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能出川而诸葛亮出不了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用户100772288633


严格说来,还定三秦韩信是总规划师,刘邦是总执行者,两人配合好才最终出川,在还定三秦出川之前,韩信没有工作经验,所有的计谋都是纸上谈兵,必须经过实践检验才能证明能力,因此出川严格来说,是刘邦采用了韩信的计谋而成功的。

如果一定要拿来和诸葛亮的出川来比的话,则有很大的不同。



一、天下大势的不同。

讨论历史事件,一定要关注时代背景,韩信出川时,春秋战国的战乱已经延续了几百年,也分裂了几百年,只有秦朝非常短暂的统一了15年,按照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原则来说,韩信时代的趋势是统一。

诸葛亮所在的东汉末年,两汉已经统一四百余年,即使到了汉末,仍然有不少百姓及士人怀念两汉的辉煌,期待和平的环境,但是乱世一旦开启,兼并战争打响,不打到最后的统一,战争是不会结束,诸葛亮时代的趋势是分裂。



正因为天下大势的不同,导致了韩信可以出川,而诸葛亮无法出川。

二、敌我势力的对比不同。

韩信出川时,刘邦的势力是当时整个天下除项羽外最强大的势力,刘邦之所以进入汉中,是迫于项羽的压力,但是当项羽离开关中,回到西楚国时,刘邦面对的敌人就是原来秦国的三个降将: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



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三个人势力加起来,还没有刘邦的势力,刘邦当时在汉中拥兵十万,并且还不断对外扩充兵力,招兵买马,韩信打三秦之地,实际上是以强打弱。

而且更重要的是,刘邦攻打三秦之地时,项羽因为齐地的叛乱,居然没有抽出手来增援章邯,而是任由刘邦灭掉章邯,项羽此举虽然有平定齐地的考虑,但是也有借刀杀人的意图,毕竟章邯杀了项羽的叔父。



换句话说,韩信出川时,面对的敌人仅仅就三秦王,而没有其它援兵,再加上刘邦本身的势力就强过三秦王,所以很顺利的拿下了三秦之地。

诸葛亮出川时,北方已然统一成铁板一块,诸葛亮面对的是整个北方,天下十三州中的九个州的势力,而诸葛亮仅有一个州的实力,1比9,实力对比差距非常大,输则了是正常,能赢是奇迹。



而且诸葛亮北伐的兵力也远不及曹魏的强大,整个蜀汉全国总兵力也就不到十万人,诸葛亮能拿来北伐的兵力约在6到7万人,而曹魏方面仅张郃带来的援兵就有5万人,还不算曹真在关中的主力,在兵力方面,诸葛亮也处于绝对的弱势。

三、双方的人和之势对比不同。

人和可以理解为民心。刘邦当年进入关中时,曾约法三章,赦免秦王子婴,善待秦国百姓,就凭这几点,关中的老百姓明显就是支持刘邦,肯定踊跃争当刘邦的带路党。



再加上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原本就是秦将,因为他们的投降导致几十万关中子弟被项羽坑杀,关中百姓把这笔帐肯定记在三秦王身上,根本不会支持三秦王。

因此在刘邦攻打三秦之地的战争中,关中百姓一面倒的支持刘邦,因此刘邦就赢得了战争。

而在诸葛亮时代,东汉已经灭亡,魏国已经建立好几年了,诸葛亮面对的敌人是整个魏国,但在当时的魏国来说,上有明君魏明帝曹睿,下有贤臣良将,比如曹真、司马懿、郭淮、郝昭等等,诸葛亮面对强大的敌人,而已方却缺将少兵。



魏国没有明显的弱点,也没有失去百姓的支持,在关中一带,百姓都是反对战争的,而诸葛亮却是战争的发动者,这些百姓自然不会支持诸葛亮了。

况且诸葛亮自已的蜀汉内部,也不是人人都支持北伐的,也有不少反对者,是被诸葛亮强行压下来的,在人和方面,诸葛亮自然就不具备优势了,也就无法攻克关中。



四、人才的对比不同

蜀汉国小兵弱,人才也远不及对方的曹魏,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诸葛亮用人不同,用了马谡,导致在街亭大败,从而影响整个第一次北伐,诸葛亮用马谡固然有私人原因,但更大的原因,不就是蜀汉缺少人才吗?

