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湯頭歌訣

麻黃湯類方歌(八首)


中醫湯頭歌訣


麻黃湯麻黃湯治太陽寒,麻桂杏草四味聯。表實無汗頭身疼,脈緊氣喘更惡寒。


大青龍湯大青麻杏石膏棗,桂姜相加七味好。不汗焦躁身疼痛,飲流四肢腫脹討。
小青龍湯小青龍湯用麻黃,桂芍辛味與乾薑。半夏炙草同劑量,表寒裡飲病為殃。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麻杏石甘四味施,汗出而喘肺熱居。身熱脈數證方是,不惡寒兮別桂枝。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麻黃連翹赤豆湯,溼熱兼表身發黃。麻翹姜辛梓皮棗,杏仁赤豆煮潦漿。


麻黃細辛附子湯麻黃細辛附子湯,太少兩感用此方。發熱惡寒脈不起,溫經解表有特長。


麻黃附子甘草湯麻黃附子甘草湯,傷寒兩感陽氣傷。此方本來無裡症,助陽發汗保康樂。


麻黃升麻湯麻黃升桂湯芍姜,知膏天冬苓術黃。歸蕤炙草十四味,寒熱並用和陰陽。


葛根湯類方歌(三首)


中醫湯頭歌訣


葛根湯葛根桂枝加葛黃,無汗項背几几強。二陽合病下利治,剛痙無汗角弓張。


葛根加半夏湯
葛根加夏病二陽,下利嘔逆表邪強。疏表解肌利腸胃,合病治法好思忖。


葛根黃芩黃連湯葛根芩連加甘草,協熱下利喘汗寶。清熱生津解表裡,葛根用至八錢好。

抵當湯類方歌(三首)


桃核承氣湯桃核承氣硝黃草,桃仁桂枝五藥討。太陽蓄血腹痛急,其人如狂成效好。


中醫湯頭歌訣


抵當湯抵當湯頂事大黃,虻蟲桃蛭力最強。少腹硬滿小方便,攻瘀逐熱治發狂。


抵當丸抵當丸即抵當湯,搗藥成丸煮水漿。連渣服之只一顆,緩攻瘀血正不傷。


梔子豉湯類方歌(七首)


梔子豉湯梔子豉湯治虛煩,懊憹倒置不得眠。嘔吐少氣加姜草,胸窒結痛藥不添。

梔子甘草豉湯
見梔子豉湯方歌內


梔子生薑豉湯見梔子豉湯方歌內


梔子厚朴湯梔子厚朴藥有三,梔子厚朴枳實煎。心煩腹滿分上下,清煩瀉滿兩證兼。


中醫湯頭歌訣


梔子乾薑湯梔子乾薑治心煩,身熱不去瀉又添。寒熱並用分上下,清熱溫寒一方肩。


枳實梔子豉湯枳實枝豉勞復寶,食後再加大黃好。酒疸心熱且懊憹,梔子大黃力能討。


梔子柏皮湯梔子柏皮溼熱黃,發熱尿赤量不長。梔子黃柏兼甘草,清熱祛溼好思忖。


陷胸湯類方歌(六首)


大陷胸丸大陷胸丸法最超,半升葶藶杏硝調。項強如痙君須記,大黃甘遂下之消。


中醫湯頭歌訣


大陷胸湯大陷胸湯遂硝黃,心下硬痛脈緊強。熱氣內陷水熱結,小有潮熱要參詳。


十棗湯十棗湯治脅下水,心下痞硬脅痛銳。甘遂芫戟研細末,棗湯煮濃服錢匕。


小陷胸湯小陷胸湯大瓜蔞,半夏黃連三藥投。痰熱膠結心下痛,利痰清熱服之廖。


白散白散三物巴桔貝,寒實結胸此方貴。或吐或利分上下,中病即止莫傷胃。


瓜蒂散瓜蒂散是湧吐方,胸中痞硬痰邪猖。氣衝咽喉不得息,蒂豆研散調豉湯。


瀉心湯類方歌(六首)


半夏瀉心湯半夏瀉心芩連姜,人參草棗融合方。心下痞滿兼嘔吐,去渣重煎調胃腸。


中醫湯頭歌訣


大黃黃連瀉心湯大黃黃連瀉心湯,黃芩黃連和大黃。清熱瀉痞沸湯漬,擅治焦躁吐衄殃。


附子瀉心湯附子瀉心芩連黃,惡寒汗出痞為殃。專煎輕漬須記住,瀉熱之中又扶陽。


生薑瀉心湯生薑瀉心是良方,胃中不和痞為殃。噫氣下利芩連草,參棗半夏與二姜。


甘草瀉心湯甘草瀉心用芩連,乾薑半夏參棗全。心下痞硬下利甚,更治狐惑心熱煩。


旋覆代赭湯旋復代赭痞在中,噫氣不除飲氣衝。參草姜棗半夏予,赭輕姜重方奏功。


甘草湯類方歌(四首)


