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定時哭鬧踢腿、打滾,寶寶的這3個狀態,說明他經歷著這件事


夜間定時哭鬧踢腿、打滾,寶寶的這3個狀態,說明他經歷著這件事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在寶寶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要承擔起爸爸媽媽的責任。

作為一名新手,我們時刻保持著警惕,寶寶的一個皺眉或者一聲哭喊都會讓我們措手不及。

記得有位朋友曾經調侃說:“有了孩子之後,我快要精神衰弱了。除了每天的按時餵奶,還要觀察孩子的糞便顏色,從來不知道自己有這麼多技能。”

夜間定時哭鬧踢腿、打滾,寶寶的這3個狀態,說明他經歷著這件事


夜間定時哭鬧踢腿、打滾,寶寶的這幾個狀態,說明他正經歷腸痙攣

同事小美剛剛迎來自己的寶寶,寶寶降臨的那一刻,清楚的感覺自己身份的升級。現在寶寶已經一個半月了,但不知為何最近每天晚上都會按時哭鬧。

每天晚上七八點鐘,餵過孩子一次奶之後,間隔一段時間寶寶就開始大哭,蹬腿、打滾等。

之後抱著孩子哄一會,能安靜十多分鐘,隨後又開始“磨人”。如果是一天兩天是這種情況,家人換著哄哄沒關係,但是已經持續一週了。

夜間定時哭鬧踢腿、打滾,寶寶的這3個狀態,說明他經歷著這件事

腸絞痛孩子鬧個不停

去醫院檢查也沒什麼結果,因為一到醫院,孩子就不鬧了。醫生說讓注意孩子的飲食,以及腹部的按摩,情況有些好轉,但還是會鬧,好擔心。

隨後小美問我孩子究竟是怎麼了?其實這是嬰兒的一種腸痙攣,在很多寶寶身上都會發生,隨著慢慢的成長會自愈。

夜間定時哭鬧踢腿、打滾,寶寶的這3個狀態,說明他經歷著這件事


腸痙攣又稱腸絞痛,狡猾至極不易診斷

說到腸絞痛,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明白一些了,不僅僅是小朋友,有的時候大人也會疼的冒汗。

關於嬰兒腸絞痛,準確的來說,在保證孩子營養充足的情況下,如果每天的哭鬧時間超過3小時,每週重複超過3天,持續3周以上,我們就把它定義為腸絞痛。

在0-3個月的寶寶中,腸絞痛是非常非常常見的情況,新手爸媽們也不用過於擔心,據統計有近40%的寶寶都經歷過腸絞痛。一般從出生3周後開始。

之所以去醫院檢查沒有結果是因為目前,還沒有任何的檢查可以確診孩子的腸絞痛。無論是B超還是拍片都排不出來。但我們可以通過這3種情況,自行判斷。

夜間定時哭鬧踢腿、打滾,寶寶的這3個狀態,說明他經歷著這件事

醫生說沒有異常

1)反覆性鎮痛

小美的寶寶就是這種情況,每天晚上固定發作,持續時長5分鐘左右,休息十分鐘,再疼5分鐘。

因為三個月的寶寶還不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疼痛,只能通過大哭引起大人的注意,如果仔細挺可以分辨,這時寶寶的哭聲更響,音量會高,不是普通的磨人。

2)手捂腹部,蹬腿

寶寶在腸絞痛的時候,哭鬧會伴隨著肢體的動作,四肢收縮,或者下意識的用手碰肚子,又或者用力攥拳,弓起背頂起肚子。

3)特別難哄

平時寶寶尿了或者是餓了,媽媽拍一拍哄一鬨喂上奶可能就好了,但當孩子腸絞痛的時候,用盡各種招數都不能讓孩子停下來。

夜間定時哭鬧踢腿、打滾,寶寶的這3個狀態,說明他經歷著這件事

孩子鬧起來怎麼哄都不好

當確定孩子沒有感冒發燒,身上也沒有其他外傷的話,就要考慮是否為腸絞痛了。

夜間定時哭鬧踢腿、打滾,寶寶的這3個狀態,說明他經歷著這件事


當確定孩子為腸絞痛時,這些方法很管用

想要緩解腸絞痛,我們首先要了解寶報腸絞痛的原因。

寶寶腸絞痛肯定是與消化道發育不成熟有關係的,其次寶寶對母乳過敏,或者是在吃奶的時候吸進過多的空氣。

那我緩解寶寶的腸絞痛可以從媽媽和孩子兩方面入手,如果是母乳餵養,媽媽可以少吃一些乳製品、豆製品、十字花科蔬菜、咖啡因食物、蔥蒜刺激性食物以及生冷食物等。

對於寶寶自身的調節:

▶ 用被子包裹寶寶

腸絞痛本身不是一種病,而是寶寶發育過程中的正常現象,疼痛感會讓孩子感到不安,包裹是為了讓寶寶感受到在媽媽子宮中的束縛感,隨後慢慢安靜下來。

▶ 少食多餐

對於消化道系統沒有發育成熟的嬰兒來說,可以通過少食多餐的方法,減輕孩子腸胃的負擔。其次,當孩子吃奶吸入空氣後,一定要記得拍嗝

▶ 按摩輔助氣體的排除

當孩子腸絞痛發作的時候,可以用熱毛巾放在孩子的腹部,並輕輕地順時針按摩,注意不要燙傷孩子。

夜間定時哭鬧踢腿、打滾,寶寶的這3個狀態,說明他經歷著這件事

讓孩子身體放鬆下來

當你摸到孩子的肚子鬆軟下來,不再那麼緊繃時,讓孩子趴在墊子上,腿自然下垂,輕拍後背輔助排氣。

親測:蹬自行車的姿勢比較有效,首先讓孩子平躺,爸爸負責輕輕按摩腹部,媽媽用手輕拉孩子的腿,左拉一下右拉一下,仔細聽可以聽見孩子有屁排出。

寫在最後

孩子的哭鬧聲也許會讓你心煩意燥,但作為家長要學會控制。

孕育島,一個專業的孕產、育兒團隊,青雲計劃獲獎者。專為孕期大小事和嬰幼兒護理提供知識儲備,在懷孕或育兒期間遇到的任何疑惑,都可以通過私信諮詢,得到滿意的答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