而刘邦出川时,可谓人才济济,制定谋略有韩信,管理后勤有萧何,充当说客有郦食其,带兵打仗有曹参、樊哙、周勃、灌婴等等,各种各样的人才都有,而且都不弱,而人才就是刘邦取胜的关健因素。



五、谋略运用的不同

其实韩信的出川与诸葛亮的出川都是运用的声东击西之计,但是韩信成功了,诸葛亮失败了,关健因素在于执行。

刘邦派出去执行声东击西任务的大将是曹参与樊哙,两人不仅成功的充当的疑兵的作用,而且还击败了章邯的军队,成功完成了任务,而诸葛亮派出充当疑兵的大将是赵云和邓芝,在面对曹真的主力时,没有取得胜利,当然这也不能怪赵云,本来就实力弱。



刘邦能强有力的执行韩信的出川战略,说明刘邦军的执行力强,而诸葛亮北伐,却在大好形势下,被马谡的自做主张,导致大败,说明诸葛亮的执行力不如刘邦及韩信,而导致最终的失败。

六、战争目的不同。

刘邦与韩信出川的目的就是拿下整个关中,与项羽争天下,目的很明确,因此刘邦把所有的军队全部压上去了,在陈仓与章邯对攻,最终依靠赵衍的献计和范目的另出奇兵,绕到章邯的背后,两面夹击才最终击败章邯,拿下陈仓。



之后刘邦不等三秦之地完全平定,就带着主力部队继续向东攻打,与项羽争天下去了。

而诸葛亮北伐的目的并不是拿下整个关中,而是分两步走,首先是拿下陇右,在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中,诸葛亮对拿下陇右的目的非常明显,先拿下陇右,切断曹魏关中与凉州的联系,再作进一步的打算,最终夺取关中。



诸葛亮的目的非常谨慎,是在保证已方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发动战争,一遇到危险,诸葛亮立即撤退,并没有背水一战的勇力,当马谡一失街亭,诸葛亮立即下令撤退,目的的不同,导致最终结局的不同。

老实说,在诸葛亮的时代,能够主动进攻强大的曹魏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能在五次北伐中保持不败更加不容易了,就算是把韩信放在诸葛亮的时代,韩信也未必能比诸葛亮做的更好,这里面有很大的时势原因和实力原因。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因为诸葛亮不敢放胆去干,一味的求稳,才错失良机。

1、走的路线不一样

韩信走的是最近的路线,就是出大散关,直奔陈仓。这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

之前刘邦为了迷惑项羽,将从巴蜀进入关中的栈道全部烧毁,向项羽表示不会争王

后来刘邦做大后,为了麻痹守陈仓的楚军,刘邦一面命令樊哙“一个月修好栈道”,谁都知道不可能完成,陈仓守军也没当回事。谁知道韩信带人马,从一条无人知晓的小道,翻越过秦岭,直奔陈仓

诸葛亮的路线是最远的路线,要绕祁山过街亭,兜一个大圈子。

由于路程太远,战线太长,这边是长途奔袭,人家魏军以逸待劳,所以不好打。

2、战争环境不一样

刘邦手下有张良、萧何、韩信三人主持大局,谋略、政务、军事都有分工,出于良性发展。

蜀汉就不一样了,缺谋士少将领,还面临兵源不足,粮草短缺的一系列问题。还要面对魏、吴的封锁,政治、经济压力很大大环境对诸葛亮就很不利,所以成功太难。

3、政治诉求不一样

刘邦当时面临的问题就是“问鼎中原”,天下百姓经过常年战争,都想快点结束。韩信只需将重要城市拿下,战争就结束了。

而蜀汉不一样,蜀汉需要富饶的关中来积蓄力量

因此诸葛亮面临的不仅仅是“攻城夺寨”,共需要治理管辖,这就大大增加了难度。

每个地方都要留守官兵,造成兵力分散,也是诸葛亮失败的原因之一


老虫


当年韩信能够率军出川,打败项羽,最终帮助刘邦统一全国。而诸葛亮尽管前后经历了五次北伐,可最终的结果是,他不但没能统一全国,甚至连出川往前挺进一步都没能做到。

(韩信剧照)

同样是从四川出发向中原进军,为何韩信能够成功,诸葛亮没能成功呢?

