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怪事:种粮不赚钱,荒着会收回,土地流转却不愿意,为什么?

新大风歌


主粮食有哪一种贵得过矿泉水?就水稻来说吧,带壳干稻谷1.5一斤,还得要看老天是否让你有得丰收,一亩田一年1500斤合格干稻谷算是可以了吧,除去人工化肥农药能赚几多?种田就是自己挖坑自己跳,我是农民现在都是只种自己吃,不考虑种卖,亏到掉裤子,有空搬砖挣两块生活费不香? IE整天骗农民种田我们不是傻子,不要整天想着要我们贴钱给城里人吃粮食,这个时代我们能养活自己就算不错,城里人吃进口大米吧


新兴大乡里


大家好,我是乡土王大姐,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农民不愿流转土地,我就拿我们村组的地给大家说一说,去年在我村民组占了一部份地里建设香菇基地,有好多农户不同意,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有一些人是靠种粮食生活,家里没有能出外打工的人,一年麦秋两季,够养家糊口,只要干年年都有吃的,心里不荒。把地流转出去了,随然一亩给个几百元钱,但总觉得没种粮食心安。

第二,还有一些人在外经商,虽然现在不种地,但他也不愿把地流转出去,这些人在外回来说,农村地怎么值钱,以后地就是退路,还是商机。

第三,还有一些人因地价不合适,也不愿意地流转出去,我村民组的地分等级,一级地600元,二级地500元,三级地400元。而且还是当年不给线,去年占的地今年才给。

第四,村委强迫流转,开春了有的农户,去种自己的地,队长去通知不让种,得统一给村委,好些村民就不知道,村委是啥时候和村民组商量好的,连个组会就没开,队长当家,就把土地给占了。具体把占地性质都变了,把地都搞的恢复不了了。

以上几点是不愿流转土地的原因。谢谢你们的阅读。再见!


乡土王大姐


农村怪事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不是人们认为的提高粮价,给予补贴就能解决!

说到底还是个三农的问题。三农即人所共知的农村、农业、农民!大家照本宣科,老金认为都没有说到点子上。\r

以老金认为三农最关键的是农民,最基础的是农村,最难的是农业!\r

可没有人将农民重视起来!\r

但农民是灵魂,首先要把农民的事办好。那么我们就从农民讲起:\r

一、农民\r

(一)办好农民之事,主要有三个问题,是所有人所共通的,那就是教育、医疗、养老。但有农民的特点与难点:\r

1、教育:有学龄教育与成人教育。\r

先说学龄教育,主要存在两大问题:留守儿童,农村空心化,没有学校;进城,没有户口面临差校与学费贵的两大问题。现在为了子女教育,许多家庭四分五裂、爷爷陪孙子读中学,奶奶陪孙女读小学,为此他们往往要外迁租房负担不小,夫妻为子女去打工,夫去某城搞建筑,妻去某城做服务(留守儿童、临时夫妻、老无所养、幼无所带所学等问题应运而生)传统的一家团聚、儿孙绕膝、晨出晚归、合家团圆的农村家庭不见了!国家要做好农民的教育工作就要抓住这两大病根,重点解决。\r

以老金而论,解决这两大问题并不难。\r

一是农村学龄儿童统一集中寄宿办学,由于农村大部分学校都撤消了,实际上有很多的教师富余,应该将富余的教师增加抚育、护理功能,让寄宿的农村学生生活学习有人安顿护理并辅导功课,家长负责伙食费,政府给一定补贴(不用的学校可拍卖做为补助),这一全过程应制定国家标准,包括标准的学校,资源配置均衡,别再搞重点校、级别校、一视同仁。\r

二是随家长进城的,一律按视同居住地户口原则,与当地居民的子女同等待遇入学,除了高中防止择校钻高考名额分配空子应规定进校年限外,其它的国家均不应人为设置城乡藩篱,且学校应逐步标准化,均衡化,教师同区域轮流化。\r

城乡民办学校仅招收富人的孩子,高价特殊教育。\r

农民子女教育关乎至少一半国人的幸福感,希望国家将此做为大事谋划,三五年内大有成效!\r

再说成人教育。\r

目前农民工进城基本是分散的、自由的、政府是无为的。但由于人脉及历史延续,大部分以亲带亲还是很多老乡在一起的。\r

政府应因势利导做好农民工的专业成才教育一一主要是技术培训、新信息的灌输,使他们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现代的农民工都有一定文化,这是较好的成人再教育基础。\r

这可分为当地与异地两方面工作:当地政府要做好外出务工农民的基础培训:注意事项、临时机构、行业负责、联络方式、文明礼仪、爱岗敬业等等,尽可能建立外出务工指导站(局),建立起外出劳务市场,形成有组织的统一派工(政府免费,而非中介盘剥)。\r

