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劉備禮遇諸葛亮但是後來卻不言聽計從?

武新旺


為什麼劉備禮遇諸葛亮但是後來卻不言聽計從?

劉備在遇到諸葛亮之前,打仗都是屢戰屢敗,最後只能在劉表那裡暫時躲避。在聽到徐庶說到臥龍先生的威名時,不惜三顧茅廬,隆中對中聽諸葛亮為他畫的遠大謀略,再加上後來博望坡軍事初用軍,火燒新野,火燒赤壁等著名戰爭,讓劉備感受到了諸葛亮功高蓋主,後來轉用鳳雛軍師,讓諸葛亮待在荊州,讓鳳雛先生跟著他,一方面想分化諸葛亮功勞,一方面肯定諸葛亮是守城的不二人選。

後來劉備稱帝,也是巧用蜀中人才,分化諸葛亮,也是對諸葛亮的一種忌憚。




123好電影


昔日水鏡先生有言: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牢記在心,後來三顧茅廬親自請得諸葛亮下山。開始十幾年劉備也確實是像他發的誓一樣,終生侍諸葛亮為師,凡事都聽從諸葛亮的建議。然而隨著劉備越做越大,劉備的野心也越來越大,劉備的真正膨脹是從攻下漢中,進位為“漢中王”開始,在這之前,劉備一直視曹操為生死大敵,一生的奮鬥目標就是匡扶正漢了。而漢中之戰,是劉備獨自與曹操正面之戰第一次取得的大勝利,劉備膨脹了啊,曹操都不是對手了,自己的目標指日可待了吧!關羽也越發膨脹了啊,天下誰可敵手,大哥都攻下漢中了,我也要去攻打樊城,桃園三坑的坑節奏正式拉開了序幕,先是關羽丟了性命,接著是張飛,劉備隨後也跟瘋了一樣,死活都不再聽取諸葛亮的建議,一意孤行棄曹而攻吳,最終託孤白帝城。劉備臨死前才突然想明白,原來離開了諸葛亮我什麼都不是!可惜悔恨無及,大勢已去。沒辦法只能坦白說自己飄了,跟諸葛亮道歉,並把阿斗託付給諸葛亮,當場讓阿斗認作諸葛亮為相父。有句話叫“不忘初心”,可惜,誰又能真的做的到,共患難容易,可是當你突然富得流油的時候,誰又能記得自己的初心而不會迷失了自己?


空空0311


細想很多事情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所謂劉備對諸葛亮先是禮遇有加,後來又做不到言聽計從,其實形勢的變化促使劉備不得不如此,他未必不知道諸葛亮的戰略規劃對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但自從安排關羽留守荊州,劉備的人生已經開始身不由己,

就像曹操雖然兄弟子侄眾多,但並沒有把他們都分封各郡縣,而出於戰略考慮,劉備把最剛愎自用的結義兄弟放到了前沿陣地,他忘了,當年小沛事件,正是錯用了張飛守城,最終導致關羽降曹,兄弟離散,地盤盡失。

在選人用人問題上,劉備一直有軟肋,好像一直在圍繞重點核心人員往死裡用,而其他人員鮮有擔任封疆大吏的,

這正是一手佈局的失敗,關羽的敗走麥城成了一系列問題的最終導火索,因為兄弟之盟,因為自己的人設,他不得不做出大義復仇的軍事行為,但內心未必是情願的,

當張飛的死訊傳來時,只說了六個字:哎,張飛死了呀!可以說兄弟之盟就像水,既承載了他的創業夢想,又是壓在他道德肩頭的一副扁擔。

外在顯示出的不再禮遇諸葛亮,其實是形勢逼迫他不得不!再有進封漢中王以後,

身份地位的變化,劉備與諸葛亮已經從主公與謀事變成了君臣,很多原來可以掏心掏肺的話已經不能再肆無忌憚的題,我想這也是劉備後期,諸葛亮很多理念無法得到劉備去接受的原因,一句話:劉備飄了!