一、韩信出其不意,诸葛亮意图明显。

韩信之所以能够出川,完全是出其不意。

当刘邦被项羽封在偏远的汉中的时候,刘邦在张良的建议下,烧掉栈道,一开始就做出了不想再返回中原,而只是在汉中当一个藩王的样子。

这件事,属于提前谋划。而这个提前谋划,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直接让项羽不再把刘邦放在眼里,认为刘邦再也不会出来闹事。同时,负责镇守三秦的章邯等人也麻痹大意,没有着力去准备。

所有这些,都为后来韩信出其不意进攻三秦之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诸葛亮北伐的做法完全不是这样的。诸葛亮在第一次见到刘备,给刘备做出“隆中对”的时候,就已经把以四川为根据地,从汉中出发北上的策略给说出来了。应该说,这个策略后来肯定传遍了全国各地。后来,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为了北伐,更是做了长达一年的准备,先是统一政权军权,接着又平定南方,同时再征集队伍,准备粮草。当所有这些事完成,诸葛亮在北伐之前,还给刘禅上了一篇《出师表》。诸葛亮的文章文辞优美,情真意切,相信迅速就传递到了北方曹魏那里。

可以说,诸葛亮的整个北伐行动,轰轰烈烈、浩浩荡荡,都是在阳光下操作的,毫无隐蔽性可言。

(诸葛亮剧照)

二、韩信用兵凭险,诸葛亮四平八稳。

韩信是一个真正的军事家。而真正的军事家,都是要讲究战争谋略的。韩信之所以能够打到关中,是在明修栈道的掩护下,暗度陈仓的结果。以至于当韩信兵临城下的时候,雍王章邯还不相信,认为报告的士兵说谎。

而诸葛亮的做法完全不一样。他的整个进攻,都显得四平八稳,哪些部队当前锋,哪些部队负责粮草押运,哪些部队负责策应,都分配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当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的时候,虽然魏延只要求给他五千兵马,少之又少,但是诸葛亮却并没有同意。他之所以不同意魏延这样做,所考虑的因素非常多。一是他认为魏延这是在冒险,冒险很可怕。二是认为魏延因为没有当成前锋,在闹情绪。三是认为魏延不够忠诚,担心他这是去投奔魏国。

诸葛亮实在是因为想得太多,考虑得太周全,所以不肯做出哪怕一步小小的冒险行动。

后来,当马谡丢掉街亭的时候,诸葛亮立刻就准备撤军。事实上,丢掉街亭,并不是世界末日。好的军事家,正好利用这一点,寻找新的战机。但因为诸葛亮不肯冒险。认为丢掉街亭以后,大军将“进退无据”,所以赶紧撤军,大张旗鼓干起来的第一次北伐行动,就匆匆结束了。

(马谡剧照)

三、韩信为胜利不讲人事,诸葛亮为人事丢掉胜利。

韩信在打仗的时候,为了胜利,他不会考虑人事上问题。比如韩信的背水一战,把士兵放在一个绝境,希望“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韩信考虑人事,他就会想到,一旦打败了,那些被放到绝境的人,一定会在刘邦面前说他的坏话。

还有,韩信进攻齐国的时候,当时郦食其已经劝得齐国投降了,而韩信却不管郦食其的安危,依然继续进攻。事实上,韩信的这个做法,是帮助了刘邦。如果齐国不是打下来的,是投降过来的。虽然一时投降了,但最终依然是个强大的威胁。燕王臧荼就是投降过来的,但最后带头造反的,正是他。而“五百壮士”,以及田横宁死也不愿去跪在刘邦面前的故事,从反面证明,齐地的人,有着一颗怎样不屈的心!

