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組歷史易錯點+13個主觀題答題方法,15分鐘搞懂!


42組歷史易錯點+13個主觀題答題方法,15分鐘搞懂!


1.分封制與宗法制

【錯因】對兩者的關係理解不到位,不能根據材料信息判斷反映的是分封制還是宗法制。

【正確理解】分封制與宗法制是周朝的重要政治制度,體現了其家國一體、注重血緣宗族的統治特色。從“國”的角度上看即為分封制,從“宗族”或者“家”的角度上看即為宗法制,宗法制是維繫分封制的等級秩序的一種制度保障。

2.專制主義與中央集權制度

【錯因】對兩個概念理解不到位,不清楚二者的異同點。

【正確理解】首先,專制主義側重於君主權力與宰相權力之間的制約與平衡,如隋唐以前宰相位高權重,而唐宋以來隨著皇權的加強,相權被分割、牽制,清朝軍機處的設立標誌著專制主義達到頂峰;中央集權側重於中央與地方之間的權力分配與均衡,一般來講,中央權力與地方權力均衡,國家政治狀況、社會環境相對較好,當中央權力過大(如北宋),地方則羸弱不堪;當地方權力過大(如唐末),國家則陷於分裂和動盪。

3.郡縣制與分封制

【錯因】對兩個概念的內涵理解不到位,不清楚郡縣制代表的是官僚政治,分封制代表的是貴族政治。

【正確理解】郡縣制起源於先秦時期,郡和縣在一些地區已經出現,而且最初的縣的規模可能要大於郡,秦國商鞅變法時廢分封、行縣制,秦滅六國後開始在全國範圍內統一推行郡縣制,完全取代了分封制,二者的根本區別在於維繫分封制的紐帶是以血緣為基礎的分封,而郡縣制的長官由皇帝直接任免,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維護國家的統一。

漢代沿襲了秦的郡縣制和先秦的分封制,推行郡國並行制。但王國問題成為西漢初年影響中央集權和國家穩定的重要隱患,因此在漢武帝時期,通過頒佈“推恩令”,基本解決王國問題,加強了中央集權。漢代以後的一些王朝偶有在個別地區推行分封制。

4.漢代的刺史與宋代的通判

【錯因】對二者的地位掌握不準確,不清楚二者與監察對象之間的關係。

【正確理解】漢代的刺史制度是中國古代監察制度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政治制度,體現了當時漢朝維護國家統一、注重對地方官員監察的政治文明建設的成果。漢代的刺史權力和地位低於郡守,但卻代表中央巡查地方,而且直接向皇帝彙報,一定程度上有利於上下貫通、預防和懲治腐敗。北宋監察地方的行政官員是通判,其官階地位低於知州,但卻代表中央監察地方,直接對中央負責,因此通判與刺史同樣具有“位卑而權重”的特點。

5.唐朝的中書省,元朝的中書省與行中書省

【錯因】淆這幾個概念。

【正確理解】唐朝中書省是三省六部中掌管草擬政令的機構,其職能是參與決策。元朝中書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機構,負責總領各行省,又兼轄腹裡(今冀、晉、魯等地區)。元朝在地方設立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或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機構。

6.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錯因】認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就是指一半是殖民地社會,一半是封建社會。

【正確理解】半殖民地是部分而不是完全喪失國家主權,半封建是既保存了封建主義又發展了資本主義;半殖民地是從國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從社會經濟結構上看的;從社會發展形態而言,半殖民地是歷史的沉淪,半封建則是歷史的進步;半殖民地半封建包括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刻內涵。

7.太平天國運動與義和團運動

【錯因】不能客觀評價這兩次農民運動。

【正確理解】這兩場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中比較典型的農民運動,從階級鬥爭史觀的角度看,這兩場運動地位較高,但從文明史觀、近代化史觀的角度分析,二者具有很強的階級侷限性,對當時中國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究其根源在於農民階級不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其鬥爭目標、方式以及指導思想具有典型的小農色彩。但需要注意的是太平天國後期頒佈的《資政新篇》是中國歷史上最早明確提出學習西方、促進中國近代化的綱領、方案;義和團運動的指導思想“扶清滅洋”既帶有一定的愛國主義色彩,也帶有明顯的盲目排外的思想。

