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人不靠譜?掌握這三種方法,新人也能打造“靠譜軟實力”

作為初入職場的你,是否遇到過以下頭疼的問題和困惑:

  • 由於缺乏工作經驗,不知如何高效有序開展手頭工作?
  • 工作明明做得很充分,卻不知怎麼在向領導彙報中恰到好處的彙報並留下靠譜印象?
  • 日常工作中,該怎麼讓領導、同事和客戶對自己建立起信任?

這一系列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給很多職場新人帶來了無形的壓力。

也許有些職場新人,對於這些問題都不以為然,認為“我只是個新人,還有容許我犯錯的理由,況且領導肯定也會安排同事傳幫帶,所以沒必要瞎操心,這些以後慢慢就會了”。

但他們忽略了機會往往是屬於有準備的人這一事實,如果你是領導,你會更喜歡能積極主動提前為高效迎接新工作的員工,還是一個依然以學生思維思考問題,被動等待有人教的員工呢?答案可想而知。

況且,在職場中,很多問題根本沒有人會教你怎麼做。你的領導沒時間精力教你,你的同事也有自己的本職工作,願意教你是友善,不教你也是本分。所以,更多時候還得靠自己主動學習、感悟並不斷試錯,才能找到正確的職場發展之道。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走不少彎路,有些人甚至一直陷於彎路中,始終不得解。


其實,工作中,只要掌握了合適的方法要領,不僅能夠解決職場中遇到的很多問題,而且往往能事半功倍。那麼,是怎樣的一些方法,能讓即使是新人的你,也能給領導、同事和客戶留下靠譜印象呢?

接下來,我將從如何高效的開展工作、如何充分得體的彙報工作、如何建立靠譜可信的個人形象三個方面的內容為大家展開介紹。

1.如何高效處理工作任務

(1)明確目標,準確掌握對方想要什麼

作為職場新人,由於對領導的風格偏好沒那麼瞭解,或者對工作內容還不是很熟悉,你有可能對領導交代給你的任務並不是很明確。

比如,你的老闆含糊不清地給你一個指示:“小張,你負責把XX公司的業務大致調查下”。如果你因為擔心領導覺得你理解能力不行,而什麼也不說不問,就跑回去蒐集該公司的資料,那你最終提交的材料很有可能不僅會受到批評,還得再花一倍的時間返工重做。所以,作為聰明的職場中人,在學會高效處理任務前,我們務必要先弄明白對方想要什麼。

正所謂“幹活不由東,累死也無功”。

針對前面的場景,如果你確實有疑問,你可以巧妙地向領導發問:“您說的大致調查,是不是從供給體系、產品特診、價格體系、目標市場、成本和盈利水平這五項,各總結成一張紙,一共五張?這時,你的領導可能就會對你所說進行補充或者刪減,比如他說:“這五方面,儘量詳細些,每項3-4頁資料吧”。這時你再去開展工作,就能確保自己走在正確的路上,不會跑偏,也不會存在費力還不討好。

(2)善用邏輯樹,拆解任務,穩步落實

想像一下,如果你的領導決定下個月要針對你們的現有左右客戶辦一場彙報會,並讓你負責籌備。你會怎麼做呢?相信你一開始肯定是會覺得千頭萬緒無從下手,一個月的時間期限也會讓你倍感壓力。那到底該怎麼開展呢?運用邏輯樹幫你拆解任務,把宏觀的即使張開雙臂頁保不住的樹幹,一步步拆解成具體的能用手握住的樹枝。

舉個例子,你首先可以拿出一張白紙,順利舉辦彙報會是你的目標,可以算作邏輯樹的第一層,你把“順利辦會”寫在白紙最頂端。順利辦會需要準備的東西有很多,但總體而言,可分為:會議場地的準備、會議內容的確定、會議資料的製作、參會人員的邀請和接待、會議流程的設計與演練。你可以把這幾項作為邏輯樹的第二層寫在白紙上。那麼具體怎麼去落實上述事項呢?你可以進一步在“會議場地的準備”下面分解出“預約酒店會議廳”或“用公司自有會議室”這兩個選擇。這就是邏輯樹的第三層,其他的每一項工作也可以進一步的往下分解。一層層拆分下去,你就能無遺漏、無重複的提煉出所有的方法。然後再根據你的時間精力、事情的優先程度,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辦會方案,並有條不紊的去一項項落實工作了。


