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對戰鬥在疫情前線的醫生說什麼?

Minecraft小魚


相反我想對大眾說:

關愛醫護人員要在疫時,更要在平時。

這兩天屢屢爆出“最美醫護逆行者”,滿滿都是對醫護人員的讚揚,也有相關政策對醫護人員進行褒獎和補貼。如果我在這個時候問,我們會對醫護人員更好嗎?我相信答案是可以肯定的。

但我突然在想疫情結束以後呢?我們會怎樣?醫生護士不再是我們談論的焦點,我們會暫時忘記他們的大無畏。那個時候,這個問題的答案還會有那麼肯定嗎?

現代醫療有兩個“弊端”,將永遠存在:

一是成本高昂。二是疾病和死亡最終一定勝出。

這兩個因素結合在一起,則形成不好的消費體驗:我花了很多錢,人還是死了。

站在民眾的角度便是,你要用醫術掙我的錢,我就得罵你。至於醫療的價格怎麼才合適呢?那得由我這個病人說了算,免費最好。這個願望不能實現?平時大量的仇醫輿論,就是這種無知驅使的。一些偏執的人,仇醫輿論聽多了,有傷醫殺醫的行動,也就不稀奇了。所以從這一點,醫護人員真的是一個兩難的職業。

前不久,多地區響應,給一線醫護子女中考加分、優先入學。於是,很多人跳出來了,特別是一些自己孩子面臨中考的“家長們”,這其中也不乏一些大V。憑什麼要加分?憑什麼要擠佔我們的資源,這樣有損教育公平!這也不是戰士的心願!甚至不惜語言恐嚇:這會導致剛剛修復的醫患關係再次割裂,讓疫情中承受太多考驗的醫護人員,捱過災難後,還要在孩子中考時,承受輿論譴責。這些人在說醫護人員在前面以命相拼,護我們以周全,在後面又說給人家孩子中考加10分不公平。

動了自己的利益了,就跳出來要公平了?醫護人員的公平又在哪裡呢?生命公平誰來保護?憑什麼就應該他們去送死?如果沒有他們,我們連命都可能沒了,還談什麼教育公平?所謂的精緻的利已主義者,不過如此。喊武漢加油比誰叫的都兇,一到捐錢、捐物、甚至捐點分時,就一毛不撥翻臉比翻書還快!

歡送醫生出徵一線,那時他們是英雄,當他們抗疫回小區時就“請別打擾”了。

我覺得,現在防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也不要只送高帽子,這些他們已經夠多了。更不要嘴上說說辛苦,紙上寫寫感謝,牆上掛掛錶彰。做得好的人,首先應該體現在福利待遇、收入上。畢竟這麼想,這麼做的人多了,就是一個好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