歷史逗你玩


劉備非常禮遇諸葛亮,對他的建議也有沒有采納的。其實這與兩人對共同商定的戰略決策《隆中對》實現途徑的把握存在分歧有關。但這並不妨礙兩人一生肝膽相照,如魚得水,演繹出被認為是千百年來最完美和諧的君臣關係。

一、隆中決策

1、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

曹操擊敗了劉備,又使計挖牆腳誆走劉備手下著名謀士徐庶,徐庶臨走時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庶曰:“若得此人,無異周得呂望、漢得張良也。”劉備非常的心動,求賢若渴。

劉備帶著關羽和張飛,三顧茅廬,誠懇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成就一番事業。諸葛亮感恩劉備知遇之恩,深憂天下黎民疾苦,懷著治國安邦的雄心,在隆中與劉備暢談天下形勢,與劉備商定《隆中對》國策,出山輔佐劉備成就事業。

2、劉備與諸葛亮茅廬定《國策》

諸葛亮和劉備在茅廬暢談天下形勢,分析各方勢力及走向,為劉備謀劃制定戰略方案:

“……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隆中對》基本上分三部分,就是取荊州,謀益州,圖霸業。戰略思路清晰,實施路徑明確,劉備聽後大喜,產生強烈的共鳴。玄德聞言,避席拱手謝曰:“先生之言,頓開茅塞,使備如撥雲霧而睹青天。”

劉備感動涕零,淚沾袍袖,衣襟盡溼。自從與關羽、張飛桃園結義以來,抱定“上報國家,下安黎庶”雄心,東拼西殺,年過半百,竟無立錐之地,更無實施抱負的方向和路徑,諸葛亮一席話,使他倍感遇到知音。備拜請孔明曰:“備雖名微德薄,願先生不棄鄙賤,出山相助。備當拱聽明誨。”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因為《隆中對》讓他們的政治綱領有了落實的路徑。

縱觀劉備和諸葛亮的一生,他們的合作實踐都是圍繞著實現《隆中對》戰略目標展開的,劉備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諸葛亮施展自己的才華,實現安邦定國,救民於水火人生理想。因為《隆中對》讓他們的政治綱領有了落實的路徑。

二、兩人對《隆中對》的把握

劉備與諸葛亮對國策的總體目標是一致的,但在具體實現路徑的把握上是有分歧的。這可以從劉備沒有采納諸葛亮的兩次建議上可以看出。

1、劉備不忍趁亂取荊州

曹操率領大軍南征,荊州牧劉琮攝於曹操威勢,投降曹操。劉備從新野撤到襄陽之時,諸葛亮勸說劉備趁亂劉琮佔據襄陽,取荊州。然而劉備卻感恩劉表收留,並且是宗親不忍心恩將仇報進攻他的幼子,奪取他的基業,因此,劉備拒絕了諸葛亮的建議。

”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聞之,遂將其眾去。過襄陽,諸葛亮說先主攻琮,荊州可有。先主曰: 吾不忍也。乃駐馬呼琮,琮懼不能起。” ——《三國志·先主傳》


卻收攏了大量從城中逃出的民眾。在逃跑的途中,有人建議捨棄百姓,他卻堅決反對。

《先主傳》“……謂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劉備以仁義著天下,踐行“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政治綱領,從桃園結義起,就廣施仁義,取信於民,他對城池的得與失並不是很放在心上,他對戰略力量的積聚,更看重得民心者得天下。落實到國策上,劉備內心首先關注的是人心,是道德凝聚戰略力量,更注重道德軟實力的培植和增長,再才是城池。存地失人,人地兩失,存人失地,人地兩存。國策固然重要,但不能動搖他的政治綱領“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這從他和龐統討論取益州的一段對話也可以看出來。

龐統進言說:“荊州荒蕪殘敗,人物流失殆盡。且東有孫權,北有曹操,難以有大的發展。益州戶口百萬,土地肥沃,物產豐饒,如果真能奪取此地,以為根基,當可成就大業。”劉備仍然擔心:“如今與我水火不同的是曹操,曹操峻急,我便寬厚,曹操暴虐,我便仁慈,曹操狡詐,我便忠誠。凡事與他相反,就有可能得民心、有成就。如今為得益州,失信於天下,能行嗎?”

諸葛亮嚴格按照國策方針行事,他的建議被拒絕了。這次沒有被採納事實證明劉備是正確的。

2、劉備決意東征伐吳國

公元222年,劉備稱帝第二年,決定東征東吳,一是為給關羽報仇,二是為了奪回荊州。在開始醞釀時諸葛亮可能勸阻了,而且還是有效的。怎奈傳來張飛被兩位部下殺了,並投奔東吳了。一下子前仇舊恨齊聚心頭,決然而然決定伐吳。後來夷陵兵敗,軍事精銳損失殆盡。這次決策涉及國家外交戰略,聯吳抗曹是《隆中對》既定的必須毫不動搖的戰略決策,東吳和蜀國出現決策執行搖擺,東吳是因為魯肅去世,孫權執行的是實用主義外交策略,劉備雖是贊成聯吳抗曹,但後來也逐漸走上實用主義。