甘草湯甘草名湯咽痛求,生用一兩不多收。莫道此是中焦藥,清解少陰效最優。

炙甘草湯炙甘草湯少陰虛,心慌脈結證無疑。麥地麻膠桂姜棗,清酒與水煎法奇。


中醫湯頭歌訣


甘草附子湯甘草附子湯四味,桂枝白朮藥方備。骨節掣痛不可近,惡風短氣陽虛最。


甘草乾薑湯甘草乾薑二藥齊,溫肺運脾暖四肢。金匱用以治肺痿,咳嗽多涎尿也遺。


苓桂術甘湯類方歌(六首)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苓桂術甘溫藥方,氣上衝胸水為殃。頭眩心慌陰邪重,咳嗽短氣成效彰。


中醫湯頭歌訣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苓桂棗甘伏水邪,臍下悸佔用則確。或許上衝發奔豚,甘瀾水煮效方捷。


茯苓甘草湯(苓桂姜甘湯)茯苓甘草與桂姜,胃中停水悸為殃。氣趨小腹或成洩,健胃瀉水厥亦良。


五苓散五苓苓桂澤豬術,水停膀胱津不輸。口渴心煩尿不利,飲入則吐脈來浮。


豬苓湯豬苓湯治少陰虛,熱與水蓄煩嘔居。小便不利口又渴,澤膠豬茯及滑石。


文蛤散

水潠原逾汗法門,肉上粟起更增煩。意中思水還無渴,文蛤磨調藥不繁。


黃芩黃連湯類方歌(四首)


黃芩湯黃芩湯治太少利,腹痛急切脈弦細。黃芩白芍甘草棗,清熱和陰平肝逆。


中醫湯頭歌訣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黃芩原方加夏姜,嘔吐下利胃腸傷。太少合病邪熱淫,苦降辛開治少陽。


黃連湯黃連湯內參連草,薑桂半夏和大棗。胃中有痛心胸熱,嘔吐腹痛此方寶。


黃連阿膠湯黃連阿膠治少陰,焦躁不寐脈數頻。舌尖如梅是的候,芩連芍膠黃攪勻。


白虎湯類方歌(三首)


白虎湯
白虎煩渴用石膏,大熱汗出脈浩浩。知粳甘草四藥足,清氣生津潤枯焦。


中醫湯頭歌訣


白虎加人參湯白虎加參氣陰傷,煩渴脈大飲水漿。汗出過多脈成芤,背微惡寒舌焦黃。


竹葉石膏湯竹葉石膏氣陰傷,病後虛羸嘔逆方。不欲茶飯參草麥,粳葉石膏半夏匡。

承氣湯類方歌(六首)


調胃承氣湯調胃承氣用大黃,芒硝甘草三藥償,胃氣不和心煩熱,便燥譫語舌苔黃。


小承氣湯小承氣湯樸枳黃,便硬譫語腹脹詳。識得燥結分輕重,脈滑不緊用此方。


中醫湯頭歌訣


大承氣湯大承氣湯用硝黃,厚朴枳實四藥強。潮熱蒸蒸濈濈汗,腹滿硬痛峻攻良。


麻子仁丸麻子仁丸結果好,大便秘結津液少。枳樸大黃瀉胃強,麻杏芍藥滋脾約。


蜜煎導方(方歌見下)


豬膽汁灌方蜜煎熟後樣如飴,稍冷搓挺四寸餘。溫納肛門潤腸燥,古法導便嘆詫異。津虧有熱便不出,豬膽一枚方適宜。膽汁調醋灌腸內,虛家便秘奏效奇。


中醫湯頭歌訣


柴胡湯類方歌(七首)


小柴胡湯
小柴胡湯解少陽,胸滿脅痛嘔吐詳。口苦咽乾目眩是,柴芩參草棗半姜。


大柴胡湯大柴胡湯大黃枳,柴芩姜夏芍棗宜。少明合病氣火鬱,嘔吐口苦心下急。


柴胡加芒硝湯小柴加硝兩解方,芒硝後煎入藥良。日晡潮熱胸脅滿,協調胃膽利少陽。


柴胡桂枝湯
柴胡桂枝雙邊合,善治太少兩經痾。心下支結關節痛,前期肝硬亦能和。


柴胡桂枝幹薑湯柴胡桂姜痛脅背,大便不實尿欠利。陽邪向陰氣化衰,柴芩薑桂草粉蠣。


中醫湯頭歌訣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柴加龍牡桂丹鉛,大黃茯苓記要諳。扣除甘草鉛要裹,胸滿煩驚小便難。