8.辛亥革命

【錯因】對辛亥革命最後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認識不到位。

【正確理解】從辛亥革命的直接結果來看,它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華民國,應該說是取得了勝利。但從最終結果來看,它並沒有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9.民國初年民眾的思想狀況

【錯因】認為辛亥革命後民主共和觀念深入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中。

【正確理解】辛亥革命後,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主要針對的是城市中的知識分子人群;而廣大農村的下層群眾仍受封建儒家思想的束縛,所以辛亥革命後開展新文化運動就顯得十分必要了。

10.十年對峙時期中共的革命道路

【錯因】對毛澤東探索出正確革命道路後還存在著兩種不同道路的鬥爭缺乏清醒認識,錯誤地認為毛澤東探索出正確革命道路後,中共領導人就全部放棄了“城市中心論”。

【正確理解】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的先後失敗,已經在實踐上證明照搬蘇聯的“城市中心論”是錯誤的,是與中國的國情不相符的。經過井岡山地區的革命實踐,毛澤東提出了符合中國國情的正確的革命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但是黨中央的主要領導人並沒有馬上接受這一正確道路,而是在堅持“城市中心論”,所以1927年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共黨內都存在著兩種不同道路的鬥爭。

11.共產黨領導下的根據地

【錯因】對各時期的根據地的名稱記憶不準。

【正確理解】“革命根據地”,特指1927年至1937年,中國共產黨控制下的地區。由於這一時期,大部分革命根據地都建立了蘇維埃政權,所以又被稱作“蘇區”(蘇維埃區域的簡稱)。

“敵後抗日根據地”,主要指1937年到1945年,即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控制下的地區。“敵後”主要指這些根據地絕大部分位於敵人(日軍)的後方;“抗日”則指明瞭這一時期根據地存在的目的和主要的作戰任務。“解放區”是指人民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控制下的區域,以區別於國民黨統治的區域(“國統區”)。

12.德國議會、法國議會、美國國會、英國議會的結構與權力

【錯因】對四國議會的結構與權力掌握不準確。

【正確理解】(1)德國議會由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組成,聯邦議會權力大於帝國議會,帝國議會通過的法案必須得到皇帝和聯邦議會的批准。

(2)法國議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參議院權力大於眾議院;兩院聯席會議選出總統,總統解散眾議院須經參議院同意,總統任命內閣須經眾議院同意。

(3)美國國會由參、眾兩院組成,立法權由兩院共同行使。

(4)英國議會由上院和下院組成,議會的主要權力屬於下院,上院為最高司法機關,其對下院通過的立法和預算案只有延擱權。

13.杜魯門主義與馬歇爾計劃

【錯因】對二者的關係把握不準確。

【正確理解】

(1)“杜魯門主義”是美國爭奪世界霸權的宣言書,它標誌著美國的對外政策已突破以本土安全為主的孤立態勢,由局部擴張轉向全球擴張。而“馬歇爾計劃”比較隱蔽,它著眼於經濟,擔負著抗衡蘇聯和控制西歐的雙重任務。美國企圖通過幫助西歐振興經濟、穩定政局,從而穩定資本主義陣營,聯合西歐各國一起對抗蘇聯。美國企圖通過“馬歇爾計劃”控制西歐的意圖是十分明顯的。

(2)二者的實質是一致的,都是為了遏制蘇聯等社會主義力量的發展,穩定資本主義世界,確立美國的霸主地位。“馬歇爾計劃”是更隱蔽的“杜魯門主義”,是“杜魯門主義”的一次大規模運用。當然,“馬歇爾計劃”在客觀上對世界經濟的發展也產生過積極的影響。

14.蘇聯解體

【錯因】認為蘇聯解體代表著社會主義事業的失敗。

【正確理解】蘇聯解體是各種矛盾和因素交織的必然結果。從歷史上看,是蘇聯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的弊端和政策錯誤長期得不到糾正的結果;從現實來看,戈爾巴喬夫上臺後推行的錯誤路線和政策,加速了蘇聯的解體。蘇聯解體只是蘇聯模式的失敗,並不代表社會主義事業的失敗,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模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中國模式的社會主義正保持著旺盛的生機與活力。

