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鄉常喝什麼茶?有什麼特色?

調皮的小文案


我家鄉雲南省臨滄市,我做茶5年了,我喜歡茶山日出,喜歡在茶山勤勞善良,同心同德的勞動人民,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做茶養茶。我的家鄉有昔歸,那罕,曼崗,青麓號,冰島,小戶賽,忙肺,梅子箐,馬鞍山,白鶯山等知名山頭,和許許多多的無名山頭組成,這裡地理環境優越,適合普洱茶的生長,同時也是普洱茶倉儲轉化非常不錯的地方。恆春臨滄,天下茶樽,大美臨滄,我們臨滄人民熱忱歡迎您來旅遊。








雲南青麓茶業


雲縣漫灣鎮昔興組的老樹茶,80%以上的樹都在一百年以上,這裡的茶,在歷史上就非常有名氣,我祖上從清朝晚期至民國時期,就做茶葉及蟲膠貿易,就是將我老家的茶葉和蟲膠由100多匹🐴組成的馬幫馱運由緬甸臘戌出境,賣給英國人,(緬甸屬於英國殖民地),回程時又將布匹等日用品運回販賣,所以,我家在解放時因為太富有了,被劃為大地主,解放時,我家的借條就有幾千張,都眼睜睜的看著被全部燒掉了,其實我家也沒有放高利貸,收取的利息相當的低。呵呵😄跑題了,言歸正傳。我老家的茶非常不錯,其特點是:經久耐泡,茶氣足夠,蜜香味濃郁,湯色金黃透徹,回甘持久,口感圓潤厚重 ,喝了還會上癮。現在基本都保護得非常好,一般不打農藥,不施肥。現在村裡準備制定村規民約,堅決杜絕打農藥及施肥的現象出現。我是從小就喜歡喝我老家的茶,讀書時,早點過後,都要用早點大口缸滿滿的整一缸濃茶,邊喝著茶邊聽美女老師上課,呵呵😄😄好享受啊!我的茶齡都有40多年了,不過,兒時因為食物吃的清苦,茶葉又寒性重,所以,喝的是烤茶。現在,因為工作的特殊性,我大多數時間住的是單位的單身公寓,每天晚上睡覺前我都要喝一大壺濃茶(1公斤多) ,然後,滿滿的泡好一壺,留著半夜起來喝,人家都說,茶葉喝了睡不著,我是不喝一壺濃茶就睡不著。因為茶桌在床頭,睡在床上由窗戶的風一起送來一陣一陣淡淡的茶香味,太陶醉了,做夢都是些無法言喻的美夢。半夜只要一起來解手,也是聞到床旁邊茶桌上濃郁的茶香味,感覺真的好享受,情不自禁的又要幹一壺。還有種說法是,晚上茶水喝多了,對腎不好,第二天早上,眼皮會泡腫,我也很擔心,可我幾十年來,從來沒有出現過眼睛泡腫的現象,每晚起夜也最多就一次了,現在我50歲了,照樣經常和年輕人PK籃球,各項指標相當正常,特別是血脂在年輕人標準,呵呵😄😄也許是常年喝茶的原因吧!好了,說多了。這裡只是隨便聊聊,對於有茶嗜好的朋友,可以去我老家考察看看,說不定你會收穫意外的驚喜。哦!順便說一下,我老家的茶已經被韓子榮老師收入《雲南高山茶探秘》之文稿中。











滄江一釣


我們玉林的茶葉,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我對崇左的一種茶,那真是印象深刻。那就是崇左的苦丁茶。當時我是去崇左出差,晚上吃飯的時候,服務員給大家都倒了茶水,我以為是平時在飯館吃飯的那種茶水,我就一口喝了下去,那個苦味,我到今天都還記得。真的非常苦,但是當時除了這個苦苦的茶水,就沒別的東西喝了,我又非常渴,只能忍苦了!

雖然我不喜歡喝苦丁茶,但是聽當地的人介紹,崇左的苦丁茶是很有名的,是崇左的特產之一。崇左大新的苦丁茶,以前也叫“萬承苦丁茶”,聽說還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很多人都說,這個茶喝下去的時候雖然苦,但是回甘無窮(講真我是沒體會到回甘的),喝完了嘴裡會甜甜的。而且這個苦丁茶還有很多功效,特別是對於清熱去火很有用,上火的時候可以多喝苦丁茶。大新的苦丁茶的特點是,湯色翠綠、明亮、香氣嫩香持久,味清苦,後濃甘,回味快而持久。


