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原飲”退熱效如桴鼓!

2019年的十一月底某一天中午快下班了,我一位平素經常來往的同事時隔好幾日不見此時突然來訪,只見他面色發灰暗,鼻頭色紅,精神萎頓,我便打趣的說:怎麼了?這幾天失蹤了?他一臉苦相,言道自己發燒數天了,也不去探望探望!

我直言,你若早來找我早已經康復了,來來我看看,這時候旁邊也正好又來了一位同事,意帶譏諷的說,哈哈,讓大哥看看吧,大哥是“男科”專家,開中藥補補就好了!

發燒的哥們有些躑躅,我此時已經給他把脈脈象右側寸關脈浮而滑,中取力弱,尺脈弱,左側寸脈浮數,關脈亦滑,尺脈微數。我讓他伸出舌頭一瞬間我直接說:你這個感冒別再按照一般的套路治療了,治不好,必須我給你開藥,三副藥,準好!

一旁的哥們聽後更是大笑,“聽聽,大哥有把握,趕緊用藥吧,給大哥當一回小白鼠有啥!”

這話越說我越來氣,我說我若胸中無定數必不敢如此說,如果不信抓藥錢我出,沒有療效我賠禮請客!

就這樣哥們下定決心讓我方,說道:發燒40℃,有些發冷,吃藥就退,停藥就發,神疲乏力,食慾也不行,大便粘而不暢。他說著我已經開完方了。

檳榔,厚朴,草果,知母,赤芍,黃芩,甘草,吳又可“達原飲”原方不動!三劑顆粒。

他看了看方子說大哥這裡面也沒有退燒的清熱解毒的藥啊?

兄弟啊,我說:你看看你舌頭,舌胖淡,苔滑膩溼厚,略有發黃,明顯的是溼濁之氣裹挾邪氣不得外出,陽氣不得舒展,膜原不能開達,透邪外出,用一般治療感冒方法不會有效,就這個方子一副就能見效!

哥們見我如此有把握下班之前就拿了,下午電話告訴我由於擔心再發熱喝中藥的時候加用了一片布洛芬,到晚上沒發燒,我說這不算起效,等明天如果不再燒才算有效,第二天中午他打來電話說:大哥早飯後再服一次中藥,未加其他,至今未燒,如果以前已經要發燒了!至下午來單位上班精神轉佳,輕鬆言道:身體輕鬆了,不燒了!大哥一劑藥物服完就好了,神奇!

我說:這個發燒是你平素脾胃弱,溼氣重,加上數天吃寒涼清熱解毒的藥,發汗解表藥更傷中焦,溼邪瀰漫,膜原不達,邪氣不透發作如瘧,無法痊癒,只有“達原飲”,能開達膜原,透邪外出。該方是為瘟疫穢濁毒邪伏於膜原而設。俞根初《重訂通俗傷寒論》說:“膜者,橫膈之膜;原者,空隙之處。外通肌腠,內近胃腑,即三焦之關鍵,為內外交界之地,實一身之半表半里也。”吳又可《瘟疫論》說:“……邪從口鼻而入,則其所客,內不在臟腑,外不在經絡,乃表裡之分界,是為半表半里,即《針經》所謂‘橫連膜原’者也。”,此時邪不在表,忌用發汗;熱中有溼,不能單純清熱;溼中有熱,又忌片面燥溼。當以開達膜原,闢穢化濁為法。

方用檳榔辛散溼邪,化痰破結,使邪速潰,為君藥。厚朴芳香化濁,理氣祛溼;草果辛香化濁,闢穢止嘔,宣透伏邪,共為臣藥。以上三藥氣味辛烈,可直達膜原,逐邪外出。凡溫熱疫毒之邪,最易化火傷陰,故用白芍、知母清熱滋陰,並可防諸辛燥藥之耗散陰津;黃芩苦寒,清熱燥溼,共為佐藥。配以甘草生用為使者,既能清熱解毒,又可調和諸藥。全方合用,共奏開達膜原,闢穢化濁,清熱解毒之功,可使穢濁得化,熱毒得清,陰津得復,則邪氣潰散。

這次使用瘟疫大家吳又可老先生的名方“達原飲”可謂一劑知二劑愈,顯奇效!方劑功效自不必討論,明末瘟疫流行,吳師用方治療患者不計其數,挽多少生命於鬼門關!

我們能夠取得好的療效,臨床關鍵是抓住了辯證的準確性,識證準當為第一要,用方準到為第二要,缺一不可!

“達原飲”退熱效如桴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