四逆散柴芍枳草四逆散,肝鬱氣結肢不暖。脈沉而弦胸脅痛,隨證治療須加減。

芍藥當歸湯類方歌(四首)


芍藥甘草湯芍藥甘草兩藥投,筋攣拘急足趾抽。苦甘化陰利血統,滋陰柔肝效立瘳。


芍藥甘草附子湯芍藥甘草附子湯,汗後陰陽兩俱傷。惡寒不熱應溫補,芍甘和陰附助陽。


中醫湯頭歌訣


當歸四逆湯當歸四逆治厥寒,脈細欲絕病傑出。歸芍桂甘棗通細,補血散寒治在肝。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當歸四逆加萸姜,清酒烹來效始彰。內有久寒厥陰是,藥分五次緩服康。


乾薑湯類方歌(三首)


乾薑附子湯乾薑附子治少陰,陽虛煩躁夜則寧。不嘔不渴無表證,身無大熱脈微沉。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乾薑芩連與人參,辛開苦降法超群。四物平行各三兩,諸凡格拒此方珍。


理中丸(湯)理中白朮與人參,乾薑炙草四藥親。脾陽虛衰寒溼甚,腹滿吐利脈遲沉。


赤石脂湯類方(二首)


赤石脂禹餘糧湯赤石禹糧兩藥珍,大便滑脫利不禁。理中不應宜此法,澀以固脫是指針。


中醫湯頭歌訣


桃花湯桃花石脂米乾薑,少陰下利膿血方。溫固下焦和胃氣,湯末搭配力方彰。


四逆湯類方(九首)


四逆湯四逆生附老幹姜,炙草將將有專長。少陰陽虛肢不暖,吐利煩躁欲寐方。


四逆加人參湯四逆加參治何為,下利多時陰亦摧。四逆扶陽參滋血,更取中州化精微。


中醫湯頭歌訣


茯苓四逆湯茯苓四逆少陰虛,心腎陰陽已不支。補陽生附姜甘草,扶陰參苓兩藥施。


通脈四逆湯通脈四逆草附姜,加重劑量另名方。手足厥逆吐利甚,脈搏不出急回陽。


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通脈四逆治亡陽,再加膽汁救陰傷。吐已下斷煩嘔甚,津液枯竭用此湯。


真武湯真武名湯鎮水寒,扶陽法中有心傳。附術苓芍生薑共,內惕心悸小便難。


白通湯

白通湯治少陰寒,陽虛下利非等閒。蔥白四莖姜附一,加入膽尿治嘔煩。


白通加豬膽汁湯白通湯治少陰寒,陽虛下利非等閒。蔥白四莖姜附一,加入膽尿治嘔煩。


附子湯附子湯治背惡寒,脈沉口和陽氣殘。參附苓術芍藥共,更治妊娠腹如扇。


雜方類方歌(十一首)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厚朴夏姜參草尋,善治腹脹妙通神。脾氣不運痰氣結,三補七消法超群。

茵陳蒿湯茵陳蒿湯治疸黃,陰陽寒熱細推詳。陽黃大黃梔子入,陰黃附子與乾薑。


中醫湯頭歌訣


中醫湯頭歌訣


豬膚湯豬膚斤許用水煎,水煎減半滓須捐。再投粉蜜熬香服,少陰咽痛利且煩。


桔梗湯甘草桔梗治咽痛,消炎解毒妙堪用。陰中伏熱結於喉,切忌苦寒投此證。


苦酒湯半夏一枚十四開,雞清苦酒攪幾回。刀環捧殼煎三沸,咽痛頻吞絕妙哉。


半夏散及湯半夏研散或用湯,少陰咽痛效最彰。半夏桂甘煎少與,微冷慢呷不用忙。


烏梅丸烏梅丸治蛔厥證,連柏乾薑參歸用。川椒桂辛與附子,烏梅三百力始勝。


白頭翁湯白頭翁湯下利尋,黃連黃柏白頭秦。識得欲飲屬內熱,下重難通此方珍。


吳茱萸湯吳茱萸湯暖胃肝,嘔吐涎水痛在巔。萸姜人參與大棗,溫中降逆治陰寒。


燒褌散近陰襠處剪來燒,研末還須用水調。同氣相求療二易,長沙無法不翹翹。


牡蠣澤瀉湯牡蠣澤瀉治如何,下肢腫脹病未瘥。商陸葶藶瀉水結,蜀漆海藻破堅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