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烏雞很貴,有些農民卻不愛養呢?

新大風歌


烏雞確實不便宜,在菜市場也經常見到有烏雞出售的,只不過銷量跟我們平時吃的雞,那是沒發比的,烏雞讓人第一印象就是跟藥物相關的印象,這也難怪,因為烏雞確實具有這樣的能力,是一種用途很廣的滋補肉類,但價格卻是普通雞的好多倍,為啥價格這麼高的烏雞,在農村反而養殖的比較少呢,有錢不賺嗎?事實不是這樣的,雖然烏雞價格確實高,但這錢也不是很容易賺到的。



銷量侷限性:烏雞的價格確實不低,但也造成了必定不會成為大眾食品菜餚,每天走到我們的餐桌之上,食用這麼貴的烏雞,很多時候都是作為滋補才會去購買,平時食用,烏雞的銷量跟普通雞是不能相比的,縱然是自己養殖成功,但沒有通暢的銷售渠道,這是養殖戶最頭疼的問題,也是最容易遇到的原因之一,反觀普通雞,不論賺多賺少,但銷路是不成問題,作為養殖成本大、投資高、銷路不穩定的烏雞,還是相當謹慎的。


投資大見效慢:烏雞養殖要比普通雞養殖,花費更多的精力,投入更多的資金,而且技術也是要求比較高的,沒有過硬的技術,這塊骨頭是很難啃的,我們村的老張前年投資建立了個烏雞養殖場,老張也是白天黑夜的在雞場伺候,但因為關乎到的具體技術太多,老張這兩把刷子辦法用盡了,還是沒有取得很好的產量,老張養了一年多,花錢買了個教訓,老張深知沒有過硬的技術,對於一些不容易養殖的品種,還是不要輕易的下手。

大眾消費低:烏雞也是雞,雞肉是鮮美無比,但作為烏雞,更多的是煲湯喝湯,烏雞的肉質,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反而是並不怎麼好吃,花費一百多買一隻烏雞,沒有必要滋補的情況下,單單吃肉,是很少有消費者認可的,各種各樣的原因,造成烏雞的銷售量確實不是很高,即便是有很高的價格,但沒有好的銷量,也是無濟於事。


烏雞是一種傳統的滋補佳品,確實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但因為種種的原因,使其不能作為平常的消費食品,能夠每天走上我們的餐桌,各種各樣的侷限性,也造成了養殖戶不敢下手,這也是很正常的市場經濟常態,對於烏雞你的農村老家養殖的多嗎?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棒奔霸


我家以前餵過幾年烏雞我來說一下,那時候喂的烏雞是在屋子裡喂的,進的小雞喂的自己加工的飼料這樣可以降低成本,我那時候上初中只能說個大概。小雞進來是在屋裡,冬天燒炕保持屋裡溫度穩定,定時加水加飼料,喂一斷時間要給小雞剪雞嘴防止雞在裡面打鬧,經常打掃好衛生防止感染生病,一生病就是大片大片的死很麻煩,很是不好喂,長成在四五個月左右吧,雞的價格隨著市場價格波動有時候還不掙錢,我們這好多都不養了,現在國家搞環保,響應國家政策好多雞圈都拆掉了




鄉村夢陽


這個問題阿麗來回答。

前兩年阿麗村裡就有一戶烏雞養殖大戶,專門養殖烏雞。附近十里八鄉的村民聽說烏雞營養價值高,下的雞蛋所含營養成份也高,所以都紛紛去這烏雞養殖廠,買了幾隻小烏雞回來養,因為是本鄉田地人,所以一隻50元。按平時的價格一隻最少得賣到100元以上,當時阿麗家也買了兩隻回來養。 但大多的農戶養了兩三年後就都宰殺了,阿麗家的也不例外。再以後一直也沒有養過,農民們還是習慣養花白土雞。



那為什麼土雞很貴,但農民不愛養呢?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是農民對烏雞的營養價值認識不夠。

在農村,農民習慣養的都是白色或者橘色毛狀的土雞,所以一直認為這類土雞不管是雞肉本身及所產的蛋的營養都是極好的。而對於烏雞的營養價值一般都是一知半解,好多農民會覺得烏雞黑溜溜的,個頭那麼小,產的蛋也小,和其他普通的土雞的生產量是沒法比的。也不太瞭解烏雞的營養價值到底能比一般土雞能高多少,高在哪裡!