玉林身邊事


普洱茶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普洱茶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普洱是雲南省南部的一個縣,是茶葉的加工集散地;普洱茶產於雲南省南部西雙版納自治州和瀾滄江沿岸各縣,多經普洱運銷各地,普洱茶即因此而得名。早在古代茶古道那一段歷史中,普洱茶就擔任普洱茶屬綠茶類,有散茶和緊茶兩種,均用優良的雲南大葉茶的鮮葉作原料,經過殺青、揉捻、乾燥、後茶則是經過蒸軟或炒軟後的散茶,再裝入模型內壓制成各種陀茶、餅茶、方茶、磚茶等,有史以來久負盛名。《紅樓夢》放的“女兒茶”就是普洱茶中的一種。據清朝阮福在《普洱茶說中寫道:“小而園者名女兒茶,女兒茶為婦女所採於雨前得之,即四兩重圓茶也。”何謂“七子餅茶”?普洱茶中大而圓的餅茶,以七餅裝成一筒,俗稱 “七子餅茶”,其湯色黃而明亮,香氣濃郁持久,滋味醇厚爽口而著稱。

  普洱茶含量多酚豐富,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有解渴、除煩去膩、明目、清心、暖胃、提神、消食、散寒、解毒等作用,對人體十分有益。據近代科學研究證明“普洱茶可以減肥、消瘦、健體、強身和防治一 些疑難慢性病”。 所以普洱茶在國外市場有很高聲譽。主銷美國、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英國。法國、荷蘭。德國等五十多個國家和港澳地區。



蔡蔡與茶


我們勐庫大葉種核心廠區,有著冰島五寨和勐庫十八寨之稱。我做源頭只走高端,每個上頭有著自己獨特的味道口感,價格也不同,歡迎各位愛喝茶的朋友,上山採茶,親採親制!









雲南邊境冰島古茶


我的家鄉是貴州,貴州生產的著名湄潭翠芽!

一、湄潭翠芽簡介

湄潭種茶歷史悠久。唐朝陸羽在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中,就有湄潭不僅能產茶,而且茶味很美的論述。宋代則有以茶葉為上貢的記載。如今的湄潭,湧有全國聞名的大型茶場和星羅棋佈的農村茶園。有創建於三十年代末的貴州省茶葉研究所。2017年5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湄潭翠芽”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二、湄潭翠芽歷史

湄潭種茶歷史悠久。唐朝陸羽在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中,就有湄潭不僅能產茶,而且茶味很美的論述。宋代則有以茶葉為上貢的記載。如今的湄潭,湧有全國聞名的大型茶場和星羅棋佈的農村茶園。有創建於三十年代末的貴州省茶葉研究所。

三、湄潭翠芽品級

湄江翠片採自湄江良種苔茶的嫩梢。清明前後開採,以明前茶品質最佳。特、1-2級翠片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初展,芽長於葉,芽葉長度分別為1.5釐米、2釐米、2.5釐米

,三級翠片採摘標準為:一芽二葉初展,芽葉長度不超過3釐米。通常,制500克特級翠片需採5萬個以上芽頭。一級翠片約需4萬個左右芽頭。採回的芽葉必須分級攤放在通風陰涼處,攤放厚度每平方米1-1.2公斤,失水量8%左右。一般歷時3-5小時。

四、湄潭翠芽品質特點

湄潭翠芽茶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隱毫稀見,色澤綠翠,香氣清芬悅鼻,粟香濃並伴有新鮮花香,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綠勻整。

五、湄潭翠芽產地環境

湄潭翠芽產自貴州省遵義市,遵義市處於雲貴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地形起伏大,地貌類型複雜。海拔高度一般在800~1300米,在全國地勢第二級階梯上。遵義市平壩及河谷盆地面積佔6.57%,丘陵佔28.35%,山地佔65.08%。大婁山山脈自西南向東北橫亙其間,成為天然屏障,是市內南北水系的分水嶺,在地貌上明顯地把遵義市劃分為兩大片:山南是貴州高原的主體之一,以低中山丘陵和寬谷盆地為主,一般耕地比較集中連片,土地利用率較高,是糧食、油料作物的主要產地。

遵義市受季風影響特別顯著。冬春季節多受北半球移來的寒潮或冷空氣影響,冬季風一般多為東北風或偏東風。遵義受偏東北季風影響時,雲層濃密低厚,一到夜間雲頂輻射冷卻,常常產生夜雨。如果這時再遇上偏南氣流北上在川黔間與偏北氣流匯合,往往在3300米高空形成一長江切變線,或在近地層形成一雲貴準靜止鋒,陰雨綿綿的天氣就更長。4月中旬西南季風北上,陰雲密佈天氣減少,晴間多雲日數增多,溫度顯著上升。由於遵義所處緯度低,日光照射強烈,連晴三天溫度就可能升至30℃以上,適宜種植茶樹。