诸葛亮不一样,他要特别考虑人事,确保整个蜀国集团的安定团结。

第一次北伐,街亭失守以后,为什么诸葛亮不肯继续进军?就是害怕再有失败,会陷入人事纠纷中。而如果把失败的责任推到马谡身上,他自己也进行自贬。这样一来,大家就会同情而拥护诸葛亮,内部就会很团结。

第二次北伐,当时负责押运粮草的李严,因为粮草无法到位,就谎称无粮。诸葛亮知道李严在撒谎。按照一般的做法,他应该撤换一个人,让别人来押运。但是,因为李严曾经是和诸葛亮一起被刘备托孤的两人之一,诸葛亮害怕他这样做,会引起别人猜疑他,因此,干脆就把军队撤回来了。

诸葛亮这样做,最后的结果是蜀国上下都很服气他。就算是李严,在被刘禅拿下后,也一直相信诸葛亮能够重新用他。后来听说诸葛亮去世的时候,失声痛哭,觉得自己没希望了。但是,考虑人事太多,却实在无法取得战争的胜利。

四、韩信是捧心西子,诸葛亮是东施效颦。

韩信是历史上第一次从汉中出发,往中原打的。之前这样的事从来没有发生过。正因为如此,所以项羽政权才没有准备。

诸葛亮不一样。诸葛亮从汉中北伐的时候,已经有韩信成功的经验了。而魏国政权,也相应地做好了准备。因此,诸葛亮要想再采用这个办法,就有点东施效颦,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参考资料:《史记》《三国志》《华阳国志》)


张生全精彩历史


大家好,我是历史上的事。作为一名历史领域的原创作者,在这里我想简单的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观点,希望可以对您所帮助。

首先刘邦去汉中时带了3万部队,此外还有数万人追随,另外他曾经派郦商率军去平定汉中,这路军马也有数万之众,所以韩信出汉中时统帅的汉军足有10多万人,而且这些部队经历了秦末的农民战争,身经百战,战斗力非常强大。

其次他的对手三塞王总兵力不过5万,其中章邯部下只有3万多。章邯虽然也是一员名将,但是他原来统帅的部队被项羽杀了个干干净净,这3万多人是他到雍地以后才招募的。韩信出陈仓时他任雍王不过4个月,那么他的部队组建时间更短,战斗力堪忧。

最后此时项羽忙着镇压齐地的叛乱,无暇顾及关中,因此韩信是以两倍以上的兵力优势和绝对的战斗力优势出汉中,章邯的失败是必然的结果,不过就算这样,韩信还是用了10个月时间才平定了关中。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我会定期的发表一些和历史领域相关的文章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波仔谈历史


韩信出川,一次便得以成功,而诸葛亮五次北伐却都以失利而告终,是诸葛亮不如韩信吗?或许问题不能这样简单的概括,在我看来,韩信出蜀和诸葛亮北伐在战略大环境,政权内部环境,对大局的影响以及民心所向等方面都是不相同的。

在战略大环境中,刘邦面临的环境没有蜀汉面临的环境恶劣,秦末群雄并起,刘邦的力量在各诸侯力量中并不是最强大的,所以虽然面临着压力,但是压力却是可以承担得起,当时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而且还有章邯等人在北方牵制刘邦,再加上刘邦入蜀后即烧毁子午谷栈道以明“忠心”,所以项羽对刘邦虽有戒备,但还未将其列为首要目标。

蜀汉面临的环境则大不一样,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已经成型,曹魏早就一统北方并且经营多年,而吴国虽弱于曹魏,但还是要强于蜀汉,失荆州、夷陵战败让蜀国元气大伤,进军中原、还于旧都的道路比夷陵之战前变得更加艰难,北伐成为出蜀的唯一选择,而相较于混乱的天下和统一曹魏,后者出蜀之路自然要困难上许多。