15.蘇聯解體、東歐劇變與世界多極化趨勢

【錯因】認為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是世界多極化趨勢出現的根本原因。

【正確理解】蘇聯經濟的衰退和蘇聯解體直接導致了兩極格局的終結;資本主義世界美、日、西歐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是世界走向多極化的標誌;第三世界實力的增強對多極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多極化趨勢出現的根本原因是經濟格局多極化。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只是兩極格局結束的標誌。

16.中國與不結盟運動

【錯因】認為中國是不結盟運動的成員國。

【正確理解】不結盟運動是1961年成立的一個相對鬆散的國際組織,其成員國奉行獨立自主的方針,信守不與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中的任何一個國家結盟的外交政策。其成員國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中國於1992年成為不結盟運動的觀察員國。

17.均田制與宋代“不抑兼併”

【錯因】對兩者實施的主觀目的與客觀結果存在認識偏差。

【正確理解】均田制是我國古代北魏至唐代前期實行的一種土地制度,即封建王朝將無主土地按人口數分給小農耕作,耕作一定年限後歸耕種者所有,地主階級的土地並不屬於均田範圍。這一土地制度有利於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激發小農的生產積極性,緩解因貧富分化而引發的社會矛盾。

宋代開歷史之先河,採取“田制不立”“不抑兼併”的土地政策。“不抑兼併”土地政策的實施,對宋代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土地的高度集中,造成社會貧富差距拉大,加劇了農民與地主之間的階級矛盾;但它也促進了宋代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對於宋代商品經濟的發展以及荒地的開墾也起著積極的作用。

18.小農經濟與自然經濟

【錯因】把小農經濟等同於自然經濟。

【正確理解】自然經濟是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和社會分工不發達的產物,與商品經濟相對立,新中國成立以前,在社會經濟中長期占主導地位。小農經濟是伴隨著鐵犁牛耕的出現而形成的,是自然經濟的一種典型表現形態。

19.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始於何時

【錯因】認為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古代經濟重心開始向南方轉移。

【正確理解】受北方生態環境惡化、戰爭頻繁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出現了由北向南轉移的發展趨勢。魏晉南北朝時期江南經濟的開發縮小了其與北方經濟的差距,使南北經濟趨向平衡,為以後我國經濟重心的逐漸南移奠定了基礎。因而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古代經濟重心仍在北方,不要誤認為魏晉南北朝時期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已經開始了南移。

20.工商業的發展與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

【錯因】不能正確理解資本主義萌芽的標誌性關係——僱傭關係。

【正確理解】工商業的發展不能等同於資本主義萌芽。因為只有經營者與勞動者之間產生了僱傭與被僱傭的關係,才可將其定位為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係。一般認為,中國最早的資本主義萌芽產生於明朝中後期的江南地區,最早出現的部門是紡織業,其標誌性詞語為“機房”“機戶”“機工”“僱傭”等。

21.洋務企業與民族資本主義企業

【錯因】對洋務企業與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的生產目的、性質混淆不清,誤認為洋務企業屬於民族資本主義企業。

【正確理解】洋務企業是指近代由洋務派興辦的使用機器生產的企業。軍事工業產品歸軍隊使用,屬於封建企業;民用工業則帶有一定的資本主義性質。洋務企業是官辦企業,而非民族資本主義企業。民族資本主義企業是指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由民間投資經營的使用機器生產的資本主義企業,早期稱商辦企業,與清政府和中華民國時期北洋政府的官辦、官督商辦、官商合辦企業有一定的區別,是進步的經濟因素。

22.英國確立殖民霸權的三場戰爭

【錯因】誤認為英國戰勝西班牙、荷蘭、法國都體現了資本主義對封建主義的勝利。

【正確理解】英國戰勝西班牙、法國,從本質上體現了資本主義對封建主義的勝利;荷蘭也是資本主義國家,但以商業立國,缺乏工業基礎作為其海外擴張的後盾,英國戰勝荷蘭體現了工業資本優於商業資本。

