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民间文艺名家工作室”专题——王祖光(国大师)工作室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王祖光 篇

“福建省民间文艺名家工作室”专题——王祖光(国大师)工作室

王祖光,1942年出生,福建福州人,自幼随父亲王乃元学习制砚。先后师从寿山石“东门派”雕刻大师林友清、周宝庭,擅长人物、钮头、古兽雕刻,对观音造像深有研究。作品形象端庄、刀法流畅、自成风格。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福建省民间艺术家、福州市工艺美术特级名艺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原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石雕专业委员会会长、现任海峡寿山石文化研究院鉴定委员会主任、台湾中华印石艺术收藏协会顾问、《福建寿山石志》编委会主任。


“福建省民间文艺名家工作室”专题——王祖光(国大师)工作室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祖光 作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祖光在寿山石艺苑中辛勤耕耘60余载,擅长人物、钮头、古兽雕刻,尤其观音造像独树一帜。先后师从寿山石“东门派”雕刻大师林友清、周宝庭,将传统的雕刻技艺提炼得简洁有力,既具有“东门派”圆雕的精致与通灵,又具有“西门派”圆章的细腻与文化内涵,作品形象端庄、刀法流畅、自成风格,给观者焕然一新之感受。


“福建省民间文艺名家工作室”专题——王祖光(国大师)工作室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祖光 作


< 家学传承,勤学石艺>


王祖光出生于一个雕刻世家,自祖父开始就从事砚台和寿山石雕刻,而父亲也专事砚台雕刻。从小的耳濡目染使王祖光对雕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引导其走上寿山石雕刻工艺道路。


“福建省民间文艺名家工作室”专题——王祖光(国大师)工作室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祖光 作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王祖光进入福州寿山石雕刻厂工作期间,得到名师林友清和周宝庭的指点,勤学石雕苦练技艺。1963年,年仅22岁的王祖光凭借作品《少年英雄张高谦》获得福建工艺美术展览一等奖。作品不仅被《上海工艺美术之花》刊物选登,更被上海电影制片厂首次搬上银屏。凭借着扎实的艺术功底,王祖光被选为福州五一广场毛主席巨型塑像的雕塑成员,当时参加创作的很多都是科班出身,精英集萃。他一边创作,一边学习各种雕塑技法,在艺术知识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他眼界也逐步开阔,并融会贯通应用到寿山石雕刻中。


“福建省民间文艺名家工作室”专题——王祖光(国大师)工作室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祖光 作


< 受命厂长,展现领导才华>


1980年福州雕刻工艺品总厂成立,原雕刻厂石雕车间变成了福州石雕艺术厂,王祖光受任厂长。

福州石雕艺术厂成立初,面临管理落后资金短缺、思想保守、人员负担重等多种情况,临危受命、肩负重任王祖光很快就显现出潜藏的领导才华:处事果断重创新,办法多威信高。王祖光根据每个人所擅长的不同,因“材”施“艺”,请资深艺人对优质石材进行创作,先后诞生了如林寿煁创作的《柳鹅》《秋山行旅》《岁寒三友》“田黄薄意三件套”。


“福建省民间文艺名家工作室”专题——王祖光(国大师)工作室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祖光 作


1984年,作品赴京展出,轰动艺坛,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的最高奖“金杯奖”,这是寿山石雕史上第一次获此殊荣;又如雕刻大师周宝庭创作《二十八古兽印钮》,获得了1985年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例子不胜枚举,非凡之作给寿山石雕界留下了传世佳品,也在寿山石雕史上谱写了华彩的篇章。


“福建省民间文艺名家工作室”专题——王祖光(国大师)工作室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祖光 作


< 荔枝莹润,当代观音独树一帜>


荔枝洞石,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初,晶莹瑰丽,如诗中描述“瓤肉莹白如冰雪”、“玉雪肌肤罩绛纱”,故取名荔枝石。传统观音菩萨的形象是纯白圣洁的,王祖光雕刻观音,苦于纯白石材难找而无法创作佳品。而荔枝洞石的纯洁莹润和观音的形象特质非常贴近,他尝试着以荔枝石雕刻观音,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奇迹效果,白荔枝石的出现为他铺开了观音造像的创作大道。