在政权内部环境上,两者面临的境况也不一样,失荆州、夷陵战败让蜀汉内部陷入了一个比较危险的境地,荆州集团、东州集团、益州集团三股势力掺杂,刘备在世是还能进行压制,荆州集团为首,但是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势力均衡被打破,荆州集团不得不与东州集团联合,李严同成为托孤大臣就很有说服力,为了维护内部,诸葛亮只能通过严明纪律,一视同仁的方法来稳定蜀汉内部,但这种强力的手段都建立在一个目标上,那就是北伐成功,一旦遭到重创,那么蜀汉内部还是会受到强烈冲击。

而刘邦当时则不用为这种情况担心,刘邦的汉军人才济济,张良、萧何、韩信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军队也多为精锐,而蜀汉的精锐则大多丧命于夷陵,重新打造一支经过战火磨炼的军队并非一件易事;刘邦要做的只是和项羽争天下,而蜀汉要做的是北伐以获得雍凉之地和关中平原,再以此为跳板修养生息后再和魏、吴争天下。

北伐之敌的强弱和民心也不一样,韩信面对的是章邯、司马欣等人,他们虽然占据关中平原,但是实力弱于汉军,再加上“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军事突然性和粮草经渭水运输的便利性,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军事行动成功的可能性,但是诸葛亮的北伐面临的局面并不一样,渭水改道使得出蜀和粮草运输更加困难,第一次北伐失利之后魏军的严阵以待也使得各种战略计谋的运用失去了很多空间,只能说马谡失街亭让诸葛亮失去了最好的北伐机会,本来魏军将吴国作为主要目标,而第一次北伐直接点醒了魏国,后面的北伐之路更加艰难。

在民心方面,刘邦早在入咸阳时就约法三章,善待民众,为他在民间赢得了政治资本,而项羽和章邯在秦地的所作所为早就失却了民心,所以对于韩信,关中人是欢迎、接纳的,但是蜀汉并没有这种待遇,曹操“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这句诗道出了三国的民间疾苦,常年的战争已经使得民众不再关心谁来执天下牛耳,民众想要的是结束战争,不服兵役,过安稳日子,所以民心只求安定,不求谁来执政。

总之,韩信和诸葛亮虽然都从蜀地出发,但是两者面临的环境却是大相径庭的,而这直接导致两者最终会取得不同的结果。


小艺的史料馆


韩信能出关,诸葛亮不能出关,主要原因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条原因:

第一,韩信拥有绝对的天时优势,诸葛亮没有,一场战争的胜利,一定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中的一个才能取胜,而韩信出关时,项羽暴政,实行封王制,天下大乱,百姓民不聊生,所以天时在刘邦这边,韩信出关梦节节胜利。反观诸葛亮,魏国经历曹家三代治理,民心所向,政权稳定,兵强马壮,诸葛亮此时北伐,没有天时优势,跟韩信出关时,完全不是一个形式。再其次,韩信、诸葛亮都是从汉中出兵,千里作战,没有地理优势,至于人和这里可以说是军事力量,但是韩信当时所处的军事力量也比诸葛亮强,一个是精锐部队,一个是新兵蛋子。

第二,后勤保障不同,韩信后勤有萧何,又有张良控制整个大局,所以韩信在前方打仗,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专心打仗,不用担心后勤问题。反观诸葛亮,诸葛亮一但离开汉中北伐,后勤这一块空虚,没有人能像萧何这样提供源源不断的兵力和粮草,还不是得诸葛亮来做,诸葛亮不但要在前方作战,还要顾后勤,又要控制整个大局,所以诸葛亮北伐是一个人把张良、萧何、韩信三人的活都同时干了,一人难分三身,所以每次北伐都因粮草不足而退兵。

第三,对手不同,韩信出关时,对手不堪一击,章邯虽会用兵,但是人人得而诛之,要兵也没兵,军队也溃散,不堪一击,韩信出关没有对手而言,而且出关时韩信的军事力量远比对手强,而强大的项羽被刘邦拖住,韩信对付的都是些不会用兵的文臣。而诸葛亮则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一出关遇到用兵高手曹真,后面好不容易整死曹真,之后又来个司马懿,魏国人才源源不断呐,司马懿之后又来邓艾,邓艾之后又来杜预,这时候,蜀国东吴哪里还有人才而言?曹真,郭淮,张颌,司马懿这些当世名将,哪个都比韩信对手强,而且军事力量也非常强,动不动就是出兵十几万。

