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縱頂不住強敵,不打招呼就撤?西北野戰軍打寶雞,失誤何在

西府隴東之七

1948年4月,西北野戰軍發起西府戰役不久,其右翼阻擊陣地被整編第82師連續突破的同時,左翼也出現危機。

4月23日,裴昌會兵團的11個整編旅另1個團已經到達富平、三原地區,並繼續兵分三路疾進。彭德懷立即命令4縱在在扶風、岐山之間抗擊西進的裴昌會兵團;2縱獨6旅於武功以西井進鎮、羅局鎮至虢鎮地區阻擊沿隴海路西援的蔣軍;6縱新4旅771團、16團南下到岐山一帶,加強4縱阻擊力量;1縱、2縱(欠獨6旅)共4個旅繼續向寶雞挺進。

4縱頂不住強敵,不打招呼就撤?西北野戰軍打寶雞,失誤何在

西北野戰軍主要指揮員,右二彭德懷

實際上只有2個旅、4個團兵力的4縱渡過涇河後,集結於禮泉昭陵以北地區。4月23日,西野點名要求4縱警1旅副旅長劉懋功率警3團1營和部分工兵,深入敵後破壞三原至咸陽的鐵路橋。由於那一帶有敵重兵把守,劉懋功率部與敵人周旋了4天后,非但未完成任務,還與4縱失去聯繫,最後不得不繞道返回關中邊區。由於劉懋功帶走的是主力營,本就兵力薄弱、戰鬥力差的4縱兵力就更加捉襟見肘了。

4月25日拂曉,加強有警1旅1個營的4縱警3旅,在旅長黃羅斌的率領下,奉命從乾縣乾陵鎮一路急行軍趕往杏林鎮,接替了2縱獨6旅陣地,準備在西安至寶雞的公路節節抵抗蔣軍援軍,以保障主力攻取寶雞。4縱司令員王世泰、政委張仲良率縱隊直屬隊和警1旅(警2團,警3團欠2個營)4個營的兵力留在乾陵鎮。

4縱頂不住強敵,不打招呼就撤?西北野戰軍打寶雞,失誤何在

上午7點,警3旅主力進抵杏林、扶風,警5團佔領杏林控制西寶公路,擔負正面抗擊任務,警7團佔領扶風法門寺一線協助警5團,並保障旅後方和警5團的翼側安全;旅指揮所設於杏林西北的長命寺。

上午8點,整編第38師、整編第65師先頭部隊輪番向警5團陣地發起猛攻。9時許,青年軍第203師主力迂迴到法門寺一帶,被警7團攔住去路。

20時左右,整編65師187旅突人警3旅側背,整編第1師78旅亦由楊陵方向整編第65師靠攏,緊隨其後的,還有整編第36師3個旅。警5團有被圍困在杏林鎮的危險。警3旅旅長黃羅斌和政委郭炳坤緊急商議,急令警5團向西撤退,同時令警7團也向青化鎮短壽、益店鎮方向邊打邊撤。面對強敵,警3旅且戰且退,當晚收縮於青花鎮、益店鎮一線宿營佈防第2道防線。

4縱頂不住強敵,不打招呼就撤?西北野戰軍打寶雞,失誤何在

26日拂曉,整編第65師分兩路再次向警3旅陣地發起猛攻,經3個多小時激戰,防線終被突破。警3旅撤退到岐山以北地區,剛開始構築工事,整編第65師追兵已至,雙方再次發生激戰。戰至中午,警3旅陣地再次被突破,4縱司令員在未請示上級和通知友鄰部隊的情況下,命令部隊退守到岐山東北山地。

4縱撤退後,蔣軍援軍佔領扶風、岐山。正在攻打寶雞的1縱、2縱左翼門戶洞開。彭德懷匆忙令2縱獨6旅回防,同時令自長武遠道趕來的6縱新4旅配合獨6旅封堵防線缺口。

4月26日下午,新4旅在鳳翔縣城東十里鋪地區與蔣軍援軍先頭部隊整編65師160旅展開激戰。十里鋪村的公路兩側有兩個高地,高地上曾經有寨子,四周有圍牆,牆外又有一條壕溝,是非常理想的阻擊陣地。新4旅的771團和16團一左一右,死守公路兩邊高地,寸步不讓,陣地多次易手,但終於阻止了整編第65師的突進。