“福建省民间文艺名家工作室”专题——王祖光(国大师)工作室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祖光 作


王祖光为了创作好这民间最受欢迎的观音形象,对其造像不断深入研究。他寻找了大量的古籍画册,研究了瓷器、木(铜)雕、绘画,融汇唐、宋、元、明、清各朝代观音的特点,一一对比,寻找历代演变轨迹和思路,摆脱传统造型的束缚,综合各代优点,选择了最佳的表现形式。他所刻的观音惊艳工艺界,称得上“座妆珪璧霜犹暗,衣缀珠玑月不明”,鼻梁隆起,双目微闭下视,既清秀又有慈悲的神态。王祖光的观音像在让人敬仰的同时,总能让人倍感亲切。由此,他的名声逐渐远扬,而业界亦尊称他“观音王”。


“福建省民间文艺名家工作室”专题——王祖光(国大师)工作室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祖光 作


< 成就大师,不忘德艺传承>


王祖光工作室入选首批“福建省民间文艺名家工作室”,可谓是实至名归。“艺术追求是没有终点的。”这是王祖光对艺术最好的诠释,生命无限,探索无限。如今尽管古稀之年,他对自己的成就仍不知足,在艺术道路上仍然继续探索研究,对艺术真谛追求仍然苦苦探索着,孜孜不倦追求着。


“福建省民间文艺名家工作室”专题——王祖光(国大师)工作室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祖光 作


而在扩大寿山石文化的宣传与影响方面,王祖光也一直没有停歇。在1984年,王祖光就组织赴新加坡举办“首届寿山石雕艺术展”,轰动狮城,当地最有影响的联合早报以《石中帝王下南洋》为题,每天跟踪报道,展览大获成功。而如今,王祖光依然积极参与寿山石文化活动,对推广寿山石文化艺术不遗余力,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寿山石文化推广的第一线,不计较付出和辛劳,表现出了先锋旗帜的大师风范。


“福建省民间文艺名家工作室”专题——王祖光(国大师)工作室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祖光 作


王祖光雕刻艺术工作室

(位于文儒坊53号)

“福建省民间文艺名家工作室”专题——王祖光(国大师)工作室

“福建省民间文艺名家工作室”专题——王祖光(国大师)工作室

王祖光艺术工作室将按功能主要分为艺术展区与雕刻创作区。在艺术展区中,借助更具时代感的展示方式以及更符合游客的形式,将寿山石雕刻艺术与场景相融合,让艺术回归“人们”也让“人民”拥抱艺术;并且展区也将通过与茶及传统木作家具结合的形式布展,让游客融入其中,直观的感受艺术品与生活之间的关联,减低欣赏门槛,让艺术品的实用价值与其所倡导精神能够为游客想融合。而在雕刻创作区中,不仅设立王祖光个人工作室,还将设立雕刻创作与活动区域,为寿山石雕刻技艺的传承与探讨提供交流、展示空间。


获奖情况(部分)

1963年,作品《少年英雄张高谦》获福建省工艺美术展览会一等奖;

1984年,赴新加坡举办“首届寿山石雕艺术展”,联合早报以《石中帝王下南洋》为题跟踪报道,展览大获成功;

1995年,《竹观音》《云岩弥勒》获福州市“如意奖”一等奖;

1996年,赴台湾进行海峡两岸寿山石雕艺术交流考察活动,在台北“羲之堂”画廊举办“寿山石作品展”;

1999年,《五子祝寿》获福州市“如意奖”二等奖并精制成“中国邮政明信片”;

2001年,《立观音》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3年,《祝福》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4年,《送子观音》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5年,《卧观音》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传统艺术金奖;

2006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第五届)”称号。


入展情况

曾组织赴新加坡举办“首届寿山石雕艺术大展”;

作品曾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福建省文联等主办,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等承办的“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 ”寿山石韵艺术大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作品曾于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主办的“石耀新时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艺术作品展”展出。


发表文章著作

文章《石佳艺精方可传世》于《人民日报》刊登发表;

《观音造像独树一帜 寿石文化德艺传承——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祖光》于《工艺中国》发表;

《工艺美术大师系列专访——王祖光:艺无止境》于北京石窝雕塑艺术学校官网发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