷首繪有八景圖,並改“鐘鼓奇形”為“石鼓懸鐘”,“熊耳雙峰”為“熊耳六峰”,去“龍山土龜”而添“風洞古松”,仍為八景。因涉縣舊稱沙陽,所以又稱“沙陽八景”,知縣黃澤每景賦詩一首吟詠贊頌。

其中大多數人會去參觀是蝸皇宮。

媧皇宮是神話傳說中女媧摶土造人、煉石補天的地方,是我國規模最大的女媧祭祀地,被譽為“華夏祖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景區。

近年來,涉縣致力於全面發展旅遊文化產業,尤其是以媧皇宮景區為龍頭,不斷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打造旅遊全新亮點。2015年1月,媧皇宮榮獲中國旅遊產業發展年會組委會頒發的“中國旅遊風雲榜2014‘美麗中國’十佳旅遊景區”榮譽稱號。2016年,媧皇宮被評為“美麗河北·最美歷史文化遺存”。

涉縣古八景之一

媧皇宮,當地俗稱“奶奶頂”,位於涉縣西北唐王峧山腰,相傳是“女媧煉石補天,摶土造人”之處,亦是我國最大的奉祀中華始祖女媧的古代建築群。這裡群山疊翠,流水環繞,風景秀麗,為涉縣古八景之一。它依山就勢,巧借天然,前人稱之為“天造地設之境”。不僅建築宏偉獨特,而且還較為完好地保存了國內罕見的摩崖刻經,是一處不可多得的自然和人文景觀。

媧皇宮古蹟始建於北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為文宣皇帝高洋在位時所建的途中憩息之行宮。據這裡碑文記載,此處古蹟最早創建於漢文帝時,但當初規模很小,僅有“神廟三楹”。另據《涉縣誌》記載,文宣帝高洋“信釋氏,喜刻經像”,在這裡較大規模地修建了媧皇宮,並在山麓開鑿石室,內刻佛像,以後又將佛經“勒之巖壁”。到明代又陸續修建了不少宮宇,清代又曾大規模重修。

下面是古人對八景的描述。

以下為康熙五十三年《涉縣誌》古八景圖,並附詩於後,與大家共同品味涉縣古老的風景名勝。

(一)石鼓懸鐘 懸鐘村北。清嘉慶四年《涉縣誌》載:'石鼓山,縣西三十里危崖萬仞,有石空懸,狀類巨鍾,萬曆乙末七月十日鍾崩,有聲如雷,其紐尚存,半山大石園狀如鼓。旁立一石,上有雙履跡。山因此得名'。嘉慶時(1796-1821年),知縣戚學標考證其跡,'石鼓山,其村曰:懸鐘村。訊之,邑人云:山上有石象鼓,指之有聲。又有鐘形下垂,而上紐若天成者,村之所由名。'後石鼓墜落,失景。

X

造物無端逞化工,巖懸鐘鼓應長空。

尋常不作人間響,為恐聞聲三日聾。 ——黃澤(清涉縣知縣)

(二)媧皇古蹟 在城西北10公里的索堡村東唐王峧溝懸崖絕壁之上,為中國神話傳說女媧娘娘煉石補天,摶土造人之地。媧皇宮始建於北齊時期,初為北齊文宣帝高洋所建離宮,初開 三石室,雕數尊神像。後經歷代修葺續建,規模宏大,為境內勝蹟之首,最為壯觀。

煉石曾將五色傳,帡幪終古賴安然。

於今憑弔鴻濛跡,補救何人列仔肩。——黃澤

(三)熊耳六峰 莊上村西南,山壁尖石宛如熊耳,有'望海''掛月''石人''起雲''朝陽''熊耳'諸峰,山勢險峻,峰崗聳秀。山上舊有開法寺(已毀),登臨遺蹟,憑覽諸峰,神怡忘返。

群峰環拱勢盤盤,半帶晴雲插漢端。

古寺忽開山日曉,四圍都作畫屏看。——黃澤

(三)青頭臥雲 在石崗村南青頭山,主峰碧翠,聳入雲霄,形如螺髻。常見山頭白雲繚繞,山腰絕壁之處有清泉寺。

無心出岫任徜徉,卻覆巍巍山一房。

共驗農佔應得雨,青頭疑有蟄龍威。——黃澤

(五)柏臺晚照 在昭義村東北,清漳河對岸山腰,有古寺曰'柏臺'。其西山峰有一天然拱孔,當夕陽西下時,餘暈透過山孔及寺中大殿窗戶,照射在佛面上。人們視奇觀為'柏臺晚照',每年只有數日。後因地震,山峰拱孔震毀,奇景消失。