正史裡面沒有記載諸葛亮勸諫的記載。但根據《三國志·蜀書·法正傳》記載,劉備大敗而歸,在白帝城諸葛亮面見劉備。諸葛亮嘆息說:“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諸葛一生唯謹慎,看來諸葛亮是勸了,但沒有在關鍵時候據理力爭,最後導致了蜀國重大決策失誤,自己《隆中對》戰略構想的實施計劃也打亂了。

後來,諸葛亮主政,又及時修復了外交策略,堅定實施,從來就沒有改變過。

綜上所述,劉備對諸葛亮的建議時很尊重的,也始終圍繞兩個人商量的既定路線和方針實施,雖然在實力積聚理念和外交執行上有一些分歧,也付出了慘痛代價,但從二人的整體關係上看,他們是肝膽相照君臣關係。從白帝城託孤,君臣二人的對話就更可以看出彼此的赤誠和忠誠了。諸葛亮輔佐劉備十七年,輔佐劉禪十年,整整二十七年以謀略與忠誠譜寫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千古英名!

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事業做決策時一定要圍繞戰略決策去開展,既要以德凝聚軟實力,更要重視硬實力的培樹和增長,處理好事業環境對事業發展的關係,切不可意氣用事,盲目決策。



晴空遠望史


東漢末年,是地主豪強做主的社會,一個割據勢力的成功,都是仰仗當地地主豪強的支持,劉表一個外來的人,能夠坐穩荊州,就是因為得到荊襄六大望族的支持,當時的社會環境,當地的地主豪強都有自己支持的勢力。

劉備投靠過公孫瓚、陶謙、曹操、呂布、袁紹等勢力,最有成就的就是在陶謙死後,得到陶謙的地盤,可是不久又被曹操打敗了,劉備接著投靠了袁紹,袁紹可以說是當時最強的割據勢力了,可惜不久官渡之戰,袁紹兵敗之後就一敗再敗。

袁紹失敗之後,最強的勢力就是曹操了,但是劉備被曹操打敗過幾次,又投靠了曹操的對手,想要接著投靠曹操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劉備看中了在荊州的劉表,於是劉備帶著全部的家當,跑到了荊州,劉表也很講義氣,在新野給了劉備一個地盤。

劉備在新野呆了六年,都沒有成功,要想成功就要得到當地地主豪強的支持,而當地的豪強是支持劉表的,只要在劉表死後,劉備才有可能得到荊州的地盤,就像徐州的陶謙一樣,在劉表沒有死,劉備就想著要和荊州的望族打好關係。

這時期有一個人進入了劉備的眼中,就是諸葛亮了,荊襄六大望族,有四大家族與諸葛亮的關係很深,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和劉表都是蔡諷的女婿,而且諸葛亮本人也很有本事,於是劉備就拉攏諸葛亮,三顧茅廬諸葛亮才看上劉備。

在劉表死後,劉備能得到荊州的地盤,主要就是依靠諸葛亮了,曹操號稱的百萬大軍南下,諸葛亮拉上了孫權,周瑜率軍在赤壁之戰打敗曹操的大軍,才保住劉備荊州的地盤。

得到荊州之後,劉備的目標就是益州了,在益州諸葛亮的關係不行了,劉備得到益州,依靠的還是當地的地主豪強,在益州建立蜀漢政權後,要鞏固政權,所以就要重用當地的人,而且隨著劉備的發展,有本事的人越來越多,自然就不可能只聽從諸葛亮的。


戰國霸王


我的想法與眾人不同,我感覺劉備恰好暴露了人之本性。與曹操相比,劉備可稱得上“偽君子”,而曹操卻是“真小人”,眾所周知,讀《三國》我們更能體會“不以成敗論英雄”的道理。

劉備更善於偽裝自己,以至隆中對時,卑躬屈膝請求諸葛亮出山相助,不知道劉備哭了多久,反正“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這句評語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三顧茅廬是真的,就連“水鏡先生”這種居士都能看出來諸葛亮“雖得其主,不得其時”,諸葛亮自己難道還算不出自己的命運嗎?