异地的对农民工开设技术培训、专业指导、形势时事、经济热点等免费培训,提高待工(或学习积极性特别高的)农民工的综合素质,跟上经济转型的要求。现在正常大学、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地方党校、行政学院都面临生源不足,形同虚设的问题,可以很好地利用,分配以指定计划做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r

这对提高国民素质,维护社会稳定会附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r

不做好农民的两代教育工作,空喊"三农"是无济于事的。\r

2、医疗:\r

这个简单说一下,不解决农民的医疗问题,农民永远不可能全面脱贫,脱贫也可能随时返贫。\r

国家应给予全民免费免疫,在此基础上实行农民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障与重病尊严医疗保障,这是最基本的需求与要求。\r

在此基础上谋求进一步的医保体系。厦门的社区医院制度值得借鉴。\r

目前医改误入歧途,扩大民营,公私同权(医保),完全错误。\r

国家应该在法定区域内有完善的真正的"人民医院",逢病必收,基本医保必治,国家统一结算。\r

而民营医院不享医保,向高档、奢华、康养、享受、先进转型,是有钱人的专利!\r

目前的医保很大部分就成了"保耗子"侵吞医保的耗洞耗窝:您看药店医院排队买日杂用品、电器、化妆品、保健品就知道,国家成了笨呆鹅了!\r

3、养老:首先要考虑给65岁以上的农民发全国统一的基本养老金,各地根据实际补发改善型养老金。\r

老金推崇四代、三代同堂的传统居家养老。要在舆论上大力宣传我国"孝"的传统与国情,倡导一代帮一代,一代孝一代,一代还一代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坚决从国策上摒弃那种自私自利的所谓一代顾一代,自己管自己,独立、自由、个性、隐私、代沟之类"时尚"的垃圾,使传统美德的弘扬成为国策,时尚的主流。\r

老金上述设想,根椐我国的目前强大的财力(略微调整一下过度的基础建设),只要下决心,是完全可以调剂出来的。\r

这些问题解决了,民生问题全面地大大改善,国家的综合素质、国内外正面影响将升上一个大台阶,巨大效益不可低估。\r

农村焕发出来的生气与消费将大大改善我国的结构,很多负面影响随之消除,全国民风为之一振,消费也可拉动经济进入稳健的上升通道,经济结构,供给侧改革也会因之大为改观!\r

二、农村:\r

解决了农民这一关键的灵魂的问题,农村问题很好解决,一句话:根椐现状,按照人口流向趋势,实是求是,做好新村镇规划,严格按规划实施!\r

多说无益。\r

三、农业:\r

这才是最难解决的问题。\r

总之要按大数据、大物流、互联网十合理配置,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精细、个性、机械、特色)经营运作是趋势。防止周期性的侵害(丰产减收甚至绝收负收)。\r

土地问题是关键。\r

老金坚决反对再来一次"三十年土地确权",它将严重阻碍农村进步,分田单干不能再继续了!\r

老金希望将"三十年确权"改为"土地确股",有利于土地整合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企业化运营,企业运作土地不缴流转费,村级以土地入股分红,农民打工挣收工资,可有效防止企业亏损土地被封,企死人亡民无得的结局。\r

请各位有识之士加入,帮助呼吁!\r

农产品的销售是一大问题,现在农民怕丰产,"多收了三五斗",结果价格大跌,收入反而减少了。老金建议恢复供销社,利用大数据,合理安排种植并全部收购,使农民种植有方向,收入有保障!最好的办法:全面恢复供销社网络,实行全国网络数据分析调配,计划指导农民生态错峰、特色分档、精品科学、合理种植,对农产品进行全面保底价收购,一举全方位解决农产品种收售的各种难题!!!\r

这些问题解决了,士地,种粮,价格,收入,人心等也就都稳下来了!\r

不说大话,老金因生活工作在农村,这些都是实际调研的东西,言人所未言,可惜人微言轻,有您的呼吁,也许成了,八亿农民对您感恩戴德!1


金鹏144964690


别在指责农民了,上世纪我为国家建设作出了贡献,修水利,修道路,没领过钱。激爱国粮爱国棉没耍过奸。干了半辈子,就落下哪一亩二分地,流转了,地的界限都看不到了。不流转,我死后,在那挖个坑,埋了。流转给你,挖个坑,你不愿意也埋不成。流转给你,二百块钱。操心费力。上过太多当的农民还会再上当。不要说我们不通情达理。你只要给每个农民一千块一个月退休金,分分钟农民把地交给你,否则.留着,比买墓地划算。