23.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

【錯因】認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對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沒有任何積極作用。

【正確理解】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對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有雙重影響。一是破壞性,伴隨著殖民掠奪和奴役而形成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給亞非拉國家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造成了東方從屬於西方和亞非拉地區長期貧窮落後的局面。二是建設性,殖民擴張和掠奪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擴展到世界各地,客觀上衝擊和瓦解著殖民地半殖民地舊的經濟結構,推動了亞非拉國家的近代化。

24.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與資本主義世界體系

【錯因】把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等同於資本主義世界體系。

【正確理解】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不等於資本主義世界體系。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包括三個部分:資本主義政治體系、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為主要特徵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和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故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只是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一部分。

25.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

【錯因】把帝國主義等同於殖民主義。

【正確理解】帝國主義即壟斷資本主義,是指第二次工業革命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發展到壟斷階段,導致壟斷組織在經濟生活中起決定作用。殖民主義始於新航路開闢時期,是指比較強大的國家採取軍事、政治和經濟手段,佔領、奴役和剝削弱小國家、民族和落後地區,將其變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政策。

26.重商主義、自由主義、凱恩斯主義

【錯因】三者的內涵理解不到位。

【正確理解】三者分別是工場手工業時期、自由資本主義時期、壟斷資本主義時期的資本主義經濟思想。它們的核心內容分別是:發展工商業,鼓勵對外貿易,多儲備金銀;自由經營、自由競爭、自由貿易;政府從信貸、投資、生產、銷售各方面干預經濟。

27.美國總統胡佛與羅斯福對經濟的干預

【錯因】認為胡佛一直放任經濟危機的蔓延,羅斯福是對經濟進行干預的第一人。

【正確理解】羅斯福並不是在經濟危機爆發後對經濟進行干預的第一人,早在美國總統胡佛執政期間,就採取了一定的干預措施,但胡佛沒有把這種干預上升到政府行為的高度,而且其反對政府直接干預,實行由聯邦政府和私人企業合作、扶持私人企業以擺脫危機的政策,由此可見其政策的重點是扶植、補貼大企業和大公司。1933年羅斯福入主白宮後,則推行了以國家干預經濟為主要特色的新政。通過政府職能部門對各個部門的干預管理,緩解了經濟危機的壓力,挽救了美國的經濟和民主制度,開創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新模式。

28.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

【錯因】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成立的目的與任務混淆不清。

【正確理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屬於“救急”性質的機構,當一個國家發生了金融危機時,可以向它求救,其貸款屬於短期行為。世界銀行屬於“救貧”性質的機構,主要資助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擺脫貧困,其貸款多為長期性貸款,利率很低。

29.“仁政”與“仁”

【錯因】認為孟子提倡的“仁政”與孔子提倡的“仁”相同。

【正確理解】孟子的“仁政”不是對孔子“仁”的簡單繼承,具體來說,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對孔子“為政以德”思想的繼承與發展。孔子的“仁”是一種含義極廣的倫理道德觀念,其最基本的精神是“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孟子從孔子的“仁”的思想出發,把它擴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施政綱領,即“仁政”。“仁”的思想適用於任何人的修養,而“仁政”則是對統治者發出的建言。

30.荀子的思想與法家的思想

【錯因】將荀子的思想和法家思想相混淆。

【正確理解】荀子是戰國末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廣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華,提出“性惡論”,法家也主張“性惡論”,但仔細比較可知,荀子提出“性惡論”,主張用禮樂來規範人的行為,使人向善;法家則主張用嚴刑峻法來約束和規範臣民的行為。

31.漢代新儒學

【錯因】誤認為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中的“儒術”是孔子的“儒學”。

【正確理解】漢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學,根本目的在於它適應了中央集權和國家大一統的需要,已經與先秦儒學大有不同,實際上是“外儒內法”。董仲舒在繼承先秦儒學精華的基礎上,吸取了法家、道家、陰陽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宣揚“君權神授”,建立了“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的君主統治秩序,神化了皇權的同時,也塑造了對君主權力進行約束的“天”的形象。這一思想適應了當時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需要,因此被漢武帝確立為正統思想。