古柏參天勢欲騰,一暮鍾時暮煙凝。

斜陽駐有餘輝在,迥映危臺翠萬層。——黃澤

(六)韓山戴雨 韓王山,在縣城東。明、清兩代'舊志'均載:'韓王山縣東五里,高列崖嶂,下枕溪泉。……有峰類削如筆架,聳入雲表'。相傳,韓信曾駐其節下,故名,今尚有韓王橋遺蹟。韓王山每逢陰雨,山巔雲遮霧罩,巍巍壯觀,景稱:'韓山戴雨'。

王業宏基藉贊成,山因往跡亦留名。

至今一片峰頭雨,猶作銜枚馳驟聲。——黃澤

(七)漳河落澗 在張家頭西北濁漳河內,俗稱'天橋斷'。其兩面高山對峙,河水從山谷流衝深澗,形成飛流瀑布。深潤上架鐵索索木板橋,橋身蕩悠,令人頭暈目眩,人們視此險景為'漳河落澗'。

環繞山城屈曲流,遠涵碧樹半沉浮,

危湍溜石聲如煙,為寫煙波一色秋。——黃澤

(八)風洞古松 在會里村西南風洞山,亦稱積布山,上有洞穴,深不可測。風從洞出,呼呼作響。洞外古松蒼鬱,洞頂原建龍王廟。民國時廟宇頹廢,洞穴被山洪淤塞後,此景不存。

蜿蜒堪任棟樑材,斡舞虯龍絕壑開。

近洞迎風聞一吼,即疑百丈怒濤來。——黃澤

【黃澤】字霖川,順天大興人,由歲貢生康熙四十三年來任。勤恤民隱,多行善政,在政期間主修《涉縣誌》。





成步君


河北涉縣的古八景,我去過一個景點。

一,河北涉縣在明朝嘉靖年間有舊古八景,到了清朝康熙年間,古八景有兩景改名,去除一景添加一景,依舊是八景。

二,河北涉縣古八景其中有三景已失,其中三景我沒去過。

已失者,一是“石鼓懸鐘”:涉縣西邊有百丈懸崖,涯邊有石如鼓,所以名石鼓山,形狀如同覆鍾,頂端有像是天生的紐帶。後來石鼓墜毀,該景不復存在。

二是“柏臺晚照”:涉縣清漳河有一柏臺寺,柏臺寺西邊山峰有一石孔,晚霞透過石孔餘光映照在佛像臉部,蔚為奇觀。後地震石孔毀損,該景消失。

三是“風洞古松”:涉縣會里村西有一風洞山,風從洞中如狂濤湧出,呼呼作響。後被泥沙淤塞,該景不再。

我沒去過者:“熊耳六峰”,開法古寺周圍,群峰環繞,形同熊耳,又如屏風;“青頭臥雲”,主峰直插雲霄,青如碧螺的峰頂上白雲氤氳;“韓山戴雨”,陰雨天峰頭雲遮霧障,淮陰侯韓信兵馬曾馳騁於此;“漳河落澗”,飛瀑流泉,奔騰直下,蔚為壯觀。

三,河北涉縣的古八景,我去過的景點是蝸皇宮。 相傳女媧在這裡煉石補天而得名。媧皇宮俗稱“奶奶頂”,是中原地區唯一祭祀女媧的宮殿。

從上海陸家嘴出發,到蝸皇宮景區售票處,自駕經京滬高速接濟廣高速,最短距離1188公里,需用時14小時20分。公交乘地鐵2號線—坐g2812(上海虹橋——邯鄲東)動車—4路—城際快線—涉縣2路,用時11小時48分。


初曉兒


俺去過,這渉縣古八景都去玩過。因為俺是陽邑人。



清雅浪漫213


首先作為一個河北邯鄲人,在當地有玩的地方可以數的上涉縣了,現在,涉縣建設的不錯,著名的景點有蝸皇宮,2018年秋天的時候我去過,蝸皇宮留有北齊佛教石刻,唐代題記等等,被譽為“華夏祖廟”。第二個就是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這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領導的幾個重要根據地,第三個是清泉寺,第四個是九峰山森林公園,第五個是太行五指山,主峰海拔1283米,我知道的著名景點就這五個。


阿嬌1992


沒有,我是涉縣人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