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東北驚天大鼠疫——1910年


鮮為人知的東北驚天大鼠疫——1910年

1910年10月至1911年3月,清王朝最後一個冬季裡,6萬條生命被一場數百年不遇的大鼠疫吞噬了。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大疫,清政府既無主張,也無能力應對。而中國最早一批接觸現代科學的知識分子用自己的果敢和才幹挽救了億萬同胞的生命,也使世界為之一震。

一:病發

1910年10月21日,中俄邊境小城滿洲里,二道街張姓木鋪。兩名伐木工,風塵僕僕而來。店老闆盤問後得知,原來他們倆是從130裡外的俄國大烏拉爾站來的。半個月前,大烏拉爾的工棚裡,7名中國伐木工人暴斃。俄國人大驚失色,不但焚燒了工棚和工人們的衣服行李,還把其餘的工人都趕回了中國境內。


鮮為人知的東北驚天大鼠疫——1910年

店主把他們安頓下來。可6天后,二人卻在店內暴亡。同一天,同院房客金老耀、郭連印也相繼死亡。他們症狀相同,發燒、咳嗽、吐血,很快死亡,死後全身發紫。

1910年10月29日察漢敖拉煤窯染疫,11月5日扎賚諾爾染疫,11月8日疫情傳至北滿中心哈爾濱。

鮮為人知的東北驚天大鼠疫——1910年

1910年12月初,外務部右丞施肇基收到了俄日兩國的照會,俄國和日本以清政府無力控制疫情為名,要求獨立主持北滿防疫事宜。施肇基知道,答應俄日兩國獨立主持東北防疫的要求,無異於把東三省的主權拱手送出。

只有控制住疫情才能堵住列強之口,而且主持東北防疫的絕不能是外國人。但中國人中,誰有這麼大本事呢?這時,施肇基想起5年前隨清政府憲政考察團到各國考察途中,遇到的一個人:伍連德。

鮮為人知的東北驚天大鼠疫——1910年

伍連德是劍橋大學醫學博士。此時,伍連德已從南洋歸國兩年了,正在天津陸軍軍醫學堂任幫辦(副校長)。面對施肇基的邀請,伍連德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二:危局

1910年12月22日清晨,伍連德帶著助手林家瑞登上了北上的列車。伍連德到達哈爾濱後,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訪當地最高長官西北路兵備道於駟興。於駟興告訴伍連德,哈爾濱的疫情主要集中在華人居住區傅家甸。最先得這種病的是在俄境內捕捉旱獺的關內移民。

聽了於駟興的介紹,伍連德決定親自去傅家甸考察考察。此時,傅家甸有兩名西醫,一個姓姚,一個姓孫,是疫情爆發後東三省總督錫良請來主持防疫的。姚醫生告訴伍連德,最初每天疫死者只有一兩人,此後便一日多過一日。伍連德到達的這一天,已經有十餘人喪命了。隔離工作尚未實施,被傳染者越來越多。有的人為了避免官府的查究和消毒,甚至趁深夜把死去的親人棄屍街頭。由於傅家甸住的大多是闖關東的人,此時又臨近春節,所以很多人選擇回鄉。

鮮為人知的東北驚天大鼠疫——1910年

隨著大批攜帶病毒的屍身和疑似患者踏上南下返鄉之路,疫情傳至關內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伍連德感到,他們已經失去了控制疫情的最佳時機,更大規模的爆發就要來了。

三:剖屍

流行在東北的這種致人死命的惡疾到底是不是鼠疫?作為一名嚴謹的科學工作者,伍連德決定還是通過化驗來判斷。

1910年12月27日,傅家甸一名與當地人通婚的日本女人疫死,伍連德決定解剖屍體,找出真正的病因。在孫姚兩位醫生的帶領下,伍連德和助手來到一間幽暗骯髒的小屋。伍連德用刀片劃開了死者的胸膛,取出肋骨,用注射器抽出死者心臟、肺臟和脾臟的血液,並把它們放在載玻片上,以備回去化驗。然後,他們將屍體小心地縫好,穿上衣服,安放在政府提供的棺材中。解剖的全過程嚴格保密,甚至連死者的家人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鮮為人知的東北驚天大鼠疫——1910年

伍連德事後回憶,這大概是東北乃至全中國境內第一次屍體解剖。在中國人的觀念中,解剖屍體無疑是對死者的大不敬,直到三年以後的1913年11月22日,屍體解剖才被官方許可。


四:肺鼠疫

經過化驗,伍連德在死者的血樣中發現了鼠疫桿菌。可以確定,流行在傅家甸的惡疾正是鼠疫。但這種疾病是通過飛沫傳播的,與鼠疫公認的傳播方式相矛盾。這又怎麼解釋呢?這時,伍連德大膽地提出,在傅家甸流行的鼠疫不同以往,它是可以通過飛沫傳播的肺鼠疫。也就是說,無需通過老鼠,肺鼠疫就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一開始,伍連德的理論並沒有被同行接受。而且,當他拜訪各國領事時,同樣遭遇到這種蔑視。


