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檯記者獨家夜訪負壓帳篷式移動實驗室 走近直面病毒的勇士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軍事醫學專家組緊急深入武漢,全力支援疫情科學研究,服務臨床救治一線。他們中有一位專家名叫姜濤,從援非抗擊埃博拉病毒到此次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抗“疫”一線一直有他戰鬥的身影。

△總檯記者獨家夜訪負壓帳篷式移動實驗室

直面樣品 我們24小時必須做出準確判斷

當記者見到姜濤時,已經是晚上9點,作為軍事醫學專家組負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組長,他即將和團隊成員進入帳篷式移動實驗室進行今晚的核酸檢測任務。

总台记者独家夜访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 走近直面病毒的勇士

姜濤:你們確定要和我們一塊進去嗎?

記者:我們要進。

姜濤:我們這個時間大概要耗費四到五個小時,出來的話可能要到凌晨三四點鐘了,這個時間會比較晚。

記者:沒事,我們進。

总台记者独家夜访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 走近直面病毒的勇士

1月26日,軍事醫學專家組抵達武漢後,姜濤就帶領檢測組成員連夜搭建這個核酸檢測平臺,並制定了生物安全操作規範與應急預案。

总台记者独家夜访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 走近直面病毒的勇士

姜濤:我們到這兒之後也是要求24小時必須把結果反饋給送檢方,如果他樣本送到,晚上七八點鐘的話,我們基本上就要連軸幹這個工作。

晚上11點第一批樣品清點完成

如果說清點樣品只是可能有風險

那麼處理樣本將是風險最高的環節

一旦打開樣品蓋

就意味著他們將直面病毒

直面病毒 我們有專業的處置措施

由於各個醫院送來的樣本試管批次不同,有些咽拭子棉籤的長度過長,在開蓋的一瞬間,液體有可能會溢灑出來,這種情況雖然風險高,但是他們並沒有驚慌,對溢灑部位及時進行了專業地處理。

总台记者独家夜访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 走近直面病毒的勇士

作為一名病毒學專家,他參與過多種疫苗的研製工作,在一次去埃博拉進行檢測的時候,姜濤和它的團隊曾經還在樣本里面發現針頭,如果不小心用手去操作了,被紮在手上,很有可能就被感染上了,於是他們就用兩個鉗子慢慢的打開進行拆解。

時間到了凌晨1點半

第一批核酸檢測體系已配置完畢

科研人員正在把它們送往另一間實驗室

進行擴增檢測

以此來判定這批樣本的陰/陽性

直面未來 我們有期盼有信心

時間到了凌晨1點半,第一批94份的核算檢測體系已經配置完畢,在核心區的科研人員正在把他們送往另一間實驗室,對核算進行擴增檢測,以此來判定這批樣本的陰陽性。

总台记者独家夜访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 走近直面病毒的勇士

姜濤:這個檢測的過程大概是在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我們根據它裡面的熒光信號的強弱來判斷,這個病人是陽性、陰性還是可疑,這樣把結果反饋給區疾控中心以及相關的這種送檢的醫院還有衛生服務站等等。

总台记者独家夜访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 走近直面病毒的勇士

在姜濤的帶領下,如今,核酸檢測組一個小時內就可以完成90多份的樣本核酸提取,單日標本最高檢測能力可達500人份以上。除了開展檢測工作,他們還發揮研究領域的專業特長,帶領檢測組還對臨床樣本中其他常見呼吸道進行了篩查。

在跟隨姜濤團隊完成了今天的任務後

記者問他們

疫情結束後最想做的是什麼

总台记者独家夜访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 走近直面病毒的勇士

總監製 | 楊華 肖振生

監製 | 張偉 唐怡 陸毅

製片人 | 鄭弘

記者 | 蘇洲 劉笑宇 張振威 權東 邵龍飛

視頻 | 關美璐 單宏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