湄潭翠芽


浙江省衢州江山市,江郎山,江山綠牡丹茶,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江山綠牡丹茶始制於唐代,北宋文豪蘇東坡譽之為“奇茗”,明代正德皇帝命名為綠茗,列為御茶。民國時絕跡,至1980年重新研製出來,命名為江山綠牡丹[1]。江山綠牡丹茶,形似牡丹,色綠顯毫;湯色嫩綠明亮;香氣清香持久;滋味鮮醇爽口;葉底嫩勻成朵。其獨特的品質特徵:鵝黃柳綠,暗香盈袖[2]。2018年,江山市擁有茶園面積5.15萬畝,茶葉產量2250噸,產值1.85億元[1]。

2018年2月1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江山綠牡丹茶”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3]。

中文名

江山綠牡丹茶

產地名稱

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

品質特點

形似牡丹,色綠顯毫

地理標誌

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批准文號

國家農業部第2651號公告

批准時間

2018年2月12日




最美的倩


有幸來貴州工作,平時散步偶然發現一處茶山,被某工程徵用,茶山一半被削平,另一半茶山處出荒蕪狀況。來自平原的我,感到非常好奇,試著採了一點。茶是好茶,可自己製茶功夫太差。就用炒菜鍋炒制的茶,茶葉發黑,掉毫毛,湯色發黃,口感有點苦澀,但有回甘,鮮爽清香。雖然品相與口感與市場上的茶相差較遠,但我自己特別喜歡,起碼保證了是新茶,是春茶。


國老一一藥鋪的甘草


說說我家鄉的客家擂茶。客家擂茶文化是漢族傳統飲食文化之一。史料記載,在宋朝時即有擂茶。在客家人日常日子中,擂茶便是其主食之一,也是待客之好菜,在客家人五光十色的飲食文化中,擂茶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種甘旨。並且其製造方法古拙高雅,充沛體現了客家人對我國漢族傳統文化之傳承。客家人的擂茶,茶味純,香氣濃,不僅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並且還有健脾養胃,補養長命之功用。

在咱們那裡,擂茶是一種很陳舊知名的食物,那裡最知名的莫過於有一個擂茶村,村裡的人每天都要擂一缽擂茶喝,而村裡的白叟都很健康長命,年紀都有80多歲以上,很少患病。對此,咱們愈加堅信,喝擂茶,能夠身體健康,延年益壽。

好了,迴歸正題。自從我大學畢業在廣州上班後,開端學習做菜。可是要著重的是,都是自己探索,也不知道對不對,比不得專業或許師傅跟出來的廚師。不多久後,便想起,咱們家園的客家擂茶了。我舍友也是廣東的,但不是老鄉,我便說,做一個家園風味給你試試。笑而不語,認為我僅僅說說,沒多久我便在網上,買了道具。並且快遞包郵。也就是這個。我記住包郵整套東西是30塊,真實很實惠的。

道具一:擂茶缽,類型有小2-3個人喝,中3-5個喝,大6-8喝,看自己詳細需求。其次,就是資料啦,咱們那裡一般是買這種紅體色的土陶,裡邊是有紋理的,擂茶的時分,衝突的快,便於磨碎資料。也能夠買其他拋光打磨的那種。買回來都要泡水洗潔淨。

道具二:擂茶棍。我看其他地方的人,擂茶棍偏短大約是20-25cm,可是咱們那裡的人一般喜愛買長,擂茶的時分好操作,就是有80-100cm的。

好啦。說咱們的製造啦。

擂茶咱們那裡分為兩類,第一類:擂菜茶,望文生義,就是一切的底料都是用蔬菜。可是市場上面有一些,買不到家園自己種的那種,所以就大約湊夠了7種。分別是:荷蘭豆,豆角,芥藍,菜心,香菜(不喜愛的人能夠不必這個)薄荷,苦菜心茶,咱們叫它們為“七樣菜茶”

菜心不能有黃色的菜心,要純綠色。堅持原汁原味。然後洗潔淨,悉數切碎,對,沒錯,切碎。這個要很有耐性的切工。再配些配菜系,瘦肉末、蝦仁米、魷魚,腰果,炒花生,蘿蔔乾,玉米粒,紅蘿蔔粒等等,最終混合炊熟的白米飯(或許爆米花)後邊年輕人改善吃的是便利面。這樣的擂茶吃起來甜、酸、辣、苦、鹹五味俱有,大開食慾,饒有風味。