鮮為人知的東北驚天大鼠疫——1910年

24000人口的傅家甸,情況已糟到極點。鐵道那邊的俄國人居住區又如何呢?1911年新年第一天,伍連德決定去哈爾濱俄國鐵路醫院探訪一下。主管俄國鐵路醫院的醫生哈夫肯承認在哈爾濱流行的是鼠疫,但他也不認可伍連德肺鼠疫的理論。在他看來,控制疫情的唯一途徑是滅鼠。

伍連德發現,在哈夫肯的這種思想指導下,俄國鐵路醫院竟毫無隔離措施。

此時,北京方面也收到了東北各地發來的疫情報告,鼠疫正以難以想象的速度和規模蔓延著。北京、天津、上海……關內許多地方相繼出現了病例。朝廷開始在全國徵集醫生和看護前往東北。令人欣慰的是,報名支援東北的中外醫生和醫學院的學生十分踴躍。

五:專家斃命

一天後,伍連德就迎來了第一位志願者——法國醫生邁斯尼。邁斯尼的到來令伍連德十分高興。他迫不及待地想把發生在哈爾濱的疫情告訴邁斯尼,並徵詢他的看法。但當他介紹完疫情,以及自己肺鼠疫的結論時,邁斯尼全面否定了伍連德的判斷。他認為,鼠疫就是由老鼠傳播的,滅鼠才是問題的關鍵,隔離根本沒有必要。

其實,邁斯尼早就窩了一肚子火。到哈爾濱之前,他先去奉天拜訪了東三省總督錫良。強烈要求錫良任命他為東三省防疫總醫官,以取代伍連德的位置。但錫良卻婉言拒絕了邁斯尼的要求。


鮮為人知的東北驚天大鼠疫——1910年

為了能讓防疫工作進行下去,伍連德情願辭職,把這個東三省防疫總醫官的職位讓給邁斯尼。當晚,他便致電施肇基,請求辭職。一天後,當伍連德打開施肇基的回電時看到:邁斯尼之職務已予停止,伍醫生可以照常繼續其防務工作。

在施肇基的支持下,伍連德開始著手開展防疫工作。這時,一個噩耗傳來。幾天前被免去職務的法國醫生邁斯尼,竟死在了俄國鐵路醫院裡。

鮮為人知的東北驚天大鼠疫——1910年

原來,邁斯尼被解除職務後,負氣來到俄國鐵路醫院。在他的請求下,哈夫肯醫生把他帶到傳染病房。邁斯尼只穿了醫院為他提供的白衣、白帽和橡皮手套,連口罩都沒戴就為這些鼠疫病人進行了檢查。三天後,邁斯尼頭痛、發燒。而後,脈搏加速,咳嗽不止,乃至全身發紫。這位法國醫生來到疫區僅僅十天,便感染鼠疫不治身亡了。

鮮為人知的東北驚天大鼠疫——1910年

哈爾濱上下一片惶恐。此前,人們對伍連德的種種輕視和懷疑,都來了一個180度大轉彎。對於他的要求,沒有人再敢怠慢。伍連德成了人們抵抗這場大瘟疫的惟一指望。

六:封城

很快,在伍連德指揮下傅家甸被分為四個區。每區由一名醫藥大員主持,配有兩名助理、四個醫學生和為數眾多的衛生伕役與警察。救急隊內分診斷、消毒、抬埋、站崗等諸多崗位。每天,醫生帶領工作人員挨家挨戶檢查疫情。一旦發現有人感染鼠疫,立即送到防疫醫院,並對病人家屬進行隔離。為此,他們還專門從俄國鐵路局借來大量空車箱,用作隔離之所。


鮮為人知的東北驚天大鼠疫——1910年

為了能控制住局面,官府從長春調來1160名步兵對疫區內進行交通管制。同時,伍連德全權接手了哈爾濱防疫局。防疫局下設檢疫所、隔離所、診病院、庇寒所、防疫執行處、消毒所等部門。其中,檢疫所專事檢查進入傅家甸者是否染疫;庇寒所為無家可歸者提供食宿;消毒所各區設立一個,為參與防疫工作的醫生、巡警和伕役提供沐浴消毒服務。

鮮為人知的東北驚天大鼠疫——1910年

傅家甸的防疫措施為整個東北做了一個表率。隨後,哈爾濱俄人居住區、奉天、長春、黑龍江全省紛紛仿照傅家甸的模式建立起防疫體系。1911年1月13日,清政府下令在山海關一帶設卡嚴防。1月14日,停售京奉火車二三等車票,南滿鐵路停駛。1月15日陸軍部派軍隊駐紮山海關,阻止入關客貨。1月16日在山海關溝幫子查有病人就地截留。1月21日下令“將京津火車一律停止,免致蔓延”。至此,關內外的鐵路交通完全斷絕。