職場新人不靠譜?掌握這三種方法,新人也能打造“靠譜軟實力”

製作工作邏輯樹

2.如何簡潔清晰彙報工作

(1)彙報中常踩的坑有哪些

在日常工作中,難免少不了各種各樣的彙報,比如:對領導的工作彙報,對同事溝通匯報,對客戶的業務情況彙報,還是年終工作總結匯報等等。對於職場新人。好的彙報方法和表現,不僅能夠讓領導對你所做的工作充分認可,讓同事欣賞的工作能力,讓客戶信任你的產品或方案建議,年底助力你的升職加薪,而且能在無形中打造出工作能力強、邏輯思維清晰、做人做事靠譜的個人形象。

而現實工作中,無論是職場新人還是老鳥,如果稍不注意,就可能在彙報中掉入以下坑中:

散:主題不突出

偏:過多過細的講了與主題無關或關係不大的內容

亂:想到哪就講到哪

空:大話、套話、空話連篇

淺:對工作過程和典型事例缺乏分析、提煉

假:不是事實求是的反應情況、迴避問題,報喜不報憂

(2)P-R-E-P原則助你輕鬆彙報

反觀自己,你在平時彙報中存在上述問題嗎?如果有,又應該怎樣做彙報呢?在此,把溝通匯報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則——P-R-E-P原則介紹給大家。

P-R-E-P原則分別對應著四個英文單詞Point(結論)、Reason(依據)、Example(事例)、Point(結論)首字母。簡而言之就是在溝通匯報表明觀點時,先陳述自己的結論,然後借用數據化內容輔助說明結論的可信程度,接著用一個相關性高的例子深化自己的結論給大家留下的印象,最後再重述一遍自己的結論。

舉個例子,如果老闆問你“結合公司的銷售現狀,你認為是增加產量還是降低成本”?這時你要先明確表明自己的結論“我認為應該降低成本”,然後對自己下的結論補充原因依據,原因和依據不能泛泛而談地說幾句“我認為怎樣怎樣”,不能過多強調自己主觀的看法,而是要拿出有說服力的客觀數據來。比如,你說:“上月我們的銷售額增加了20%,但利潤卻只增加了10%,這說明我們的各項成本支出增幅偏大,所以我們須有效控制成本,從而提升利潤。”

說完數據化的依據,還需要案例使自己的前述的觀點更形象深刻。因為我們人其實是一種很感性的生物,所有表達方式中,對故事的接受程度最高。所以接下來,可以舉一個例子,比如某同類競爭對手工資,上個月銷售額提升了15%,可利潤也達到了10%,這說明我們的成本一定有下降空間。你看,加上競爭對手的例子,你的結論不僅有了數據支持,也有了事實案例支撐,你的發言變得飽滿而可信度高。

最後,大家即使從頭到尾聽了你的分析,但經過一段時間,也許已經忘了你最初的結論。所以這時一定要重申一邊你的結論,回到討論焦點。

雖然這與我們從小到大習慣於採用的先說原因,再說結論的“演繹推導法”,但這種方法的過程和用時會比較長,在短時間內很難簡潔明瞭的把問題和重要信息傳遞給對方,一系列的鋪墊有時甚至會讓人摸不著頭腦,甚至沒有耐心等你說到結論。所以這種溝通匯報方式並不適合快節奏的商務場合以及向每天忙到不行的領導進行彙報。

P-R-E-P原則作為一套完整的發言彙報模式,能讓我們表達乾淨利落、中心明確。

那麼,你掌握這項能讓你提升靠譜值的方法了嗎?

