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達紡織:機杼聲聲為“雙贏”,“點對點”接送保生產

溢達紡織:機杼聲聲為“雙贏”,“點對點”接送保生產

“每天晚上都會通過視頻學習最新的防疫知識,始終做到防疫生產兩不誤。”3月9日,正在車間巡查的現場管理工程師賽軍告訴記者。

溢達紡織:機杼聲聲為“雙贏”,“點對點”接送保生產

賽軍是新疆昌吉溢達紡織有限公司最早返崗的員工之一。2月10日,企業安排接送車輛,從新疆昌吉市區吉祥花園小區把他點對點接送至生產廠區。

賽軍告訴記者,進入廠區後每天三次測量體溫,所有員工佩戴口罩,宿舍、車間按時消殺,員工就餐錯時錯峰。他說:“從最開始的兩條生產線到現在的四條生產線,正在有序恢復。”

“首批返崗的員工一共35名,這些員工都是居住在本地、沒有外出軌跡,進入廠區後全部體檢,封閉式管理。”昌吉溢達紡織有限公司生產經理兼黨委書記陳新鶴告訴記者,在當地政府的指導下,企業按照先本市後其他縣市的原則,逐一排查員工信息,將梳理出的返崗員工報送有關部門,複核後安排專車,接送至廠區。

溢達紡織:機杼聲聲為“雙贏”,“點對點”接送保生產

成立於2009年3月的昌吉溢達紡織有限公司是一家外商獨資棉紡企業。為幫助企業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復工復產工作,新疆昌吉市派駐兩名幹部進駐企業。綠洲路街道辦事處環保幹事楊謹超在指導企業消殺防疫時發現企業面臨最大的困難就是員工短缺,便及時和工信局、街道辦事處對接協調。

在相關部門幫助下,企業先後分三批組織員工有序返崗。陳新鶴告訴記者,為了儘快復工復產,企業紮實做好廠區消殺、防疫物資儲備等工作,在政府組織下有序完成員工體檢和隔離工作。2月10日,公司成為昌吉市最早復工的一批企業。陳新鶴說:“企業現在是防疫和生產兩手抓,員工進住公司後,首先要通過健康體檢,每天會通過微信或電話會議線上開會、培訓,目前,企業返崗工人達170人。”

楊謹超告訴記者,昌吉溢達紡織員工原來都不住宿,疫情發生後,企業實行封閉式管理,員工住宿問題很難解決,政府就幫助企業在附近租住賓館,並協調公交公司車輛點對點接送員工上下班,確保企業生產順暢。目前,昌吉溢達紡織有限公司四條生產線每天的產能在8噸左右,產品主要供應到下游的客戶訂單,用於生產口罩布等防疫物資。

在各相關部門的支持下,企業享受穩崗補貼8.05萬元,緩繳社保經費115萬,這些優惠政策很好地保障了疫情期間企業的正常運轉,目前,企業產能達到正常產能的80%左右。

“堅持一企一策,成熟一個復工一個,不搞一刀切。充分發揮駐企幹部的主觀能動性,摸清企業生產和防疫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和需求,逐一解決。組織金融、稅收、社保等相關單位走進企業宣傳自治區支持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健康發展十六條措施,精準發力,搶抓發展機遇期,為全年生產經營開好頭、起好步。”昌吉市商務和工業信息化局黨組書記韓軍表示。編輯整理自中國日報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