清政府還在山海關設立檢驗所,將陸路南下的旅客留住5日,以防鼠疫蔓延。在實行隔離的同時,許多地方開展了獎勵捕鼠的活動。據統計,僅奉天省處置的老鼠就有80972只之多。

鮮為人知的東北驚天大鼠疫——1910年

與此同時,公共衛生也第一次引起了各級政府的重視。吉林省“各關檢疫分所於城甕內設機器藥水,見人消毒”。在鐵嶺,政府向當地民眾發送10000多隻“呼吸囊”,“勒令人民盡帶呼吸囊”,“由巡警隨時稽查,如有不遵守者,即以違警論罪”;屠宰行業每日必須消毒一次,內臟必須當場清洗乾淨,裝在專用的板箱內,不準暴露在外,工作人員必須穿白色服裝。

但令伍連德感到困惑的是,在各種防疫措施全面開展後,疫情不但沒有得到遏制,反而愈演愈烈。

七:焚屍

1911年1月,傅家甸的疫情絲毫沒有減輕的趨勢。每天死亡人數都在40至60人之間,不久便攀升至百人,有一天竟然創紀錄的達到183人。隔離、消毒、阻斷交通……能做的事情都做了,為什麼疫情卻一天比一天嚴重?忽然,伍連德他意識到問題的癥結可能出在屍體掩埋這個環節中。

1911年1月的一天,伍連德來到城北墳場。眼前的一幕,讓他驚呆了。時值隆冬,地上的積雪有五六寸厚,雪地上一排排棺木和屍體露天停放著,如長蛇陣一般綿延一里有餘。


鮮為人知的東北驚天大鼠疫——1910年

鼠疫桿菌可以在這些屍身上存活很久。這個墳場簡直就像一個儲藏鼠疫桿菌的大冰櫃。必須儘快將這些屍體處理掉。伍連德找來抬埋隊,讓他們趕緊挖坑掩埋屍體。但哈爾濱的冬天,氣溫至少在攝氏零下二三十度。這樣的溫度下,土地凍得比金石還要堅硬,不要說深挖洞了,就是想挖一個淺坑,也非常困難。如果要土葬,只能等到春天大地解凍時才能進行。但這樣一來,恐怕死於鼠疫的人還要成倍增長。

鮮為人知的東北驚天大鼠疫——1910年

怎麼辦?伍連德暗暗思忖。只有兩種辦法可以阻斷鼠疫通過屍體傳播,一個是深埋,另一個便是“焚屍!”可中國人歷來有入土為安的習俗,他思來想去,惟有上書朝廷,請皇帝下一道聖旨才能平復民間的反對。他立即把當地官員和鄉紳召集起來,向大家說明了自己的想法。出乎意料的是,官員和鄉紳們一致同意他的主張。伍連德上書朝廷。三天以後,收到外務部發來的電報:准許伍醫生之請,可依計劃進行。


鮮為人知的東北驚天大鼠疫——1910年

宣統三年,大年初一。中國大部分地區正在慶祝新春佳節,而哈爾濱城北的公共墳地卻一片肅殺。200名工人把100個棺木或屍體堆成一堆,一共堆了22堆,澆上煤油,付之一炬。

鮮為人知的東北驚天大鼠疫——1910年

隨後,俄國防疫部門也效仿中方的做法,把轄區內染疫屍體,無論是新近死去的還是已經腐爛的,全部火葬。2月間,俄方共焚化了1416具屍體,其中1002具屍體是從墳墓中掘出來的。


鮮為人知的東北驚天大鼠疫——1910年

此時,傅家甸已經有四分之一的人染鼠疫死亡。適逢春節,為了能消弭人們悲傷的情緒,振作大家的精神,防疫部下發傳單,號召大家燃放爆竹,沖沖晦氣。說來蹊蹺,從這一天開始,傅家甸一直不斷攀升的死亡人數竟然下跌了。

1911年3月1日夜0時。哈爾濱防疫局內所有人屏住呼吸,等待著這一時刻的到來。時針指到午夜0時,傅家甸的死亡人數為零。隨後,長春、奉天、鐵嶺……東北各個大城市紛紛傳來捷報。死於鼠疫者:零。

鮮為人知的東北驚天大鼠疫——1910年

1911年 4月 3日,萬國鼠疫研究會在奉天召開。來自英、美、日、德、俄等十二個國家的專家參加了會議。伍連德被封為“鼠疫鬥士”。

謹以此文紀念伍連德先生,並緬懷此次在抗疫一線犧牲的醫護人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