韩信与诸葛亮出关时,在天时地利人力方面,韩信占有天时和人力两个优势,而诸葛亮三者一个都没有占,诸葛亮北伐一定会败,如果诸葛亮能跟对手打成平手,这就已经远比韩信强很多,但是诸葛亮不但打成平手,更打出胜利的战争。这里还没有讨论对方统帅用兵问题,只能说韩信出兵遇到的对手是菜鸟,诸葛亮遇到的对手是王者。二者对手比拼不在一个层次上面。


汐水柔情


自战国起,有一地方,西有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四关之中,名为关中,此地,肥土河流,无一不缺,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王朝建都,大多选在此地。

三国时期,诸葛亮多次北伐,也为占下这一片土地。然而多次北伐,却屡屡失败,不仅仅是兵力不够,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缺粮。



在运输极其缓慢的古代,粮草的运输一向是重中之重,国力的增长,国家经济的发展,都是为了在扩大疆土面积的时候,有足够的军事力量,粮草,就是军事力量的一部分,充足的粮草,能够支撑连续的战争,能够稳固军队的战力,能再无法强攻的情况下,有足够的资本支持军队打上持久战。



诸葛亮北伐,走的是稳健的步步为营的计谋,而粮草拖了后腿,总是缺粮。同样是出川,刘邦起义的时候,却从来没有缺少过粮草,这又是为什么呢?

和诸葛亮一样,刘邦本来根据地也是巴蜀,一块沃土,和诸葛亮不同的有两点,一是当时巴蜀到关中,有水路,两地有水路直通,刘邦攻打的时候,后方可以通过水路将粮草直接运到前线,不需要绕一大圈的陆路,然而真是天意注定,刘邦之后,发生了一场地震,阻断了这条水路,三国之时,运送粮草,必须翻山越岭,道路崎岖,在运送之时,就会消耗大量粮草,诸葛亮在作战之时,粮草供应完全无法准时;



二是诸葛亮和刘邦的作战方式不同,刘邦当时攻下关中,用的是韩信的计谋,韩信和张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敌方毫无防备之下,一举攻下三方势力,当然韩信军事能力实在卓越,在打仗上面,上下五千年,都没几人能出其右,刘邦胜就胜在暗中布局,快速奇袭。



而诸葛亮正好相反,蜀国想要攻下魏国,本就是以弱胜强,难上加难。当初魏延建议诸葛亮奇袭魏国,但是诸葛亮并没有同意,他认为风险太大,他选择稳稳当当的进攻,说是进攻,其实更像是消耗战,曹魏能抗下这种消耗,蜀汉却抗不下,输就输在千山万水的后方粮草运输,耗时耗力,没有成效,结局众人知晓,自然是以失败告终。

足够的粮草,才能支撑足够的战争,运输的及时,才能支撑足够的军力。

各位大神喜欢点个关注或者点个赞呗,谢谢!


小染爱历史


战争不是一个人游戏,往往都是一个集团与其它集团的斗争,秦亡之后楚汉两个集团相互逐鹿中原,东汉某年又是群雄并起,而历史中又有很多相似之处。

秦亡之后刘邦被封为汉王,实际上则被排挤到蜀地,而400年后刘邦的后人刘备又依靠蜀中之地成就了三足鼎立之势,然而历史又不是完全一样。刘邦后来依靠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举出川成功,而刘备死后诸葛亮则是多次北伐不利,最终三国归晋。韩信能出川而诸葛亮出不了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首先是双方集团的实力不一样:刘邦集团拥有一流的战将如樊哙等人,还有一流的军事统帅韩信,以及远在韩国的张良都帮刘邦索要汉中之地,更重要的是萧何能保障前线充足的粮饷。反观诸葛亮北伐期间,基本所有的事情只能依靠自己,后方时不时还拖后腿。双方集团之间的力量根本没有可比性,诸葛亮北伐的实力比刘邦差太多,此为一。

