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立下祖訓,不準攻打此國,朱棣登基後直接將其打成一個省

在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當上皇帝的為數不多,農民出身的朱元璋就開創了大明江山。元朝滅亡之後,中國各地都還有很多地方勢力,朱元璋利用武力完成了統一大業。

朱元璋在各種戰役中,積累了不少經驗,加上手下有許多的大將。所以這時的朱元璋面對戰爭,可以說是所向披靡,但是朱元璋在外交方面,卻顯得不那麼激進。

朱元璋立下祖訓,不準攻打此國,朱棣登基後直接將其打成一個省

在對外政策上,朱元璋一貫反對元朝使用武力的做法,相反朱元璋採取和平的策略:“海外蠻夷之國,有為患於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

朱元璋剛登基之初,他就派出了使臣拿著國書前往日本,希望他們能來朝貢,另外就是希望能解決擾明倭寇問題。但是國書送到日本後,日本非但不來朝貢,還把使臣給殺了。

朱元璋立下祖訓,不準攻打此國,朱棣登基後直接將其打成一個省

這件事傳回明朝後,朱元璋大為震怒,揚言要出兵日本,要征服日本。但是不久之後,朱元璋不知道是否忘了這件事,還是沒有出兵日本。在《皇明祖訓》中,朱元璋規定日本為“不徵之國”。

當時除了日本這般蠻橫外,還有一個地方,同樣收到朱元璋的詔諭後,更是愛答不理的。洪武年間,朱元璋曾頒詔曉諭安南國王陳日昆,命令歸還。

朱元璋立下祖訓,不準攻打此國,朱棣登基後直接將其打成一個省

但是此時陳朝已經被國相黎季犛掌權,他脅迫陳日昆,一度稱兵抗命,絲毫不把朱元璋的詔諭放在眼裡。安南這個地方,古稱交趾,自從漢唐以來,一直都是中國的屬地。

直到五代十國的時候,交趾才得以獨立成國。元末時期,長期處於戰亂,交趾趁機從從中國版圖脫離出去,甚至還一度發兵攻入思明路永平寨,超越元代定界銅柱二百餘里,霸佔丘溫、慶遠等五縣。

朱元璋立下祖訓,不準攻打此國,朱棣登基後直接將其打成一個省

朱元璋建立明朝初期,覺得政治基礎還不夠穩,長期戰亂使得老百姓苦不堪言,所以就以戰爭方息,重在安撫的理由,不願意再大動干戈。就這樣交趾處於置之不理的狀態,由此安南也就處於半獨立的狀態。

在《皇明祖訓》中,朱元璋同樣把安南列入了“不徵之國”,但是誰知道安南的好日子並沒有過很久,就有明朝皇帝派兵攻打了這個地方。

朱元璋立下祖訓,不準攻打此國,朱棣登基後直接將其打成一個省

朱棣從侄子朱允炆手中篡位後,他可不像朱元璋那般仁慈。朱棣是在戰場上成長起來的,他有著強硬的手段,不然也當不上皇帝。朱棣即位後,1406年至1407年期間,朱棣派兵攻打安南。

當時明朝的國力已經和建立之初,不可同日而語了,短短几年時間,安南就服軟了。明朝封黎利為安南國王,從這之後,安南一直朝貢不斷。後來胡姓王朝覆滅,陳姓王朝又沒有近親。於是,中國宣佈撤銷安南王國,改稱交趾省,管轄十五個府,四十一個州,二百一十個縣。

朱元璋立下祖訓,不準攻打此國,朱棣登基後直接將其打成一個省

朱棣發動的這次戰爭,以明朝最終取得勝利而告終,安南也被併入了明朝領土版圖,標誌著安南屬明時期的開始。不得不說,朱棣的手段還是很強硬地,和他長期帶兵打仗有著離不開的關係。

原本安南被列入《皇明祖訓》的,朱元璋明確說過安南屬於“不徵之國”,但是卻被朱棣打破了,徹底將安南打得服氣了,彰顯出朱棣當上皇帝后,他所取得的一些政治功績。

朱棣之所以冒著違背朱元璋的定下的規矩,一方面皇位是靠篡位得來的,當然得靠一些政治上的作為,來鞏固和威懾朝臣,達到他統治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