二是烏雞個頭小,產蛋量相對低。

見過烏雞蛋的人都知道,烏雞蛋的個頭比普通土雞的要小很多。有時大一些的土雞蛋相當於兩個烏雞蛋大小。而且土雞蛋的個頭大,價格低一些,一般是1.2~1.5元左右,而烏雞蛋的價格一般在2.5元~3元在右。這也是農民不願意養烏雞更願意養普通土雞的原因吧。


三是在農村,買普通的土雞或土雞蛋者比烏雞或者烏雞蛋的人更多。

作為農村一般的農戶,或者附近城裡的一些買雞蛋者,大多更喜歡買土雞肉或者土雞蛋。而農民餵養雞除了自己吃蛋肉外,還有一大部分是為了賣雞蛋或者雞肉。既然買家更鐘情於農村的一般土雞或所產的蛋,那農民當然也更願意養殖普通的土雞,而很少養殖烏雞了。

總結:烏雞很貴,但農民很少養的主要原因,還是農村人對烏雞的認識不夠,再加上烏雞個頭小,產蛋小。而且在農村普通的土雞更受到買家的歡迎,那自然而然農民也就不愛養烏雞,更鐘情於普通的土雞了。

我是村官阿麗,歡迎大家關注!

村官阿麗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烏雞價錢很貴,為何養殖的並不多?烏雞一直是被認為是滋補佳品,營養價值豐富,外形和我們普通的肉雞有很大的區別,但是樣子情況並不如我們的肉雞、土雞這些火爆,這裡科學興農就和大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烏雞市場小:提起來烏雞人們第一反應就是補品,不像我們平時吃的肉雞或者土雞一樣,就是直接用來做菜吃的。而烏雞更多的則是給需要滋補身體的人食用的。這樣的觀念雖然能夠提升烏雞的價格,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烏雞的市場。並且在人們得心中烏雞的營養價值很很高,滋補效果很好,在做烏雞的時候需要格外的用心,相對來說做起來也會麻煩一些。這些原因也都造成烏雞的市場需求量降低,市場需求量小了,自然養殖的也不會太多。

烏雞的價格偏高:烏雞市場價格要比我們我們普通的肉雞貴上許多,市場上的烏雞價格一隻大概在130元左右,這樣的價格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還是非常高的。不僅僅是烏雞的銷售價格偏高,烏雞的雞苗的價格都要比我們的普通家雞的價格高几倍。雞苗的價格偏高也就意味著養殖戶的成本高,養殖的風險偏高,所以養殖戶選擇養殖烏雞的也就相對較少。

烏雞的養殖技術高:烏雞在養殖技術方面要求相對比較高,不同養殖方式養殖出來的烏雞的品質會有很大的差異,並且市場價格方面也會相差很大。所以對於沒有烏雞方面的養殖經驗的養殖戶自然是不願意去輕易的嘗試養殖了。

養殖銷路問題:養殖出來的烏雞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銷售出去,上面我們也已經提到了烏雞的消費市場比較狹窄,消費人群比較小。這也就意味了烏雞養殖好之後市場銷路比較窄,養殖戶需要做好銷路擴展工作,這也就增加了養殖戶的工作量,並且銷路還不一定好,綜合幾項因素後,大量從事烏雞養殖的農戶自然是非常少的。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眾所周知,雞的種類有非常多,一般家庭養殖的都是比較普通的菜雞或是家雞,很少有人養殖比較珍貴的烏骨雞、五黑雞等等。可能很多人都會有疑問,烏骨雞屬於比較珍貴的雞種,為什麼養殖的人很少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