其次是对手的实力变化,韩信出川的时候,关中是分散的三股势力,并且这三股势力不得人心,并且这三股势力都比刘邦的实力弱小,韩信完全有能力一打三。但是诸葛亮北伐时需要面对的是强大的魏国,魏国已经统一北方很多年,在关中地区也有基础,并且魏国整体实力强于蜀国,诸葛亮北伐属于以弱博强,成功本来就很困难,此为第二。

最后是诸葛亮于韩信用兵的差异,韩信会用奇兵,能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而诸葛亮为人谨慎,只能用正兵,不能采取奇袭的效果。韩信以大博小还采用奇兵,而诸葛亮以小博大而不用奇谋,能去胜的可能性就更低了,此为其三。

诸葛亮与韩信相比实力较弱,而对手实力又强,加上诸葛亮又不会用奇兵,所以韩信能出川,诸葛亮不能出川。


帝国烽火


最大的原因不是诸葛亮不如韩信,也不是当时的蜀汉不如刘邦军,而是项羽不如曹操,更是有天差地别之间的差距。就好比一个人斗的过一条狗,另一个人打不过一只老虎,并不是后者不如前者,而是老虎比狗强大太多了。

所以说,这件事的理由实际上非常简单。

我们来看韩信之所以能够出川的原因,虽然刘邦当时看起来比当时的项羽弱小很多,但实际上仅以当时的三秦之地而言,项羽由于路线长,守候在此的章邯等人并不能直面对抗刘邦。换句话说,韩信使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真正的目的是在章邯回援之前以闪电战攻下咸阳,继而拿下整个关中。实际上哪怕不用这个计谋,韩信也是能硬刚拿下的,只是损失比较大罢了。

但是到了蜀汉和曹魏的时候,蜀汉在曹魏面前实在太弱太弱了,当时的曹魏可是统治着全中国最为繁华和发达的中原一代,单纯以实力比,蜀汉最多曹魏的五分之一。

在这种差距下,诸葛亮的任何计谋在绝对实力面前都几乎不看一击。实际上我们可以想象,当时如果刘邦韩信和项羽实力差距真的很大,即使拿下咸阳也守不住咸阳的,可韩信最终还是在硬碰硬中打败了章邯,足以说明两个实力差距其实并不大。


三观粉碎机


韩信出川的时候和诸葛亮那时候所面对的局势不同,实力不同,自然结果不同。

刘邦去汉中时带了3万部队,此外还有数万人追随,另外他曾经派郦商率军去平定汉中,这路军马也有数万之众,所以韩信出汉中时统帅的汉军足有10多万人,而且这些部队经历了秦末的农民战争,身经百战,战斗力非常强大。

而他的对手三塞王总兵力不过5万,其中章邯部下只有3万多。章邯虽然也是一员名将,但是他原来统帅的部队被项羽杀了个干干净净,这3万多人是他到雍地以后才招募的。韩信出陈仓时他任雍王不过4个月,那么他的部队组建时间更短,战斗力堪忧。

而且此时项羽忙着镇压齐地的叛乱,无暇顾及关中,因此韩信是以两倍以上的兵力优势和绝对的战斗力优势出汉中,章邯的失败是必然的结果,不过就算这样,韩信还是用了10个月时间才平定了关中。

而诸葛亮出汉中时情况则倒了过来,蜀汉北伐的兵力没有具体的记载,但是之前刘备伐吴大约只有5万人,经过夷陵之败之后蜀军损失很大,诸葛亮的北伐军数量不会超过伐吴的兵力,最多也就是4、5万人的样子。而且夷陵之战后蜀军老兵损失惨重,此时的战斗力并不乐观。

而魏国虽然对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估计不足,但是关中胡人众多,因此在雍凉二州一直有不少部队驻守预防胡乱。而且魏国在洛阳一直驻有重兵,随时可以支援关中。这种情况下,在关中蜀军要面对的是兵力优势的魏军。此后魏国加强了关中的防御,就更难打了。

如果诸葛亮也有两倍的兵力优势,关中魏军也没有增援,还有10个月的时间来慢慢解决关中魏军,那么他一样可以平定关中,可惜韩信有的条件他都没有,所以最后以失败告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