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時期——你瞭解發熱嗎?

導語:在國家各部門及全國公眾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新增數量較前明顯減少。值此關鍵時刻我們仍不能掉以輕心,須繼續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其中包括測量體溫。如果出現發熱,多數公眾會產生恐慌心理。今天分享一些關於發熱的知識,希望幫助大家全面的瞭解發熱。

特殊時期——你瞭解發熱嗎?

一、怎樣判斷有無發熱?

目前市面上體溫測量設備種類多樣,各有優缺點,其中水銀溫度計測體溫更準,也是個體使用最多的體溫計。水銀體溫計主要有口腔測量、腋窩下測量及肛門內測量三種方法,應用廣泛的是腋窩下測量,超過37℃是發熱。而口測及肛測分別超過37.2℃、37.5℃是發熱。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小區及超市入口應用的額溫槍,對大部分人來說超過37.6℃是發熱。

二、發熱就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嗎?

特殊時期——你瞭解發熱嗎?

發熱的原因很多,不一定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發熱包括感染因素引起的發熱和非感染因素引起的發熱。舉例說明,中耳炎、急性扁桃體炎、甲亢等都會引起發熱。因此,出現發熱時須引起重視,但不必過度緊張。

三、出現發熱怎麼處理?

據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建議,若體溫低於38℃,居家隔離,按當地規定上報,如自覺嚴重,先去社區醫院就診;若體溫超過38℃,請佩戴口罩,前往當地發熱門診。

特殊時期,我們須通過規律作息、合理飲食及適度運動等提高自身免疫力以避免感染,如出現發熱等不適請合理安排就診。

一END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