為什麼沒人養殖烏骨雞據現在來看,還是有不少人養殖烏骨雞的,因為這幾年烏骨雞非常受大家的喜愛與歡迎,故而養殖烏骨雞的人也越來越多了。烏骨雞養殖利潤與前景分析烏骨雞的抗病能力強,適應性廣,管理簡單,飼料報酬高,生長快,繁殖週期短,適宜大規模養殖。養殖烏骨雞的投資少,產出多,成本低,經濟效益高,是農民快速致富的好項目。從苗雞養到1千克左右的商品雞,只需要70~100天。每隻烏骨雞的純利潤2元左右,一般家庭養殖場每年可養殖4批,共可養殖2萬多隻商品雞,每年純收入在4萬元以上。

烏骨雞的雞糞是很好的養魚、養豬飼料和優質的肥料,出售雞糞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收入,如果綜合利用收入會更高。怎樣養殖烏骨雞烏骨雞雛雞的消化機能弱,所以一定要餵給容易消化的飼料,如半熟的小米拌熟蛋黃(18只雛雞每天拌1個蛋黃);10日齡後可以在飼料中加入10%~20%玉米麵,8%~10%切碎的青飼料,1%~1.5%的骨粉,1%~1.5%的魚粉和0.5%用清水洗淨的細沙粒;30日齡後可以改喂粉料混合切碎的青菜,並加入骨粉、魚粉、貝殼粉等,同時每天還要喂1~2次粒料(如大麥、粟等)。

在雛雞孵出後的第一、二週,每天在飼料中加入0.04%的痢特靈,用來控制副傷寒和雞白痢桿菌病;15日齡後,每天喂含0.01%痢特靈的飼料;45日齡後,要注意防治雞蛔蟲病。在8日齡、25日齡和66日齡可接種雞新城疫疫苗。對雛雞應根據不同的生長髮育期,注意保溫和防潮,並保持生活環境空氣新鮮光線充足。食槽、飲水器每天要洗刷乾淨,每半個月用氫氧化鈉熱溶液消毒一次。母雞在冬季要補充光照。據實驗,冬季把每天光照時間延長至13~14小時,同時供給營養豐富的飼料,可提高產蛋率。

具體辦法是:從11月至次年1月,用15~60瓦燈泡,在每天早上5點到6點半,下午5點到晚上8點,夜間11點到凌晨2點,給予光照和補飼。2018養烏雞賺錢嗎烏骨雞的抗病能力強,適應性廣,管理簡單,飼料報酬高,生長快,繁殖週期短,適宜大規模養殖。養殖烏骨雞的投資少,產出多,成本低,經濟效益高,是農民快速致富的好項目。從苗雞養到1千克左右的商品雞,只需要70~100天。每隻烏骨雞的純利潤2元左右,一般家庭養殖場每年可養殖4批,共可養殖2萬多隻商品雞,每年純收入在4萬元以上。烏骨雞的雞糞是很好的養魚、養豬飼料和優質的肥料,出售雞糞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收入,如果綜合利用收入會更高。所以養殖烏雞還是有錢可賺的。


搜了生態農業L


正因為貴,所以大眾消費有好多會接受不了。

眾所周知,雞的種類有非常多,一般家庭養殖的都是比較普通的菜雞或是家雞,很少有人養殖比較珍貴的烏骨雞、五黑雞等等。可能很多人都會有疑問,烏骨雞屬於比較珍貴的雞種,為什麼養殖的人很少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

為什麼沒人養殖烏骨雞

據現在來看,還是有不少人養殖烏骨雞的,因為這幾年烏骨雞非常受大家的喜愛與歡迎,故而養殖烏骨雞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烏骨雞養殖利潤與前景分析

烏骨雞的抗病能力強,適應性廣,管理簡單,飼料報酬高,生長快,繁殖週期短,適宜大規模養殖。養殖烏骨雞的投資少,產出多,成本低,經濟效益高,是農民快速致富的好項目。

從苗雞養到1千克左右的商品雞,只需要70~100天。每隻烏骨雞的純利潤2元左右,一般家庭養殖場每年可養殖4批,共可養殖2萬多隻商品雞,每年純收入在4萬元以上。

烏骨雞的雞糞是很好的養魚、養豬飼料和優質的肥料,出售雞糞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收入,如果綜合利用收入會更高。