劉備沒請諸葛亮出山之前,屢戰屢敗,相反,請出諸葛亮之後屢戰屢勝。劉備在諸葛亮的幫助下順利奪取荊州,益州,已經完成了當初隆中對最重要的一步。劉備隱藏在內心深處的不安和焦慮日益顯著,因為劉備深知諸葛亮善權謀,功高蓋主,這也是為什麼劉備稱帝后越發重視川蜀重臣李嚴的原因。他想用李嚴來均衡諸葛亮的權利,這也是作為領導者最最明智的一招。

曹操與劉備不同,曹操有點像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話說當年民間有這麼一個人物——許劭,他是當時最有名的鑑賞家和評論家,他常在每個月的初一,發表對當時人物的品評,叫“月旦評”,又叫“汝南月旦評”。無論是誰,一經品題,身價百倍,從此進入上層社會,曹操自然也希望得到許劭的好評。但不知是曹操天性太混,還是天機不可洩漏,無論曹操怎樣請求,許劭都不肯發話。最後,許劭被曹操逼得沒有辦法,才冒出這麼一句:“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自始至終都沒有隱藏自己的本性,在殺戮了救命之恩的呂伯奢一家時,對陳宮說出了自己的人生格言“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雖然這句話聽起來有點自私,但卻真實的表達了曹操內心的想法。

再看看劉備,出身卑微,一朝得志之後肯定原型畢露。大家可以從劉備被周瑜使計幽禁在江東可知,此時的劉備已經胸無大志,日日歌舞昇平,貪圖享樂。看此情形,趙雲諫言,劉備大怒,劉備竟然連自己的貼身隨從趙雲都敢打,切實暴露了自己的本性。劉備最後白帝城託孤之時,還嚴防諸葛亮,不僅讓自己的兒子認諸葛亮為“亞父”,還用眼淚叮囑趙雲和李嚴一定保護阿斗的周全,可以看出來,劉備後期對諸葛亮的猜忌之心絕對非同一般。


心靈飛揚漫天飛


劉備唯一一次不聽諸葛亮勸阻的事情,就是伐吳,也因此夷陵大敗,託孤白帝城,至於為什麼劉備之前三顧茅廬,以禮事示下,到後來,不再聽取諸葛亮的意見了,有以下幾個原因

1:在劉備稱帝后,蜀國戰地荊州被偷襲,其二弟關羽被東吳呂蒙砍下頭顱帶去東吳,其三弟張飛,也因復仇心切,被部下砍下頭顱帶去了東吳,二弟三弟死因,皆是因為東吳,而劉備於關羽張飛三人,桃園三結義,情同手足,在面對兄弟被害死的時候,十分悲痛,此時的劉備恨透了東吳,執意要為兄弟報仇,並且,世人都知道他們三兄弟的感情,如果不報仇,也會被天下人恥笑,這個時候諸葛亮勸阻劉備以大局為重的時候,劉備自然是反感的,甚至因此冷落了諸葛亮,

2:荊州是兵家必爭之地,想要一統天下,必須要先收復荊州,戰略位置非常重要,並且,劉備的兵力,人力大增,都是從荊州開始的,而其屬下的舊部,也有一部分人是荊州的,對於荊州,還是有一定感情的,最重要的是,擁有荊州,方便日後北伐,

3:劉備稱帝后,想要樹立至高無上的權威,如果再聽從臣子的,就會失去權威,再沒有稱帝之前,可以對諸葛亮言聽計從,但是稱帝后就不行了,身份不一樣了,當了皇帝,就必須有皇帝的樣子,臣子也必須是臣子。

以上幾條,是劉備為什麼再後來不再聽取諸葛亮意見的原因,劉備稱帝后,內心開始浮躁,如果當時聽取諸葛亮意見,等到時機成熟後再伐吳,也不會有夷陵之敗,更不會託孤白帝城,


邸家姑娘


簡單地說:劉備飄了。

劉備本身就是一個極其自負的人,從一開始就把自己的不成功歸咎於沒有本錢。禮遇諸葛亮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無奈,當初身邊一個能出謀劃策的都沒有,自己對天下局勢也是一知半解,屢戰屢敗,隨時面臨覆滅的危險,他急需一個幫他理清思路。

本來徐庶挺不錯的,而且還是徐庶自己找上門的,他很高興,可是徐庶屁股還沒坐熱,就被曹操挖走了。而諸葛亮是徐庶推薦的,還說諸葛亮的才能十倍於自己。如此,劉備怎能不信的。隆中對讓劉備豁然開朗,大有天下已經在握的感覺。

後來計劃逐步實現,得了荊州又得益州,身邊的人才越來越多,自己的經驗也更加豐富,飄飄然那是再正常不過了。

另外,就是帝王的通病:疑心生暗鬼。在一個人一無所有的時候,他不會懷疑身邊人是否真心,反正不會損失什麼,一旦有了一點家資,各種猜忌、提防全都出來了。

或許還有虛榮心作祟,當你已經身居高位時,如果還對手下言聽計從,那你的基業還是你的嗎?所以,總是要向別人展示一下:這裡我說了算。


星塵夢羽


你見過哪個老闆對員工言聽計從的?