32.明清之際黃宗羲等人的思想

【錯因】認為黃宗羲等人的思想是中國早期的資產階級民主思想。

【正確理解】黃宗羲等人早期民主思想的產生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但由於明清時期資本主義尚處於萌芽階段,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想雖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時代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進步作用,但只是著眼於對黑暗現實的揭露,並沒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層次,更沒有提出廢除封建制度的主張,未明確提出建立新的社會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所提出的為君之道與治國之道,仍然沒有跳出“修齊治平”的儒家傳統思想範疇,因此明清之際黃宗羲等人早期的民主思想絕不能等同於資產階級民主思想。

33.中國近代民主思想與明清之際帶有民主色彩的思想

【錯因】認為中國近代民主思想是由明清之際帶有民主色彩的思想發展而來的。

【正確理解】明末清初,以黃宗羲、顧炎武和王夫之等為代表的進步思想家對君主專制制度進行了批判,構築了帶有時代特色的思想體系,可以將其看作我國早期民主思想的啟蒙,但是它與近代民主思想有著根本的區別。中國近代民主思想是從西方引進的,它是近代中國先進人士學習西方的產物,是中國資產階級變革社會的思想武器。

34.林則徐與魏源的歷史地位

【錯因】對二者的歷史地位認識不到位。

【正確理解】林則徐是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對西方的瞭解並不深入,只是開研究、學習西方之先河,率先邁出了“師夷長技”的第一步;魏源在此基礎上著《海國圖志》,進一步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救國思想。

35.洋務派和資產階級早期維新派

【錯因】對二者的關係認識不到位。

【正確理解】洋務派繼承了林則徐、魏源等人“師夷長技”的方略,並將其付諸實踐,提出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方針。早期維新派大多來自洋務派,洋務派成員在興辦洋務的過程中,接觸到西方資本主義先進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對封建制度的尊奉產生了動搖,他們一方面繼承了洋務派“師夷長技”和“中體西用”的思想,另一方面側重於學習西方先進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主張“中學為主,西學為輔”,以商戰保國,以制度強國。

36.資產階級維新派和資產階級革命派

【錯因】錯誤地認為維新派主張實行君主立憲制,革命派要求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二者是根本對立的。

【正確理解】資產階級維新派與革命派雖然具體主張不同,但都屬於資產階級政治派別。二者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都是為了追求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發展資本主義。

37.維新變法運動與新文化運動

【錯因】不理解二者對待儒家思想的不同之處。

【正確理解】在維新變法運動中,康有為對待儒家思想的態度是利用和改造,其所著《孔子改制考》中體現了借用孔子的權威來論證變法的合理性,通過改良儒家思想達到為資產階級服務的目的;而陳獨秀、李大釗領導的新文化運動則呈現出不同的做法,他們猛烈抨擊儒家思想,有些人甚至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在運動中存在著絕對肯定西方文化、絕對否定儒家思想的錯誤偏向。但無論是資產階級維新派還是激進派,雖然對待儒家思想的立場截然不同,但其本質都是在宣傳資產階級思想文化。

38.三大政策與新三民主義

【錯因】認為三大政策就是新三民主義。

【正確理解】新三民主義是革命綱領、具體奮鬥目標;三大政策是指導思想、方法、途徑和具體方針。兩者相互依託,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指導思想、政治綱領。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義的標誌、靈魂;新三民主義充分體現出三大政策的精神。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義的實質內容,是孫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昇華,符合中國民主革命的實際要求。

39.不同派別的“體用觀”

【錯因】不能正確區分近代主要派別思想主張的本質內涵。

【正確理解】洋務派的“體”指的是中國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和傳統的倫理道德、綱常名教,“用”指的是西方的科學技術、生產工藝。“中體西用”即最初馮桂芬所說的“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也就是隻學技術不學制度。而維新派認為西方自有西方之“體”“用”,“體”“用”是無法分離的,“中體西用”的提法是錯誤的,即維新派主張既學技術,又學制度。