職場新人不靠譜?掌握這三種方法,新人也能打造“靠譜軟實力”

遵循P-R-E-P原則進行彙報

3.如何建立靠譜可信的個人形象

當很多企業高層在被問到,最看重員工的什麼特質時,絕大多數都會提到兩個字“靠譜”。

在當今這個不缺聰明人、浮躁之風盛行的社會,“靠譜”成為了一個人最被看重的特性。你想想,如果你擁有這項軟實力,對你而言意味著什麼,也就不言而喻了。


職場新人不靠譜?掌握這三種方法,新人也能打造“靠譜軟實力”

打造信任靠譜形象


那麼,怎樣才能在他人面前樹立起靠譜的印象呢?我們其實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學會降低對方預期

降低預期並不是對自己能力不自信,其本質是利用對方與自己的信息不對稱,達到保護自己的效果。如果對方對你的工作成果期待大大高於你的實際能力,那在工作交付時,由於你的成果未能達到預期值,你在他心中的信用值就會受損;相反,如果對方一開始對你的預期值就比較不高,那在成果交付時,反而會讓對方感到驚喜。對方不僅對你們間的合作很滿意,還會覺得你是個謙虛、靠譜值得信任的人。

(2)瞭解自己真實能力水平

在《孫子兵法》中,“知己知彼”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策略。

在職場中瞭解自己的實際能力同樣至關重要。原因很簡單,只有明白自己擅長什麼,短板又是什麼,才能反過來揣測對方對你的預期,並準確的管理對方的預期,進而使自己的成果達到超越對方預期的效果。

當然,由於能力是不斷髮展的,所以需要不停的從各個方面進行動態更新。而準確掌握自己真實工作水平的方法有兩個:

一是多做對標比較。比如:為了衡量自己製作方案的能力,你可以拿自己的方案跟同事、同行業現有的優秀方案進行比較,看看思路邏輯、關注重點、專業化程度等方面進行對比,從而對自身現有水平進行一個評估;

二是多嘗試。對於自己不擅長的工作,也要在不會產生嚴重後果的情況下多嘗試,畢竟你未曾努力嘗試過,怎麼就知道自己做不好,或者沒有更好更高效的工作方式呢?所以多嘗試,能夠讓我們對自己能力的認識更進一層。

(3)一旦承諾,完成為大

無論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工作中,對於經常無法信守承諾的人,既不會得到別人的信任,也很難被委以重任。

因此,對於自己承諾過的事,不僅要用心去做,更要努力把它做好。

然而,對於很多職場新人而言,可能對“做”和“做好”存在一定的誤解。因為他們往往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問題,沉浸在一個人的努力中,以為只要自己努力付出了時間和精力,即使結果不理想,也不應該被責備。但他們忽視了工作的目的就是完成工作,完成工作的方式有多種,而努力只是最常見的一種,且並不一定每次都有效。

例如,截止日期到了,你可憐巴巴的跑去跟領導解釋說自己花了兩天兩夜,因為什麼什麼原因,依然沒能完成任務。你期待領導能諒解你,但卻可能遭到一頓批評。因為事實上你已經失信於你的領導了,你當初果斷接下任務時,領導對你的期待可不是這樣的。況且既然遇到了問題,為什麼不早彙報尋求幫助呢? 如果有過幾次這種情況,領導以後很難再放心把工作交給你去做,更別提培養你或升職加薪會想到你了。

因此,在工作中要記住,一旦答應或做出承諾,無論是通過自己努力,還是巧妙借力,都要始終以結果為導向。過程也許對你自己而言是很重要的東西,但也只能感動你自己,對別人來說只是一個黑匣子。


最後總結一下本文介紹了幾種助你在工作開展、彙報以及打造“靠譜”軟實力三個方面收穫更好表現的實用方法。

(1)明確目標,準確掌握對方想要什麼後,善用邏輯樹,拆解任務,穩步落實任務;

(2)規避散、偏、亂、空、淺、假的彙報誤區,學會用P-R-E-P原則助你輕鬆彙報;

(3)學會降低對方預期,瞭解自己真實能力水平,合理管理預期。更重要的是,一旦承諾,完成為大。

相信如果能夠做好上述幾方面,同時保持踏實的處事態度,即使你是職場新人,你的領導、同事和客戶也會對你信任有加並刮目相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