淡淡的思乡情


夸大其词不太好!1.荒着的只是个别现象,不代表大多数!大多数人都耕种得很好!2.农村的广大群众认为,打工虽然能赚到点钱,这只是短暂的暂时现象,只有土地才是农民真正的命根子!是世世代代生存之本!3.一旦被轮转,就意味着永远不可能再得到土地!一旦失去土地,就是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说句农民自己的心里话,除非是强迫,否则谁都不愿意!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大南诏云雨


土地少的农民。对土地就像鸡肋。吃之是无味,弃之可惜。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家里留的点地,也是留了个后手。没有活儿了,老了不行了。回家种点儿地还能维持生活。


一片森林是我


农民的土地不能丟,准备60岁以后回家种田,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种田不争钱,但是可以自给自足,吃不饱也饿不死


沧海一栗74048008


农村怪事:种粮不赚钱,荒着会收回,土地就转却不愿意,为什么?

这还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农村这种现象还真大有人在。

农村现在种粮能赚钱吗?十个农民可能有九个农民都会回答种粮就是不赚钱,如果算上人工什么的,可能还会亏本的。就是亏本的种粮,农民依然在坚守着,其实农民种粮是不图大富大贵,也富裕不起来的。农民也无怨无悔,特别是对于六七十岁以上的农民,更是因为种粮很满足,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复始,一直到终老。

其实,农民很好满足的,每年只要自己种下的种子能够发芽,正常生长,不说风调雨顺,只要不开大的天灾涝灾,农民在收获的时候能够丰收就行,至于说能不能卖粮赚钱,农民还这么不当回事,因为农民不是种粮大户,一年种粮赚个几千块钱就很不错了。

如今,农村里种粮的农民是越来越少了,留在村里的都是些老弱病残幼,有力气的都外出打工了,不过,靠打工赚钱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所以农民有能力的话还是会选择外出打工。

问题也出来了,农民外出打工,家里田地都荒芜了,有人想流转也放手。其实农村还真有这种人。其实,这有很多原因造成的。比如说,土地少,流转费用少,农民感觉吃亏,还有一种心理,宁愿空着,也不想别人种田发财的心理。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请关注我,我们一起进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非常明了的回答:

第一:种地收入不如打工,只要能找到工作的都去打工了,在家种地的都是岁数大了不好找工作的。因为现在都是机械化了,一家就那么点地也用不了那么多的人了,但是必须得有人在家看着点,处理突发情况和农作物成长期间的护理。

第二:子女教育,现在很多农村的小学已经都没有了,即使不出去打工也得去就近的乡镇或者县城去生活而让孩子上学,但是就近的城市做生意基本上都不赚钱,可是打工又没有那么多的就业岗位,如果两个人都去大城市打工又没有人能照顾孩子,而且大城市的教育成本又高,很多农村务工人员在当地又没有住房,基本上都是租房或者住单位的集体宿舍,这就尴尬了,重点来了,为了解决以上几点问题,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1.老人在就近城市陪读,抽时间回农村处理农作物成长期间问题。2.留下妻子在就近城市陪读,只能和丈夫两地分居了,现在农村离婚率高这个是主要原因,假如不解决这是大问题,这种情况比较多见。3:孩子随着父母去打工城市生活,这样的家庭都是家庭条件好一点的,或者在一个地方打工时间长的,有的有自有住房或者租房的,留下一个人按照孩子的作息时间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

三:土地流转基本上都是一年一交钱,可是每家每户的地又卖不了多少钱,很多家庭每年卖的钱基本上当年就花了,这点钱也办不了多大的事,零零散散的就没了,可是想一次收几年的流转土地款又没有人同意,因为即使种地大户利润也不是很高的,风险太大,假如碰到灾害年头血本无归的也不少见。以上所述就是现在农村面临的实际问题,而且是非常严重的,国家必须出台政策解决以上问题,为了国家的稳定,家庭的和睦,农民的幸福,至于现在的脱贫攻坚战我个人认为是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以上问题如果不解决,即使脱贫农民也不会感到幸福的。


飘渺人生如浮云


农村的土地所有权归农户所有,虽然种地不赚钱,但是,一旦遇到承包大户来租赁土地时,大部分农户都愿意流转给别人,但是,却又一部分人把自己那一亩二分地看做珍宝,明明自己耕种赔钱也不愿意让别人来种,他们的心态天生的是自私,更没有大局观念,虽然是一小部分人,但是会造成地理地块无法连起来,无法让承包者耕种,造成的结果是因少数人的反对造成整体的土地无法流转,往往不愿意流转的人都是一些人门不开,大理不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