怎樣養殖烏骨雞

烏骨雞雛雞的消化機能弱,所以一定要餵給容易消化的飼料,如半熟的小米拌熟蛋黃(18只雛雞每天拌1個蛋黃);10日齡後可以在飼料中加入10%~20%玉米麵,8%~10%切碎的青飼料,1%~1.5%的骨粉,1%~1.5%的魚粉和0.5%用清水洗淨的細沙粒;30日齡後可以改喂粉料混合切碎的青菜,並加入骨粉、魚粉、貝殼粉等,同時每天還要喂1~2次粒料(如大麥、粟等)。

在雛雞孵出後的第一、二週,每天在飼料中加入0.04%的痢特靈,用來控制副傷寒和雞白痢桿菌病;15日齡後,每天喂含0.01%痢特靈的飼料;45日齡後,要注意防治雞蛔蟲病。在8日齡、25日齡和66日齡可接種雞新城疫疫苗。對雛雞應根據不同的生長髮育期,注意保溫和防潮,並保持生活環境空氣新鮮光線充足。食槽、飲水器每天要洗刷乾淨,每半個月用氫氧化鈉熱溶液消毒一次。

母雞在冬季要補充光照。據實驗,冬季把每天光照時間延長至13~14小時,同時供給營養豐富的飼料,可提高產蛋率。具體辦法是:從11月至次年1月,用15~60瓦燈泡,在每天早上5點到6點半,下午5點到晚上8點,夜間11點到凌晨2點,給予光照和補飼。

養烏雞賺錢嗎

烏骨雞的抗病能力強,適應性廣,管理簡單,飼料報酬高,生長快,繁殖週期短,適宜大規模養殖。養殖烏骨雞的投資少,產出多,成本低,經濟效益高,是農民快速致富的好項目。

從苗雞養到1千克左右的商品雞,只需要70~100天。每隻烏骨雞的純利潤2元左右,一般家庭養殖場每年可養殖4批,共可養殖2萬多隻商品雞,每年純收入在4萬元以上。

烏骨雞的雞糞是很好的養魚、養豬飼料和優質的肥料,出售雞糞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收入,如果綜合利用收入會更高。所以養殖烏雞還是有錢可賺的。






三農胖松鼠


烏雞很貴,但是為什麼有些農民不愛養呢?

烏雞是我國特有的藥用珍禽,外貌美觀,營養豐富,具有很高的藥用、食用和觀賞價值。烏雞含膽固醇低,含遊離脂肪酸高,富含黑色素,還含有丙種球蛋白,是老年人和體弱病者的理想食品。以烏雞作為原料生產的藥品、補品和食品越來越多,很受消費者的青睞。

為什麼有些農民不愛養呢?


1、銷售量小,雖然價格很高,但是很少有人購買作為食物烹調,只有餐館、賓館使用。價格貴,很難進入百姓家庭,沒有銷售市場自然就很少有人養殖,一般都是養來觀賞。


2、烏雞耐寒性差,泰和烏雞的羽毛呈絲狀,怕冷、怕溼,在農村條件下不好養殖。


3、抗病力弱,泰和烏雞出殼體重輕,體質較弱,抗病力比較差,容易感染疾病,在農村養殖死的多活的少,育成率很低。


4、泰和烏雞膽小,容易受到驚嚇,對外界環境的變化都十分敏感,受到驚嚇容易相互踏壓,易導致死亡。


5、泰和烏雞生長速度相對比較慢,18—20周齡才能達到1000克,生產成本高。

烏雞雖然很貴,但是由於上述5個因素,一般農民不喜歡飼養。


養雞的朋友們在生產實踐中存在什麼問題,有什麼難題就提出來,我們共同研究解決,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更多更實用的養殖技術、飼料製作、種植技術,請關注老周說三農,咱們共同探討。


老周說三農


烏雞, 又名烏骨雞,絨毛雞、竹絲雞,為雉科動物烏雞,烏雞有補養作用,入肝、腎經,養陰、退熱、補中,對孕婦有大補的作用,尤其是久病虛弱的病人,也起到補養的作用,烏雞也是現在人的養生的補品

