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得罪整個官場,被逼到風口浪尖,結果成了悲劇英雄

明末的流寇源於天災,因天災而產生流寇,所謂流寇即是沒飯吃的老百姓聚眾起事,因此流寇本是良民,既然流寇的根源在老百姓的飯碗上,那麼假如給了他們飯碗是不是就會平息流寇了呢?楊鶴用生命告訴我們,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剿與撫的辯論

天啟末年,西北已經出現自然災害了,流寇已經有了星星之火!崇禎皇帝登基,當除掉魏忠賢之後,如何處理流寇問題,擺上了御案!

那麼如何解決流寇問題呢?很簡單隻有兩種方法,要麼剿殺要麼招撫!

他因得罪整個官場,被逼到風口浪尖,結果成了悲劇英雄

影視劇:流寇李自成

反觀中國曆代流寇作亂,剿殺只會越剿越多,政府通過鐵血鎮壓,只會使政府更加離心離德,喪失民心!那麼歷朝歷代為何很少用招撫策略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之所以有流寇,就是老百姓沒飯碗引起的,這個可能是天災,也可能是兵災或者政治極度腐敗造成的,皇帝都不傻,如果當初能解決,就不會爆發流寇了!

換句話說,流寇的發生,已經表明政府對百姓已經無能為力了!天下已經失控了!

他因得罪整個官場,被逼到風口浪尖,結果成了悲劇英雄

言歸正傳,不管是剿還是撫,都要花錢,這是事實,這也好理解!剿殺需要大規模軍事調動,這需要錢!而招撫又分兩種,一種是政府撥款賑災,幫助百姓渡過難關,二是將流寇改編為帝國軍隊,由政府管飯,就像《水滸傳》裡朝廷招安梁山好漢一樣,問題是這也需要大筆的開支!

然而更重要的問題是,此時的大明帝國有錢嗎?


朝廷太難了----經濟方面

還是那句老話,朝廷沒錢!

大明中後期,財政已經捉襟見肘,嘉靖革新,張居正改革,萬曆加派三餉,徵收礦稅,都是在為朝廷解決經濟問題,然而都失敗了!

他因得罪整個官場,被逼到風口浪尖,結果成了悲劇英雄

張居正劇照

因為朝廷已經收不上稅了,而東南賦稅基本上被官僚集團壟斷,全國如火如荼的大小礦業,都成了官僚集團的利益鏈條,任誰無法撼動!

天啟用魏忠賢打擊文官斂財,依然是杯水車薪,勉強能夠應對遼東危局,朝廷太難了!

等到崇禎剿殺魏忠賢,眾正盈朝,皇帝孤立於官僚集團之外,面對國家危難,皇帝無能為力,只剩下苦苦哀求了!

面對流寇氾濫,皇帝希望官僚集團能拿出一部分錢來解朝廷燃眉之急,而官僚集團也希望皇帝從內帑撥款救急!

然而誰也不願意以自己的利益補國家之不足!

老百姓卻認為國家有錢啊,你不救濟誰救濟?然而放眼望去,皇帝看到的報表都是兩個字----赤字!


朝廷太難了-----政治方面

面對危局,官僚集團集體沉默,大家還是像以前一樣,對於八卦新聞爭的面紅耳赤,然而對於國家大政方針一言不發!

面對西北局勢,誰敢自告奮勇深入虎穴?事實上不是他們不敢,只是官僚集團太明白了!

此時我們正義凜然的東林黨人也沒人願意挺身而出!

他因得罪整個官場,被逼到風口浪尖,結果成了悲劇英雄

大明文官集團劇照

他們知道解決流寇說來其實很容易,只要錢到位,就能擺平,問題是大家都知道政府沒錢,沒錢誰敢去?

然而就在大家沉默之時,楊鶴浮出了水面,我們都知道楊鶴是被眾臣一致推薦而走馬上任的!

