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璋闇弱的四種表現,中一條你可能一生將不會有太大的作為

關於劉璋的性格,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是這樣說的:“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諸葛亮既點出了劉璋的性格弱點,也指出了益州天府之國的優勢。


劉璋闇弱的四種表現,中一條你可能一生將不會有太大的作為

劉璋


今天我們來看看劉璋的闇弱具體都表現在哪些事情上,你的身上是否存在這些缺點。

第一, 對內在各派勢力的權衡上是失敗的

劉焉雖然不幸病逝,但留給劉璋的是一個政治結構完整的政權,國服民殷,文臣武將、數萬精兵等等。自董卓亂政以來,能有這樣一個根據地已經是相當不容易了。

然而,劉璋卻沒有將各方的勢力做到有效的平衡。收南陽、三輔流民為東州兵,劉璋不是無謀之人,並且還很有愛心。但在東州兵與益州本土的矛盾中,劉璋沒有將自己當做領袖人物來看,以致寒了益州本土人士的心,最終釀成不可收拾的悲劇。

如果劉璋能將自己的領袖位置擺正,犧牲掉自己的利益,促成東州兵與益州本土之間的相對穩定,解決益州內部文武官員權力之爭,那益州必定可利於不敗之地。


劉璋闇弱的四種表現,中一條你可能一生將不會有太大的作為

東州兵


當然,理想與現實總是存在巨大差距。劉璋不是劉焉,他在威望與個人魅力上都比不上他的父親。權利的平衡不僅在於使眾人心服,還要滿足各政治集團的利益,劉璋重用趙韙而疏遠甘寧等人,便是活生生的例子,既然都是為劉璋的益州利益著想,有何必分彼此,內心的天平略微的偏移便會釀成巨大損失。權衡各派,使大家共同為益州出力,這才是關鍵,就像當年廉頗與藺相如那樣。

第二, 在外部社會關係上,分不清好壞人

劉璋這個人非常有意思的就是永遠分不清好賴人,而且自己還不自知。張魯雖然驕縱,但漢中乃是益州的咽喉之地,“曲線救國”,為我所用就好了,何必要禍及張魯的家人,這不是君子所為。

道家的以柔克剛足可以結局與張魯的矛盾,畢竟二人始終都會面對共同的敵人——曹操。晚清名臣胡林翼在與官文相處的過程中,充分驗證了,柔並非懦弱,剛亦絕非硬扛,太柔即是剛,太剛亦是柔。


劉璋闇弱的四種表現,中一條你可能一生將不會有太大的作為

劉備笑呵呵告訴劉璋:我是來幫你的。劉璋信了!


在面對曹操與劉備的時候,完全暴露了劉璋外交謀略的匱乏。在狼與虎之間做個選擇,無論怎樣選擇,都必死無疑。所以,唇齒相依的漢中張魯才是劉璋最應該交往的朋友。

其實,這既是社交同時也是謀略,與完全沒有交集的人交往、合作,不如與有共同利益的人合作。

第三, 內勤與外援上分不清主次

既然請了外援劉備,就讓他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內勤與外援同樣都是自己花錢僱來的,但在具體工作安排上卻有著非常大的區別。內勤是私人情感在裡邊,如果沒有利益衝突,是不會做損害益州利益的事情,而外援劉備卻是居心難測。

劉璋不僅給劉備士卒、軍糧,還放任劉備挖牆腳,以致一直維護自己的東州兵都被劉備挖走了。在殺張松問題上,劉璋更是意氣用事。因外援而殺內勤,豈不是會亂了內勤的心,中了外援的計?


劉璋闇弱的四種表現,中一條你可能一生將不會有太大的作為

張松


所以,在請外援的問題上,一定要保證可控性,這種可控性既是對內的也是對外的。這樣才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不會有大的損失。一定要避免因外而罰內的事情,因為這會引起內部的連鎖反應。

第四, 缺乏男人應該有的陽剛與陰謀

“父子在州二十餘歲,無恩德以加百姓,而攻戰三載,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

外部勢力侵入到你的勢力範圍,搶奪你的女人,奴役你的子民,搶佔你的底盤。內部所有人都希望你能帶著大家一致對外、反侵略的時候,你劉璋竟然告訴大家自己愧對百姓,於心不忍,於是開城投降了。

你雖然給了他們生的機會,但是卻讓他們有了死的心,因為從你放棄他們的那一刻可是,他們的內心主動是失望的,即便有人重新給了他們希望,也很難調動他們內心深處的積極性了。


劉璋闇弱的四種表現,中一條你可能一生將不會有太大的作為

酒杯裡、談笑間的恩怨


從此後劉備的蜀漢政權來看,劉備卻是放棄了劉璋的這些子民們。荊州、東州可謂是傾盡全力,排擠打壓蜀漢原有的舊勢力。

所以,男人寧折不彎的那種陽剛,與“寧教我負天下人”的那種陰謀(此處的陰謀是針對於陽謀,而並非陰謀估計),是無論何時也不能丟掉的,因為這是一個男人、一個梟雄的基本特徵。

結語:看看以上關於劉璋闇弱的表現,你中了幾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