40.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

【錯因】認為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反對宗教信仰、反對上帝。

【正確理解】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並不反對宗教信仰和上帝,而是資產階級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對宗教領域的黑暗腐敗現象進行抨擊和改革,以適應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需要。文藝復興反對的是天主教會的神學世界觀,如禁慾主義等;而宗教改革則反對的是羅馬教皇、天主教會的權威。

41.“因行稱義”“因信稱義”“信仰得救”

【錯因】誤認為“因行稱義”“因信稱義”“信仰得救”都是宗教改革的主張。

【正確理解】這三種主張是基督教不同教派的主張,都屬於基督教的教義。

“因行稱義”是指教徒只有依靠以教皇為首的教階制度和複雜的聖禮,參加教會組織的各種宗教活動,才能得救。它是為加強羅馬天主教會的絕對權威、為封建宗教神學的精神壟斷而服務的。

“因信稱義”的含義是隻要有虔誠的信仰,靈魂就可以獲得拯救。它否定了天主教會的權威,簡化了宗教儀式,解放了人的個性。

“信仰得救”是在“因信稱義”的基礎上進一步為資產階級的發財致富進行辯護,是對“因信稱義”的繼承和發展。

42.人文主義與理性主義

【錯因】對人文主義與理性主義盛行的時代及其主張認識不清。

【正確理解】人文主義與理性主義都是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發展的產物,都是資產階級在思想文化領域裡的反封建鬥爭。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其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從宗教束縛中解放出來。理性主義是啟蒙運動的指導思想,它崇尚理性,嚮往自由平等的理想社會,追求個人的自由和解放。

42組歷史易錯點+13個主觀題答題方法,15分鐘搞懂!


13個答題方法

以下13個方法,既實用又好用,大家一定要真正利用起來,加油。

1、答題的文字表達方式:

基本方法:

文字表達一要字跡端正、排列整齊、疏密得當;

二要文句通順、平實、語言準確;

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

①段落化,一問一段,簡明直觀;

②要點化,一個得分點一句話;

③序號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標出不同的序號,做到條理分明,一目瞭然。

2、如何分析變法或改革成敗的原因:

基本方法:

注意四點:

一是看當時歷史發展的潮流和趨勢,改革或變法是否符合歷史潮流和趨勢。

二看改革的政策與措施是否正確,是否得以有效貫徹。

三看新舊勢力的力量對比。

四看改革者的素質如何。

3、外顯比較式問答題的解題思路

基本方法:

外顯比較式問答題的特點是比較的範圍具有確定性。

解答時要認真審清比較對象比較項、限制條件,分析問答題要求與課本知識的關係,然後按設定的項目之間的邏輯關係。

4、內隱比較式問答題的解題方法

基本方法:

解答此類內隱式比較問答題,關鍵是根據題意,比較對象做具體分析,自己設法確定比較項。

如果是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比較,比較項一般從背景、原因、過程、特點、結果、影響和性質等方面確定;

如果是歷史人物,比較項一般從所處時代、所處階級、主要功績、侷限性、歷史地位、影響評價等方面確定。

5、比較項的確定方法

基本方法:

屬於歷史人物概念的可分為國籍、時代、稱謂、主要活動、評價等要素。屬於歷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為背景、時間、空間、主體、經過、意義等要素。屬於歷史現象概念的歷史在諸因素與歷史事件的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經過改為主要內容或主要表現。

屬於歷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為背景、時間、制定者、主要內容、評價等因素。屬於歷史革命的知識可分解為革命任務、組織與領導、鬥爭綱領、主力、方式、性質結果等因素。

屬於歷史革命結果及影響的知識結構有包括進步性、侷限性等。

6、分析、評價中國古代社會經濟發展原因的解題思路

基本方法:

分析社會經濟發展的原因,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生產力因素,包括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的改進,水利的興修,天文曆法的進步,勞動力的投入等;

二是生產關係因素,包括新的生產方式的確立,土地政策的調整,農民起義對地主階級的打擊;

