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0萬人口的南京都市圈

南京都市圈其範圍鎖定在南京周邊100公里左右,由於驅車往來只需1個多小時,故又被稱為“南京一小時都市圈”。“南京都市圈”不是行政區劃意義上的城市概念,而是一個被髮達的交通網絡緊密聯繫起來的城市群落。

3700萬人口的南京都市圈

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為中心的經濟區域帶,位於長江中下游沿江城市地帶核心地區,地跨蘇皖兩省,是中國最早跨省共建且為數不多的跨省都市圈。南京都市圈連南接北、承東啟西,地理位置特殊,城市類型豐富,是長三角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傳導區域,在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3700萬人口的南京都市圈

南京都市圈基礎產業實力雄厚、金融體系完整、科教優勢明顯、文化底蘊深厚,是國家重要的基礎產業、製造業、旅遊業、金融業、科教和文化中心,歷史上這裡是吳楚文化的交匯地帶、南北文化的交融區域,同時也是近代文明興起之地,集歷史、近代、現代特色文化於一身,融吳楚文脈、南北文化、中西文明於一體,具有兼容幷蓄、富有活力和創新精神的多元文化特徵。

3700萬人口的南京都市圈

南京都市圈的戰略定位為:輻射中西部的國際性重要門戶;國際先進製造業中心和現代服務業基地;泛長三角轉型與合作發展示範區;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國家級都市圈;構建國際性的沿江先進製造業集群和以歷史文化、山水城林為特色的城市帶。

3700萬人口的南京都市圈

南京都市圈成員城市為南京、鎮江、揚州、淮安、馬鞍山、滁州、蕪湖、宣城八市,包含32個市轄區、9個縣級市(句容、丹陽、揚中、儀徵、高郵、天長、明光、寧國、溧陽)和20個縣,總面積6.46萬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常住人口3700.7萬人,地區生產總值32730.7億元。

3700萬人口的南京都市圈

南京都市圈是一個跨省城市群,地跨蘇皖兩省,在吸收部分江蘇城市外,又納入部分安徽城市,其實質是以南京為中心形成一個經濟區域帶,在這個區域帶裡共同發展,共同做強做大,即以一個城市為龍頭來帶動一大批城市及周圍城鎮發展。

3700萬人口的南京都市圈

金陵文化(南京文化)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古都南京為中心。東晉至南朝的300年不僅使得長江流域歷史性地成為中國經濟的重心,也在中原主流文化與南方文化融合的基礎上形成了金陵文化,其顯性特徵是南北交匯、兼容幷蓄、開放包容,可謂獨樹一幟。金陵文化主要包括六朝文化、明文化和民國文化,而這三大塊歷史文化又可統屬於“都城文化”。但是主流的都城文化並不排斥其他文化,如盛極一時的秦淮文化,不僅反映了紅粉文化、市井風情,而且還包含了民族氣節和愛國精神。

3700萬人口的南京都市圈

淮揚文化的中心城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揚州。維揚地區河多水多,船多橋多,呈現出古、文、水、綠、秀的地域風貌,在南北文化交流中形成了清新優雅與豪邁超俊相結合的顯性特徵。淮揚文化中的歷史文化遺產主要有:龍虯莊遺址、九里—千墩漢墓群、瓜洲古渡、文昌閣、御碼頭、隋煬帝陵、大明寺等;揚劇、木偶戲、揚州弦詞、揚州清曲、揚州漆器、揚州玉器等為世人所熟知。

鎮江文化(京口文化)地處金陵文化、吳文化和維揚文化的接合部,融匯吳文化和中原文化,可以概括為“多元積澱型”,具有兼容幷包、多元多樣的特點。

淮安文化地處楚漢文化、淮揚文化接合部和中國南北文化的接合部。明清時期,淮安因中樞漕運、集散淮鹽、河道治理地位顯赫而成為“運河之都”,京杭大運河貫穿淮安,兼有南北文化特點的運河文化也隨之而生。

馬鞍山素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萬里長江自天門山起折為北上,“碧水東流至此回”,江南變為江東,馬鞍山由此得名為“江東第一城”。

滁州吳風楚韻,自古有“金陵鎖鑰、江淮保障”之稱,“形兼吳楚、氣越淮揚”、“儒風之盛、夙貫淮東”之譽。早在先秦時期為棠邑之地(今南京市六合區)。

蕪湖素有“江東名邑”、“吳楚名區”之美譽,近代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蕪湖的地域文化重要內涵包括徽商文化、宗教文化和茶文化。

宣城是徽文化的核心區,徽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其主要的特徵有以績溪徽菜代表的徽菜文化;以敬亭山為標誌的宣城詩歌文化;以宣紙宣筆為代表的書畫文化;以查濟、江村為代表的宣城古建築文化;以開元寺、廣教寺為代表的宣城佛教文化;以敬亭綠雪為代表的宣城茶文化;以宣酒為代表的宣城酒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