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剑下天山》分别是指哪七把剑?

完美life


《七剑下天山》是已故武侠小说泰斗梁羽生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主要讲述了清朝初年以凌未风为首的天山七剑反抗清廷暴政的斗争故事。

在小说里面,七剑并不是指七把剑,而是指七个武功高强的侠士。他们分别是凌未风、易兰珠、飞红巾、冒浣莲、武琼瑶、桂仲明、张华昭。书中结尾称呼他们为新天山七剑。与之呼应,在他们之前,小说开始部分有天山五剑,分别是杨云骢(被害)、楚昭南(投敌)、凌未风、飞红巾、辛龙子。

随着杨早逝、楚投敌,新一代剑侠逐渐崭露头角,扛起反清聚义的大旗。新晋的五个小辈当中以易兰珠(杨云骢女儿、飞红巾弟子)、武琼瑶(白发魔女关门弟子)和桂仲明的武功为最出色。才气却是冒浣莲最佳。梁羽生小说多描写名士型侠士,《七剑》里面的“名士”却是一个女子——明末著名文学家冒辟疆和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的爱女。

生在这样的家庭,冒浣莲才情甚佳,文采斐然。与纳兰容若互相欣赏,相为唱和。书中梁翁借冒浣莲之口写出著名的《八声甘州·最伤心烽火烧边城》:

“最伤心烽火烧边城,家国恨难平。 听征人夜泣,胡笳悲奏,应厌言兵。 一剑天山来去,风雨惯曾经。 愿待沧桑换了,并辔数寒星。 此恨谁能解,绝塞寄离情。

莫续京华旧梦,请看黄沙白草——碧血尚阴凝。 惊鸿掠水过,波荡了无声。 更休问绛珠移后,泪难浇,何处托孤茎。 应珍重,琼楼来去,稳泛空溟。”

可惜的是沧桑未肯变换,并辔数寒星的人儿却换了。美女常伴拙夫眠,真真“此恨谁能解”?

所以说,原著中七剑是指七人,而不是七把剑,书中有名的宝剑好像只有三把,分别是游龙剑,断玉剑,腾蛟剑。而在05年徐克电影《七剑》中,真实的凑了七把剑:青干剑、由龙剑、莫问剑、舍神剑、天瀑剑、日月剑、竞星剑。把原著小说改的面目全非,不忍卒观。


素衣山容瘦


在梁羽生先生构建的武侠世界中,天山派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原著《七剑下天山》里,“七剑”并不是特指七把剑,而是说的七个人。他们也都不是属于天山派的,顶多按照地缘政治划分,可以算作天山派系的。


这七个人分别是:凌未风、飞红巾、易兰珠、冒浣莲、桂仲明、武琼瑶、张华昭,他们都是抗清义士。

武林中人,以前本有“天山五剑”之说,“五剑”是指杨云骢、飞红巾、楚昭南、辛龙子和凌未风。杨、楚、辛三人死后,江湖把“五剑”扩大而称为“七剑”。天山七剑除了原有的飞红巾和凌未风之外,又加上了桂仲明、冒浣莲、易兰珠、张华昭和武琼瑶五人。刘郁芳虽然不在天山,也被称为“天山之友”。《七剑下天山》第三十回《生死茫茫 侠骨柔情埋瀚海 恩仇了了 英雄儿女隐天山》

不论“五剑”还是“七剑”,都和隐居在天山的三位高人——卓一航、练霓裳(白发魔女)和晦明禅师(岳鸣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卓一航和练霓裳是一对苦恋而无果的情侣,岳鸣珂和练霓裳算是师兄妹关系。他们的师父分别是霍天都和凌云凤,霍,凌两人原本也是一对夫妻,因为三观不同分居(梁书中的情侣经常莫名其妙的就是不在一起。后来凌未风和刘郁芳也是这种状态,韩志邦之死,有民族大义的成分,也有为了促成二人再续前缘,替凌未风受过的因素,可两人明明也还相爱,就是死活也不在一起,辜负了韩志邦的一片苦心,扯远了)。

卓、练、岳三个人也都是为情所困,先后来到了天山避世隐居。三人中,卓一航是武当派的,练霓裳的师父是凌云凤,只有晦明这一支正式称为天山派。


五剑和七剑当中,杨云聪、楚昭南、凌未风和易兰珠是晦明禅师的弟子。

桂仲明,张华昭算是卓一航的隔世弟子。

飞红巾,武琼瑶是练霓裳的徒弟(易兰珠是飞红巾的义女,她又可以算为白发魔女的门人弟子)。

只有一个冒浣莲和天山派系的关系较浅(大才子冒辟疆和名妓董小宛之女),是三大剑术名家之一“无极剑”傅青主的弟子。但她老公是桂仲明,等于她也和天山有关系了。

这才是天山七剑名称的来历。


而徐克在他根据《七剑下天山》拍的电影《七剑》中,就真的搞出了噱头很足的七把剑。分别是:莫问剑、由龙剑、青干剑、舍神剑、天瀑剑、日月剑、竞星剑。

剧情也做了很大改动,不过,好像这次观众并不怎么买账。远不如他根据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拍摄的同名电影精彩,虽然他同样也是改得面目全非。


田获三狐


要按照徐克改编的电视剧《七剑下天山》七把剑分别是游龙剑,青干剑,竞星剑,日月剑,舍神剑,天瀑剑,莫问剑。

持有者分别是楚昭南,杨云聪,辛龙子,凌未风,韩志邦,武元英,傅青主。

最后《七剑下天山》上部,楚昭南思想信念崩塌,为黑化没下伏笔;杨云聪死亡,辛龙子疯掉了,梁穆郎回天山正式成为凌未风。其他三个人还好。就这样七剑四散聚不到一起去。第一代七剑的故事落下帷幕。下部就是新一带七剑的故事。

只是当时《七剑下天山》收视率惨淡,才没有下部,要是有下部,也一定很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