明年,總督武之望死。久之,廷臣莫肯往之,群推鶴

西北總督武之望突然死亡,西北局勢更加緊張,此時正義凜然的東林成員們集體沉默。沒事閒扯淡的時候我們能看到他們慷慨激昂,一旦有大事他們立刻退縮!楊鶴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推進“火坑”的!

他因得罪整個官場,被逼到風口浪尖,結果成了悲劇英雄

楊鶴軍隊劇照

事實上,楊鶴願意去嗎?他自然不願意!大家都久居官場,誰還不清楚局勢啊!


眾臣為何一致推薦楊鶴?

原因很簡單,因為楊鶴曾經說了一句話,得罪了整個官場,所以大家一起把他往死地推!

圖治之要,在培元氣。自大兵大役,加派頻仍,公私交罄。小民之元氣傷;自遼左注、黔、蜀喪師失律,暴骨成丘,封疆之元氣傷;自近紳勾黨,彼此相傾,逆閹乘之,誅鋤善類,士大夫之元氣傷。譬如重病初起,百脈未調,風邪易入,道在培養!

他的這道上書,得到了崇禎皇帝的讚許,批覆:培養元氣,今日要務!

而掌權的閣臣卻認為:這學問用不得。

他因得罪整個官場,被逼到風口浪尖,結果成了悲劇英雄

大明文官集團劇照

楊鶴的這道上書很厲害啊,暗藏殺機,直接針對官僚集團,直接戳到了官僚集團的脊樑骨,大家對他們能不憤恨嗎?於是大家認為此時培養元氣不合時宜,於是決定把楊鶴排擠出中央,而武之望的死,恰恰給了他們排擠楊鶴的機會,在此背景下,楊鶴走馬上任!


楊鶴總督西北

楊鶴本人對流寇是有一定同情心的,因此在對流寇的招撫問題上,他的政策顯得很寬鬆,只要願意投降,則立刻赦免全部罪行!

因為前面說過,不管是剿還是撫,都需要大筆銀子,而朝廷沒錢,楊鶴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資金問題!

當然楊鶴也沒有這個能力,那些貪官如果有這個覺悟,流寇也不至於如此猖獗!

前面說了引發流寇的原因無非就是天災,兵災以及政治的極度腐敗!

楊鶴自然清楚,然而他無力解決。天災就不說了,後面兩個是人禍,只要碰了就是挑戰整個官場,楊鶴絕不敢這麼做!

面對如此死局,楊鶴只能破罐子破摔!然而他的做法,只會使流寇更加猖獗,因為造反的代價太低了!他的政策是在間接性的鼓勵造反!

因此,楊鶴只能發揮官場的傳統,隨便搞點政績應付一下了事!這也就是楊鶴招撫政策如此寬鬆的原因!這也是楊鶴的無奈!

他因得罪整個官場,被逼到風口浪尖,結果成了悲劇英雄

楊鶴西北軍劇照

同時楊鶴也打起了皇帝內帑的主意,我們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明末國庫沒錢,就喜歡找皇帝發內帑的錢,戶部喜歡用,工部喜歡用,兵部也是如此,因為這樣官僚可以擺脫責任,把輿論轉向皇帝這邊,因為皇帝不發內帑就是你皇帝的責任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只有明代的皇帝內帑天天被大臣追問的原因,同時也是內帑變的神秘的原因!

在官員正義凜然的指責下,皇帝成了天下大亂的根源,皇帝的不負責任導致了天下的糜爛!

同時這也是大明的悲劇,官僚集團的強大,皇帝的無奈,面對危局的哭嚎,構成了整個大明的悲劇!


總結語:大明末年有眾多的無奈,並不是皇帝想怎麼樣就能怎麼樣的,強大的官僚集團對帝國的掌控,矇蔽了我們的雙眼,我們要通過現象去發現問題背後的真相!楊鶴總督西北,他憑一己之力是無力對抗整個官僚集團的,連皇帝都不能撕破官僚集團的口子,區區一個楊鶴又能如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