三是上層建築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權制度,重農抑商政策的保護與鼓勵,宗教、文化制度對經濟發展的反作用等;

四是看對外關係與民族關係是否有利於經濟的發展;

五是看社會環境因素,國家是否統一與安定;六是地理條件的因素等。

7、分析經濟特徵型問答題的解題方法

基本方法:

分析經濟特徵要注意三點:

其一,從複雜的經濟現象中去揭示基本特徵;

其二,分析其特徵形成的原因及影響;

其三,揭示特徵語言要精闢,高度概括,要源於教材、高於教材。

8、歷史問答題表述中的歸納概括方法

基本方法:

歸納和概括歷史知識的能力是兩種不同的歷史思維能力。

歸納指將眾多或零散的或反覆出現的歷史史實,按其同類梳理,使之由繁雜到簡約、由紛亂到條理、有個性到共性的認識;

概括是把具有相同屬性的歷史事物聯合起來,形成帶有規律性的、普遍性的道理。歸納是概括的前提。

9、開放性問答題的答題方法

基本方法:

解答開放性問答題必須明確:

重要的不是持何種觀點,而是能有理有據的論證自己的觀點,即論證是否符合邏輯,是否嚴密,材料與觀點是否統一,理由是否充足。因此,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確定觀點。

其次,要通過對史實的概括提煉,來充分支持觀點,儘量少漏觀點支持點。第三,要做到史論結合,有論有據。第四,論述要全面,如該題在肯定積極作用的同時,要指出消極作用,切忌絕對化。

10、如何解答主觀題中“說明了什麼”類型的問題

基本方法:

回答說明瞭什麼,實際上是考查把握歷史本質,揭示歷史發展規律的能力。回答是可以按照這樣的思路進行。

(1)、這種鬥爭的目的是什麼?有何進步或倒退的作用?

(2)、這種鬥爭的失敗是一種歷史的必然還是一種偶然?

(3)、如果是偶然,說明鬥爭的曲折複雜,而且要進一步創造條件;如果是必然則說明這種鬥爭的根本無法實現,是空想。

11、分析歷史事物、歷史現象的背景

基本方法:歷史背景是影響、預示事物發展趨向的客觀條件,是對導致歷史事件發生的各個方面的因素進行概括總結,這些因素可能是顯現的,隱現的。

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

歷史因素方面:是否是歷史發展的需要。

現實因素:是否符合現實情況的需要。

主觀因素方面:是否是當事人主觀願望能夠的需要。

12、論述題的解答和史論結合的方法:

基本方法:

回答論述題一般有三個步驟。

第一、判斷是非,表明自己的餓觀點。

第二,列舉史實,說明自己的觀點。在這一步當中有注意將母觀點(即總的觀點)分解成若干個子觀點,用所掌握的史實進行論證。觀點的展開要有層次性,做到由表及裡,有淺入深,環環相扣,邏輯嚴密。而每個觀點都要有史實的支撐,做到史論嚴密結合。

第三,要適當小結,昇華觀點。解題中的史論結合,主要是指要有適當的史實作為立論的基礎,要有鮮明的觀點作為立論的導向;堅持“從歷史中來,到歷史中去”的原則。“從歷史在中來”,就是從史實中提煉觀點,“到歷史中去”就是由觀點駕馭史實,做到觀點與史實的統一。

13、怎樣評價歷史人物

基本方法:

評價歷史人物,實際上就是要評價其一生的功過是非。要正確評價一個歷史人物,

首先,必須全面把握其歷史活動;

其次,要按一定的標準和原則把這些活動分為積極(或進步、功績)和消極(或反動、過錯)兩方面,對於有些歷史人物,其活動呈現明顯階段性,所以還要分階段評價;

第三,評價的標準和原則有:

(1)生產力標準

(2)人民群眾和英雄人物對歷史發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義原則,不要誇大英雄人物的作用

(3)階級的觀點

(4)時代的觀點,即要把歷史人物放到特定的歷史條件下評價,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則肯定,反之則否定,同時注意不要用現代人的標準評價古人;

(5)不要以偏概全

(6)客觀公正,不要帶感情色彩

(7)注意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