這個問題本質是個權力和威望的問題,看了下問題,應該是以《三國演義》來提問的,我們這裡就也拿演義來舉例,我是劉備,是個編草鞋的,其實這只是我表面的身份,我真正的身份是個貴族,中山靖王之後,一天我遇到一個賣棗的逃犯還有個賣肉的有錢人,不打不相識三人結拜成了異性兄弟,舉兵起義,隨後鎮壓黃巾被看不起了,之後我發現是我太弱了,我就去抱大腿了,這麼多年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這些都曾經是我的老闆,話說著陶謙和劉表是真仗義,直接把徐州和荊州給我了,我也有自己的地盤了。

欸呀呀不好,官渡之戰沒打得過曹操,我的謀士徐庶也被他坑走了,怎麼搞?我沒軍師了,對了,徐庶走之前說”諸葛亮這個人不錯,幹活勤快收費還不高,就是住的有點兒偏“,來來來,二弟三弟,隨我去請我們的新軍師過來,走了很久終於到了,結果。。。被拒絕了,是沒送禮的關係嗎?不行,對待大師怎麼能談錢這麼庸俗的事情,好吧,我是個窮比,俗話說不怕流氓有文化,就怕流氓有耐心,我不信請不過來,終於在第三次去的時候把”親愛的“給帶回家了。

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赤壁之戰、取荊州、收服馬猛超、漢水之戰...我去,這軍師好生兇猛,這麼多年沒打過的遊戲關卡都打過了,真厲害,我打

.AABB

。.”不行,你不能這麼打,你得這樣打“諸葛亮在一邊說,我說好的好的,諸葛亮直接推開了我,把遊戲機搶了過去,對著我說“看著,你得這樣打”,我說“軍師這麼厲害為什麼不自己買個遊戲機呢?”諸葛亮笑著說“既然別人的遊戲機我能說玩就玩,和我買的有什麼區別呢?”我一想不對啊,直接一腳踢了過去,說“欸呀,軍師你怎麼摔倒了,誒呀,遊戲機怎麼飛到我自己手裡了!”

之後諸葛亮再借我的遊戲機我有時會給他玩有時卻不會,我想讓他明白的是遊戲機是我買的,我給你玩你才能玩,我不給你玩你就不能玩。

好的,例子已經說完了,雖然有些荒誕卻大致就是這麼一個道理。


歷史伶俜者


壹零壹肆來回答。

前言

首先需要說明一下,劉備並非《三國演義》所述,對諸葛亮言聽計從。能讓劉備言聽計從的是法正。

據《法正傳》,劉備兵敗猇亭之後,諸葛亮曾長嘆一聲說:“如果法孝直在,就不會這樣了。他一定能阻止皇上,不讓皇上東征。就算東征,也不至於敗得如此之慘啊!”言外之意也很清楚:第一,劉備只聽法正的。如果法正反對,劉備就不會伐吳。第二,法正不在了,劉備就誰的話也不聽,包括他諸葛亮。劉備對諸葛亮只能叫“相敬如賓”,對法正才是“言聽計從”。

不過,赤壁之戰以後,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確實發生了變化。

劉備和諸葛亮的關係在赤壁之戰前可以說是如魚得水。但是,赤壁之戰後這種關係就發生了變化。

為何會有如此變化呢?

恐怕的是兩人的政治理念發生了衝突。

眾所周知,諸葛亮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政治家和政客的區別之一,就在於政治家有理想,政客只有利益。諸葛亮是有理想的,這理想就是“復興漢室”。這個理想,貫穿了他的一生。劉備有沒有理想呢?原先或許是有的,但後來忘記了。忘記的時間大概是在得到了荊州和益州之後,這個時候,劉備就只有利益沒有理想了,這才不伐魏而伐吳。

劉備忘記了自己的理想,而諸葛亮沒忘。這就造成了二者之間的關係變化,這種微妙的變化誰都不能說出來。劉備要裝著沒忘的樣子,諸葛亮也不能戳穿或者提醒。於是,諸葛亮埋頭苦幹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劉備則依靠法正去攫取更多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