然後就是把“七樣菜茶”,每一種熱油爆炒炒7老練,放到擂茶缽裡邊擂,用一個凳子坐著,兩腳固定住擂茶缽。順時針一向用擂茶棍,沿著擂茶缽邊緣擂,旋轉地擂再逆時針擂,就是擂到到達作用。擂成相似粉末狀,十分細微。由於切的時分切成碎末,加上超過了,所以擂的時分也不必費許多時刻。

擂完後,加上炒熟去衣的花生,用擂茶棍當心敲碎。趁熱趕忙倒入剛剛燒開的開水,這個時分,本來7老練“七樣菜茶”完全熟了,既不會太老,又不會太生。並且飄香四溢,葉綠素堅持的很完好。

純天然的綠色,不會一點點變黃或許其他色彩,並且十分香。調配其他資料開吃。

真的是不能再甘旨了。關於配菜這些,比方炒米和花生,網上都便利,大把購買。

第二類擂茶:擂鹹茶,這個首要的底料悉數變了,配菜能夠自己發揮,是相同的。擂茶的製造並不雜亂,主料是大米或爆米花,但配料雜亂。先把花生、芝麻、茶葉、金不換或許苦辣芯,放在擂缽裡,用擂茶棍擂成糊糊,衝上開水。其他配菜是重頭戲。有米程,眉豆,蝦米,潮汕炒牛河,或許炒麵等等



在咱們那裡,入門便是客,都要奉茶,一般功夫茶。要是貴客上門,就是擂茶款待,算是熱心之至。所以我朋友們過來,我也做過給大傢伙喝,都說很好喝。擂茶,不油膩,排毒養顏,延年益壽,好吃,這就是我所學到的客家家園擂茶。


茶幫通


廣東人愛好喝茶,一天早,午,晚都喜愛喝,柴,米,油,鹽,醬,醋,茶,把茶列入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喜歡喝茶的人自然就會有種植茶葉的地方。在粵東的潮州市就有種植一種讓很多人特別喜歡喝的茶,它的名字叫"單叢茶"!

"單叢茶"產於海拔5OO一1OOO米左右的高山上,山上常年日照充足,濃霧環繞,由於地理位置環境條件優勢,自然就會產出優質的好茶!

"單叢茶"屬於我國八大名茶中的"烏龍茶"種,其中讓人比較喜歡的是"鴨屎香"的一種茶葉,這種茶產自鳳凰鎮的一個叫"坪坑頭"的小村子,根據本人實測海拔高度有85O米,本人前幾天親自上山到那一株被稱為"鴨屎香"的原始茶樹實地考察,拜訪了茶樹主人,受到了老茶農的熱情招待,有幸品嚐到了最名貴的"鴨屎香"王的茶葉,據老魏講:這株老茶樹今早春只產出2.5市斤左右的茶葉,每斤的售價是1.4萬元,價格比往年略有下降一點。其它春季茶葉也已經銷售所剩無幾了。



我是應廣州朋友的邀約一起來到茶區的,因為本人有多年的喝茶經驗,也有跟茶葉打交道有關行業工作,朋友也是被"鴨屎香"的誘惑慕名而來的!大家可能比較清楚,潮汕地區是以"工夫茶"著稱的沖泡方式喝茶的!只見老魏放了少量的茶葉就泡起來,大家立刻聞到一種平常難以聞到的茶香味,茶水一經入口,頓覺口齒喉舌留香,久久回味,大家自然而然豎起大拇指齊聲點贊!都說從來還沒有喝過這樣的好茶!


單叢茶"鴨屎香"為何有如此香味呢?除了茶的品種好之外,最主要是產地土質好,環境好,鳳凰山的山泉水好!還有就是老茶農有世代祖傳的製茶經驗,什麼時點摘茶最好,焙茶火候,製做工藝流程都掌握到位,因此才會有這麼好的香氣和韻味!

單叢茶系列茶,不靠廣告推廣,不靠用網絡電話推銷,大部分都是坐店經營,以質量求生存,以誠實取信茶友,以香韻征服客人!也許全國各地都有各自地方名茶,泡茶喝茶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但只要每一位和"工夫茶"有緣的人都會說單叢茶好,"鴨屎香"茶特別好喝!

謝謝大家閱讀!也歡迎朋友們說出你心中喜愛的好茶和對"單叢茶"的認識和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