4縱頂不住強敵,不打招呼就撤?西北野戰軍打寶雞,失誤何在

新4旅拼死血戰的同時,2縱隊獨6旅3個團沿鐵路線和渭河兩岸機動防禦,阻擊蔣軍的中線援兵整編第1師3個旅。戰至4月27日下午,整編第1師終於被阻止在元大營以東地區。

西北野戰軍左翼險象環生,既有彭德懷排兵佈陣上的失誤,也有4縱戰鬥作風上的問題。

或許是對之前攻打榆林、宜川、洛川久攻不克印象太過深刻,手裡有3個縱隊、8個旅,共21個團兵力的彭德懷,派出了1縱、2縱的4個旅、12個團,近3萬人攻打僅有2000餘守軍的寶雞,而且這些兵力還都頗為新銳。這固然保證了短期內攻克寶雞,避免了陷入曠日持久的攻堅戰,卻導致了阻擊兵力嚴重不足。先後參加阻擊裴昌會兵團11個整編旅另1個團援軍戰鬥的,只有4個旅共9個團的兵力。

這9個團不是戰鬥力弱,就是新組建不久,還有的在前期戰鬥中受到了很大削弱。由於援敵數量高達11個旅以上,9個團的阻擊兵力只能被動地正面硬頂,根本抽不出力量發起側翼反擊。

如此一來,援敵毫無顧忌,必然長驅直入。西北野戰軍即使短期內奪取了寶雞,也根本不可能按原先預想的那樣,在寶雞地區休整一週時間,充分消化勝利果實。

4縱頂不住強敵,不打招呼就撤?西北野戰軍打寶雞,失誤何在

按當時的情況,寶雞守敵力量並無明顯增強,彭德懷完全可以從攻打寶雞的兵力中,抽調2個甚至3個旅,共6至9個團的兵力,組成機動打援兵團,從援敵側翼出擊,爭取殲敵一部。這麼做的話,援敵顧慮又遭“圍點打援”,必然變得小心謹慎。如此一來,攻城的3至6個團的兵力仍有充足的時間拿下寶雞。

如果說兵力分配不當,是因為彭德懷對戰場形勢的判斷失誤,那麼阻援兵力調配不當,就是他“不知己”了。

本來,2縱獨6旅已經佔領了杏林鎮一線阻擊陣地,彭德懷急令4縱派兵前往接替獨6旅防務。其實際效果是,無論是獨6旅,還是警3旅,都不得不在匆匆佔領陣地,還來不及熟悉環境、改造地形、調整好兵力火力的情況下倉促與援敵接火,這直接影響到了阻擊效果。作為沙場老將的彭德懷,也許是不放心將新部隊獨6旅擺在援敵主要進攻方向上,因此才讓老資格的警3旅前往接替。事實證明,臨陣變更部署並未達到彭德懷預想的效果。年輕的獨6旅表現卻比4縱好得多。

4縱頂不住強敵,不打招呼就撤?西北野戰軍打寶雞,失誤何在

本就兵力單薄,戰鬥力孱弱的4縱又兩次分兵,進一步削弱了阻擊力量。一線的警3團以7個營的實力,擋不住援敵2個整編師的突擊,實乃在所難免。不過,大兵團作戰,要求有極強的組織性、紀律性及全局觀念。4縱頂不住強敵進攻,不和任何人打招呼就撤走的遊擊習氣,加劇了西北野戰軍左翼的危機。對於這一點,4縱相關負責人難辭其咎。如果不是新4旅和獨6旅之後的拼命阻擊,很難講會不會出現寶雞尚未攻克,攻城的1縱、2縱就遭敵援軍側擊,導致功敗垂成的被動局面。

(未完,待續)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