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教课书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注解:“南阳,地名今河南南阳”

争论已久的诸葛亮躬耕地问题之“教课书”事件源于2002年1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课书《语文》第六册上,襄阳人五上北京做工作,打通人教社关系,将诸葛亮自言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堂堂管辖三十七县的南阳大郡注解为:“南阳、郡名,在现在湖北襄阳一带”。这一严重违背历史记载的注解,极为荒唐可笑,误导了下一代青少年。创下了中国史学界、教育界的奇耻大辱。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呢?如果此教课书是湖北省编写的地方教材,人们或许会对“襄阳说”一笑了之。但此教课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书,由教育界的权威出版社即人民教育社出版,且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审查通过的,这么严肃的教课书出现如此失误,使人百思不得其解。直至2003年7月18日,《襄樊晚报》刊登了该报记者释喻的《“复出”的背后》一文,才为我们揭开了谜底。

原来是襄樊市用奔走、游说的办法使《隆中对》重新选入初中语文课本。5次进京游说的襄樊市教育局副局长张华美说:“这是一篇来之不易的《隆中对》呀,它凝聚了多少人的努力,这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

香港《中国诚信》杂志2003年第二期刊登了刘福民的《震惊:谁把“南阳”划给了“襄阳”?》一文,仅从标题上便可看出,作者不满意教科书中把“南阳”注释为“襄阳”,几个分段小标题是:“南阳本为郡,何时属襄阳?”、“茅庐千古存争议,课本轻率作‘定论’” ,“教育呼唤诚信,切莫贻误后人”。作者对人民教育出版社歪曲历史记载的错误提出批评。

中央电视台《央视论坛》2003年10月24日播出了《名人名地硝烟起》的节目,演播室请到的特约评论员陈小川先生说:“争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可以,通过争也就提高了知名度,甚至争就是目的”,“但是争一定注意要讲点规矩,要有点道德感”。这其实是对襄樊含蓄的批评,正是他们不讲规矩,没有道德感,才造成了“教课书事件”的。

时至今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语文九年级下册,2010年12月第四版第一次印刷的最新版本,回归了历史记载的真相。在第二单元收录的《出师表》中,将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注解为:“意为在南阳种地为生。躬:亲自。南阳,地名,今河南南阳”。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课书语文九年级下册“躬耕于南阳”的注解,充分体现了他们“不唯权、不唯钱,只唯真理”,追求历史真相、认真负责、严谨治学的态度,是应该受到大加赞扬和肯定的。也说明了“历史不是泥巴捏的”、“真金不怕火炼”这一千古不变的真理,最终将拨云见日,露出历史真相。

教课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的注解肯定了诸葛亮自言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南阳即是现在的南阳,否定了“襄阳说”的“隆中”。从而积极引导中小学生正确的了解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这段历史事实。也将促使南襄两地尽快结束诸葛亮躬耕地之争,携手共赢走共同发展旅游事业之路。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言的“躬耕于南阳”的南阳即是指宛城,即今南阳市,这是因为:南阳郡治在宛城,若单说南阳即指宛城。这在《三国志》、《汉书》、《后汉书》上是常用的称谓方法。如:1、 (诸葛亮叔父诸葛玄死于建安二年正月)即公元197年。 “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三国志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 证明:诸葛玄死后,17岁的诸葛亮失去了生活依靠,自己开始躬耕种田,独立自主的生活。

2、 “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势不可却,计事善之,于是情好日密,相拉总师”。《诸葛亮集.文集.黄陵庙记》 证明:诸葛亮离开了上学、故居地襄阳,自己说到南阳躬耕种田了。 刘备三顾的是草庐,不是“故居、宅、家、院”。

3、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阳”。《三国志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前出师表》 证明:诸葛亮自己再次说明:躬耕于南阳。而不是其他地方。

4、 “张济自关中走南阳。济死,从子绣领其众。二年春正月,公到宛。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三国志 魏书一武帝纪第一》 证明:《三国志》上这里说的南阳即是宛城,南阳仅仅可以代指宛城,不代指其他县。

5、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然困于南阳”。《后出师表》 证明:曹操在南阳宛城被张绣打败,为流矢所中,二子遇害。 同一件事在《三国志 魏书一》上说“公到宛”,《后出师表》上说“困于南阳”。这是铁证,有力地证明了南阳即是宛城。

6、 “……公之自舞阴还也,南阳、章陵诸县复叛为绣。……冬十一月,公自南征,至宛”。《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一》 证明:这里说的南阳指的也是宛城。