說了烏雞有這些好的用處,現在農民卻有的不願意養,因為雞苗的價格也是非常貴的,高出普通雞苗的二倍,烏雞苗現在價格是16塊錢每隻,再說烏雞它的抗病能力,也沒有普通雞強,烏雞是藥食兩用的動物,主要還是銷量沒有普通雞大,誰家招待客人,也不能上一盤兒烏雞肉,主要還是人吃的少了。


烏雞苗養殖方法

現在烏雞主要以散養和圈養為主,跟普通養雞基本相同,但是烏雞的抗病能力不強,得有人精心飼養。雞苗現在一隻是16塊錢,剛出窩三四天的,如果進這樣的雞苗,還得在育雛室,餵養一個月,做脫溫處理,在烏雞進來的同時,還得跟普雞苗的餵養相同,也是喝溫水,喂小米,在育雛室裡的同時,每天還得給烏雞苗,進行脫溫訓練,在中午的時候,把烏雞苗趕到外邊去,叫它們適應外邊的環境,但是時間不能太長,直到一個月後,烏雞苗徹底適應外邊的溫度,這也是最關鍵的一點。



烏雞經過六個月的飼養,還有銷售問題

1、烏雞苗不一個月後,就可以到外邊自由的散養,吃的是玉米,最好喂混合飼料,因為這樣能保證烏雞的營養均衡,有玉米粉,麥夫子,還有骨粉,骨粉能增加烏雞的骨骼增長,通過這些細心的照料,六月就可以出欄。

2、但是銷量的問題,就是愁人的活,雖然烏雞有大補的功效,只有體弱必多病的人,還有孕婦,家人才給她們買點,補養身體。大部分消費者,他們是不買烏雞的,因為烏雞全身都是黑色,連肉骨頭都是黑的,看到這個烏雞就是沒有食慾了,主要還是銷不出去的原因。


銷量是烏雞養殖減少主要原因,如果銷量逐年增加,就說吃烏雞的人多了。農民也會增加養殖的,農民只要能增收,他們都是願意養的。投資養烏雞,投資了很多的資金,到了烏雞出欄的時候,卻發現自己養的烏雞賣不出去了,這就造成養烏雞的人越來越少。

三農剛子




烏雞很貴,但為什麼有些農民不愛養?在農村幾乎都會養雞,包括我家也是,養了土雞和飼料雞,但就沒養烏雞,我從小到大都沒見我媽養過,包括我比較熟悉的幾個村落,土雞到是有,烏雞沒人養。

說到喝雞湯,很多人就說烏雞湯了,很補。烏雞營養也高,吃起來也好吃,但實際上,在市場上烏雞佔的比例是非常少的。我去菜市場買烏雞,價格和土雞(不是純土雞)一樣,20-25一斤。



我覺得農民不養烏雞有不少原因,其一是市場需求不大。烏雞和豬肉不一樣,豬肉可以做出很多菜,但烏雞無非就是熬湯了,誰沒事會天天燉湯呢?烏雞個頭小,家裡來客人了,也不可能買烏雞回來炒吧,要是大雞還可以炒,什麼菠蘿炒雞、玉米炒雞肉等等都很好吃。



其二就是烏雞養殖方法和土雞還是有差別的。烏雞毛比較少,無法控制自己的體溫,不好養,太費心了。

第三就是烏雞比較遲鈍,也容易受到驚嚇,被嚇到後需要很久才恢復過來,不然對它以後生長有很大的影響。

平時幹活就累了,養雞還需要那麼細心,那更累了,一不小心烏雞就死了,不是更鬧心嗎?像我媽養雞虧非常的簡單了,所以還是不養烏雞為妙,加上市場需求不大,養了後難賣出去,自然不會有人養了。


壯鄉小美


貴是貴,一年多的母雞一百塊一隻,只有2.2-2.6斤,但是消費群體有限,加上現在的人都喜歡吃肉多的,而且農村都是附近賣雞,你的價格這麼高一般很難接受,等人來買一年難得賣兩隻所以養大品種的雞比較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