7、“绣领其众,屯宛,与刘表合”。《 三国志 魏书八》。这里说的是宛。同一件事但在《魏书十贾诩传》中说的却是“张绣在南阳”。 证明:有力地证明了南阳即是宛城。

8、“宛,故申伯国,莽曰南阳”。《后汉书地理志》王莽是第一个说南阳即是指宛城的。 证明:说南阳即是宛城。

9、“荆州刺史王睿素遇无礼,坚过杀之。比至南阳,众数万人。南阳太守张咨闻军至,晏然自若”。《三国志 吴书一孙坚传》 证明:这里说的荆州就是襄阳,南阳就是宛城。只说郡名即指郡治所在地,如果说除郡治以外的县名时,必在郡名后加上县名。这在《三国志》、《后汉书》上是一种习惯的称谓方法,不用解释,皆知其意。

10、“是时山东兵起,表亦合兵军襄阳。袁术之在南阳也,与孙坚合从,欲袭夺表州,使坚攻表”。《魏书六刘表传》 证明:这里的“表州”说的就是郡治襄阳。“袁术之在南阳”即指宛城。

11、“光武起兵舂陵,市贼张印、王常及更始之兵亦至,俱攻破南阳……四年六月,汉兵起南阳,至昆阳”。《后汉书志第十》 证明:这里说的是南阳。同一事件在《后汉书光武帝纪、刘玄列传》中说的都是宛城。

12、“四年三月丁卯,安帝巡狩,从南阳还,道寝疾,至叶,崩”。《后汉书天文志》 同一事件在《孝安帝纪》中记载:“……乙丑,自宛还。丁卯,幸叶,帝崩于乘舆” 。 证明:说南阳即是宛城。

13、“黄忠字汉升,南阳人也”。《三国志第六、黄忠》。证明:这里的南阳即宛县。黄忠已经确认为宛县人,黄忠故里在南阳宛城区新店乡。

14、“亮生于琅琊,迁居南阳,官于西蜀”。《琅琊郡全裔堂诸葛氏宗谱》 证明:诸葛亮迁居南阳。

15、荆州博物馆(太晖观)中藏碑 《汉诸葛武侯像》石刻碑文: “武侯琅玡人,迁于宛,隐居躬耕。后刘先主三雇,始出佐之,收江南,并西蜀,而成帝业。平生勤慎忠贞,精巧过人,实千古人龙也”。石刻碑文证明:诸葛亮确实是躬耕于南阳即指宛!

以上历史记载出现的十五个南阳,指的都是宛城或宛县。 这么多南阳绝不可能都在“襄阳一带”?都管辖现在的“隆中”这块飞地?或部分南阳在“襄阳一带”? 管辖现在的“隆中”?部分南阳指宛城?这更不可能。毫无疑问,这里的十五个南阳即指宛城。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即宛城。

诸葛亮《前出师表》与《后出师表》仅隔一年,在前后一年的时间内,作为军事家、政治家、地理学家的诸葛亮不可能将同一个地名分指相隔两百余里的两个地方。而且《后出师表》是习凿齿收录于《汉晋春秋》上的,习凿齿为什么不在“……然困于南阳”后面做注解:“……之邓县…号曰隆中”?很显然习凿齿也认为这里的南阳指的是宛城。只能是宛城。

而纵观“襄阳说”列举的大量证据都只能证明襄阳有诸葛亮的“亮家、故居、旧宅、旧院”,没有“躬耕、草庐、三顾”。这就是说诸葛亮在少年时代到襄阳“游学、故居”过,而十七岁以后就到南阳躬耕了。“故居地”和“躬耕地”是两个不同时间,发生在两个地方的两件事。“襄阳说”者总是要混淆“故居地”和“躬耕地”的概念,使两地之争历千年不衰。

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课书语文九年级下册“躬耕于南阳”的注解,将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注解为:“意为在南阳种地为生。躬:亲自。南阳,地名,今河南南阳”。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以科学合理、严谨治学的态度做出了符合历史记载、尊重历史真相正确的注解,为结束南襄两地之争,起到了里程碑、划时代的作用。中国有关历史书籍、辞海、词源、字典等工具书,都应以此为鉴,修正不符合历史记载的注觧,归还历史一个真实的面目。历史也必将得出这样的结果:襄阳是诸葛亮的“游学、故居地”,南阳是诸葛亮的“躬耕地”,刘备三顾地,“草庐对”发生地!

2011.07.14西岭千秋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